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当代残障文学史建构研究

2024-01-25陈庆艳国丽芸

文教资料 2023年18期
关键词:当代文学建构

陈庆艳?国丽芸

摘 要:残障文学是“人的文学”的重要体现。作为当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残障文学经历了七十余年的积淀,以自强、拼搏、平等、共享为核心理念,建立了新的审美范式,在文学创作及理论研究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具有文学史研究的价值。本文在梳理当代残障文学发展脉络的基础上进一步厘清相关概念,探讨作家、作品遴选标准,确定历史分期,初步建构当代残障文学史体系,以期能对残障文学研究、文化残健的共享共建略尽绵薄之力。

关键词:当代文学 残障文学史 建构

中国当代残障文学始于建国初期,经历七十余年的发展和壮大,成为当代文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总体来看,当代是我国残障文学发展的井喷期,创作队伍迅速扩大,作品题材多样,内容丰富,风格独特,经历了多个阶段的发展流变后已具备了一定的文学史研究基础。随着残疾人事业的发展,作为残疾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残障文学日益引起学界的关注,又为残障文学史的建构提供了理论参考。但从目前已有的研究来看,大多集中于对作家作品的个体分析、某些主题的探究等,从文学史的角度进行整体梳理的研究相对薄弱,现有的当代文学史亦未对其设立专章,故梳理当代残障文学的发展脉络、提炼核心价值理念、确立遴选与评价标准,初步完成当代残障文学史的框架体系建构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一、当代残障文学史的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一)“残疾人文学”与“残障文学”

文学界早期普遍使用“残疾人文学”这一表述统称这类作品,“残障文学”的说法出现较晚。虽然两者目前都未有明确定义,但从已有的相关阐释来看,“残障文学”的内涵和外延较“残疾人文学”更为宽泛,“残疾人文学”一般特指由残疾作家创作的文学作品,而“残障文学”则包含两部分内容,即残疾作家创作的文学作品和健全作家的残障书写。1980年,世界卫生组织公布了“国际残损、残疾与残障分类”(ICIDH),其编目原则以“疾病—残损—残疾—残障”为模式,残疾(Disability)指“反映残损造成的个体功能表现和活动方面的后果,残疾代表个体水平障碍”[1],偏向医学模式,而残障(Handicap)指“反映残损、残疾造成的个体所体验到的后果,反映个体与其周围环境的相互关系和适应性”[2],涉及社会学的问题。1991年,夏普在《国际残疾人文学研究的起步》中指出“残疾人文学存在已久,并影响深刻”[3],认为“残疾人文学”的概念正在形成,他在文中列举了古今中外多位残疾作家及其文学作品,可见当时残疾人文学专指残疾作家的作品。此后,随着 “无障碍”“融合”“共享”等理念的推行,除却传统残疾作家的文学创作,健全作家也纷纷将笔触投向残疾书写,有采用隐喻手法反映社会问题的,如韩少功的《爸爸爸》、阎连科的《受活》、东西的《没有语言的生活》等;有反映残疾人生存状态的,如毕飞宇的《推拿》、航鹰的《明姑娘》等。残疾人文学从描写残疾、思考生命逐步扩展到对残疾带来的对社会文化、社会环境地位的思考,故近年逐步出现“残障文学”的表述,这与“残障”一词凸显的社会性更为贴近,因此本文亦采用这一称谓。

(二)当代残障文学史

当代残障文学史指新中国成立至今七十余年的残障文学发展历史。当代残障文学史的建构重点在阐释当代残障文学产生的历史背景、发展流变过程,提炼残障文学的核心理念,分析作家作品及其审美特征,探究残障文学的史学价值及意义等方面。当代残障文学史的建构需要思考文学取材、作品分期、作家作品遴选等问题,虽然残障文学发展的时间跨度与主流文学一致,但是残障文学史亦有其自身特点。

首先是取材范围的界定、遴选标准都还有待进一步探究,除了已得到文坛认可的作家,如史铁生、张海迪、贺绪林、王占军等,除近年来引起热议的余秀华外,相当数量的作家、作品还处于较为边缘化的状态,或存在于出版的合集中,或短期出現在网络上形成较大影响,这些作家、作品是否能够纳入残障文学史,还需进一步厘清。其次,残障文学的发展变化与残疾人事业的推进关系密切,在一定程度上受某个时期政策、社会理念的影响,故残障文学史的分期除参考主流文学的体系,还需结合自身发展特点略有调整。

二、当代残障文学史的取材

取材是文学史建构的首要问题。游国恩先生明确指出,文学取材的范围问题是中国文学史的首要问题。残障文学史亦是如此。主流文学作家队伍庞大,作品数量众多,流派和文学团队鲜明,遴选范围较为宽裕,但是残障文学史在这几方面较为单薄,如果亦限定在纯文学的框架下,一方面可选材料会不足,另一方面很难全面反映残障文学的发展轨迹,故残障文学史的取材在保持文学性的前提下需比主流文学史略宽泛。

(一)当代残障文学史的取材标准

当代残障文学史是一部以残障人群为书写对象的文学史,其文学价值包含认识价值、伦理价值和审美价值,它不仅是真、善、美的统一,还包含对残障文学特有的文学与生存、文学与尊严、文学与参与、文学与融合等多个层面问题的探讨,所以残障文学史的取材标准应是历史的、人道的、审美的。

(二)残障文学创作群体的梳理与分类

当代残障文学史的建构中使用“残障文学创作群体”而非“残障文学作家”,主要是因为残障文学作品的作者写作水平参差不齐,作者情况也不可一概而论,故以“残障文学创作群体”笼统称之,再加以细分,更贴合实际情况。

首先,从残健角度对残障文学的创作群体进行整体划分,即残疾作家(作者)和健全作家,其中残疾作家(作者)是创作的主体力量,作品数量多;健全作家以毕飞宇、韩少功、阎连科、东西、航鹰等为代表,他们的残障题材作品通常是其创作的部分内容,数量虽少,但作品质量高。

其次,是对残疾作家(作者)的再次细化。残疾人创作群体内部文学水平差异较大,可划分为残疾作家、残疾作者两个方向,残疾作家包含三个组成部分。

一是受到主流文坛关注的作家,如史铁生、张海迪、贺绪林、王占军、阿门、余秀华等,他们的作品丰富、特色鲜明,有一定的文坛影响力。截至2023年,据不完全统计,我国作协已约有76位残疾人作家。二是活跃于地方作协或地方文坛的作家,他们虽然知名度相对较小,但是具有较强的文学写作能力,在残障文学领域有一定影响力。如宁江炳(福建省作协)、陈兆安(江苏宿迁市宿豫区残疾人联合会)、张先震(福建省作协)、郑佩珍(宁波作协会员)、刘向东(黑龙江省作协)、李万碧(重庆作协)、刘维嘉(北京作协)等等。三是建国初期的伤残军人或行业伤残人士,如朱彦夫、吴运铎、高士其等,他们的作品凸显了拼搏的战斗精神和奋进的时代风貌,具有较大的社会感召力,吹响了当代残障文学的号角。残疾作者则是指零散发表作品的残疾作者,他们或散见于期刊杂志,或闪现于网络平台,曝光率较低,但从不同的角度书写残疾,亦是残障文学创作队伍不可或缺的力量,如孙卫、姚平、权菊仙、王锡嘏、刘鹏武、魏海星、宋元生等。

(三)残障文学作品的遴选

当代残障文学作品包含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传统文学体裁,经典作品和一般作品并存,数量也较为庞大,哪些作品适合选入文学史需要细细斟酌,这与作者遴选是同步的。

首先,残障作家及健全作家书写残障的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应纳入遴选范畴,如史铁生的《我与地坛》《病隙碎笔》《务虚笔记》《命若琴弦》等,张海迪的《生命的追问》《轮椅上的梦》《绝顶》,贺绪林的《昨夜风雨》《关中匪事》,毕飞宇的《推拿》,韩少功的《爸爸爸》等。

其次,活跃于地方作协或文坛的残障作家作品,他们长期笔耕不辍,书写残疾,反映残疾人与命运抗争、与时代同行的精神品质,其中有不少作品发表在各类文学刊物上,或荣获各类文学创作奖,这些应进行梳理并选择代表作品收入残障文学史中,如刘维嘉被选入《中国散文大系》和《中国最美散文》的代表作品,王庭德的自传体小说《这个世界无须仰视》(累计15次印刷发行并入选全国中小学图书馆推荐书目),许长青的长篇小说《残翼》(2015年被列入江苏省作家协会第十批重点扶持文学创作与评论工程入围项目),王忆的诗歌《我从你的世界路过》(获“华语典藏杯”全国情诗大赛一等奖),等等。此外,对当代残障文学发展初期起到重要推动作用的作品亦应入选,如吴运铎的《把一切献给党》、高士其的诗歌《我们的土壤妈妈》《生命进行曲》等。

最为复杂的是边缘化作品的遴选,它们通常篇幅短小、主题单一,更类似于残疾人心声的书写,虽然距离文学作品的标准较远,但都真实地反映了普通残障人群的生存状态,而且综观残障文学发展的七十余年。正是有了这种持续的呼声,才不断地推动社会更多地关注残障人群,尤其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到20世纪80年代,残疾人事业和残障文学都处于起步的初级阶段,这样的作品更是弥足珍贵,如1989年创刊的《中国残疾人》,曾设有多个栏目刊登残疾人的小作,如“无声世界”专刊盲人作品,“苦楝花”则以刊登残疾人的诗歌和散文为主,作者多为肢残、聋人。此外,该杂志开展了多项征文活动,如1994年的“粤东杯”、2000年的“爱与光明”、2003年的“聋人与社会”、2007年的“康复”等,应以时间顺序在其中遴选代表作品,纳入残障文学史,以求能更为真实而全面地展示当代残障文学发展的曲折历程。

三、当代残障文学史的分期与命名

丁帆先生在《中国新文学史》中指出,不论主流文学还是个性化的文学研讨,当代文学基本有三个分期,即1949—1966年的“十七年”文学、1966—1976年的“文革”文学和1976年以后至今的“新时期”文学。当代残障文学的发展与主流文学有同步之处,故总体遵从此分期,但因残障文学的发展受国家相关政策影响较大,尤其随着80年代以来残疾人事业的不断推进,残障人群受教育程度、参与社会活动及融合程度、在社会发声的影响力等都在不断提升,残障文学创作也在不断地调整变化,形成富有特色的嬗变轨迹,故与主流文学史划分略有差异。

(一)“十七年”残障文学(1949—1966)

新中国成立初期至20世纪60年代中期,是我国残疾人事业的草创期,这一阶段,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成立了中国盲人福利会(1953年)、中国聋人福利会(1956年),创立了《盲人月刊》(1954年),尤其是1960年召开了全国盲人、聋哑人第一届全国代表大会,残疾人获得了政治权利和基本生活权利,迎来了新生活。这一阶段的残疾人文学也开始有所发展,以伤残军人和行业伤残人士的文学创作为标志,如前文提及的吴运铎、高士其、黄乃等,他们的作品表达了残疾人与新中国共奋进的拼搏精神,基调昂扬,展现了残疾人群的韧劲和不甘人后的斗志。

(二)“文革”时期残障文学(1967—1976)

这一时期,我国残疾人事业处于被迫停止状态,残障文学创作亦几乎停滞。

(三)“新时期”残障文学(1977—1999)

“文革”之后,我国各项事业开始稳步发展,残疾人事业也重新起步。1978年中国盲人聋哑人协会恢复工作,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补充规定:“国家和社会帮助安排盲、聋、哑和其他有残疾的公民的劳动、生活和教育。”1984年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成立,1988年中国残疾人联合会成立,199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通过,与此同时,残疾人抽样调查、《中国残疾人事业五年工作纲要》等工作都在有条不紊地开展,这些举措不仅以法律法规的形式保障了残疾人权益,同时大力助推了残疾人文化事业,残障文学也焕发了蓬勃的生机。

这一时期,涌现出了史铁生、张海迪、孙幼忱、柯愈勋、陆振英、王占军等优秀残疾人作家,残障文学以独立的姿态步入大众视野。史铁生的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奶奶的星星》分获1983、1984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1983年,《中国青年报》刊登了张海迪的文章《是颗流星,就要把光留给人间》,在社会引起了热烈反响。另一方面,健全作家亦将目光投射向残障书写,以隐喻手法思考社会问题,如韩少功的《爸爸爸》通过智力低下的“丙崽”探讨了民族寻根问题,东西的《没有语言的生活》反映了经济大潮下知识分子的失语状态,莫言的诸多作品中也刻画了多种类型的残疾人,如《透明的红萝卜》中的黑孩、《生死疲劳》中的蓝千岁、《檀香刑》中的赵小甲、《蛙》中的王胆等等,他们都是莫言“高密世界”里鲜活的生命。

(四)“新世纪”残障文学(2000年至今)

之所以将残障文学以21世纪进行再次划分,是因为进入21世纪后我国残疾人事业的发展进入了新阶段。2000年我国发布《新世纪残疾人权利北京宣言》,呼吁社会共同促进和保障残疾人权利,2004年第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将“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标志着保障人权已经上升为国家意志。钟灿炎在《人权保障与中国的残疾人事业》中指出:“‘以人为本已经成为当今中国的主流思想。”[4]各层级的残疾人作家培训、残障文学专刊等工作逐步开展, 如2020年《中国作家》杂志社出版残障文学专刊“仁美文学专刊”,2021年中国残疾人事业新闻宣传促进会宣布拟在“十四五”期间,每年举办一期残疾人作家培训班,助力残疾人作家的创作。同时随着信息技术的推广,网络的普及,残障文学逐步呈现新的走向,个体化、新写实、网络化成为“新世纪”残障文学的特征。余秀华、王忆、高淳、李子燕等新一批残障作家活跃于网络平台,他们真实地记录人生,也更勇敢地表达呼声,与读者在平台互动,拥有了更多发表作品的渠道和更广泛的读者群体。此外,毕飞宇的《推拿》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小说摆脱了常见的隐喻写法,以都市中真实生存着的盲人按摩师为书写对象,真正将残障人群纳入社会生活,体现出可贵的融合理念。

四、结语

人类与残疾相伴而行,沙叶新在《我们都是“残疾人”》中说:“既然世间万物绝不可能尽善尽美,总有不同性质、不同程度的残缺,那么就这个意义上来说,任何人都可以说是‘残疾人。”[5] 作为人类无可回避的创伤性体验,书写残障是文学的使命,建构当代残障文学史亦是责任。当代残障文学史不仅是对当代残障文学进行系统总结,同时亦是对当代文学史的有益丰富和补充。七十余年的当代残障文学一路走来留下艰难足迹,它不仅是文学史,同时又是一部残疾人的奋斗史,交织着生命、尊严、平等与理想。在当下中国梦的新征程中,如何讲好中国故事、讲好残疾人自己的故事、描写新时代中国残疾人的新风貌应是残障文学后续的重任,以期对当代残障文学史的建构探究能给予其更多的启示与力量。

参考文献:

[1] [2] 南登昆.介绍“国际残损、残疾与残障分类” [J].國外医学(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分册),1995(1):1-7.

[3] 夏普.国际残疾人文学研究的起步[J].外国文学研究,1991(2):120.

[4] 钟灿炎.人权保障与中国的残疾人事业[J].中国残疾人,2004(5):23-25.

[5] 沙叶新.我们都是“残疾人” [J].中国残疾人,1996(12):12-13.

基金项目:2021年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国当代残障文学史研究” (2021SJA0611),2020年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中国百年残障文学文献数据库建设与研究” (20ZWB00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当代文学建构
广东当代文学评论家
FOUND IN TRANSLATION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谈高中语文阅读理解课程的建构
从史料“再出发”的当代文学研究
建构游戏玩不够
当代文学授课经验初探
紧抓十进制 建构数的认知体系——以《亿以内数的认识》例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