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传统文化视角下太极拳文化的理论审视
2024-01-24王冬梅
王冬梅
重庆医科大学,重庆 400016
1 “太极”的概念渊源
“太极”一词首见于《周易·系辞上》:“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太极”一词作为事物发展演变的一个概念而出现。此为易学之“太极”。《周易》是“群经之首,诸子百家之源”。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诸子百家各引其一端,崇其所善,相反相成,相灭相生[1]。如此,“道家”“儒家”等“太极”的文化概念与《易经》是有渊源关系的。
对“太极”的概念,《 庄子·大宗师》中对“道”的一段论述涉及“太极”的一个特殊含义:“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有人认为其中的“太极”与“六极”相对应,为空间概念,并认为《易传》中的“太极”有可能引自《庄子》,也有学者认为“太极”指天地没有形成以前,阴阳未分的那股“元气”[2]。“太极之上”,可理解为“太极之先”或者把“太极之上”为“天之上”[2]。此为道家著作中“太极”之渊源。故在这个意义上,此“太极”概念非数量发展演变概念。“太极拳”立意非常高,是至高无上的拳种,故也有称“太极拳”为“神拳”一说。
自老子开始,道家就开始研究阴阳,以至于人们一提及“太极”,就不自觉地引申出“阴阳”的概念。《吕氏春秋·仲夏季·大乐》谈到了“太一出两仪,两仪出阴阳。阴阳变化,一上一下,合而为章。浑浑沌沌,离则复合,合则复离,是谓天常。天地车轮,终则复始,极则复反,莫不咸当。日月星辰,或疾或徐,日月不同,以尽其行。四时代兴,或暑或寒,或短或长,或柔或刚。万物所出,造于太一,化于阴阳。”此“一”即“太极”[3]。即杂家著作中“太极”之渊源,结合文义认为是“阴阳相合”之意。
战国子思在《中庸》中谈到“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提出“太极”为“中”。
汉代儒学家董仲舒在其著名的“天人学说”中又提出“太极”为“天地之中”的说法,见于《春秋繁露·循天之道》:“循天之道以养身,谓之道也。”谈到“中”有“东方之中”“西方之中”“南方之中”“北方之中”,“天地之所终始”“中者,天地之美达理也”“中者,天地之太极也”“中者,天之用也”。可从“中”与时间与空间变化的关系看,“中”和阴阳二气的交替有关,故认为“中为天地之太极”。
宋代周敦颐《太极图说》对太极和阴阳的论述为人们构建了一幅宇宙生成的图景。理学家邵雍在《皇极经世·观物外篇》中提出“天地之本,其起于中乎!是以乾坤变而不离乎中,人居天地之中,心居人之中,”并认为“君子贵中”。“心为太极,人心当如止水则定,定则静,静则明。”把天地之“太极”推演至人“心”。
2 太极拳中的“太极”哲思
2.1 太极拳的种类与流派众多
“太极”渊源已久,然而关于太极拳的源流以及太极拳的创始人却有着很大的争论,社会上大致有六种说法,即梁朝的程灵洗、隋朝李道子、唐朝许宣平、唐朝李道子、唐朝胡镜子、张三丰、陈王庭[4]。太极拳流派众多,有陈氏、杨氏、吴氏、武氏、孙氏、李派、武当等流派,虽流派众多,而“理”唯一贯,其“理”根“太极”,别于其他拳术。拳称“太极”皆是以“阴阳理论”立拳,其特点在拳架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太极拳拳架有大架、小架、松架、紧架、刚架、柔架、快架、慢架、中平架,太极拳以拳架的阴阳属性来体现其“太极”理念,刚柔相济、快慢相兼是太极拳的代名词。
2.2 太极拳中的技术合于“易理”
太极拳即十三势,又称“八法五步”,“八法五步技术”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应生的产物。王宗岳在《太极拳论》中认为“太极”是由“无极而生”,为“动静之机,阴阳之母”,并且支持拳“阴不离阳,阳不离阴”且相生相克、阴阳相济、互根互用变化的原理融于太极拳劲法变化之中,解释对抗双方刚柔走化的原则。认为知劲中“阴阳”即为懂劲,在拳法习练中由“着熟”而悟“懂劲”,最后达到“神明”的太极拳劲法技术境界。而太极拳的劲力技术成为“太极八法”中“四正力”即“掤、捋、挤、按”等技术,“四隅力”即“採、挒、肘、靠”等技术直接对应“八卦”[5]。八劲之中,掤劲为“母劲”,而生其它劲,也与道生一,一生二,生生不息的易理相合。前进、后退、左顾、右盼、中定等步法身法要求对应“五行”。“阴阳”“五行”“八卦”的解释源于“易理”,合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3 太极拳的求“中”守“中”思想
从攻防角度来看,太极拳动作攻中寓防,进攻姿势显得相对收敛,进中有退,守中有攻,显得身型中正,动作轻柔缓慢,功防意识显得收敛。技击是武术的灵魂,但太极拳并未因为技击的需求而丧失自身的“中正”状态。张三丰在其《太极拳经》谈到:“一举动周身俱要轻灵,尤须贯串,气宜鼓荡,神宜内敛,无使有缺陷处,无使有凸凹处,无使有断续处。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向前退后,乃能得机得势。”文中谈到太极拳练习时要求局部动作兼顾整体劲力。对举动要求“轻灵”神、气要求“内敛”“鼓荡”,身法、步法要求“得机”“得势”,其中“上下前后左右皆然”、具有欲上先下、欲左先右等特色,也是“守中”思想的体现。立身中正,方能站立自然。在儒家思想的安身立命思想中,立身中正,以养“浩然之气”,“太极”为“中”,练拳与修身立世联系起来。武术人才的培养,也注重立德树人的武德教育。
2.4 太极拳之调“心”
练习太极拳时常强调“心”的作用,练习太极拳有“意练太极,神打拳之说”注重以“以心行气”,“用意不用力”,是前文提及儒家“心为太极”哲学思想的影响与演变,人之“中”在“心”。从武术视角来看,武术内三合中要求“心与意合”更强调了心的专注。从导引术角度来看,太极拳的练习同样要求“心无杂念”,它与“心与意合”是统一关系。“心主神明”“心有所忆谓之意”,中医认为“心”为君主之官,同时它也主宰人的思想行为。太极拳的用意是以“心”为本体,“意”为用。太极拳在练习过程中非常强调“意”的作用,追求知行合一的境界。
太极拳对“心”的锻炼理念不同于竞技体育“更高、更快、更强”的理念。传统养生经典的《黄帝内经》中更强调“恬淡虚无”的心境,追求的是修心与养性,修的是心态平和,而非求“技艺之末耳”。练习太极拳除了有动作方面的要求,还有心态方面的要求,如,要求心态平和,精神内守,专注自身,这是传统养生方法独具特色的理念。
2.5 “太极”与“气”的关系
太极拳吸收了导引术的方法,故其动作有轻柔缓慢,注重吐纳的一面,与气功的风格相似。如,孙氏太极有“开合”的特点,讲究导引气的开合,另外,孙禄堂认为“太极即一气,一气即太极”,人体的“一气”也就是“元气”。[6]也是“气一元论”的思想,先天本元之气与生俱来,太极拳修炼者需要摒弃外界杂念,保持恬淡的心境,保养真气,所以有很多人把“太极拳”当成导引来练,以求养生健康。从哲学意义上来看,“气”是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概念,泛指精微的物质概念。太极拳通过慢练,把动作练到细微处、精微处,慢下来去体会身体细微处、微妙处的“气感”。“气直养而无害”,在练习太极拳时,采用逆腹式呼吸通过呼吸吐纳与外在手足运动来配合做外导内引,培补身体的元气,是以后天的呼吸之气和锻炼后天脾胃精气的化生,源源不断地培补先天本元之气,通畅身体气血,从而促进健康。
3 结语
“太极”的概念对于太极拳乃至中国武术的其他拳种都有着特殊意义,并非只有太极拳才讲究“阴阳哲理”,“阴阳哲理”是诸多拳术的法则,“太极”也并非只是“阴阳哲理”。“太极”立意境界之高,内涵之深,激励着众多武术爱好者对中国武学境界的追求。在世界体育文化之林,中国的“太极拳”彰显其独特魅力,因为它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土壤,彰显着中国武术除技击外独特的养生、修身理念。面对西方体育文化的冲击,商品经济的发展,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应饱含民族文化自信主动向外输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