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融媒体时代重大主题宣传报道的创新

2024-01-26毛莹莹钟佳骅

记者摇篮 2023年12期
关键词:宣传报道受众时代

毛莹莹 钟佳骅

在融媒体时代,重大主题宣传报道的创新已成为媒体传播的核心议题。这种创新不仅仅包括信息的准确传递,更涵盖了多元的传播形式和创意的报道手法。通过多媒体、互动性和深度分析等手段,媒体可以更好地引导社会思考、传递价值观,促进公众更理性地参与和反思。重大主题的宣传报道不仅是信息的传递,更是思想的碰撞和价值的传递,需要媒体在创新中保持社会责任感,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因此,对融媒体时代重大主题宣传报道的创新策略进行深入探究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一、融媒体时代是新闻生产模式变革的时代

随着数字技术和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媒体传播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在融媒体时代,信息不再受限于传统媒体的单一形式,而是在多个平台上以多种形式传播,实现了内容多元化、跨平台的传递。这意味着,人们可以通过手机、社交媒体、视频网站等各种渠道获取信息,而媒体也需要更加灵活地适应这种多样化的传播环境。

融媒体时代的特点之一是多媒体性。信息的传播已不再局限于文字和图片,而是借助音频、视频、互动图表等多种媒体形式,使信息更加生动、直观。通过视频报道、图文并茂的新闻文章以及实时的音频直播,传媒机构能够更好地满足受众的多样化需求,增强信息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另一个重要特点是互动性。融媒体时代媒体不再是单向传递信息的工具,而是与受众互动的平台。社交媒体使得受众可以轻松地与新闻内容互动、评论、分享,甚至自己生产内容。这种双向交流不仅促进了信息的更广泛传播,也让媒体更好地了解受众的需求和反馈,从而更加精准地定制内容。

二、重大主题报道是做好新闻舆论工作、践行媒体职责使命的重要方式

重大主题宣传报道是指针对一些重大事件或议题进行的具有深度和广度的新闻报道。这些重大事件或议题通常具有显著的社会、政治或经济影响,需要被全面、客观、准确地呈现给公众。重大主题宣传报道的目的是提供全面的信息、引导公众的思考、推动社会的进步。在重大主题宣传报道中,创新是提升传播效果和满足读者需求的关键。这种创新可以体现在报道理念、报道形式、报道内容和技术应用等多个方面。通过创新报道方式,可以更好地吸引读者的注意力,提高读者的参与度,更好地传递新闻的价值和意义。

三、创新做好重大主题宣传报道的重要价值

首先,在融媒体时代,创新做好重大主题宣传报道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重大主题涵盖着社会、科技、环境等多个领域,影响深远,关系到公众的切身利益和社会的发展方向。因此,创新宣传报道能够更好地引导社会关注,促进思考,推动社会舆论的形成,从而在融媒体时代发挥其独特的价值。

其次,创新做好重大主题宣传报道有助于提升媒体的影响力和公信力。融媒体时代,信息的获取渠道更加多元,信息传递的速度也更快。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环境中,媒体需要通过创新报道方式、生产独特的内容吸引受众的关注。通过多媒体、图文并茂、深度分析等手段,媒体能够提供更丰富、多样化的信息,提升报道的影响力,从而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再次,创新做好重大主题宣传报道也有助于引导公众更深入地思考和参与。传统的宣传报道往往是单向传递信息,而融媒体时代,受众可以通过社交媒体、评论互动等途径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观点。创新报道方式可以引发受众的共鸣,激发他们的思考,促使更多人参与讨论,形成更加丰富和多样的观点。

最后,创新重大主题宣传报道也有助于推动社会变革和发展。通过对重大主题的深度分析和多角度报道,可以唤起社会各界的共同关注和行动。创新报道方式能够吸引更多人关注社会问题,提出更多意见建议,从而推动社会变革和发展。

四、融媒体时代重大主题宣传报道面临的挑战

1.信息过载和碎片化

在融媒体时代,信息爆炸已成为现实,大量信息的涌入伴随着信息过载和碎片化的挑战。在这一信息海洋中,重大主题宣传报道可能难以脱颖而出,被埋没在海量信息的浪潮之中。受众面对瞬息万变的信息流,往往只能浅尝辄止,难以花费足够时间和精力来深入思考一些重要议题。这种情况可能导致重大主题宣传报道难以引起足够的关注和深入的思考,使得公众对于重要议题的理解和参与度受到限制。

2.虚假信息造成可信度降低

在融媒体时代,虚假信息的传播如野火蔓延般迅速,人们难以辨别真假。在这种背景下,重大主题宣传报道的可信度显得尤为重要。维护自身可信度并不轻松,特别是在信息的筛选、过滤和验证方面,媒体面临着一系列挑战。虚假信息的制造者往往巧妙地伪装信息,令人难以分辨,各种虚假信息形式不断出现,传统的信息过滤方法可能不再适用,使得媒体在识别和剔除虚假信息方面变得更加困难。此外,信息传播的速度和范围也增加了验证的难度,可能导致媒体无法及时核实信息。因此,在融媒体时代,重大主题宣传报道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提高自身的可信度。

3.信息数量与质量之间难以平衡

融媒体时代,信息的快速产出和传播是特征之一。然而,随着信息量的急剧增加,维持内容质量愈发具有挑战性。特别是重大主题宣传报道,为了保持其可信度和影响力,必须在信息数量与质量之间找到一种平衡。追求数量可能导致内容的肤浅和雷同,无法满足受众对深度解析的需求,甚至可能引发信息过载。然而,充分研究和深度分析需要的内容制作的时间和精力更多,会导致信息传递速度变慢,与融媒体时代快速更新的要求不符。因此,在融媒体时代,媒体和传媒从业者需要不断探索在质量与数量之间找到平衡的方法。

4.多样性和偏见

在融媒体时代,多样性意味着包容更多声音和观点。然而,这种多样性也可能带来信息偏见和信息孤岛的问题。特别是对重大主题的宣传报道,信息偏见会使受众对于重大议题形成片面的、不理智的看法,影响公众的正确理解和判断。此外,信息孤岛问题也可能出现,即受众只接触与自己观点相符的信息,而对其他观点漠不关心,导致信息碎片化,减弱受众对于全面信息的需求和获取。

五、融媒体时代重大主题宣传报道的创新策略

1.内容表达上实现立体化叙事

在融媒体时代,创新重大主题宣传报道可以从内容表达上实现立体化叙事,通过多种媒介进行立体展示,从多个维度呈现主题。这种创新方法能够更好地吸引受众的注意,增强报道的影响力和互动性。借鉴华龙网在新中国成立70 周年报道工作中的创新实践,该报道借助新媒体技术,采用“短视频+H5”形式,制作了《2019 对话1949:时代变了初心未变》,通过隔空对话、人机互动的方式,让不同社会阶层人员与历史事件中的人物在虚拟空间中“相遇”,交流彼此的看法。这种创新方式突破了传统单一的报道模式,将受众置身于一个生动的虚拟场景中,增强了参与感和共鸣,吸引大量受众点击。类似的创新方法还可以运用在其他重大主题宣传报道中。此外,通过音频、视频、图像、文字等多种媒介的融合,可以让报道更加丰富多彩。例如,对于文化传承的报道,可以通过音频讲述历史故事,通过视频展示传统技艺,通过文字解读文化内涵,从而让受众全方位地了解文化、爱上文化、传承文化。总之,通过结合不同的技术手段和媒体形式,创造出更具吸引力和互动性的宣传内容,使受众更深入地理解和关注重大主题。这种创新方法能够让报道更加生动有趣,提高受众的参与度和传播效果。

2.技术应用上实现多元化传播

在创新重大主题宣传报道中,技术应用需要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具体来说,可以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内容传播的个性化和多终端化。一方面,通过大数据技术对用户进行精准画像,根据受众的年龄、地域、专业等差异化特征,进行用户细分,了解不同受众的媒体使用偏好和需求诉求。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进行个性化内容推荐和定制传播。另一方面,利用云计算技术搭建多终端发布系统,在产出内容后,可同步推送至不同的终端和平台,如PC网站、移动APP、微信公众号、短视频平台等。根据内容形式和用户使用习惯进行差异化传播,实现全方位覆盖。例如在进行抗疫主题报道时,既可以在新闻网站发布深度分析稿,也可以在短视频平台发布简短的视频新闻,最大程度触达不同用户。此外,建立基于大数据和云计算的媒体融合平台。报道内容及用户数据云端存储,通过内容管理和调度系统,可以实现内容的实时共享和自动分发。各传播终端可以直接调取使用,无需重复生产,实现多渠道内容传播,大幅提升传播效率。

3.表现手法上追求互动化体验

融媒体时代的重大主题宣传报道在表现手法上追求互动体验,为受众创造更加沉浸式、参与性的体验,从而更好地传递信息和引发共鸣。广东网上红色展馆的创新实践提供了一个有益的范例。通过在“南方+”客户端上开发融媒体产品,广东网上红色展馆充分利用了多媒体和互动手段,为受众带来了身临其境的体验。结合虚拟现实技术,让用户能够借助VR眼镜进行云游览,通过界面菜单检索广东地区各类红色展馆,使用户在家中也能够沉浸式参观展馆。其中,“打卡答题”和“党史精度”等互动模块更是为受众提供了深度参与的机会。通过设计创意互动,受众可以将“红色旅行护照”作为载体,分享展馆打卡,收集印章,从而实现线上线下互动。这种创意设计不仅增强了用户的参与度,也激发了受众的分享欲望,促使他们积极参与并传播展馆的文化内涵。这样的互动不仅丰富了受众的参观体验,还提升了报道的传播效果。通过互动化体验,广东网上红色展馆成功地将红色文化融入受众的日常生活,使其更加深刻地理解和体验红色文化。这种创新实践不仅丰富了宣传手法,也为其他重大主题宣传报道提供了启示。

4.队伍建设上打造全媒体人才

在融媒体时代,重大主题宣传报道的创新离不开打造具备全媒体素质的人才队伍。重大主题宣传报道需要不同领域的专业人才合作,建立跨部门的合作机制,鼓励编辑、摄影师、视频制作人员等多个专业背景的人员共同参与宣传报道的创新,通过跨领域的合作,汇集不同的创意和观点,实现报道的全面性和多样性。此外,还要营造开放、包容、鼓励实验的工作环境。媒体机构应当提供足够的资源和支持,鼓励他们打破传统,敢于尝试新的报道方式和技术手段。同时,充分尊重员工的创意和建议,打造鼓励创新和提升的企业文化。最后,选拔和提拔的机制也需要相应调整。媒体机构应当设立相应的岗位和职位,专门负责融媒体工作,并制定相应的选拔和提拔标准,设立奖励制度,为全媒体人才提供发挥的舞台。

5.思想上发挥引领作用

在融媒体时代,重大主题宣传报道的创新不仅需要传递信息,更需要在思想上发挥引领作用。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宣传报道中,《人民日报》采用了仪式化的表现手法,以凸显重大事件的庄重和历史意义。例如,《燃!今天,这七首歌响彻天安门广场》和《百年图鉴》等庆祝仪式片段的推送,通过不同受众的视角,突出展示了一系列具有象征意义的符号形象。这些仪式化的表现手法在屏幕呈现方面下了功夫,将以往直白的价值输出转变为形象化、可视化的联想,通过突出这些符号形象,让受众感知到了集体归属感和时代共鸣。这种创新方法不仅是一种思想的引领,更是一种思维方式的创新,通过视觉和情感的联结,使受众更深刻地体验到庆祝活动的精神内涵。

六、结语

融媒体时代重大主题宣传报道的创新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创新报道方式,媒体能够更好地引导社会关注,提升影响力和公信力,引发受众思考和参与,推动社会变革和发展。但是,融媒体时代重大主题新闻宣传报道还存在信息过载和碎片化、可信度和虚假信息等挑战。因此,要从内容、形式、思想引领等多个方面下功夫,真正发挥重大主题宣传报道的价值。

猜你喜欢

宣传报道受众时代
精准扶贫宣传报道的创新路径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HANDS OFF THE WHEEL
把好节奏、踩准节拍,凝心聚力铸自信——浙报集团迎接十九大宣传报道中的探索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突发性消防新闻宣传报道的相关思考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