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向全球分享“低碳”经验
2024-01-25郑义孙长波
郑义 孙长波
12月8日,中共烟台市委副书记、市长郑德雁受邀参加联合国气候变化迪拜大会中国角城市气候合作对话会。在会上,郑德雁向全球各国各地区分享“低碳烟台”实践经验,他说:“烟台市一直在积极探索绿色低碳的发展道路,在实践中通过‘三个转型’,加快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建设世界一流的生态城市、美丽烟台。”
今年以来,作为全国低碳城市试点、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核心城市的烟台,走在前,开新局,先试先行、引路示范、创新探索,加快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大力推行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勾勒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全新图景。
大力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是烟台积极探索绿色低碳发展道路的内在要求。
发出了山东第一度核电、第一度海上风电、清洁能源装机总量全省第一,烟台海阳成为全国第一个“零碳”供暖城市……这些年烟台加快能源结构调整,着力构建“核、风、光、氢、储、LNG”协同发展的新型能源体系,打造中国北方清洁能源中心。
据烟台市发展改革委统计,截至三季度末,全市清洁能源装机容量达到1241万千瓦,占全市电力装机的56%,装机容量继续保持全省第一。到2024年烟台市清洁能源装机容量突破1300万千瓦,力争1400万千瓦,占比超过56%。
11月22日,烟台市中集集光海洋科技(烟台)有限公司与国家太阳能光伏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共同创建的全国首个海上浮式光伏实证基地揭牌暨运营启动仪式在烟台举行。实证基地主要是试验各种海上光伏新设备、新技术、新材料,包括验证海上光伏组件在海洋环境中能否长时间高效可靠运行,试验海上光伏漂浮式平台技术等,相当于海上光伏产业有了“试验场”。
目前,烟台市获批海上光伏装机容量1235万千瓦,居全省首位。2035年全部建成后,烟台将拥有全省最大的海上光伏基地,叠加665万千瓦的陆上光伏项目,全市光伏装机容量将达到1900万千瓦。
据悉,除了海上光伏之外,烟台的风电、LNG项目、储能项目齐头并进,年底前陆续交卷。推动半岛北4个、半岛南1个海上风电开工建设,争取年底并网100万千瓦左右;国家管网南山LNG接收站建成投产,中石化龙口港LNG接收站年内完工具备投产条件,中交城乡西港区LNG接收站实现机械完工;电网建设方面1000千伏特高压外送线路项目获得核准、争取开工建设,争取年内电网投资20亿元左右;争取龙口市抽水蓄能项目获得国家批复,推进莱州、招远、蓬莱三个入库储能项目开工建设,争取并网20万千瓦。
“我们正在构建新型能源体系,打造三个千万千瓦级核电基地、风电基地、海上光伏基地,其中,中集来福士自主研发建造了中国首个400千瓦半潜式海上浮式光伏示范项目、全球首个竹纤维浮式光伏平台。”郑德雁在对话会上表示:“到2035年,烟台清洁能源装机容量将突破6000万千瓦,年发清洁电力超过2900亿度,相当于烟台目前全社会用电量的近5倍。”
烟台市把绿色低碳发展融入了城市命脉,向阳而生、向绿而行。在積极探索绿色低碳的发展道路中,大力推动“产业”绿色低碳转型是关键的一环。
11月3日,由潍柴动力和比亚迪合资的潍柴(烟台)新能源动力产业园项目正式在烟台市福山区开工建设,计划打造贯穿新能源商用车电池、电机、电控、电驱动总成的研发制造基地。
商用车电动化最核心的是电池。潍柴(烟台)新能源动力产业园全部投产以后,将是比亚迪单一园区中最大的电池产业园,可以支撑100万台商用车的规模。项目落子烟台,源于这里良好的汽车产业基础和发展机遇。
近年,面对汽车产业向新能源加速转型、换道竞争的新形势,中共烟台市委、市政府积极谋划,布局发展福山、莱阳两大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上汽通用东岳2款纯电中高级轿车项目2024年投产后可年产整车20万辆,推动烟台从传统燃油车向新型能源车、从动力总成向电池电驱转变,构建起传统汽车与新能源汽车“双擎驱动”新格局。
化工产业是烟台传统支柱产业,通过转型升级,正成为全市重点培育的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据悉,绿色石化产业以烟台化工产业园、蓬莱化工产业园、裕龙石化产业园三大投资千亿元级园区为支撑,总投资1493亿元的裕龙岛炼化一体化、1260亿元的万华新材料低碳产业园、500亿元的万华乙烯二期及系列延链补链项目加快实施,正在崛起万亿元级的黄渤海南岸高端低碳石化产业基地,形成世界一流石化产业集群。
在大会上,郑德雁说:“我们正在实施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行动,加快建设绿色园区、零碳工厂。我市东方电子零碳智能产业园,通过光伏发电、储能辅助、智慧运维,园区整体年碳排放量为-369吨,作出了很好的示范。”
烟台市牢固树立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协调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动城市向绿色低碳全面转型。
烟台在全省率先发布碳达峰工作方案,构建“1+13”政策保障体系。全力做好能耗双控工作,印发实施《烟台市“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建立能耗双控“1+4”长效机制。率先出台《烟台市碳达峰碳中和资金管理办法》,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和杠杆作用,吸引更多示范项目落户烟台。持续推动生产向绿色低碳转型,扎实提升“两高”行业能效水平,印发实施《烟台市“两高”行业能效改造提升实施方案》,完成2023年“两高”行业企业全覆盖核查,连续17年完成能耗下降目标。加快绿色工厂建设,评审认定烟台市市级绿色工厂55家,5家企业获评省级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7家企业获评省级绿色工厂。
——在建设领域,烟台积极推进超低能耗、零能耗建筑建设,今年建成了单体20万平方米的超低能耗建筑——万华人才中心项目。
——在节能领域,烟台启动了数字化虚拟电厂建设,打造了一批零碳社区、零碳校区示范工程。
——在交通领域,烟台大力构建绿色出行服务体系,开展新能源汽车推广和零碳港口、绿色机场建设。
——在生活领域,2019年烟台实施了全国首个核能零碳供暖工程,今年跨市域核能供热工程也投入运营,供热面积达到1250万平方米,可满足约40万人口的冬季清洁取暖需求,年可替代原煤消耗9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65万吨。当前还在探索利用工业园区的余废热资源,逐步实现主城区零碳供暖全覆盖。
据统计,1-9月,烟台市区国控点位优良天数比率80.6%,PM2.5累计浓度25微克/每立方米、PM10累计浓度49微克/每立方米,均位列全省第二,国控地表水断面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72.7%,优于省定年度目标9.1个百分点,近岸海域优良水质面积比例达到95.2%以上。扎实推进生态修复保护,建成各类自然保护区23个、绿色矿山14座,森林面积突破340万亩,长岛海洋生态文明综合试验区入选国家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昆嵛山自然保护区在黄河流域国家级保护区综合评估中居第二位。加强重点行业土地块分类管理,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保持100%,生态文明建设工作获国务院激励。
“烟台作为中国低碳城市试点,今年在中期评估中从81个参评城市中脱颖而出,取得了全国第3名的好成绩。”郑德雁向与会各国介绍烟台在绿色低碳城市建设中取得的成绩,他说:“烟台自古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航地,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我们希望以这次大会为纽带,加强与各城市的交流合作,在应对气候變化中跨越山海、携手前行,合力保护人类共同的地球家园。”
On December 8, Zheng Deyan, Deputy Secretary of the CPC Yantai Municipal Committee and Mayor of Yantai, was invited to participate in the Urban Climate Cooperation Dialogue of China Pavilion during the United Nations Climate Change Conference in Dubai. Zheng Deyan shared the practical experience of “low-carbon Yantai”with countries and regions around the world. He said,“Yantai has been actively exploring the paths of green and low-carbon development. It strives to build a worldclass ecological city and beautiful Yantai by accelerating the formation of green production and lifestyle through the transformations of energy, industry and city in practice and focusing on a green-oriented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Since the beginning of this year, as a national low-carbon pilot city and a core city for the shift of new and old growth drivers in Shandong Province, Yantai has taken the lead and opened up new opportunities to make new trials, build new demonstrations, and make innovative exploration to speed up the construction of an economic system that prioritizes green, low-carbon, and circular development, to promote green production and lifestyle, and to outline a new picture of green low-carbon and high-quality develop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