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县域金融产业发展研究
2024-01-24刘莹江西省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刘莹(江西省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着力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为实现共同富裕指明了方向。
一、发展县域金融的重要意义
县域金融推动当地经济发展,通过多样化的渠道提供经济发展所需资金。县域金融为当地企业提供融资支持,帮助其扩大规模、提高效益,从而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县域金融还可以为农村地区提供多渠道、密集的农业产业资本,推动农村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
县域金融改进农民生活质量,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金融需求。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县域金融应根据当地农民的实际需求,开发出适合他们的金融产品,如贷款、储蓄、保险等,以满足他们的多样化金融需求,帮助他们发展生产和创造就业机会,从而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
县域金融推动公共事业发展,保证金融资本充分支持。公共事业范围广泛,包括人民的生活保障、医疗保障、乡镇基础建设,以及教育和文化事业等领域。县域金融通过引入实力强劲的民间资本或者向政府提供资金支持,为公共事业的发展提供坚实保障,显著提升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
县域金融推动中小企业发展,体现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中小企业在促进经济繁荣及维持社会稳定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县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现阶段下,我国金融结构失衡的情况普遍存在,从而导致中小企业所需金融资源匮乏,这不仅影响企业的创新发展,还严重影响社会整体创新创业的热情。县域金融需要引入更多的金融资源,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
二、我国县域金融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是县域金融布局不合理。县域金融市场主要以农信社、农商行,以及国有商业银行为主,而且存在金融机构数量总体偏少、种类不健全等问题,金融机构业务开展的广度和深度有待拓展。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呈现出散、弱、小的特点,总体发展缓慢。
二是金融人才短缺严重。在政府层面,金融专业人才更是少之又少,各县市区金融办工作人员大多为政府办工作人员兼职,缺少专职干部。拥有金融、会计等相关专业及履历的人员稀少,外行管理内行现象突出,金融人才供应与金融业的重要性不成正比,因此对金融工作整体重视程度不高,各项工作难以落实。
三是金融信用体系不完善。目前,金融生态环境的信用体系建设滞后,社会信用信息分散于多个部门和机构,缺乏有效的资源共享机制,导致信用信息的不一致性和信息孤岛现象,使得金融机构难以全面准确地评估借款人的信用状况和风险水平。此外,严重的企业和个人失信现象进一步恶化金融信用环境,一些中介机构出具虚假资产报告,误导金融机构的信贷决策,进而导致金融资源分配不均衡,扰乱金融服务市场,污染金融生态环境。
四是县域金融生态环境脆弱。民间融资在县域金融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由于监管不足和规范缺失,民间融资存在许多不规范行为,其对区域金融稳定构成潜在威胁。更为严重的是,一些公司参与非法集资,逃避金融监管约束,增加债权债务纠纷和违法行为,对金融安全和社会稳定造成危害。
三、对策建议
为加快推进县域金融行业发展建设,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现提出以下建议。
(一)完善组织体系
1.建立健全金融工作组织领导体系。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应配置专业对口、符合工作需求的人员队伍并安排独立的办公场所,以提供有效的组织保障。同时,加强对金融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协调服务,指导地方金融风险处置工作,并积极推动县域金融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2.设立金融业发展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应建立金融业发展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会议,研究促进金融产业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策略和措施,并协调解决县域金融领域的重大问题,确保各相关部门和机构之间的紧密合作和信息共享。
(二)丰富金融业态
1.做大做强地方金控平台。一是加强与省属国企或者大型央企的合作,积极调动民间资本活跃度,提升地方金控集团信用评级。二是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积极对接国家、地区的各项改革举措(供给侧改革、金融改革等),增强金控集团融资能力和水平。吸引民资、外资等融资主体,拓展融资租赁、产业基金、PPP、科技金融等服务,实现多元化融资渠道。三是完善建立金控集团现代企业制度,加强资本运作及金控集团内部结构治理,进一步加强资金监管,有效防范风险,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促进金控集团平稳运行。
2.加强地方金融机构建设。全力帮助农商行进行股份制改造,优化股权结构,扩大资产规模,提高市场竞争力。通过市场化操作募集资金并扩大对地方金融机构的持股比例,帮助地方金融机构引进战投或者通过上市、重组等方式做大做强。同时,为吸引各类金融机构聚集形成规模效应推动金融产业发展,在县域规划区域设置金融商务区,并提供完善的配套服务及相应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从而满足人民日益丰富的各类金融需求。
3.提高金融机构担保能力。通过各类优惠政策、引入战投等方式,鼓励担保公司增加注册资本,从而实现担保倍数和担保能力的提升。加快推进普惠担保机构设立,充分发挥普惠担保服务中小微企业的职能定位。积极引进有实力的担保机构在县域开展业务,同时,加强与民营资本的对接联系。
(三)推动市场多元化
1.积极推动信贷市场多元化创新发展。建立明确的考核奖励制度,鼓励银行等金融机构积极参与创新,并提供相应的激励机制,充分发挥银行的核心带动作用,通过资产证券化、信贷投放等方式,增加市场上资金投放额度,提升服务实体能力。在合法合规的大背景下,鼓励各银行金融机构积极推进资产证券化业务,从而增加资金投放力度。为与各大银行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推动与各大银行地方分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并从服务当地实体经济的角度,推动县域银行金融机构对地方支柱产业中的核心企业提高信贷额度,提升信用贷款比例。
2.做好推进企业上市的各项服务工作。加快企业上市挂牌进程,建立畅通通道,开辟“绿色通道”,协调企业上市事项,为其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重点培育潜力企业,引入券商等金融机构提供专业指导和咨询,帮助企业克服上市难题,降低上市成本。此外,积极推动企业股份制改革,为企业股权转让提供更多政策支持,从根本上夯实企业上市的基础,鼓励企业优先选择新三板和区域股权交易中心等多层次资本市场,通过挂牌融资实现快速发展。积极支持民间资本在股权投资和融资性担保领域的发展,推动两者互相融合,形成完备的民间金融产业链,应积极推进担保机构与中小企业投资公司或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股权投资相互配合,培育民间资本在地方资本市场转化为产业资本,有助于吸引更多的民间资本通过股权和债权方式有序地投入实体经济,为实体经济的发展注入更多活力。
(四)优化金融环境
1.推进完善人才环境。一是定期培训地方金融干部和企业资本人才。与证券、基金及高校科研机构加强合作,定期邀请金融权威专家授课,通过交流讨论、案例分析及结课考试等方式,加强对地方各级金融领导干部和企业高管的金融知识培训,提高其统筹布局、科学决策能力。二是从金融机构引进专家到地方挂职。以各种方式引才引智,探索建立挂职金融干部作为聘任制公务员的组织人才机制。通过政府机关引进高端、紧缺金融人才挂职,在投融资、服务监管、企业上市等方面提供专业辅导。三是建立金融专家库,聘请政策金融顾问。依托高校人才资源,加强金融人才培养,建立人才储备,搭建金融专家库,为政府金融专项提供决策咨询,联合推进金融改革和创新服务,促进金融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
2.建立健全风险防控机制。建立并完善金融统计、社会信用、风险监测和舆情引导机制,维护金融市场竞争秩序。政府应强化金融业社会信用信息和统计数据的分析,以实现对新兴业态(如第三方理财、互联网金融等)的运行数据监测、数据共享及预警机制的改进,以全面把握各金融业态发展的动态变化。此外,通过定期或者不定期收集金融风险信息,针对金融突发事件快速响应并制定应急预案,以切实维护好金融市场竞争秩序的良好态势。建立健全新闻媒体和网络舆情引导机制,为金融业发展创造有利舆论环境。
3.打击金融违法行为。加强宣传推广,提升人民群众对非法集资辨别能力,严格审查投资理财企业的注册和批准程序,在根源上强化防控措施。政府应加强对非法集资、保险金融欺诈、非法金融交易等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坚守不发生系统性和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确保县域金融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