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消失的课间十分钟,归还有多难

2024-01-24小A

青年文摘(彩版) 2023年24期
关键词:课间教室游戏

小A

近日,“中小学生课间连上厕所的时间都快没了”这一话题登上热搜,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一则视频里,课间十分钟,七成左右学生不出教室,甚至二十分钟的大课间,校园里也空空荡荡。调整呼吸的中场休息,何以如此紧凑?学生在课间被“圈养”的话题再次成为热点。

“现在都是安全第一”

“下课铃怎么还不响”“老师千万不要拖堂”,对不少学生来说,这是课堂上最后几分钟的“难熬”心态。经过四十多分钟的“知识密集型劳动”,短暂的休憩既是身体的停顿,也是心理的调整。

然而,不少学生向家长抱怨,“课间时间十分钟,拖堂两分钟,提前上课两分钟,上厕所不跑都来不及”“不能去操场,不能上下楼,甚至不能出教室”“课间有老师巡查,被发现在走廊上奔跑,要扣班级分”,这些有意无意的做法,让难得的放松只能“见缝插针”,把紧张的学习节奏直接“拉满”。

课间十分钟逐渐“消失”,并不难找到答案:学生在课间活动发生意外,家长会找学校或老师麻烦,甚至打官司,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这种心态,必然会让学校对课间时间“严防死守”,“一刀切”成了简单且保险的做法,“现在都是安全第一”。

除了动辄将学校作为“无限责任方”外,学生增多,师生配比失衡,也是课间十分钟“消失”的重要原因。社会默认未成年人还不能为自己的行为完全负责,这就给一线教师施加了极大的压力,他们既不敢让学生有任何闪失,更不能给所在学校造成麻烦。

可一旦把孩子“圈”在教室里,课间十分钟就失去了设置的意义,也违背了相关法规。《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明确规定:“不得对学生在课间及其他非教学时间的正当交流、游戏、出教室活动等言行自由设置不必要的约束。”

“圈养”所代表的户外活动减少,与青少年的健康状况直接相关。连续上课不利于孩子精力的合理分配,较少远眺时间、较长看书上网时间也成为孩子视力的杀手。青少年中的超重肥胖、血压偏高、身体姿态僵硬、脊柱侧弯等检出率逐年增长。

此外,“圈养”还会导致同辈社交的缺失,限制孩子的社会性发展,为其以后的人际交往埋下隐患。青少年心理咨询门诊量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其表现是,“情绪低落、注意力难以集中、拒学厌学、人际冲突频率变高等”。专家指出,“从社会环境来看,不良的教育方式是一大诱因。”

国外课间,把户外交给孩子

在国外,同样重视学生们的课间休息时间,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后,“一些持续影响儿童社交情感发展的问题在课堂上日益凸显,休息时间所提供的非结构化游戏和同龄人社交互动的好处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美国加州圣克鲁斯大学休息时间研究员丽贝卡·伦敦说。

相比于国内学校,欧美国家在学生课间活动上,更注重户外体验。在美国的小学,课间戶外活动是必须要进行的。孩子们一般在学校从上午九点到下午三点半放学,一天有三次大课间,每次二十分钟,孩子们必须离开教室出去外面活动。如果场地有限,会每个年级轮流进行户外活动。学校除了配备专门的老师在一旁看护,还有很多家长、义工有组织地前来维持秩序,大大降低了危险事故发生的概率。

为了抵抗电子设备及游戏对学生的影响,加拿大一些学校还特别鼓励学生在课间参与传统游戏。加拿大退休教师道伊发起“活跃的操场”运动,从三十五所中小学各挑选四名学生参加每次两个小时、总共四次的游戏学习,学习跳绳、国际象棋、四方格等传统游戏。这些经过“训练”的学生再在课间将所学游戏教给其他同学一起玩耍。这样既保存了传统游戏,也达到了使孩子们放松身心、学习合作的效果。

还有一些国家注重设施投入,希望学生们课间活动“野”一点。德国校园有足球场、攀岩墙、沙坑、蹦床等,为学生的课间提供各种活动空间。很多学校采取一个小课间加一个大课间的做法。由于德国学校都是走班制,没有固定教室,所以小课间用来换教室,也算一种休息。而大课间,所有学生必须到操场,教学楼里不允许学生滞留。

除了本身自然条件和文化习惯的差异之外,学生课间活动的差别更多体现在我们的教育观念和社会机制上。有一些国外的学校,基础设施未必更优越,比如日本的一些小学,校舍甚至就是一栋高楼里的几层楼面,但是课间活动同样丰富多彩,不会把孩子牢牢按在座位上。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学校的责任边界清晰,安全纠纷少,除了追责以外,医疗、救护、保险、社会赔偿等保障措施都较完善,学校本身压力就减小了。

“我们的保险、应急救治机制还没有完全跟上。”教育专家储朝晖说。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课间十分钟”

把课间时间还给学生,既体现了尊重规律,也体现了教育远见。在“圈养”与“突围”之间,不少学校正在寻找一种平衡。

有的新建校区,就充分考虑到课间休息的场地设置,走廊宽,每一层还设有中庭花园,孩子们课间不一定去大草坪大操场,走出教室就有活动空间,跳绳、打球、下棋、赏花……课间十分钟成了孩子们的趣味时光。

此外,国内很多学校的硬件设施和内部设计不利于开展课间活动,因地制宜就显得极为重要。深圳某学校安装了大型滑梯,从三楼滑到一楼,成为最受孩子们欢迎的课间活动;山东潍坊某校利用户外空地,开发了一系列益智类和传统民间游戏等地面游戏;有的学校合理利用楼层空间,设置了科技互动区域,“发电轮”“灯光隧道”“音乐喷泉”等交互式科技体验项目带来“快乐探索”之旅;有的学校在教学楼绿化带辟出一角,让学生种植植物,利用课间照料植物,“领悟到生命成长的意义,这就是最好的教育”;有的学校还鼓励学生们自创游戏,用纸足球来一场“迷你”足球赛、用废纸团来一场“迷你”保龄球赛,更有学生用竹节制作出了课文中的“竹节人”,玩起了对抗赛。

要玩得开心,也要玩得安心。有的学校在确保学生可以尽情活动和保障学生安全之间找到平衡。例如滑梯设施,学校采取按顺序排队、出入口老师看守、定期检修等管理保障措施,来确保滑梯安全。此外,深圳等地规定小学初中每天一节体育课,从制度设计层面,确保学生们的户外活动时间。

快乐的“课间十分钟”是“课堂四十五分钟”的动力之源。那些看似“无用”的玩耍,可以让孩子们放飞想象,互动社交,愉快探索,能学到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建立起孩子们之间的“童年文化”。

资料来源:中国新闻周刊、现代教育报、央视新闻等微信公众号

猜你喜欢

课间教室游戏
“313”教室
这里的教室静悄悄
如何缔造完美教室
课间10分钟
课间10分钟
长时间待在教室更容易近视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爆笑游戏
快乐课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