用杂技艺术助力城市文化软实力提升的盐城思考
2024-01-26金重庆吴迪
文|金重庆、吴迪
从人类城市发展历史来看,“无文化,不城市”具有着极强的实践意义,正如社会哲学家刘易斯·芒福德在《城市文化》一书中所说的:“城市是文化的容器”,即城市是一个以“文”化“人”的地方,也是创新、创造和高效传播文化艺术,实现文化艺术与时俱进、持续升级的地方。
放眼世界,法国、摩纳哥、俄罗斯、西班牙等国都在努力抓住并打好杂技艺术牌,用创意新颖的杂技节目、专业周到的艺术生产性服务及举办精品杂技赛事或马戏嘉年华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圈层明显的活动等,在提升城市影响力上做文章。比如,摩纳哥蒙特卡洛国际马戏节每年定期邀请世界各地的顶级团队、顶级节目、顶级演员赛演,并委托和培塑专业的“艺术生产性服务业”公司做好赛事活动的策划和服务工作,现已成为摩纳哥的“金牌”文化项目和大型文化产业项目,高效地带动了当地文旅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摩纳哥蒙特卡洛国际马戏节不仅叫响了城市品牌,提升了影响力,还凭此赛事聚集了大量游客,进一步延续和繁荣了品牌形象,带动了杂技演艺、文创产品及酒店住宿、特色美食、商场购物等相关旅游产业的繁荣发展,对于宣传和推广城市形象作用显著,产生了相当可观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盐城是一个充满发展活力和富含文化底蕴的城市,有海盐文化、红色文化、淮剧和杂技文化等“富矿”资源和亮眼品牌,特色鲜明,标识性和辨识度都比较高。相较而言,杂技艺术更具有可塑性和可挖掘性。盐城是江苏杂技大市、强市。目前,江苏全省有5家国有杂技院团,其中3 家根植盐城,另外2 家的起源与发展也得益于盐城杂技的影响和助力。盐城建湖更是“中国杂技之乡”和以杂技为特色的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湖杂技”是国家级非遗项目,是中国南派杂技的代表。特别是近年来,盐城杂技发展势头良好,不断有创新作品在国内和国际赛演中获奖,文旅融合项目也深受游客喜爱,这些为杂技产业的升级发展和盐城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打下了坚实基础。
虽然盐城杂技的发展取得了一定进步,但如何聚集和利用好杂技资源,体系化发展艺术生产性服务,实现新时代、新背景、新特点下盐城文化传播力、影响力和软实力的整体跃升,还任重而道远。就此,笔者通过调研,得出以下几点思考。
一、资源分散,难以构成聚合力
笔者认为,杂技行业要发展好,产生强有力的黏合力,迫切需要资源的聚合、集中,这样便于杂技艺术工作者、观众和配套服务的聚集,进而形成强而有力的规模效应和磁极效应。而盐城杂技团体间各自为政、单打独斗、力量分散,整合难度和成本相对较大。
杂技本身就强调集体观念。作为杂技工作者,需要聚集在一起沟通、交流、切磋、互动,以防陷入闭门造车的状态,脱离发展大势,这将不利于盐城杂技的进步发展。观众和游客也需要聚集,便于“省时省事”提供服务。杂技服务同样要聚集,以便于控制和降低成本、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以杂技舞台机械维护维保为例。如果在一个相对集中的艺术区域内有多家剧院,那么一个维保团队就可以同时服务于多个剧院。这样既可以节约成本,又能提高服务质量,还能产生客观的经济效益。
综上,杂技资源聚集可以形成很强的综合实力,可以吸引更多的杂技文化消费者聚集。盐城市人民政府一直筹划建设的杂技大世界就将有效地形成盐城杂技资源的聚集效应,对提升软实力和影响力必定能够产生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二、缺少“大师”,难以形成权威性
目前,提升文化软实力已成为城市新的发展趋势和“掘金蓝海”。但在盐城,谈及本地文化名人时,几乎还是陆秀夫、乔冠华、胡乔木等历史名人,很少有人能想起还有杂技大师。
在艺术界曾流行一句话:“没有艺术,只有艺术家”。换句话说,尊重艺术、重视艺术、发展艺术,就是要重视和尊重艺术家。聚集艺术、聚集观众、聚集影响力,就是要聚集艺术家。投资艺术最高效的路径,就是多花一些资源在艺术家身上。“靠故人撑住场子的,那叫纪念馆;有活人来做演出、看演出的,才叫艺术中心。”长久以来,盐城杂技总是自我“催眠”:自认是杂技大市强市,却从来没有出现过一位具有权威性和影响力的杂技名家大师,这是一个很大的缺陷和不足。笔者认为,造成此种现象是由于渠道不畅所导致的,特别是杂技人才评价标准和评价方式的局限性,阻碍了盐城杂技名家大师的涌现,导致盐城杂技在江苏省乃至全国的发声不够。盐城杂技需要宣传和支持,需要拥有名家大师在杂技界发出自己的声音,表达盐城杂技的特色亮点和差异性,体现盐城杂技特有的理论体系和实践经验。
为此,盐城要着力培养一批优秀的杂技工作者,促使其成为杂技名家大师;要充分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着力造就更多一流的艺术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要培养出具有国际视野和竞争力的青年人才后备军。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不仅要坚持严格科学、切合实际的评价标准,改进评价方法,畅通评价渠道,更要创造机会,让盐城本土人才有再学习、再进步的机会,让盐城优秀的杂技工作者有机会成为大师、成为能够启迪思想、促进发展、引领进步的领军人物。同样,杂技人才的培养也需要相关人才评定部门深入杂技界进行广泛且细致的调研,不仅要与杂技从业者进行深入探讨交流,也要学习其他地区的经验做法,并转化为契合盐城实际的可操作的评价条件和评定办法。最终要通过充分发挥名家大师的引领作用,探索建立更为长效的杂技人才培养机制,进一步打造高水平杂技人才梯队,从而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文化凝聚力。
三、服务赋能不足,难以形成体系化市场运作
杂技艺术的繁荣发展,不能仅仅依靠政府有限的经费补贴,更要依靠自身力量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而获得双丰收最重要的就是要实现市场运作的体系化。经过调研,笔者了解到很多从业者在杂技教学、演出和创作方面是行家里手,但在现代企业管理、人事管理、团队打造、演艺市场拓展、资本运作、品牌建设等方面存在明显短板,这同样是制约盐城杂技发展的短板。
艺术生产需要有针对性、配套的“艺术生产性服务业”的加持与赋能,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并在这个过程中,让专业人才细分化。比如,演出经纪人、艺术运营师、短视频剪辑师、网络票务运营师、版权保护工作者,甚至专业的杂技艺术评论家等,都属于“艺术生产性服务业”范畴。
笔者认为,盐城首要任务就是应将这个“服务业”成体系、成规模地发展起来,形成一个有针对性和先发优势的服务平台,既能惠及盐城杂技,也可以同时惠及其他艺术门类,还能打造为吸引各门类艺术工作者进一步聚集的最好“磁极”。
四、缺少平台,难以形成品牌效应
经过走访,笔者发现,近年来,盐城市杂技艺术团体倾力打造精品节目、剧目,相继涌现出一大批优质作品,但展示展演平台相对匮乏,难以形成品牌效应。杂技院团重视艺术创作,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有与之相匹配的演出机会和展示平台,已经成为共同的呼声。他们迫切需要不停地演起来,因为只有演出才能发挥和体现这些作品的价值,才有可能打造出经典作品,但事实上,演出平台资源供给不足,导致作品出现“供大于求”的现象。
对此,笔者认为盐城杂技可以通过借力巧妙搭建平台,活跃演出市场,不仅要让市内的杂技院团“演起来”,也要引进外来杂技团体,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这样既可以短时间聚集一大批优质杂技作品和观众资源,提高盐城现有的演出场馆资源的使用率,促进演出场馆进一步改进服务、提高水平,也可以带动盐城“艺术生产性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和迭代更新,通过举办优质的杂技演出、论坛、交流、推介等活动,助力城市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同时,杂技演出市场的活跃也可以提高人民群众的杂技欣赏水平,培养专业化的观众群体,形成品牌效应。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盐城杂技应通过聚合杂技艺术资源、培养造就杂技艺术大师、系统发展“艺术生产性服务业”、巧妙搭建展示展演平台等路径,实现新时代、新特点、新应用场景下盐城文化软实力和影响力的再次跃升。而这种软实力的建设和发展是一个系统性工程,需要整体谋划和顶层设计,需要根据时代发展和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进行探索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