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全面预算管理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探讨

2024-01-24王继范聊城市技师学院

财会学习 2023年36期
关键词:预算编制事业单位财务管理

王继范 聊城市技师学院

引言

近年来,我国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在预算管理、内部控制和会计核算等方面仍存在一些漏洞。针对事业单位发展需求存在适应难度,有必要强化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以提升财务管理水准。全面预算管理作为财务管理的一种综合性手段,将全面预算与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相融合,对于提升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降低财务风险、确保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可有力推动我国事业单位整体发展水平的提升。基于此,开展基于全面预算管理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探讨分析就显得尤为必要。

一、全面预算管理的相关概述

全面预算管理指的是通过对组织的财务状况进行全面的规划和控制,以实现组织目标和战略计划。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预算制定:在组织的战略目标和计划的指导下,制定一份全面的预算计划是至关重要的。这份预算计划应包括各种预算类别,例如财务预算、运营预算、人力资源预算等。在财务预算方面,需要考虑到组织的各项收入和支出,包括营业收入、成本费用、税费支出、投资收益等各个方面。②预算执行:将预算计划落实到实际的业务活动中,监控和控制预算执行过程,及时调整预算计划,确保实现预期目标。③财务分析:对组织的财务状况进行分析和评估,包括财务报表分析、成本效益分析等,为预算制定和执行提供支持。④绩效管理:通过设定绩效指标和评估方法,监控和评估组织的业务活动和预算执行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

二、全面预算管理下事业单位加强财务管理的必要性

事业单位作为公共机构,其财务管理对于保障公共利益和服务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在全面预算管理下,事业单位加强财务管理的必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提高预算编制准确性与科学性的问题。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对事业单位在预算编制环节提出了明确要求,要求我们对各项开支及收入进行充分考量,合理统筹资金,以避免预算偏离及浪费现象的发生。通过强化财务管理,将能够使事业单位更好地了解自身的财务状况,从而更加准确地编制预算,并使其更具科学性。②强化预算执行监督与控制的问题。全面预算管理流程要求事业单位必须严格按照既定的预算方案进行执行,以防止超预算或预算不足情况的出现。通过加强财务管理,事业单位可以更好地监督和控制预算执行过程,确保预算执行的有效性和规范性。③优化财务结构和管理流程。全面预算管理要求事业单位加强财务管理,更好地掌握财务信息和管理流程,实现财务管理的精细化和专业化。

三、全面预算管理下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全面预算管理意识淡薄

根据当前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实际情况,部分财务管理人员对全面预算管理的认识尚显不足,对其在提升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方面的必要性理解不够深入,因此参与和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积极性不够高。引起此问题的主要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一些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存在不当行为。这主要是由于这些单位的财务部门在进行预算管理时,未能充分认识到自身所肩负的重要责任,参与预算管理工作的积极性不高,致使财务预算管理工作难以高效开展。②针对全面预算的实施和财务管理的推进,事业单位的各单位部门都应全力配合,构建起一种紧密的协作关系。然而,从当前财务预算管理的实际情况来看,其他部门对于财务预算管理工作缺乏主动性和热情,导致无法达到预算管理的全面性标准。③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体系有待完善。一些部门的经济行为并未受到相关制度体系的约束,内控意识薄弱,内控部门和内部审计的作用未能得到有效发挥,监督管理效果欠佳。部分单位在制定财务、预算工作计划时,未严格按照预算管理的要求进行,工作机制存在不足,这使得财务预算管理工作难以得到正确引导,严重影响了财务管理工作的效果。因此,我们应认真反思现有预算管理体系的不足,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改进和完善,以确保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全面预算管理不够科学

在全面预算管理理念不断推进的大环境下,很多事业单位也逐步认识到了全面预算管理对财务管理的重要性,也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来执行和落实全面预算管理,但在实际落实和运用过程中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缺乏科学性的表现尤为突出[1]。比如:在进行的一些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的内容不够精细化,经营发展中的一些基本支出预算并没有严格按照全面预算管理的规范和标准来执行,存在财务虚报、谎报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全面预算编制的真实性、有效性,也就无法为事业单位财政审核预算提供真实的数据,这不但增加了财政审核预算的难度,而且不利于后续资金的合理分配和使用,这也是事业单位经常出现部分资金充裕、部分资金不足的主要原因,影响了事业单位的稳定发展。

(三)预算编制不够合理

就目前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编制的实际情况来看,在进行全面预算编制中呈现出预算编制不合理的问题,无法有效实现事业单位各项资金的全面汇总和整合。一些事业单位在进行预算编制中,常用的预算编制方法为增量预算和减量预算,主要结合上半年或者上一年度的财务预算目标,通过预算数据的增加或者减少来进行预算编制,并未与其他部门进行沟通交流,未充分了解各部门的实际运行情况,也就难以将全面预算的内容落到实处。事业单位预算编制内容过于随意,是引起事业单位预算编制结果和实际管理偏离过大的主要原因。

(四)全面预算管理绩效考核不够规范

相较于常规企业,事业单位具有其独特性。事业单位的经营发展主要目标并非盈利,而是注重社会效益的实现。因此,事业单位的各部门、各科室之间相对独立,且在业务方面存在较大差异。这就导致了全面预算执行的效果无法像全面预算绩效目标那样得到统一考核和评价。尤其是一些财务管理人员受到传统经营观念的影响,在进行绩效考核时,往往只关注传统层面的考核指标,甚至认为绩效考核完全是浪费时间和精力,从而在心理上存在抵触情绪。这使得全面预算绩效考核工作难以全面实施,也就无法充分发挥绩效考核的作用。

四、全面预算管理下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优化措施

(一)加强全面预算管理意识

事业单位应充分认识到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性,并采取积极措施提高预算管理水平。建立健全全面预算管理制度是必要的,以确保预算管理的全面性和规范性。同时,应将财务管理与全面预算管理紧密结合,以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在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过程中,财务人员的积极参与至关重要,他们应充分理解财务管理与全面预算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为事业单位实施全面预算管理提供坚实的支持。此外,还需建立全面预算管理考核机制,定期对事业单位的全面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科学评估,将考核结果作为干部职务晋升和工资调整的重要依据。在制定绩效考核标准时,需要充分考虑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确保标准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同时,在实施绩效考核过程中,应当全面考虑各个部门、各岗位的实际工作情况及工作效率等因素,并结合员工工作质量和工作业绩来确定工资等级。这样不仅能够有效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还能使全面预算管理在事业单位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为了提升事业单位内部工作人员对全面预算管理的适应能力,应当加大培训力度。通过开展专业培训课程和实践经验分享会等形式,使员工能够更好地掌握全面预算管理的基本理念、方法和操作技巧,以便在实际工作中更好地应用和发挥其潜力。同时,还可以加强与其他事业单位之间的交流合作,分享彼此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共同提高全面预算管理的水平。

(二)优化全面预算管理模式

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是一种极其重要的综合性财务管理方式,它以部门预算、年度预算和项目预算为基础,通过多个步骤实现事业单位所有收支的全面纳入和严格控制管理。在预算编制、审核、调整和执行过程中,全面预算管理能够建立起一个完善的制度体系,使事业单位在预算编制、执行与控制等方面得到有效提升。这种财务管理方式的实施,将有利于事业单位内部各部门之间的资源优化配置,提高整体工作效率。在我国事业单位中引入全面预算管理模式,不仅会提高内部各部门的工作效率,更可以有效地控制事业单位的各项支出,确保资金能够被合理、合规地使用。在部门预算方面,可以具体到对每个项目的预算进行详细的规划和预测,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坚实的财务保障。年度预算则是对一年内的事业单位整体运营进行财务规划,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调整和预测。项目预算则是针对具体项目的资金安排和预算执行进行管理,确保项目的顺利推进。此外,事业单位还需借助先进信息化技术、网络化技术构建财务共享服务体系。

(三)强化全面预算编制工作

预算编制是落实全面预算管理的重中之重,因此,事业单位在进行预算编制之前,应该对各项经济活动进行系统、全面的了解,并将各项经济活动按照一定的标准和规范进行分类,从而保证预算编制的准确性。在实际工作中,要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在满足预算管理要求的前提下,对预算编制标准和方法进行优化和调整。同时,还要及时关注本单位经济活动发生变化的情况,在此基础上合理调整预算编制方案。为了更好地满足事业单位各项业务活动的需要,提高全面预算管理水平,要结合单位实际情况和各项经济活动变化情况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和研究。同时要在编制预算方案时,充分考虑到事业单位发展规划、部门需求、成本效益等因素,从而更好地为事业单位各项经济活动提供支持。事业单位编制全面预算时,可借鉴财政部采用的“二上二下”编制方法。具体而言,首先,自下而上进行明确预算目标、下达预算指标、编制预算、目标汇总平衡及完成预算目标等步骤。在此过程中,需充分结合年度预算目标及各部门工作计划,对各部门的年度预算指标进行细化,分为季度预算指标和月度预算指标。其次,自上而下地进行作业分析并提出预算目标、上下协调、汇总预算目标、签发预算及预算目标等步骤。总之,事业单位在编制全面预算时,需要充分结合实际情况及年度预算目标,确保预算的全面性和科学性。分别对各预算指标采取有针对性的控制方法,以保证最终的年度预算目标能够顺利实现。

(四)完善监督评价机制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需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监督评价机制,提高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具体来说,一是要健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内部控制体系,从预算编制、执行、监督和考核等方面入手,确保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的完善和有效执行。二是要强化对财务人员的监督和考核,采取合理有效的奖惩制度,调动财务人员的积极性,从而提高事业单位财务人员的工作效率。三是要健全财政资金管理制度,保证资金安全。对财政资金的使用进行合理规划和安排,将财政资金用于最需要的地方,减少财政支出的浪费现象。四是要加强审计监督。通过建立健全事业单位审计制度,规范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行为。要加大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监督力度,强化社会监督意识,通过公开监督内容、公开监督程序等方式,加大社会监督力度。

为确保全面预算的落地实施并对其进行全方位的监督与评估,有必要成立专门的预算考核部门。通过预算管理委员会与预算考核部门的共同研讨,应制定出详细的预算考核规则与制度。同时,需要构建一个包含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其中财务指标应囊括事业单位的资金收支比、资产报酬等,而非财务指标则涉及客户满意度、业务流程规范程度等。此外,我们需全面优化奖惩机制,该机制由物质奖惩和精神奖惩两方面组成。物质奖惩包括奖金和绩效奖励,精神奖惩则涵盖学习机会和晋升机会等。在实施奖惩机制时,应以奖励为主、惩罚为辅,以提升相关工作人员积极性和主动性,确保全面预算的顺利执行。

(五)健全内部控制制度

事业单位应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范业务流程,加强内部监督。对那些涉及人、财、物的业务事项,要严格执行授权批准制度和内部牵制制度。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内部控制机制,对财务人员进行培训和指导,提高财务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水平。同时,要对内部控制制度进行不定期检查和考核,对不符合要求的及时进行整改。在开展预算执行工作时,应对预算编制过程、预算执行过程以及预算监督情况进行检查。首先,应做好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以满足事业单位的日常经营和发展需求[3];其次,要对事业单位的整体财务状况进行分析和评价,以保障财务信息的真实性;最后,要严格执行预算管理制度、资产管理制度和其他相关规章制度。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事业单位实现可持续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事业单位是保障我国社会经济平稳运行的重要力量,对于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作用。而在事业单位发展过程中,财务管理工作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质量和效率会直接影响到事业单位的发展。因此,为提高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必须将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与其财务管理加以紧密结合。本文主要针对基于全面预算管理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问题进行了研究,同时对当前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强化该项工作进行了探讨。相信随着我国事业单位改革的不断深入与发展,全面预算管理将在事业单位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提升财务管理水平贡献力量。

猜你喜欢

预算编制事业单位财务管理
财务管理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工程预算编制及其控制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强化医院财务管理是医改的重要环节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事业单位政府采购预算编制与执行管理
预算编制和预算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探讨
论新形势下酒店财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