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学财会监督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强化措施探析

2024-01-24朱延成浦江县浦阳第二小学

财会学习 2023年36期
关键词:财会人员财会监督

朱延成 浦江县浦阳第二小学

财会监督是依法依规对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其他组织或个人的财会活动所开展的监督工作。中小学作为财政拨款的事业单位,其财会监督工作是否执行到位,将直接影响我国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为深化财会监督工作的有效落实,中央办公厅联合国务院办公厅于2023 年2 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财会监督工作的意见》,此次意见为财会监督工作的建规立制指出了总体方向[1],这也体现了国家对于财会监督工作的高度重视。基于此,作为承担义务教育职责的中小学校应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加强财会监督工作建设,及时认识到财会监督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并加以改进,从而充分利用财政资金,为国家教育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一、中小学加强财会监督的意义

中小学加强财会监督对教育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具有深远意义,首先,可以对学校管理层的权力产生一定的制约,避免出现“一言堂”的情况,还可对学校重要决策加以有效管理和约束。其次,当前我国财政部门为推动国家经济建设、防范资金风险,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的财政政策。为确保财政政策的有效落实,就需要加强财会监督,使财政政策得以发挥最大效能。最后,通过强有力的财会监督与约束作用,可提高中小学校财会工作者的工作水平,避免财会人员的操作失误。总之,财会监督能够促进财政政策的有效落实、确保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得到充分发挥,推动我国基础教育事业朝着更高层次发展。

二、中小学财会监督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中小学财会监督工作仍存在一定问题,如工作体系尚未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有待健全、信息化水平不高等,这些问题都严重制约了财会监督作用的有效发挥。

(一)财会监督体系尚不完善

当前,中小学财会监督体系存在一定漏洞,具体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校层面的财会监督问题。为提升财会监督的工作质量,需要由学校、教育部门共同努力,但在学校层面仍有很多中小学的财会监督体系较为薄弱。首先,相关岗位的职责混乱、安排不合理。一些学校要求同一财会人员既负责财会工作,又负责财会监督,没有做到不相容岗位分离,如果个别财会人员职业道德低下,很可能出现监守自盗的情况。其次,有的中小学合理安排了财会监督岗位,但负责财会监督的人员也并没有尽到责任,财会监督的意识不强,认为各项资金如何安排都由学校领导说的算,自己如果加以过多干涉,可能会引起领导的反感,因此并没有认真履行职责,导致学校层面的财会监督工作流于表面。

(2)统一核算的财会监督问题。中小学的账目需要上交至核算中心,并由核算中心统一核算,这样能在源头上起到一定的监督职能。但是核算中心需要核算的单位数量较多,工作量大,并不能面面俱到,这种监督模式只能看出程序是否到位等表面问题,至于其中隐藏的深层次问题则难以发现,因此不能完全依赖这种监督手段。

(3)教育部门审计的财会监督问题。为贯彻国家对财会监督工作的要求,教育部门会成立审计组负责各校的财会监督审计工作,审计组的成员由教育局从各学校财务人员中抽调选拔[2]。虽然这种方式能够保证监督审计的专业性,但是一些审计工作者可能由于惯性思维,导致审计工作存在一些问题,在审计时主要是从自身平时处理业务的经验入手,作为一个局内人很难发现深层次的问题,因为平时自己也是这么操作,自然而然认为这样做是合法合规的。实际上有的财务人员并没有熟知当前最新政策,在处理财会工作时的一些做法可能已经不符合当前的相关规定,但却没有及时调整工作方式,导致在审计时由于惯性思维没有发现其中的问题。这种情况下,审计出具的报告则很难提出超越自身眼界、更具针对性的审计意见和建议。

(二)内控制度不完善

内控制度的不完善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内控制度不完善。一个高效的内控制度一定是高度适合本单位的自身情况,如果盲目照抄照搬其他单位的内控制度,那么对于中小学来说,这种不符合实际情况的制度并没有实际意义,会表现出可执行性差、难以有效落实等问题。内控制度是一套复杂的、成体系的、相互制衡的制度。但一些中小学校并没有意识到内控制度的重要性,只是盲目照搬其他学校的制度,但每个学校的实际情况都不一样,由于并没有考虑是否符合本学校的实际情况,导致制定的内控制度往往只是纸上谈兵。

(2)内控制度执行不到位。内控制度是日常业务的行动指南,一旦中小学校制定了符合自身情况的内控制度,就应将其有效落实。有的中小学校意识到了内控制度建设的重要性,在制定内控制度时耗费很大精力,但却忽略了后期的贯彻执行,那么即便内控制度再完善也无法发挥预期效果,依然和实际相脱节。

(三)信息化水平不足

当前,各行各业都在积极推动大数据、信息化建设,通过信息化技术实现了工作效率的提升,均取得了理想的成果。但从中小学来看,虽然各中小学也都纷纷开展了信息化建设,通过信息化手段提升财会工作效率,但尚没有建立起一个统一的财会监督系统,缺乏顶层设计,导致各学校和教育局、财政局的系统不能有效互连互通。这种情况下,在开展财会监督工作时常见同一个数据要向不同部门上报好几遍,各学校的财务软件系统在设计时也没有考虑这方面的需求。且有的学校的财会信息系统也只停留在利用软件记账、查账的基本功能上,信息化技术的潜能未得到充分发挥。

(四)财会监督人员储备不足

监督能力的提升不仅需要依靠相关制度的建设,还需要加强财会人员的监督能力。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很多中小学校的财会人员配置数量较少,一些学校只有一两人负责财务工作,这种情况下即便了解岗位不相容设置原则的必要性,也因为人力资源不足,不得已只能安排同一人负责财会处理与财会监督工作[3]。另外,学校对于财务人员的能力建设也缺乏足够的重视,在国家提倡加大财会监督力度的当下,中小学校必须重视财会监督队伍的建设,要将财会队伍建设和教师培育放到同等地位,留出足够的培训经费,增强财务监督人员的专业能力,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很多中小学校都存在只重视教师团队建设,忽略财会人员能力建设的突出问题,影响了业务能力水平的提升。

三、加强中小学财会监督的措施

(一)优化中小学财会监督工作体系,理顺各流程环节

当前中小学财会监督工作体系存在较为明显的薄弱环节,为提升财会监督工作质量,中小学必须及时意识到工作中的不足,及时加以改进。此外,包括教育部门、核算中心等相关部门也应当完善相关工作,做好协调配合,具体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学校是财会监督的主阵地,为提升财会监督质量,各中小学校需要先从内部入手,完善财会监督工作体系,中小学校要合理设置岗位权责,严格遵守不相容岗位分离的原则,将财会核算、出纳、财会监督等工作分别安排给不同的人员负责,如果人手不足,可以到社会上外聘具有专业财会技能的优秀人才到学校以弥补人力短缺。明确不同岗位人员的权利和责任、各项工作的规范化流程,比如财会监督人员要做好账目比对、资金使用监督、确保财务信息真实,对日常的支出、教育设施采购、各大额支出都要做到全面审核。以往的监督审核工作一般都是事后审查,即便发现问题,也已经出现了损失。因此要想改变这种滞后性的工作办法,应从事前审批、事中跟踪、事后总结等方面全面入手,形成全过程监督审核工作机制。

(2)统一核算中心的财会监督重点应该在重结果的基础上,扩展到重结果也重过程,转变工作方向,不仅要审查文件、凭证等是否有相关部门签字,还要对财政资金使用项目的可行性、综合效益进行评估,若评估结果不理想,应及时予以驳回。

(3)财政部作为财会监督的领导牵头部门,应当担负起协调各部门相互配合的重任,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合作,确保信息的时效性、避免资源浪费,共同发挥出财会监督的最大效能[4]。教育部门应继续深化开展财会监督审计工作,定期组织财会监督审计小组对各中小学开展相关审计工作,但在审计小组安排方面,可改变以往选用各校财会人员的方式,可将一些重点环节外包给具有专业资质的事务所来负责,但不意味着教育主管部门就可以做“甩手掌柜”,而是要参与到审计工作中,站在主管部门的角度给予意见。

(二)完善内部控制,严格按制度执行

中小学强化财会内部控制建设能够推动各项费用规范使用,对财会监督工作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中小学的财务内控制度要明确各部门的权责,如收支、审批等资金使用及管理的规范流程、项目可行性分析等工作制度都要予以明确。内部控制制度的制定是一个较为复杂工程,需要由专业的人来负责。教育主管部门可委托专业的会计师事务所制定适合当地中小学校的内部控制制度,再由各个学校根据自己的自身条件进行适当、合理的调整。

各中小学在健全内控制度的同时,还要强化内控制度的有效落地,安排专人监督各部门是否按照内控制度要求的规范流程处理相关事宜,避免内控制度流于形式。此外,中小学在开展内控管理时也要做到把握重点,尤其要对大额支出、重点项目强化内控工作,如建立健全“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对大型项目开展详尽的可行性分析,避免资金浪费。总之,内控工作要做到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以保证重大决策过程的公开公正,尤其要杜绝发生相关业务事项的“先办后补”或“一言堂”情况。在内控制度的执行过程中应建立问题台账,及时识别、处理和防控风险,并加强内部控制制度的后期跟进,如果在执行过程中发现了新问题,就需要针对新问题进行及时调整,在执行过程中不断修订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形成可持续改进的工作机制。

(三)提高信息化水平,助力财会监督

当前,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为财会监督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手段。做好顶层设计和系统集成,对于增强财会监督工作效率具有积极作用。教育部门牵头,各中小学响应,构建地方各中小学财务的财会信息网络平台,推动地区中小学教育系统的财务共享。各学校也可利用这一平台推动各部门、各科室的信息共享及业财融合[5]。通过构建这一平台,还可以使原本各自单一、孤立的信息整合成高效衔接的综合信息网,各中小学可通过自身近年来财务资金使用情况的纵向对比,以及同类规模学校同年度的横向对比,及时发现可疑点,更好地开展自查、互查、迎接上级监督等工作。

(四)加强财会监督队伍建设

为提升财会监督工作效率,中小学校必须重视财会人才队伍建设,打造能力过硬的财会监督工作队伍,为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力支撑,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加强财会人员培训。中小学财会人员应加强对新准则、新政策的学习与理解,熟悉掌握最新基础教育相关的财政政策,学校要提高财会人员的职业素质建设,增强职业技能,各财会人员也要有自我提升的意识,做到精益求精、爱岗敬业,并积极转变工作理念,加速学校财会工作者从核算型财务人员向管理型财务人员转型。建立全过程财会监督机制,有效把控各环节风险。教育主管部门和各中小学校都要重视这方面的人才培养工作,并增加人员储备,适当增加中小学财会人员数量,招聘优秀财会人才进入到中小学中,并出台配套的管理和激励机制,提高人员的稳定性。此外,还要制定严格的责任制,如果发现由于财会人员玩忽职守、监守自盗、暗箱操作等恶劣行为,要严格处罚,若情节严重,则应移送司法部门追究法律责任,严惩不贷、以儆效尤。

(2)加强财会中介机构建设。财会中介机构由于其专业性、独立性等特点,已经越来越多地参与到财务监督中来,特别是大型企业和上市公司,但是很少参与到行政事业单位特别是中小学校中来。财政和审计机关可择优选择并培养一批熟悉行政事业财会监督业务、口碑好、行业作风优秀的中介机构充实到财会监督工作中来,有效发挥其优势和作用,充分发挥其财务监督职能。财政和审计机关应定期和不定期地检查财会中介机构执业质量,在强化行业监管提升其执业质量的同时,间接地履行对其执业对象财务工作的监督,有效地解决监督覆盖面不足的问题。财政和审计机关还应尽快专门出台适合财会监督单位的相关制度,并加强对第三方机构的监管,保证财会监督职能的顺利执行。

结语

综上,我国十分重视教育事业,并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旨在助力我国教育事业深化发展。作为承担着国家基础教育任务的中小学校必须有效利用财政资金、保证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避免资金浪费。为达到这一工作目标,中小学校应当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构建完善的财会监督工作体系,优化岗位设置、明确财会监督各环节的工作流程、强化中小学内控建设、积极更新技术手段、加强财会监督队伍建设,多管齐下,最大程度上提升财会监督工作质量,为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献一份力。

猜你喜欢

财会人员财会监督
中小企业管理型财会人才培养策略
突出“四个注重” 预算监督显实效
发力提高企事业单位财会人员的综合素质
借鉴建构主义思想培养财会专业人才
企业财会内控监督机制的现状与思考
监督见成效 旧貌换新颜
夯实监督之基
对高校财会人员队伍建设的若干思考
发挥财会管理功能促进企业提高效益
农村财会人员财政支农政策培训工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