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金工实习课程思政探究

2024-01-25雷张伟许宝卉王付杰

运城学院学报 2023年6期
关键词:金工新工科工科

雷张伟,许宝卉,王付杰

(运城学院 机电工程系,山西 运城 044000)

党的十九大以来,国家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等重大战略,以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为代表的新经济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快速发展中,“新工科”建设已成为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的现实需求[1]。新工科研究与实践出现了“新理念、新结构、新模式、新质量、新体系”的“五新”要求,这就对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金工实习作为一门兼具实践性和技术性的基础课程,是应用型本科院校“新工科”建设中不可或缺的实践环节。特别是随着“立德树人,德育为先”的思政理念更加受到重视,将金工实习课程内容与新工科要素深度融合,把思政元素贯穿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培塑等各个环节,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进而增强金工实习课程的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因此,研究“新工科”背景下金工实习课程思政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1 金工实习课程思政存在的主要问题

金工实习课程在各大院校均属于开设时间较长、涉及面较广的一门基础实践课程,笔者结合运城学院实际情况,从思政教学和新工科角度审视,发现金工实习课程主要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1.1 教师多来自生产一线,思政教学理念缺乏

高等院校金工实习课程的指导教师多数是来自工厂一线的技术工人,实践操作经验均很丰富,但对一些新的教学理念研究不够,对“新工科”建设的理解不够透彻。对于如何将思政元素引入金工实习课程缺乏考量,部分教师生搬硬套引入思政元素,没有达到通过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择业观的作用与效果。甚至有的指导教师完全忽视自身作为思政教育的主体所应承担的传道授业解惑的育人职责,上课时往往只注重实操技能的传授,更多关注学生是否能够掌握基本操作技能、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安全规范地完成实训作品。

1.2 教学内容资源有限,学生重视程度不够

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多是根据自身条件设置金工实习课程内容,有的院校只设置金属冷加工环节,热加工工种仅限于理论讲解。有的院校只设置传统工种,对新工科涉及的新制造元素建设力度不够。这样的课程设置,限制学生的视野与能力培养[2]。此外,参加金工实习的大部分学生对课程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课程内容就是通过实践操作完成一个机械作品,只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拿到学分即可,忽视了车、铣、刨、磨、钳、焊等多个工种操作过程的精细化、规范化、安全性要求以及作品的标准性和美观性,也忽视了金工实习环节对其实践动手能力、标准意识和规范意识的培养。同时,该门课程的多数学生认为穿插思政元素会脱离课堂教学内容,甚至有的学生对于老师加入的思政内容反感,认为老师在讲大话套话,与教学内容无关。大多数学生对思政元素的理解浮于片面,并没有真正理解课程思政的“价值塑造、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的内涵和意义。

1.3 教学方法陈旧落后,思政教学效果不佳

许多院校金工实习指导教师依然沿用“师傅教徒弟学”的单一教学方式。先由指导老师进行操作内容和操作步骤的讲解,然后在工人师傅的指导下对学生进行分组练习。这种教学方法仅停留在讲授知识和传授基本操作技能的要求上,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但对于“新工科”形势下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素质的培养远远不够。另外在设计教学大纲、编写实习教案以及构思整个教学过程中,老师并没有结合金工实习课程的特点,找准思政元素的“契合点”穿插到相应的教学过程中,未向学生传递劳动最光荣、劳动有价值、劳动塑品格的价值观,也没有将“细节决定成败”“精益求精”“严谨专注”和“持续创新”等大国工匠精神融于训练过程,实现润物细无声的思政育人效果。

1.4 考核评价体系单一,育人效果难以检验

当前,部分应用型本科院校实践教学评价机制较为单一,主要考评操作技能掌握情况。基本上都是以任务完成的质量作为主要评价依据,且评价只以“优良中差”四个等级进行划分,重结果轻过程,学生的综合素质无法得到全面检验。传统的金工实习课程评价机制也并未对思政元素进行指标量化,对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劳动态度、规矩意识、团队合作及创新能力等未进行深度剖析,也没有将其内化成思政元素融入课程评价机制[3]。比如在车工工艺实习阶段,车削这一操作的考评机制中往往只注重学生操作的规范性和达到的结果,没有对学生一丝不苟的态度与精益求精的精神进行考察。

2 “新工科”背景下金工实习课程思政实践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会议上明确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3]。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如何在新时代新经济背景下,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如何在新时代新经济背景下,借助“新工科”建设的东风,及时把握“新工科”建设背景下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和新方向,优化课程培养目标,改革课程教育理念,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凝练课程创新与特色,无疑是一项艰巨且富有挑战的工作任务。作为一名金工实习指导教师,应该主动适应新形势,融入新战场,接受新挑战。敢于向传统金工实训教学中存在的症结问题发难,结合新工科背景,充分挖掘思政元素,巧妙设计课程培养体系,进一步激发学生持续的学习兴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培育学生,让每一位学生具备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最终成为应用型、复合型和创新型人才[1]。

2.1 强化思政认识,提升“课程思政”素养能力

指导教师是金工实习课程思政实施的主体,提升实习教师课程思政的素养能力,首先教师要成为“课程思政”的引领者。要明确自身在思政教学中的角色定位,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和职业素养。要明确教师是“思政育人”的实施主体,必须摆脱以传授学生专业知识和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为目的的传统教学模式,积极借鉴课程思政的教学育人理念,将教学与思政有机融合起来。要把教书育人和自我修养结合起来,通过自身的言行举止和教学实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观,成为“德高为师”的引领者[4]。其次,教师要成为“课程思政”学习的爱好者。不能墨守成规,要牢固树立“活到老学到老”的理念,主动学,反复学,做到深学悟透。学习借鉴思政教师的授课模式和课程设计思路,学会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挖掘思政元素,如何恰如其分的“引经据典”。学会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进行授课,完善授课方式,丰富课堂内容,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实习效果。教师要积极适应思政课程的发展形势,融入新工科元素,转变旧观念,探索新思路,学习“互联网+”“工业4.0”“3D打印”“数控加工”“智能制造和机器人”等符合新时代特点的课程。最后,教师要成为“课程思政”的推动者。可以定期组织开展思政教学探讨会和经验交流会,探讨思政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分享自己的教学心得,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确保授课教案实时更新,教学内容不断推陈出新。

2.2 转变教学理念,改进“课程思政”教学方式

“新工科”背景下的课程思政建设,教学人员要积极适应新形势,融入新学科,转变旧观念,探索新思路。转变教学理念,首先要打破传统教学模式。改变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填鸭式教学方式,以“提问题”“讲案例”等形式来实现和学生的深度互动以及课堂趣味性的提升。在“钳工实习”项目中,针对大多数同学认为手工锯削工件浪费时间、没有意义、兴趣不高,工作懈怠甚至存在不满情绪等问题,上课前教师可以先抛出“手工操作的重要性”这一问题,让学生思考“互联网+智能制造时代”动手操作的目的和意义,然后结合国家发展、行业应用等现实情况进行归纳总结,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发学生主动思考,真正接受和认可手工技能的重要性以及在工程建设中的不可替代性[5]。转变教学理念,其次要善于借鉴先进的教学模式。基于“互联网+”技术,积极采用现代多媒体教学设施,进一步拓宽教学渠道,借助雨课堂、学习通等线上教学软件,通过课前点名考勤、课中交流提问及作品评比、课后提交作业等环节实现线上线下配合教学。实习前,可以让学生观看“金工实习安全操作规程”“生产事故警示案例”等视频,提前了解安全生产常识,牢固树立安全实习的理念。实习过程中,针对车床操作技能难掌握的实际情况,可以利用大屏幕回放车床基本操作步骤、技巧及安全事项,更加直观形象,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转变教学理念,最重要的是要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模式。基于“新工科”建设要求,设计了适合自身的CDIO教学模式(图1所示),构思了集理论知识学习、创作设计、实操加工和考核评价的“四位一体、实践育人”的教学设计思路(图2所示),由易到难,层层递进。此外还要拓宽教学渠道,如运城学院坚持每年赴洛阳第一拖拉机厂开展金工实习校外拓展环节,让学生走进企业体验一线技术工人的工作状态和技术要求,了解一线生产工艺流程,延伸课堂教学,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升课程思政教育效能[6]。

图1 金工实习课程CDIO教学模式

图2 金工实习思政教学设计思路

2.3 挖掘思政元素,丰富“课程思政”教学内容

金工实习课程内容包含有车、铣、钳、磨、锻、铸、刨、焊等金属加工工艺,每一个工种都包含有中国传统内涵元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结合起来,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积极融入思政元素,修改教学大纲,把思想品德教育贯穿到实习教学的全过程。结合运城学院金工实习课程思政教改任务,我们将从实习前中后三个阶段开展思政融合教学。实习前,利用开展实习动员部署课这一时机,通过播放安全生产警示纪录片,组织学生开展安全实习教育,系统学习机械操作规程和安全注意事项,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实习安全意识,培养学生基本的工程素质。通过讲述我国的机械工业发展历程,从建国初期“一穷二白”到新时期的装备业“制造大国”,再到国家的未来战略“中国制造2025”实现制造强国的宏伟目标[7]。教学内容不仅开阔了学生的知识视野,又调动了学生的参与兴趣,深刻明白将个人的理想与国家的未来发展联系起来才更有意义,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实习中,在钳工操作环节,针对学生锉削动作不规范、对这一环节学习兴趣不高的问题,通过引入航空工业沈阳飞机工业集团的“大国工匠方文墨”的故事,讲述他从一名普通技校生成长为航空工业首席技能专家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的奋斗历程,引导学生从一开始就要树立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的远大抱负。针对学生对锉削精度认识不够的问题,用“文墨精度”案例引入,引导学生像方文墨一样潜心钻研,肯吃苦,耐得住寂寞,用技能精度改变自己的人生。针对学生认为钳工时代过时的错误认识,通过讲解数控加工和自动化控制技术普及的时代,钳工可以完成机器无法完成的工作,从而引出钳工在机械加工中的重要性,来引导学生正确认识钳工工种的重要地位。在车削实习环节中,可以从第三套人民币“车工2元”背后的故事讲起,讲授中国人第一台车床诞生的那一段峥嵘岁月,让学生了解我国车床制造的发展历程、型号分类以及未来发展目标,从中感受我国制造业蓬勃发展的前景与取得的巨大成就。在数控加工环节,可以在操作前播放纪录片“大道无疆”,片中描述了技术工人适应普通机床到数控车床的转变,这不仅仅是设备的更换,更是将经验化为数据的变革,体现的是勇于变革不断进取的精神。在机加工教学中,金工实习恰好有传统加工和数控加工两个内容。将这些元素融入于实操全程,起到润物细无声式隐形思政的教学效果。对于钳工看似一个低效和古老的工种,但是在机械加工制造领域占据有无人替代的作用[8]。实习后,可以让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自学与“新工科”建设相关的人工智能、3D打印等先进制造技术,利用撰写实习报告时机总结实习成果,分享经验。教师也可以各类机械设计大赛为牵引,提前让学生构思准备,培养其独立思考、自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金工实习每一个环节都有其对应的知识点和引领的价值观,对其进行挖掘、总结和归纳,如表1所示:

表1 金工实训知识点和价值观对应关系

2.4 全面客观公平,完善“课程思政”考评机制

以往的金工实习重结果轻过程,考核方式过于机械单一,仅仅对作品完成情况进行打分,忽视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评价,失去了考核的根本意义。完善考核方式,一是重视全程考核。金工实习不仅要考察学生的“智”,还要考察每个学生的“体美劳德”方面。将金工实习过程中每次到课出勤率、遵规守纪、卫生清理、劳动作业等要素按照一定比例纳入考核环节。此外,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安全认知教育,培养学生从开始就养成安全生产意识,把安全生产的理念贯穿到实训的每一个环节,并把安全文明素养纳入考评环节。完善考核方式,二是提倡赛训结合。考核分值中要对积极参加各项赛事的学生进行倾斜。将金工实习与各级各类创新机械设计赛事相结合,以赛事为牵引,引导学生在赛中学,在学中赛,相互促进,相互提高。比如我校每年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学生可以将金工实习中车削铣操作进一步加以熟练,以赛促学,以赛代练。不仅大力弘扬了“大国工匠精神”,鼓励学生在技术上精益求精、在精神上勇于创新[2],在职业态度上专注、坚持、一丝不苟,而且通过比赛还提升了学生工程技艺、磨炼了学生意志,提高了金工实训综合技能,培养了学生“强国有我”的家国情怀[9]。完善考核方式,三是健全考评机制。建立一套全新的金工实习考核评价机制,对课程思政的效果进行评价和反馈。改变原先单从专业维度评价教学和学习效果的模式,将评价角度向安全生产、遵纪守法、人文素质、社会责任感等多维度延伸;将专业知识和技能考核比例减少至80%,增加20%比例的课程思政考核,将德智体美劳全要素纳入考核因素,注重过程化考核标准。比如,可以开展金工实习体会总结,创新评比竞赛、实习成果展示等多种形式的小组活动,同时建立学生的学业档案,着重考核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是否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表2为金工实习课程教学大纲中关于考核方式与评价目标的对应关系。

表2 课程考核方式与课程目标的对应关系

3 结束语

在“新工科”背景下,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一门实践技术课程,金工实习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目前还处于不断探索和挖掘的阶段,广大金工实训指导教师应把“立德树人”这个核心理念作为根本目标[10],以“需要什么人,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作为教学改革的着手点,创新课程思政设计,积极引入新工科的新理念、新元素、新技术,根据学生的需求设置课程内容,并建立合理科学的评价考核机制。新时代呼唤新要求,新技术催生新理念。在“新工科”建设如火如荼的当下,金工实习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实践基础课程必定迎来新的篇章。

猜你喜欢

金工新工科工科
87年工科“学霸”成都追梦记
石家庄学院金工实训中心
新工科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新工科背景下项目推动式教学模式的探索
面向新工科的Python程序设计交叉融合案例教学
新工科形势下高校二级学院毕业设计管理探索
新工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探索
精湛的唐卡与金工技艺
高校金工实习的改革与探讨
工科研究生教学模式的思考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