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京市江宁区优质稻米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2024-01-26杨金雯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3年11期
关键词:江宁区高质食味

杨金雯

(南京市江宁区农业农村局,江苏南京 211100)

0 引言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农业正在由传统的粮食种植向多元化、高效化、生态化方向转变,发展规模化、专业化、品牌化的现代农业。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向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转变,需要不断提高农业供给。

江宁区位于长江下游,气候温和,适合种植稻、麦、油等大宗作物,稻麦两熟是本土粮食种植的主要模式。近年来,在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的影响下,随着水稻种植农资投入成本和劳动力成本的不断提高,农民的种粮收益和积极性在不断下降,迫使种粮农民从提高稻谷产量的方式向提升稻米品质、品牌为突破口来提高种植效益,江宁区大力推进发展优质稻米产业,助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1 产业现状

1.1 规模发展较大

据统计,2022年江宁区水稻种植面积1.93万hm2,其中粳稻1.53万hm2,籼稻3 800 hm2,水稻平均产量606 kg/667m2,总产量17.4万t。2022年稻米规模种植户733户,规模种植面积9 266.67 hm2。江宁东部丘陵地区主推以徽两优、y两优系列为主的高产籼稻品种,西部圩区主推以南粳46、宁香粳9号、南粳5055等早熟和中熟晚粳为主的高产粳稻品种,其中优良食味稻米品品种占比76%左右。

1.2 机械装备齐全

全区配备粮食烘干中心28家159台套,日烘干能力达2 555t,年烘干能力达12.8万t,储备大中型拖拉机1 099台,乘坐式插秧机493台,谷物联合收割机198台,植保无人机98台,为优质稻米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装备基础。

1.3 品牌建设有亮点

江宁区大力培育和发展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近20家优质稻米生产新型经营主体,努力打造本土优质稻米品牌逾10个,湖熟、淳化街道相继获得“江苏省味稻小镇”称号,其中“土桥大米”通过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认定并获第二届中国好米榜金奖,并在2021、2022年省优质稻米评选中,获得“江苏好大米”十大品牌和特等奖项。不断深入挖掘稻米品牌文化内涵,湖熟街道建成1 000 m2湖熟稻米文化馆,在产业链末端建立文化附加值,打造江苏省标杆性稻米人文、科普、科技、文化参观与体验基地。

1.4 科研成果转化显著

淳化街道加强与南京农业大学的战略合作,积极引进推广南农大万建民院士团队育成的水稻优良食味新品种——宁香粳9号,打造万亩宁香粳9号种植区,承接了21年全省“宁香粳9号”绿色高质高效创建现场观摩会。并与安徽隆平高科新桥种业有限公司签订了200 hm2宁香粳9号良种繁育协议,中科院农业碳中和与气候变化适应研发平台也落户江宁淳化。

1.5 龙头企业发挥引领作用

江宁区积极发挥龙头企业在优质稻米产业链中的引领带动作用,专门从事稻米生产、加工、销售,呈现规模化、产业化的龙头企业江宁区有4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南京江宁粮食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专业从事稻米收储,建成标准化粮食储备库11栋,仓储总容量30万t。南京滨淮米业有限公司、南京六郎粮食购销有限公司是稻米加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南京滨淮米业有限公司是南京市粮食产业化联合体牵头企业,年加工销售优质稻谷近5万t。

2 主要举措

我区以优质稻米基地建设为抓手,以粮食绿色高质高效创建项目为着力点,建设烘干、加工、仓储等硬件设施为突破口推动我区优质稻米产业的发展。

2.1 着力打造优质稻米生产基地建设

积极利用秦淮河圩区优势,统筹利用高标准农田建设、水稻生态补偿资金和优质稻米生产基地等对各街道的农田基础设施进行升级改造,提升土壤地力,改善排灌条件。2022年在江宁、淳化街道新建高标准农田173.33 hm2;在湖熟、横溪街道建设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建设项目533.33 hm2,2023年在江宁、淳化等4个街道7个片区继续开展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建设项目533.33 hm2;下达3 466.8万元水稻生态补偿资金用于基础设施、环境保护等内容建设;2022年在秣陵、湖熟打造2个优良食味稻米生产基地200 hm2,在湖熟、淳化、汤山打造“金陵味稻”母子品牌基地建设166.67 hm2。在秣陵、淳化、湖熟街道示范建设“两无化”(无化学农药、无化肥)有机稻米示范方23.33 hm2。

2.2 加强新品种、新技术的试验、示范

在淳化街道周子社区、湖熟街道尚桥社区、秣陵街道火炬社区3个点推广示范软玉7276、越光8415、银香38等优质粳米和优质杂籼30多个优新品种。在湖熟、江宁等街道建设缓释肥示范区233.33 hm2,2022年淳化、湖熟、汤山等五个街道打造水稻绿色防控示范区466.67 hm2。并分别在水稻移栽期、成熟期,组织种植大户、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观摩,通过对新技术的试验示范带动作用促进新技术的推广,更好地服务大面积的农业生产。

2.3 扎实开展水稻绿色高质高效创建

2022年,完成7个省级水稻绿色高质高效示范方建设共1 000 hm2,突出创建的示范引领作用,集成示范和应用水稻绿色高质高效栽培新模式,强化关键技术推广,提高水稻种植水平。示范推广“南粳5055”“南粳46号”“宁香粳9号”等优质食味品种,应用集中育秧技术、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水稻测深缓控一次性施肥技术、绿色防控、秸秆全量还田等技术。湖熟园区采用“稻-鸭”等综合种养模式,应用物联网苗情分析进行病虫害监测预警、质量追溯系统记录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数据,绿色防控设施覆盖率达100%,实现水稻全程机械化、智慧化生产管理。

2.4 持续推动优质稻米加工基地建设

推进淳化、湖熟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水稻加工中心建设,自2018年起,淳化和湖熟农业园着力打造集育秧、烘干、加工、仓储、保鲜等于一体的稻米全产业链综合服务型园区,为深精加工和高标米的开发提供硬件基础。目前,淳化街道建成2 000 hm2优质食味稻米基地,优质稻米加工中心2 000 m2,成套大米精加工流水线一套,烘干中心1 000 m2,烘干设备12台套,低温储藏库2 000 m2,配套电子商务平台等。湖熟优质稻米加工中心集稻米烘干、加工、原粮及成品低温储藏等功能为一体,占地面积1 000 m2,已安装烘干机11台套,可烘干稻谷190t/批次;原粮低温库700 m2,仓容约1 500 t;大米加工综合车间建筑面积2 000 m2,可日产大米50 t,加工稻谷80 t;低温成品库面积400 m2,仓容约600 t。大大减少多雨、天气潮湿因晾晒场地不够而导致稻谷霉变发芽带来的损失,确保了收获的每粒稻谷都收归仓库,有效解决了农民收获季节烘干难的问题,采用先进的烘干、加工技术,又保障了优质稻米的质量和口感。

2.5 加速推进优质稻米品牌建设

我区积极利用 “金陵味稻”“食礼秦淮”“善田江宁”等区域公用品牌,开设线上、线下农产品推广宣传,展销我区自产的优质大米。湖熟街道成立优质稻米产业家庭农场联盟,打造推广“源乡湖熟”乡村区域公用品牌,实现工厂化、标准化、订单化、品牌化、市场化生产管理销售。江宁区承办的农业嘉年华和农民丰收节为优质稻米品牌推广提供了丰富的媒介平台,并开展区级地产优质大米评比、展示和培训,组织推选优秀品牌主体参加省市“好大米”评鉴评选比赛,多次获得特等奖和金奖,扩大地产优质稻米品牌影响力,推动稻米生产由卖稻谷、卖产品向卖品牌转变,不断优化稻米产业体系。

2.6 充分落实政策扶持调动种粮积极性

加强财政资金支持和政策扶持,严格落实和及时发放粮食实际种植者一次性补贴、稻谷规模种植者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等惠农政策,落实好粮食政策性保险,引导支持金融机构为粮食生产者提供信贷等金融服务,稳定农民基本收益,保护和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

3 存在问题

3.1 农户种粮积极性不高

当前,由于农作物价格徘徊不前,农业生产用工成本及农资价格年年上涨,农业种植效益比较低,增产不增效,农民为了增收,有强烈发展经济作物的需求。同时,流转种植经济作物的租金大于种植粮食作物的租金,巨大的效益落差,是影响农户种粮积极性的重要原因。加之农村年轻人员和文化素质较高人员外出务工,留在农村多为老人和妇女,种粮积极性不高,导致农村本身稻米产业的劳动力短缺、生产力乏力,小农户土地大部分直接私自流转给业主种植经济作物、苗木等。

3.2 农技服务能力与效果弱化

全区农技网络虽比较健全,但具有农技专业技术的人员远远不能满足基层农业工作的需要,一个专技人员对应多个部门与科室,发挥技术指导的时间有限,且队伍老龄化现象比较普遍,年轻精练的技术人员更少,专业知识不强。种田大户年龄多数在50岁以上,思想观念落后,创新能力差,接受四新技术能力弱,推广应用农业新技术缓慢,科技兴农后继力量不足。

3.3 农田基础设施仍需改善

因为经济快速发展,城镇化改造征迁,建设高铁、高速公路边缘的边角地,耕种条件遭到破坏,还有开发园区成片的复垦地的田块基础条件不高且分布零散,尤其是,有的只是解决了抛荒地问题,没有达到种好种优的效果,有些地块虽然种植了小麦、旱谷、油料等作物,但由于基础条件沟渠路的原因,不适宜种植水稻,更不能很好地发挥优质稻米生产作用。

3.4 优质不优价问题显现

虽然江宁区不断推广优质食味水稻新品种,种植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但稻米产业化程度低,稻米收获后农民多以出售稻谷为主,不注重大米产品效益。再加上外地品牌在本地市场的占有量、疫情等因素影响,种稻成本显著增加,种稻效益波动较大,市场竞争力明显不足,收购价格优势不明显,限制了优质食味水稻种植面积的进一步扩大,不利于优质食味稻米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3.5 品牌培育力度与竞争力不足

受生产成本和常年种植习惯影响,老龄化的种植农户开发优质稻米品牌、发展优质稻米意识薄弱,江宁区稻米品牌数量多以当地品牌为主,在省市叫得响的品牌不多。一是部分生产主体缺乏稻米品质是决定市场价值和商品价值的根本意识,加上本身缺乏对稻米品质有效控制的绿色高质高效技术,导致产品质量不能达到优质稻米的标准。二是本区有较大影响力的联合体和有较强组织力的稻米联盟比较少,稻米整体品牌竞争力不足在市场中显现缺乏优势。

4 发展对策

4.1 强化引导,拓展种植空间

合理优化水稻生产布局,引导种植户调整种植方向,特别是要对一些适合种植水稻而现状种植蔬菜、花卉苗木及经济作物的田块进行有效腾挪,将蔬菜、花卉苗木及经济作物等腾挪到一般耕地上。并结合高标田建设项目,加大农田整治力度和进度,通过引水、筑渠、通电等积极有效的措施,统筹推进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小田变大田”,达到种好种优的效果,更好地发挥优质稻米生产作用。

4.2 调整结构,优化品种布局

水稻生产是构成优质稻米产业链的前端要素,选好品种又是产业基础,选好种长好苗,江宁区着力推广优质稻米好品种,筑牢产业发展根基。一要江宁区充分利用财政补助资金加大优质稻米品种引进和品种展示示范基地建设,示范推广优质食味水稻新品种,形成以优质稻米品种为主,常规稻米品种为辅的品种布局。二是着重打造水稻绿色高质高效示范方创建,树立高产、高质、高效典型,结合稻米品牌提高种植效益,提高种植大户的积极性,加快优质稻米品种推广应用。

4.3 技术引领,推进标准化生产

在水稻生产基础好,产业集中度高的街道集成推广水稻标准化生产绿色高质高效技术示范,加强农机农艺融合、机插同步测深施肥、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新技术的实验,配套高效机械设施和智能化生产,示范带动大面积均衡增产增效,提高周边农户进行标准化、绿色化生产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科技创新为动力联农带农提高优质稻米产业发展水平。

4.4 打造品牌,挖掘稻米文化

新型经营主体增强品牌意识,提高稻米产业化种植水平,才能增强市场竞争力。一是推广新型经营主体、规模基地开展水稻绿色化生产,鼓励生产主体开展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申报,开展生产全过程追溯,贯彻绿色发展新理念,推进水稻产业高质高效发展。二是挖掘开发稻米文化。持续提高淳化、湖熟“味道小镇”发展水平,加大新味道小镇培育力度,结合农业嘉年华、丰收节发挥稻田旅游观光属性,拓展稻田观光与农时体验相结合的休闲新模式,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助力乡村振兴。

4.5 综合施策,提高种粮积极性

加强财政资金支持和政策扶持,严格落实和及时发放粮食实际种植者一次性补贴、稻谷规模种植者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等惠农政策,落实好水稻政策性保险,引导支持金融机构为水稻生产者提供信贷等金融服务,稳定农民基本收益,保护和调动农民种植水稻积极性。

猜你喜欢

江宁区高质食味
南京江宁区开展送安全进“爱心暑托班”活动
小我融入大我 跑出高质发展加速度
高质高效完成冬奥会延庆赛区工程建设保障任务
勇于担当敢于负责 推进项目高质发展
南京市江宁区老年大学校歌
南京江宁区 精准有效防控 筑牢安全底线
教你孕晚期拥有高质睡眠
日本の寒地,北海道におけるうるち米良食味育種(日文)
南京江宁区 为企业正常复工做好安全保障
食味知人:贾宝玉的三个饮食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