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历史时期旬邑县文化遗址时空分布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4-01-25任俊巍

关键词:水河坡向坡度

任俊巍,张 莉

(陕西师范大学 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陕西 西安 710119)

文化遗址是人类改造、利用自然的见证,是人类与自然环境共同作用的产物,集中体现了特定历史时期内的人地关系及文化变迁[1]。早在20世纪20—30年代,国外已经开展了文化遗址研究[2-4]。经过国内外学者的长期努力,目前学界已对众多地区文化遗址的时空演变规律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也深入探究了影响文化遗址时空演变的自然与人文因素[5-8]。同时遥感及GIS技术的应用推动了研究方法和手段的进步,大大提高了文化遗址研究的定量化水平[9-11]。

目前关于黄土高原地区文化遗址的研究成果丰硕,学界已对黄土高原地区的七星河流域[12]、浐河灞河流域[13]、漆水河流域[14]、西安市[15]、榆林市[16]、关中地区[17-18]、陕西省[19]、山西省[20]、宁夏[21]等地区文化遗址的时空分布特征开展了研究。旬邑县地处黄土高原地区中部,位于关中平原北界和陕北高原南界,地理位置关键,是早期周人活动的中心和我国古代文明发源的重要区域之一,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文化遗址众多。目前关于旬邑县文化遗址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以陕西、关中等大区域为对象的研究成果中,专门性研究只见于《中国文物地图集·陕西分册》[22]所附“旬邑县文物图”,此图清晰地呈现出旬邑县文化遗址的整体分布情况,但是书中并未展现历史时期遗址的时空分布变化,也未定量分析各遗址点分布的自然环境特征和变化趋势,相关研究仍有待深入。探究历史时期旬邑县文化遗址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驱动力,有助于推进对黄土高原地区人地关系及环境演变的认识,有利于科学有效地管理和保护旬邑县文化遗址,并为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提供历史借鉴。

基于此,以陕西省旬邑县为研究区域,利用历史文献资料、文物普查资料和遥感影像等多源资料,结合GIS技术,探究历史时期旬邑县文化遗址的时空变化过程,分析影响遗址时空分布的自然与人文因素,从而揭示黄土高原地区文化遗址变迁的规律。

1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旬邑县地处陕西省中部偏西,咸阳市北部,陕北高原南界与关中平原北界,位于108°08′E-108°52′E,34°57′N-35°33′N之间,总面积1 811 km2[23]。地势东北高西南低,按地形地貌划分,本区域可分为东北部马栏、石门山地和西南部黄土高原(图1)。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干燥少雨,年均温9.7 ℃,年均降水量600 mm以上。研究区内有大小河流56条,主要河流自北向南排列有四郎河、支党河、三水河和姜家河,均为东北—西南流向,其中三水河从中部横穿全境。从土壤分布情况来看,本区域东北部山地主要为褐土,土壤质地偏轻,结构松散,保水保肥能力差;西南部黄土高原主要为黑垆土、黄墡土,肥力较高[23]。截至2022年末,旬邑县常住人口为21.06万人[24]。

早在新石器时代,旬邑县就有人类居住,并出现零星的聚落[25]。公元前16世纪至前12世纪,旬邑一直是周人活动的中心。战国时期秦始置栒邑县,魏晋南北朝时先改为邠邑县,后改为三水县,此后除元代短暂并入淳化县以外,至清代一直以三水县存在,民国三年(1914年)改为旬邑县[23]。

1.2 数据来源与数据处理

本文使用的数据信息主要包括文化遗址的经纬度、海拔、坡度、坡向等,主要来源于文物普查资料、考古资料、DEM(Digital Elevation Model)数据和遥感影像。文物普查资料主要利用《中国文物地图集·陕西分册》[25],DEM和遥感影像来自地理空间数据云(http://www.gscloud.cn)GDEMV3,空间分辨率为30 m。利用ArcGIS软件,结合文物普查资料和考古资料从遥感影像中获取遗址的经纬度信息,遗址点的海拔和坡度数据则从DEM数据中提取。

本文主要利用多源资料重建旬邑县文化遗址的时空分布。首先,利用文物普查资料和考古资料确定研究区遗址的数量、存续年代、地理位置等基础信息,并剔除少量年代未定的遗址点。其次,依据研究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史,将历史时期分为新石器至战国时期、秦汉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至宋时期以及元明清时期5个时段加以研究。最后,利用ArcGIS软件从DEM数据中提取遗址点的海拔、坡度、坡向等信息并进行核密度分析、标准差椭圆分析和河流缓冲区分析。

在遗址定位过程中,对于一些保存状况较好的遗址,在遥感影像上可以较清晰地观察到其形制轮廓,这类遗址可以实现较高精度的定位;而部分遗址由于保存较差,地表几乎不见建筑遗迹,此类遗址主要依据文物普查资料和考古报告等资料的记载并结合遥感影像加以定位。根据以上处理标准,表1给出了5个历史时期总计157个遗址点,从而建立历史时期旬邑县文化遗址信息数据库。

表1 旬邑县文化遗址概况Tab.1 Overview of Cultural Sites in Xunyi County

1.3 研究方法

1.3.1 核密度估计法

核密度估计法(Kernel Density Analysis)是一种应用十分广泛的空间平滑方法,可以得到遗址密度变化的图示,特别有利于呈现出遗址点的空间分布趋势。其几何意义为:以某个样本点为中心,设置一个搜索半径,赋予落入搜索区范围内的各要素点不同的权重值,越接近区域中心的点会被赋予越大的权重,中心位置点的核密度是搜索范围内的密度总和,公式如下[26]:

(1)

其中,K()为核密度方程;h为搜索半径;n为搜索区内的点数;d为数据的维数;x-xi表示估计点x到样本点xi的距离。

1.3.2 标准差椭圆分析法

标准差椭圆(Standard Deviational Ellipse, SDE)分析法是一种可以多方面精确揭示研究对象空间分布特征的空间分析方法,有助于探究遗址分布重心的变动过程和分布方向的迁移趋势。标准差椭圆的面积表征遗址空间分布的主体范围;长轴和短轴分别表征遗址分布的主要和次要趋势方向;将正北方向顺时针旋转可获得与长轴之间的方位角θ,该角度表示遗址空间分布主趋势方向[27]。其计算公式如下[28]:

平均重心

(2)

X轴标准差

(3)

Y轴标准差

(4)

方位角

(5)

1.3.3 缓冲区分析法

缓冲区分析(Buffer Analysis)是一种探究某一地理实体对其周围地物影响,分析不同地理要素空间临近程度的空间分析方法[29]。河流缓冲区分析即围绕河流设定一定宽度的距离,探究遗址与河流之间的位置关系。公式如下[30]:

P={x|d(x,A)≤r}

(6)

其中,P为缓冲区;d表示欧氏距离或其他距离;A表示给定的研究对象;r表示邻域半径。

2 文化遗址时空分布特征

新石器至战国时期是旬邑县文化遗址发展的“萌芽期”,部分遗址沿三水河中下游聚集呈条带状分布,其他则呈散点状分布,整体表现为“西南多东北少”的分布格局(图2(a))。这一时期遗址数量和出现频率分别为39个和0.487 5个/100 a,比重为遗址总数的24.84%。遗址类型有古遗址和古墓葬,其中古遗址占97.44%,而古墓葬仅有1个。从地貌类型上看,大部分遗址分布在西南的黄土高原区,38.46%的遗址分布在三水河沿岸河谷地区,唯一的古墓葬遗址分布在东北马栏山地。从海拔高程来看,所有的遗址点都分布在1 600 m以下,其中51.28%的遗址分布在900~1 200 m之间,而分布在海拔1 400 m以上的遗址最少,仅占12.82%。从坡度来看,35.90%的遗址分布在0°~9°,也有23.08%的遗址分布在15°以上。从坡向来看,分布在东北、东南方向的遗址数量多于其他方向。

图2 历史时期旬邑县文化遗址时空分布Fig. 2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cultural sites in Xunyi County during the historical periods

秦汉时期是旬邑县文化遗址发展的“快速发展期”,遗址的聚集性变弱,呈散点状分布,没有形成明显的聚集中心,但分布重心已向西北和东部转移(图2(b))。这一时期遗址数量较多(46个),占总遗址数的29.30%,出现频率最高,达到10.45个/100 a。遗址类型仍为古遗址与古墓葬,其中古遗址的比重降为76.09%,古墓葬的数量上升为11个,比重增至23.91%。与新石器至战国时期不同,从地貌类型上看,以墓葬为主的遗址向西北部黄土塬区集中,部分遗址向三水河下游以东的黄土塬扩展。从海拔来看,海拔1 200 m以下的地区文化遗址占21.74%,而分布在海拔1 200~1 600 m的文化遗址最多,占67.39%。从坡度来看,9°以下仍是遗址分布的主要坡度范围,45.65%的遗址点位于这一范围,同时分布在15°以上的遗址比重降至21.74%。坡向的分布情况与新石器至战国时期类似。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历史时期文化遗址数量最少(3个)、出现频率较低(0.83个/100 a)的时期,其比重仅为总数的1.91%,可称之为“衰落期”。3个遗址全为古墓葬且海拔均在1 200 m左右,其中有1个分布在南部的黄土塬上,另外2个均分布在西北部的黄土塬上(图2(c))。从坡度和坡向上看,3个遗址点均分布在6°~15°的坡度和正西、西南坡向上。

隋唐至宋时期文化遗址数量较少(18个),比重仅为总数的11.46%,出现频率为2.58个/100 a,但相较于魏晋南北朝时期有所增长,可称之为“恢复期”。这一时期的遗址主要呈散点状分布,只在今城关镇附近形成了条带状分布,并没有表现出显著的空间聚集性,但呈现向三水河上游扩展的明显趋势(图2(d))。遗址类型除古遗址与古墓葬以外,出现了6个石窟寺及石刻(其比重为33.33%)以及1个古建筑。总体来说,除古建筑外其他类型的遗址数量较为均匀。从地貌类型上看,遗址主要分布在南部的黄土残塬地带和三水河沿岸河谷地区。从海拔来看,88.89%的遗址分布在海拔1 300 m以下的地区,而分布在海拔1 300 m以上的文化遗址仅有2个且都位于东北部马栏山区。从坡度来看,44.44%的遗址分布在12°以下,分布在15°以上的遗址比重提高至38.89%。从坡向来看,西向分布的遗址最多,占总数的27.78%,而除东、西北向无遗址分布外,其他方向分布的遗址数量相近。

元明清时期的文化遗址数量最多(51个)、比重最大(32.48%),出现频率较高(8.06个/100 a),是旬邑县遗址发展的“繁荣期”。遗址在三水河中游的城关镇、太村镇聚集成团状分布,形成明显的聚集中心,总的分布范围以西部的城关镇、张洪镇、太村镇等区域为主,西部地区文化遗址富集中心的地位最终确立,“西多东少”的分布格局最终形成(图2(e))。这一时期文化遗址类型丰富,其中石窟寺及石刻数量最多,达25个,比重为49.02%;其余类型的遗址中,古遗址占27.45%,古墓葬占15.69%,古建筑占7.84%。遗址所处的地貌类型与新石器至战国时期类似,即大部分遗址分布在西部的黄土塬地区,另有相当数量分布在三水河中下游河谷地区。从海拔来看,海拔1 000~1 400 m的文化遗址分布最多,达43个,占总数的84.31%;而1 400 m以上地区的遗址仅有5个,占比9.8%。从坡度来看,49.02%的遗址分布在0°~9°的坡度上,较上一时期有所提升;而分布在15°以上的遗址比重较上一时期有所下降,降为21.57%。从坡向来看,遗址主要面向东南、南、东北、北以及西向分布,且各方向遗址数量相近。

综上所述,历史时期旬邑县文化遗址数量和出现频率呈明显的“先增后降再增”的“N”型变化趋势(图3)。

图3 历史时期旬邑县文化遗址数量及出现频率Fig. 3 The number and appearing frequency of cultural sites in Xunyi County during the historical periods

新石器至秦汉时期,遗址的数量不断增多,至魏晋南北朝时期骤降为3个,后不断恢复至元明清时期的51个。从遗址的拓展方向上看,遗址主要沿着三水河向东北方的上游和西南方的下游地区拓展。遗址的分布形态从散点状不断发展为条带状,最终形成团状。在自然和人文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旬邑县文化遗址形成以城关镇为核心的“西多东少”的分布格局。

3 文化遗址时空分布影响因素分析

文化遗址的时空分布受高程、坡度、坡向、水源、土壤等自然因素与政治、战争、交通等人文因素的共同制约。水源、地貌等自然因素是聚落兴起和赖以存在的地理环境基础,对遗址的空间分布发挥着基础性影响。旬邑县东北部为山地、西南部为黄土高原、三水河自东北向西南贯穿全境的地貌特征基本决定了历史时期遗址“西多东少”、沿三水河分布的空间格局。高程、坡度、坡向、土壤等自然因素在聚落兴建之初就发挥着重要影响,而政治等人文因素则在遗址的发展过程中不断产生影响。

3.1 自然因素

3.1.1 高程

利用ArcGIS将900~1 700 m间的高程按每200 m定为一级,900~1 100 m为第1级,依次类推,1 700 m以上为第5级,分析历史时期不同等级高程的遗址所占比重,生成高程分析图(图4)。

图4 历史时期旬邑县不同高程的文化遗址比重变化Fig. 4 Changes in the proportion of cultural sites at different elevations in Xunyi County during the historical periods

结果表明:(1)新石器至战国时期遗址平均海拔为1 209.67 m,主要分布在1-3级高程(900~1 500 m),其累计比重达到同时期的97.44%,其中2级高程(1 101~1 300 m)是遗址分布的核心区间,比重达41.03%。(2)秦汉时期遗址表现出逐渐向高海拔地区迁移的趋势。遗址平均海拔为1 345 m,仍主要分布在3级及以下高程(900~1 500 m),但4级及以上高程(1 500 m以上)的累计比重增加到19.57%,遗址高程分布的中心区也由新石器至战国时期的2级上移至3级(1 301~1 500 m)。(3)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化遗址仅有3个,且均分布在2级高程(1 101~1 300 m),平均海拔为1 255.33 m,由于遗址点数量过少统计学意义不大,故并未绘制在图4中。(4)隋唐至宋时期遗址表现出向低海拔地区迁移的显著趋势,平均海拔降为1 160.67 m,1-2级高程(900~1 300 m)的遗址比重达到88.89%,达到历史时期的最高水平,遗址高程分布的中心区也下移至1-2级。(5)元明清时期遗址再次呈现出向较高海拔地区迁移的趋势,平均海拔为1 225.24 m,但整体处于3级及以下高程(900~1 500 m),4级及以上高程无遗址分布,遗址高程分布的中心区仍维持在2级(1 101~1 300 m)。

分析结果表明,历史时期旬邑县文化遗址主要分布在海拔1 500 m以下的地区,地貌类型以黄土梁峁丘陵、黄土塬、黄土残塬、河谷平原为主,遗址分布呈现出“低海拔-高海拔-低海拔-高海拔”的“N”型迁移趋势。三水河水系的河谷平原、西南部的张洪—职田黄土塬等低海拔地区地势平缓,可耕种地面积较大、农业灌溉难度也相对较低,有利于开展农业生产,逐渐发展成为聚落分布的重心。

3.1.2 坡度

在ArcGIS软件中,利用旬邑县DEM生成坡度图,并提取出遗址点的坡度数据,分析旬邑县文化遗址分布与坡度的关系。参照毕硕本等[31]的分级方法,将坡度分为6个等级:非常适宜人类居住的坡度为0°~3°,较为适宜人类居住的坡度为3°~6°,适宜人类居住的坡度为6°~9°,不太适宜人类居住的坡度为9°~12°,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坡度为12°~15°,非常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坡度为15°以上。统计历史时期各级坡度遗址所占比重,生成坡度分析图(图5)。

图5 历史时期旬邑县不同坡度文化遗址比重变化Fig. 5 Changes in the proportion of cultural sites at different slopes in Xunyi County during the historical periods

结果表明:(1)分布在相对适宜坡度(0°~9°)的遗址比重在历史时期整体呈逐渐增大趋势。0°~9°坡度上的遗址在新石器至战国时期占比为35.90%,在秦汉时期增至45.65%。魏晋南北朝时期仅有的3个遗址中2个在9°以下,占比66.67%,但由于样本量过少不具备统计学意义。隋唐至宋时期分布在9°以下坡度的遗址比重降为33.33%,至元明清时期则升至49.02%。隋唐至宋时期比重的降低与此时期遗址类型结构的变化有关,此时期古墓葬和石窟寺成为主要的遗址类型,而这2类遗址并不用于居住,其中石窟寺多分布于坡度较高的山崖峭壁上,两者对坡度的要求都不高。(2)分布在非常不适宜坡度(15°以上)的遗址比重呈“降低-升高-降低”的变化规律。从遗址类型来看,军事设施遗址(烽燧、关隘、戍堡等)、石窟寺及石刻和古墓葬在15°以上坡度的遗址中占据较大比重,累计占比达45.95%。这是因为这3类遗址在建造时适宜居住的坡度并非是首要需求,往往修建在最能满足目的需求的坡度位置上,因此时常出现偏离适宜居住坡度的现象。

3.1.3 坡向

使用ArcGIS软件,利用旬邑县DEM生成坡向图,并提取出遗址点的坡向数据,分析旬邑县文化遗址分布与坡向的关系。旬邑县地处北半球中纬度地区,从日照角度分析,一般可将坡向按照适宜居住程度分为4个等级:南向为最适宜居住坡向;西南、东南为适宜居住坡向;北向和西北为比较适宜居住坡向;东、西和东北向为不适宜居住坡向[19]。统计历史时期各级坡向的遗址所占比重(表2),结果表明:历史时期旬邑县分布在东南坡向的遗址点数量最多,占比达19.75%;东北、正西坡向次之,分别占比16.56%、15.29%;分布在西北坡向的遗址点数量最少,比重为6.37%。从居住适宜性角度分析,分布在最适宜居住坡向的遗址点占总数的比重为12.1%,适宜居住坡向则分布有31.21%的遗址点,另有17.83%的遗址点分布在比较适宜居住坡向,而分布在不适宜居住坡向的遗址点占比最大,达38.86%。由此可知,历史时期旬邑县大部分(61.14%)的遗址点均分布在相对适宜的坡向上,符合人们坡向选择的一般倾向,而分布在不适宜坡向的遗址点中有60.66%属于军事设施遗址、古墓葬和石窟寺及石刻,此3类遗址对坡向要求较小。

表2 文化遗址坡向统计Tab.2 Slope orientation statistics of cultural sites

3.1.4 河流

利用ArcGIS对旬邑县境内河流做缓冲区分析。结果表明:历史时期旬邑县157个文化遗址中,有85个分布在距河流1 km的范围内,占总数的54.14%;有128个分布在距河流2 km的范围内,占总数的81.53%。此外统计了历史时期遗址距河流位置的变化情况(图6),结果显示,新石器至秦汉时期及隋唐至明清时期遗址分布呈现出向距河流更远区域扩展的趋势。分析表明,河流是影响旬邑县文化遗址分布的关键自然要素,水系的分布格局深刻影响着遗址的分布格局。历史时期旬邑县文化遗址主要分布在三水河中下游沿岸地区。三水河中下游流经西南部广阔的黄土高原沟壑区,较低海拔、平坦塬面、肥沃的黑垆土以及三水河水系提供的便利灌溉条件,使该区域成为旬邑县主要农业区[23],也是历史时期遗址分布的重心。

图6 历史时期距河流不同距离的文化遗址比重Fig. 6 The proportion of cultural sites at different distances from rivers in historical periods

3.1.5 土壤

从秦、汉、唐以至明代,旬邑县一直是重要的农业区[23],因此土壤条件也是影响文化遗址时空分布的重要因素。本区域的土壤类型包括黄墡土、黑垆土、褐土性土、红黏土以及面积较少的新积土、潮土和沼泽土[23]。研究区内西南黄土高原沟壑区平坦塬面以黑垆土为主,沟壑缓坡以黄墡土为主,陡坡处以红黏土为主,谷底则多分布有新积土[23]。其中黑垆土是黄土高原上肥力较高的旱作土壤[32],多分布于研究区西南黄土高原的平坦塬面;黄墡土熟化较好、肥力较高,分布广泛,是旬邑县主要的农业土壤,因此历史时期旬邑县西南部黄土高原农业最为发达,遗址也大多聚集在这一区域。褐土性土结构松散、保水保肥能力差,耕种难度相对较大,其主要分布于马栏、石门、第界海拔高程1 400~1 800 m的山区[23],历史时期分布在此区域的遗址数量和比重都比较少。

3.2 人文因素

3.2.1 政治和战争

政治和战争因素对文化遗址的变化速率和规模产生着重要的影响。一般而言,统一安定时期政治稳定,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口也随之增长,不断有新的聚落形成,聚落的规模和分布区域也不断扩大。秦汉、隋唐时期,旬邑县地处国家政治核心区关中地区,是关中北门,关陇之咽喉,时人称“若虏得栒邑则三辅动矣”[33],足见地位之重要,该时期遗址数量和出现频率均处于历史时期较高水平。战争因素对遗址保留具有明显的消极意义,深刻影响着遗址的空间分布格局和类型结构变化。魏晋南北朝时期频繁的战争和长期动荡的政局阻碍了旬邑县经济社会发展,民众或死亡或外逃,聚落遭到废弃,这一时期的遗址数量处于历史最低水平。明清时期旬邑县境内多有匪患,特别是石门关一带“奸宄出没无常”,变乱一起,贼寇常“盘踞山中,出没抢掠,猖獗日甚”[34],为加强防御抵御贼匪,县内多修有城堡,因此明清时期旬邑县军事类遗址比重较其他历史时期更大,达25.49%。

3.3.2 交通因素

交通道路勾连着区域内物质和经济文化等要素的交流,对遗址的迁移方向和空间结构产生着重要的影响。交通道路的形成既是人类的主动选择又受自然条件的制约,主干道路沿线的遗址一般数量更多、密度更大且存续时间更长,随着道路等级的降低,其附近的遗址则更易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如三水河是天然的水上交通要道,历史时期三水河沿岸形成了明显的遗址聚集带。秦直道是秦汉时期旬邑县境内的重要交通道路。公元前212年,秦始皇为北御匈奴令蒙恬修建了北起九原(今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西)南至云阳林光宫(今陕西省淳化县梁武帝村)的秦直道[35]。由于秦直道主要服务于军事且修筑于山岭之中,其附近区域并不适宜农业生产,因此邻近直道的遗址类型以军事设施遗址为主,秦汉时期7个军事类遗址中有6个分布在距离直道8.3 km的范围内。

4 结论

本文利用ArcGIS软件,从文物普查资料中提取遗址信息,运用核密度分析、标准差椭圆分析和河流缓冲区分析等方法,揭示了旬邑县文化遗址的时空分布特征。主要结论如下:

(1)历史时期旬邑县文化遗址数量和出现频率呈现出明显的“先增后降再增”的“N”型变化趋势。历史时期遗址主要分布在西南部的黄土高原上,其中三水河下游的河谷平原是遗址分布较为集中的区域,而东北部山地分布遗址一直较少,遗址整体表现出向东北和西南扩展的趋势,最终形成“西多东少”的分布格局。

(2)自然因素是影响旬邑县文化遗址时空分布的核心因素。从高程来看,历史时期旬邑县遗址主要分布在海拔1 500 m以下的地区,遗址分布呈现出“低海拔-高海拔-低海拔-高海拔”的“N”型迁移趋势。从坡度来看,分布在相对适宜坡度(0°~9°)的遗址比重在历史时期呈增大趋势,而分布在非常不适宜坡度(15°以上)的遗址比重呈“降低-升高-降低”的变化规律,其变动趋势与遗址类型的结构变化密切相关。从坡向来看,历史时期旬邑县大部分(61.14%)的遗址点均分布在相对适宜的坡向上。从遗址与河流的关系来看,历史时期81.53%的遗址点分布在距河流2 km的范围内,新石器至秦汉时期及隋唐至明清时期遗址分布呈现出向距河流更远区域扩展的趋势。旬邑县西南部黄土高原区土壤条件较好,地貌条件利于农业生产,农业发展水平最高,是遗址分布的聚集区;而东北部山区土壤耕种难度相对较大,阻碍了农业发展,是历史时期遗址分布较为稀疏的区域。

(3)人文因素是影响旬邑县文化遗址数量、变化速率、迁移方向的主导因素。稳定的政治环境有利于遗址数量、规模和分布区域的扩大,战争因素则对遗址发展呈现出明显的消极作用。此外,交通道路既是人类的主动选择又受自然环境的制约,对遗址的迁移方向具有一定的限制作用。

致谢:本文在撰写和修改过程中得到陕西师范大学李屹凯副研究员和审稿专家的指导,谨此致谢!

猜你喜欢

水河坡向坡度
我爱家乡的宜水河
鉴水河之歌
我的水河
DEM地表坡向变率的向量几何计算法
关于公路超高渐变段合成坡度解析与应用
我的洣水河
基于图像处理的定位器坡度计算
青藏高原东缘高寒草甸坡向梯度上植物光合生理特征研究
坡度在岩石风化层解译中的应用
CT和MR对人上胫腓关节面坡度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