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时代下广播记者如何做好新闻报道
2024-01-26王晋
王 晋
信息传播环境对广播记者新闻报道工作产生了重要影响,也正因为如此,不同时期的广播记者新闻报道工作展现出鲜明的时代性特征。从当前阶段来看,新旧媒体之间的交融促使广播媒体转型发展成为必然,这就要求广播记者能够对自身新闻报道工作开展创新,从而更好地适应融媒体时代发展趋势。由此可见,对融媒体时代广播记者新闻报道工作作出探索,具有不容忽视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一、融媒体时代下新闻报道特点
融媒体时代的到来,改变了包括广播媒体在内的传统媒体面临的信息传播环境。在适应融媒体时代发展趋势的过程中,广播媒体开展的新闻报道工作也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具体而言,融媒体时代下广播媒体新闻报道工作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新闻素材来源广
挖掘新闻素材是开展新闻生产工作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新闻素材挖掘工作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新闻产品的质量,而且影响着新闻报道的传播力以及所取得的社会影响力。在融媒体时代下,移动终端的普及和自媒体平台的发展,促使新闻素材来源展现出越来越广泛的特点。这是因为,融媒体时代下的信息传播门槛逐渐降低,社会大众可以依托自媒体平台对自身生活日常以及身边发生的新闻事件进行传播,这些内容很可能会成为引发社会广泛关注的新闻素材。
在此背景下,各类新闻素材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一方面,这种现象推动了新闻媒体行业发展,促使新闻行业在新闻报道过程中具有丰富素材作为支撑;另一方面,这种现象为广播记者提供了具有创新性的新闻报道思路与新闻报道视角。当然,这种现象也具有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例如部分信息素材来源渠道欠缺可信性,这就导致了虚假新闻信息泛滥,影响了民众对媒体行业的正向评价。
2.传播途径多元化
在融媒体时代,各种新媒体平台都呈现出信息储存空间大、信息传播速度快、交互性强等优势。以短视频平台为例,广播记者不仅可以通过短视频平台及时发布新闻报道来开展一次传播,而且可以通过激发新闻受众对新闻报道进行转发的意愿,促使新闻受众通过转发新闻报道的行为来实现对新闻报道的二次传播。在此过程中,新闻受众之间的交互,促使新闻报道既展现出传播速度快的特点,也展现出传播范围广的特征。而具备这种信息传播优势的新媒体平台,不仅包括短视频平台,还包括微信、微博等即时交互平台,新闻门户网站等互联网平台,以及各类由用户完成内容生成工作的UGC(User Generated Content 用户生成内容)平台。可见,在融媒体时代,广播记者可以依托多元化的传播途径对新闻报道进行传播,从而有效提升新闻报道的传播力与传播成效。
3.传播速度快
在传统媒体时代,新闻信息的传递主要依靠广播、电视和报纸等,其中纸媒在出版时间方面受到限制,而广播与电视媒体中的新闻节目也具有固定的播出时间,因此,新闻受众无法通过这些新闻媒体实时获取自身希望了解的新闻信息,这就导致新闻的时效性与新鲜性大打折扣。在新媒体时代,新闻信息的传播速度加快,甚至可以说是瞬时发送和接收,一触式发送与一触式浏览为民众打开一个全新的媒体窗口,极大地满足了他们对时事新闻的需求。从媒体的角度来看,尤其是广播媒体,“快人一步”就意味着其社会影响力能增长一分,这也是迎合新闻受众需求的一种表现。广播记者需要认识到,在如今的传播特点下,获取更多的“流量”是所有媒体在融媒体时代下不断追求的重要目标之一,而受众对新闻产品以及新闻媒体的关注就是获得“流量”的具体表现,在此过程中,用更快的速度传递新闻信息,满足新闻受众信息需求,则是广播记者掌握流量密码的重要路径。
4.线上传播为主导
在融媒体时代,各行各业的发展几乎无法剥离互联网、新媒体带来的影响,尤其是媒体行业等将信息传递作为主要工作内容的行业,更是需要通过充分发挥互联网、新媒体在信息传播中的优势,有效提升信息传递水平。在传统的信息传播环境下,新闻信息的传递主要以线下为主,但在融媒体时代,广播媒体新闻报道则呈现出线下传播与线上传播紧密融合的特征。通过互联网平台、新媒体平台进行新闻传播已经成为新时代新闻报道工作的重要趋势,这也为新时代的新闻受众更为便捷地接收信息带来了便利。线上新闻媒体飞速发展,掌上阅读、在线阅读、实时阅读新闻信息成为现实,这也让新时代的信息传播工作展现出能够与新闻受众碎片化阅读习惯相对接的特征。因此,新闻信息的传播从线下传播为主导逐渐向线上传播为主导的方向发展,线上浏览新闻信息成为时代的主流,也是绝大多数民众的选择。
5.受众自主意识强
与传统媒体时代不同,当代受众不仅对新闻产品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他们在新闻选择上的自主意识也越来越明显。以广播新闻媒体为例,传统的信息传播环境中,广播新闻节目的报道内容一般都已经提前确定,新闻受众在这些过程中的参与十分有限。随着媒体行业的不断发展,媒体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新闻受众的信息获取渠道也更为多样,这迫使媒体不得不重新审视受众需求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媒体与受众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日渐常态化。由此可见,融媒体时代下的新闻受众,在新闻获取渠道方面具有了更多的选择,这有效提升了新闻受众的自主意识,因此,更为重视新闻受众信息需求,则成为广播记者需要关注的重要内容。
二、融媒体时代下广播记者做好新闻报道的必要性
在融媒体时代下,广播记者做好新闻报道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在融媒体时代下做好新闻报道,是广播记者抓住时代发展机遇的必要路径。融媒体时代下的新闻生产与传播表现出很多不同的特点,比如新闻素材来源广、传播途径广泛、传播速度快等,通过充分发挥这些优势,广播记者能够有效提升新闻生产与传播水平。广播记者必须打破传统发展模式,重新规划发展路线,提高新闻产品质量,同时,广播记者更要恪尽职守,用更高的标准约束自己的行为,做好新闻报道工作,从而更好地抓住融媒体时代为自身工作带来的机遇。
另一方面,在融媒体时代下做好新闻报道,是广播记者满足新闻受众需求的有效路径。在新的信息传播环境中,新闻受众与广播媒体之间的黏性,决定了广播媒体是否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更大的生存与发展空间。广播记者代表的不仅仅是个人形象,更是广播媒体的明信片。广播记者只有做好新闻报道工作,才能够更好地满足新闻受众信息需求,新闻受众也才能够对广播媒体产生信赖,进而为广播媒体发展潜力与竞争力的提升以及媒体品牌的打造夯实基础。在此过程中,广播媒体应该在传统媒体长期积累的可信度和可靠性的基础上,基于新闻事实,进一步了解融媒体时代各个媒介平台中的信息传播规律以及新闻受众具有的信息需求、信息接受习惯等,有针对性地提升新闻报道水平,在满足受众需求的基础上,推进广播媒体高质量发展。
三、融媒体时代下广播记者做好新闻报道的实施策略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虽然存在竞争,但两者之间的融合也越来越紧密,逐渐形成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有机融合状态。广播记者是广播媒体的核心人员,做好新闻报道不仅是履行自身工作职责的重要表现,也是提高新闻受众对广播媒体认可度与满意度的必然选择。在融媒体时代,广播媒体在新闻受众心目中的地位和影响力仍旧不容忽视,有统计显示,人们对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官方媒体发布的消息的信任度最高,将其作为最信任的信息来源。而要进一步提升广播媒体的影响力,广播记者就必须在新闻报道中做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方面是用更具有创新性的新闻内容吸引受众的关注,另一方面则要把广播媒体全新的姿态展示给受众,用更具现代化、人性化的信息服务打动受众。在此过程中,广播记者有必要对以下路径进行践行。
1.提高自身专业能力
广播记者不但需要有挖掘高质量新闻素材的眼光,而且还要具备较高的复合型素养,在树立大局观、整体观的基础上,以与其他岗位实现协同为出发点,准确定位自身工作开展方向。此外,融媒体时代下的广播记者需要对融媒体时代下的信息传播特点以及各个媒介平台中的信息成本规律作出精准掌控,从而确保新闻报道能够适应当前的信息传播环境。
优秀的广播记者需要强化自身的终身学习意识,通过与其他新闻工作者开展沟通交流实现经验共享。广播记者还应当重视在新闻实践过程中总结经验教训,从而促使自身专业能力得以持续发展。当然,广播媒体也应当为广播记者的专业化发展创造良好环境,以便为广播记者专业能力的有效提升提供保障。
2.提高临场应变能力
新闻采访是广播记者岗位工作内容体系中的重要构成。为了能够通过新闻采访挖掘出更多具有新闻报道价值的信息,广播记者需要对新闻采访工作中的突发状况进行有效应对,对各类人际关系开展有效处理。其中,新闻采访中的突发事件,对广播记者具有的临场应变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没有一定的临场应变能力,新闻采访效果就会大打折扣。需要注意的是,广播记者在新闻采访中的临场应变能力并不仅仅表现为广播记者在新闻采访过程中体现出的冷静与专注,也需要建立在做好新闻采访准备工作、策划多种新闻采访思路以及关注新闻采访细节的基础之上。只有如此,广播记者才能够在新闻采访过程中灵活调整对突发状况、人际关系的应对策略,提升新闻采访工作的有效性与连贯性,进而挖掘出更多优质信息,为广播媒体开展高质量的新闻报道工作夯实基础。
3.优化新闻语言表达
在融媒体时代下,广播记者需要重视满足新闻受众的信息需求,为新闻受众带来更好的信息获取体验。从这一角度来看,广播记者需要对新闻语言进行优化,促使新闻报道呈现出更强的贴近性,展现出新闻报道的亲和力与感染力。例如,在新闻报道过程中,广播记者可以适当使用网络用语来提升新闻语言的趣味性,虽然新闻报道有其严肃性,但这并不意味着广播记者必须用官方用语向民众播报新闻。对于广播记者而言,让受众喜欢自己、支持自己,其才能更好地开展工作,广播媒体的社会影响力也才能不断扩大。如果记者一味墨守成规,不懂变通,则很难在融媒体时代背景下取得成功,因此,学会使用恰当的网络用语和风趣幽默的语言就成为广播记者做好新闻报道的有效途径。
4.提升新闻策划水平
在融媒体时代,媒介越来越丰富,广播、电视、报纸、新兴媒体等都可以对同样一个新闻事件进行报道,但报道最终得到的评价和社会影响可能迥然不同。不可否认,与新兴媒体相比,广播的新闻生产、传播等方面存在明显的不足,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新兴媒体一定比广播媒体更有优势。广播报道要想与新兴媒体竞争,就要在新闻素材的选择、报道方案的规划等环节进行精心策划,用百分之百的努力做好每一个工作,不断寻找新颖的报道角度,运用严谨的思维和活泼的语言,在众多新闻报道中崭露头角,赢得受众。
新闻报道并不只是告诉受众发生了什么事情,还要通过深入分析和思考,帮助受众解读事件,让受众在了解事件始末的同时能有所收获。因此广播记者需要重视提升新闻报道深度、彰显新闻报道人文关怀,促使新闻报道与新闻受众信息需求实现良好对接,强化新闻报道感染力与影响力,确保新闻报道能够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融媒体时代下,做好新闻报道不仅是新闻记者自身能力的外在显现,更是媒体间核心竞争力的内在彰显。广播媒体作为传统媒体的主要代表,既需要应对融媒体时代为自身带来的挑战,也需要抓住融媒体时代带来的机遇。因此,广播新闻记者必须发挥自身独有的优势,借助时代之“光”,充分利用好新媒体技术手段,挖掘出更多有价值的新闻素材,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养、临场应变能力、新闻语言表达能力以及新闻策划能力等,从而有效提升新闻报道水平。
(作者单位:山西广播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