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视民生新闻短视频化转型策略研究

2024-01-26许瑞添

记者摇篮 2023年12期
关键词:民生内容

许瑞添

随着互联网和移动设备的普及,短视频平台如今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和娱乐休闲的主要渠道之一。短视频的快速发展对传统电视民生新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其面临着现实困境。传统电视民生新闻在短视频的冲击下,面临着观众流失、内容同质化、传播速度滞后等问题,导致其在信息传递和受众吸引力方面逐渐失去竞争力。

首先,短视频平台的崛起使观众的注意力逐渐从电视转向了手机屏幕。短视频以其短小精悍的特点吸引了大量的用户,尤其是年轻人群体。观众的流失使得传统电视民生新闻的收视率不断下降,影响了其在广告市场的竞争力和商业价值。其次,短视频平台上的内容风格往往以娱乐、搞笑为主,而传统电视民生新闻更注重严肃的新闻报道和深度分析。观众对于轻松愉快的内容更感兴趣,导致传统电视民生新闻的内容在观众心目中的地位逐渐下降。另外,短视频平台上的内容可以实时更新,观众可以随时随地获取最新的信息。而传统电视民生新闻的制作和传播过程相对较长,无法与短视频平台的实时性相媲美。这使得传统电视民生新闻在信息传递方面逐渐失去了优势。

面对这些影响冲击和现实困境,传统电视民生新闻需要进行短视频化转型,以适应时代的变化。首先,传统电视民生新闻可以借鉴短视频平台的内容形式和传播方式,采用活泼、轻松的风格叙事,提高观众的吸引力。其次,传统电视民生新闻可以加强与各短视频平台的合作,通过在短视频平台上发布独家内容,扩大传播范围,进而吸引更多的观众。此外,传统电视民生新闻还可以加强技术创新,提高制作和传播的效率,以缩小与短视频平台的差距。

一、短视频的特点

短视频是一种网络内容传播方式,它指的是在网络媒体平台上播放,时长在5分钟以内的高频推送视频内容。短视频是在2011 年首次出现的,随着移动互联网及手机、平板电脑的普及,近几年来,短视频已经慢慢地变成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常用的一个重要内容。与传统媒体相比,短视频具有如下特征。

1.内容短小集中

短视频通常时长在5 分钟以内,题材丰富,覆盖范围广泛,娱乐性质强烈。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信息的获取也逐渐趋向于“短平快”的消费模式。与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相比,短视频以其快节奏和高度集中的内容,更能满足人们对碎片化阅读的需求。

2.创作流程简单,门槛低

短视频打破了媒体报道的局限,人人都能成为消息来源,人人都能成为消息的创造者、传播者。与固定时段的电视民生新闻相比,短视频具有更快速、更广泛的传播空间,能够更好地满足观众的接受需要。传统传媒行业对新闻工作者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工作经验都有很高的要求。但是,短视频的准入门槛比较低,在移动通信终端上,只需要应用编辑软件进行几个简单的操作,就可以快速、高质量地完成短视频的拍摄、制作与上传,这使得原本的观众变成了现在的视频创作者,更多的人可以参与短视频的制作和传播中。而且,因为有了智能手机,“拍客”应运而生,很多人可以通过网络向各大媒体出售信息。因此,部分短视频平台可以获取大量的新闻素材,从而促进了短视频的快速发展。

3.内容多元化、个性化

短视频的内容非常丰富,它涵盖了娱乐、美食、美妆、体育、旅游、文学等各个领域,遍布世界各地各个角落。它的表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更贴近人们的日常生活,因此可以更好地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这与新媒体时代的发展要求相吻合。

4.传播迅速,互动性强

短视频具有较低的传播门槛,具有多种传播渠道,可以通过将其在平台上进行共享,很容易地达到一种裂变的传播效果。视频的采编人员可以通过评论、点赞、弹幕等形式与观众进行意见交换,并能够根据反馈迅速反应,从而提高视频的质量。

5.精准推送,提高效率

短视频平台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可以通过用户在平台上搜索的关键词及日常观看习惯,对用户的喜好进行精确分析,进而将视频精准地推送给用户,从而提高了传播的质量和效率。

二、短视频对电视民生新闻的积极影响

21世纪初期,我国的电视民生新闻开始崛起,将注意力集中到了当地百姓的日常生活上,还原了他们的日常生活场景,在为普通百姓提供平等的交流空间和维护百姓话语权等方面,作出了很大贡献。近年来,新媒体特别是短视频的迅速崛起,对电视民生新闻也产生了很多积极影响。

1.扩大传播范围

随着移动网络和电子产品的迅速发展,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利用这些新媒体平台和新渠道进行二次传播,可以实现多样化、多渠道的传播,打破了区域上的局限,使传播范围更广。

2.扩大新闻来源

在传统的民生新闻中,需要记者进行大量的现场采访,工作量大、效率低,在时效性和广泛性方面都存在着不足,很容易让观众产生审美疲劳。媒体融合拓宽了新闻线索的收集渠道,记者可以从网络上的大量资讯信息中选择有价值的新闻题材,对其进行追踪和深度报道,从而极大地提升了新闻线索收集的效率,拓宽了新闻的时间和空间,增强了新闻的丰富性。

3.促进即时互动

在传统媒体中,观众只是一个信息接收者,他们和节目团队之间缺乏即时互动,这就很容易让媒体忽视观众的真实需要。在短视频平台上,通过评论、弹幕、私信等形式,可以及时地获得观众的反馈和感受,通过媒体和观众的双向互动,激发观众参与新闻创作的积极性,从而提升电视民生新闻的制作水准和影响力。

三、电视民生新闻的短视频化转型策略

1.提高新闻质量,创新内容和形式

电视民生新闻在面对短视频的冲击时,应持一种积极的态度,吸取他人的长处,发挥自己的优势,改进新闻栏目,创新新闻内容,提高电视民生新闻的质量,进而提高其社会影响力。一是要注意节目素材的选择。要准确把握新闻的内涵,从社会生活中发掘出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新闻素材,以小见大,从而提高新闻的感染力、吸引力。二是做好新闻的深度追踪报道。要发挥传统媒体深度报道的优势,通过深度挖掘新闻报道中的闪光点,在内容上寻求突破。三是加强受众对电视民生新闻权威性的期待,更好地引导社会舆论。短视频容易导致一些信息未经证实或炒作之后形成非理性舆论场,电视民生新闻可以充分发挥其特有的聚焦民生、化解矛盾、揭露问题的优势,借助短视频形成较为密集的舆论监督网,辨明真假以正视听,进一步提升自身的媒体公信力和影响力。

2.创新传播策略

在传统的媒体环境下,夹叙夹议是一种很好的处理方法,但是在新的媒体环境下,这种方法却行不通。在短视频化的同时,电视民生新闻也应充分考虑受众的需求,遵循短视频传播的规律,改变以往长篇大论的叙述方式,通过画面、声音、文字等方式,在较短的时间内,将新闻事实交代清楚,以吸引目标受众。

首先,把重要的新闻事实说出来。短小的新闻报道要求在很短的时间里把事情说明白,给观众一个简洁明快的信息。所以,在对电视民生新闻进行转化的时候,应该将复杂的事情简化,抛弃新闻素材中的空镜头、无效信息等,把有意义的画面、声音等信息,剪辑成一个只有几十秒、十几秒甚至几秒的新闻短视频。

其次,要把重要的消息放在前面。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15秒的短视频,前3秒钟的内容无法吸引到观众,就很容易让人忽略掉。在抖音更是流传着一句话:“3秒钟决定一个人的命运,7秒钟就能扭转局势。”换句话说,按照平台的算法,点击率越高,推广效果就越好,所以在开始的3 秒钟里,能不能吸引到更多的观众、留住观众,就变得非常重要了。将电视民生新闻转变成短视频新闻,应该遵守平台的传播规则,在最短的时间里,将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等都说清楚。按照“3 秒定生死”的原则,想要吸引观众,就必须提前发布一些重要的消息,这样才能更好地吸引观众。比如《人民日报》的官博上,就有一则《不要再低调了!我们一定要看清楚他们的真面目!》的视频新闻,在视频的开头,是“快递员徒手攀爬楼梯,救下一家三口”的关键信息,然后是快递员的身份,以及被一位中年妇女围住,逼着他露出真面目的画面。这段视频最后被点赞超过700 万次。电视上的民生新闻,有很多类似的消息,怎么样制作成更好的短视频,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

再次,音画的使用要合理。一部成功的短视频,除了有画面外,还需要配上文字、声音、背景音乐等,这些也都是传统电视节目常用的技巧,但在将电视民生新闻向短视频转变的过程中,要更加突出地发挥这个优势,因为音乐、文字和画面的结合可以给人带来更加丰富和生动的观感体验,而合适的音乐和醒目的文字可以加强视频的情绪表达,激起观众的情感共鸣。《泸州→莫斯科,中欧班列“泸州号”再发车!》是泸州广播电视台在其官方微博上发布的一则短视频新闻。屏幕上用红色字体标注了时间、地点、事件,再配上火车鸣笛声先声夺人,不到15 秒钟,这条新闻就得到了4.4 万个赞。另外,短视频分发平台上时常出现“爆款”歌曲,如果在制作短视频时使用这类歌曲,可以让观众在与歌曲产生共鸣的基础上与作品产生更进一步的联结,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

最后,做到内容垂直。这是每一个网络媒体人必须遵守的一条“法则”,可以利用栏目的品牌影响力,在垂直内容上下功夫,对内容进行细分,从而大大提升品牌栏目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比如福建电视台《帮帮团》栏目口号“大家帮大家”,定位为打造一个“全社会互帮互助的电视公益平台”,在福建具有较高的观众忠诚度、社会影响力和品牌号召力,2022年与福州市政务服务中心联合设立“办不成事+帮帮团”服务窗口,“政媒”创新协作推出政务服务类政策解读短视频“帮帮问答”64条,推出“急难愁盼”事项的短视频“帮忙办事处”,推动协调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一年间就惠及上百个家庭。

3.做好账号运营

在短视频平台中,影响力与新闻的位置无关,而在于运营的水平。而目前,地方省级新闻媒体和部分地市级融媒体的粉丝量、影响力都相对不足。因此将电视民生新闻转化为短视频新闻后,一定要用心经营好账号,通过良好的运营提升影响力。

4.加快内部体系变革,强健人才队伍

为了满足电视民生新闻短视频化的创作要求,传统的电视媒体在组织架构和节目采编上都必须作出相应的调整。可以打破各部门之间的隔阂,转变栏目的运营方式,建设一个统一的新闻中心,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整合。为解决传统媒体信息传播滞后的问题,可以成立专门的网络信息收集、筛选和整理团队。与短视频内容创作者相比,传统媒体的节目制作团队具有更高的专业性和制作水平,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在策划和制作上培养每个人的融媒体思维,提升民生新闻短视频的制作水平。同时,不断提高新闻采编人员的职业素养,始终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思维,打造出一支能力过硬、素质全面的新媒体新闻人才队伍。

四、结语

在短视频的冲击下,电视民生新闻生存空间在逐渐缩小,受众大量流失。但从短视频的优势和对电视民生新闻的影响来看,电视民生新闻转型为短视频新闻既有其可行性,又有其必然性。在转型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原有的优势,在内容生产和传播策略上要符合短视频生产和传播的要求,从而取得更好的融媒体传播效果。

猜你喜欢

民生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内容回顾 温故知新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聚焦两会 关注民生
聚焦“三保障” 唱好“民生曲”
民生之问饱含为民之情
“钱随人走”饱含民生期盼
民生锐评
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