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做最好的自己
——致远班缔造完美教室叙事
2024-01-24马晓蕾
文| 马晓蕾
教室,一个创造奇迹的地方,一个演绎故事的地方。怀着痴心教育、赤诚热情之心的老师遇到一群青春满志、求知若渴的孩子,用自己的爱心帮助每一个孩子健康成长,让每一个孩子努力成为最好的自己而执着奋进,是作为致远班班主任的我和孩子们前行的动力,也化为师生共同“缔造完美教室,创造教室奇迹”的行动。
创建完整的班级文化,开启新教育的航程
随着新教育实验的深入推广,我校的每位新教育实验的班主任都在积极行动,通过学校进行缔造完美教室评比活动,把长期沉睡在一个老教师心中的梦想与激情激发了出来,让师生有了别样的成长,更让每一个学生都绽放了最鲜艳的色彩。
为了让我班的孩子有一个舒适温馨的家,带着好奇和美好的向往,我与我的孩子们开始了缔造完美教室之旅——创建班级文化。
班级文化建设是缔造完美教室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构建班级特色文化,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的张扬,有利于学生德育活动的顺利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文化能够创造更加和谐、完美的教室,对形成自主进取、健康向上的班风与学风,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培养学生的个性品质及团队精神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师生共同设计、讨论的基础上,我们班有了自己独特的班名、班徽、班级目标、班训、班歌等。
我们的班名:“致远班”,取自我校校训。“致远”出自诸葛亮的《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后人将“致远”含义进一步引申为远大的理想、事业上的抱负和追求卓越等。也有“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意境,如北洋水师中航速最快的一艘战舰就被命名为“致远”号,特指乘风破浪、势不可挡,奔向远方的意思。因此,我把班级命名为致远班,就是希望我的孩子们“实现远大理想,成就事业抱负”。围绕致远的目标,我们确立了自己的班徽、班训、班歌和班级目标。
我们的班徽:两片绿叶托起一个圆心,寓意孩子们健康成长、和谐互助。
我们的班训:诚信作业,诚信考试;胜不骄,败不馁;学会谦让,以理服人;学会慎独,内正其心;学会感恩,乐于回报。
我们的班歌:Dream is possible。我期待全班孩子不畏困难,不畏艰险,哪怕行走在荆棘丛中,心中也有温暖人心的力量,时刻提醒我们坚守梦想。
我们的班级目标:让每个孩子努力成为最好的自己。
让墙壁说话,把完美教室“贴”出来
个性鲜明的班级文化,是班级生存和发展的动力,是规范行为、引领成功的旗帜,是缔造完美教室的重要体现。它既可以促使学生奋发向上,又可以增强班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班级文化建设首先体现在我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中。学校在教室内外墙上为孩子们统一展示各种名言警句、核心价值观、校园文明礼仪标语以及校园安全警示。
为此,在志愿墙中,我们特意开设了“学校生活”栏目(见图1),利用这个栏目让学生写出对自己的评价及定位,体验收获成功的感受。编辑本栏目时既可用文字,也可用图画;既可用诗歌,也可用英文,形式多样,不拘一格,成功诠释了“努力是最美的信念”的理念,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意识,学生的综合素质也因此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图1
在教室内,我们开设了个性展示、志愿墙、励志墙等特色班级文化建设阵地,既彰显了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又促进了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其中,个性展示板块,调动了学生各方面的积极性;自我激励板块,让学生进行自我鼓励,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动力,也培养了学生的荣誉感;在志愿栏目中,学生展示了自己的志向、成长的青涩、蜕变的过程。
我充分相信孩子们,发挥孩子们的能动性,他们为班级建言献策——整体的设计思路是什么、哪面墙上贴些什么东西,然后利用课下时间对教室进行装饰。所有这些用心良苦的制作,都来自孩子们缔造完美教室的动力。可以说,我们这个家融入了每个孩子的爱。孩子们在这个温馨的家庭中快乐地学习,快乐地成长。
让礼仪走进课堂,把完美教室做出来
礼仪无处不在,它既可以体现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又可以增进人与人之间的友谊。文明标语进课堂,不但提高了师生教与学的积极性,而且增强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进一步促进了完美教室的缔造。
(一)课前
预习作为一种学习行为,不但有利于学生适时进入课堂的最佳学习状态,促进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而且能把预习作为师生交往的一种礼仪,对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我们倡导学生实行课前3 分钟预习制。在预习期间,学生需做到:学习用品准备充分、摆放规范,坐姿端正大方,精力集中。
(二)课中
学会倾听、学会欣赏、学会鼓励是对学生进行课堂礼仪教育的重要内容。课堂上,同学精彩的发言、创新的解法、富有感情的朗读,以及规范、正确的书写等出现时能及时得到教师的表扬和同学的掌声,这是对他们最好的褒奖。这不但体现了对学生的尊重,而且也营造了浓郁的课堂教学氛围,更重要的是促进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三)课后
课终“再见”是班级课堂教学一贯坚持的礼仪规范,对学生礼仪习惯的养成起重要的作用。在加强原来礼仪规范的基础上我适时引入新的礼仪内容,把“请坐”“谢谢”“辛苦了”“您好”“你真棒”等纳入课堂常规用语,让文明礼仪的良好习惯在学生中不断发扬光大。
把实践活动深入下去,让完美教室活起来
“卓越就是特色”。一个学校也好,一个校长也好,一个老师也好,甚至一个学生也好,一定要有自己的特色。为使我的班级更上一个新台阶,成为一个有特色的班级,我努力地在行动中创造自己的品牌,构建自己的班级特色文化,开展了各项实践活动,延伸完美教室到校园、家庭和社会。
(一)开展经典诵读,建设“书香教室”
开展经典诵读是为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提高国民文化素质、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而举办的活动。从2015 年起,我校在校园举办经典诵读活动。诵读经典、讲解经典活动,有效提升了我校学生语言文化水平和素质,增强了学生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性,提高了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致远班响应学校号召,在班级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及建设“书香教室”的活动(见图2),帮助学生拓展知识面,引导教育学生“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小事、大事、平常事,事事留意”。学生从课内走向课外,从学校走向社会,开阔了视野,丰富了知识内涵。通过阅读,学生用心灵体味生活,学会判断美,懂得欣赏美,是学会创造美的前提。我在引领学生在大量阅读的同时,注意引导学生发现美文、赏析美文、摘抄美文,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同时开展“网络阅读”,以便激发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
图2
(二)打造数码校园,家校联动促进身心健康
信息社会,具备良好的信息调查和信息搜索能力是相当重要的。为了让所有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想获得的信息,我校建设了数码校园。学校建立网站,班级建立班群,通过以上方式搭建学校与家长、老师与家长以及老师与学生之间交流的平台,积极开展家校及师生交流活动。致远班开展“留心观察生活”活动,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随时记录下来,并且坚持,形成终生受用的习惯,在班级群中进行分享。我班通过云平台组织了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诸如厨艺大比拼、才艺比赛、解压吐槽大会及时装表演秀等,老师与学生、家长开展大量互动活动,既减轻了学生的学习压力,又舒缓了家长的焦虑情绪,并促进了家长与学生的沟通交流。
(三)丰富社团活动,走向社会,融于实践
本班学生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丰富多彩的各种社团活动。学生对社团活动有着巨大的热情,享受生活的五彩乐趣,感受生活的文雅气息,聆听生活跳动的脉搏。值得一提的是,本班学生参与创建的“鹿鸣雅风”文学社团编辑了一期杂志——《心晴》,现已发行。全校师生在此刊中感受到了中华五千年传承下来的家风。同样的题目,在不同作者的笔下,被展现得淋漓尽致。此刊发行后,更多的初一新生为新一次征文活动积极投稿。此刊物受到师生的一致好评,即将成为我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一大特色。此外,致远班参加了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在新区社会实践基地,学生感受了种植的快乐,体验了有趣的科学实验,参观了丰富的展览,参与了多种手工制作。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学生学到了生活的技能,增强了进行社会实践的能力。
成长脚印,师生奋进——打造完美教室名片
为了打造完美教室名片,我班创办了以“成长脚印,师生奋进”为主题的特色活动(见图3、图4)。教师通过参与内容编辑,选出每一科目中表现优异的孩子们,并贴上孩子们的照片来表彰孩子们的进步。这既促进了师生之间的感情,又培养了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今后,我们将会进一步完善完美教室的名片,促使学生不断提升自我。
图3
图4
完美教室是一种对幸福完整教育生活的现实追求。缔造完美教室,改变了我们师生每天的校园生活,也改变了学生的学习状态。一个教室可能做不到真正意义上的“完美”,但是在且行且思的过程中,我们一直在努力追求“完美”,积极引领学生实现“完美”,精心缔造完美教室,用文化滋润心灵,让学生幸福成长!
这就是我们致远班,“不求最好,只求更好”。我希望班级里所有的孩子都能够在这个温馨的家庭中收获快乐,收获知识,收获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