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美术教育中的色彩教育与创造力培养

2024-01-23谢绘华山东聊城定水镇小学

流行色 2023年11期
关键词:创造力色彩美术

谢绘华/山东聊城定水镇小学

0 引言

在小学美术教育中,色彩教育与创造力培养是紧密相连的。色彩是美术作品中不可或缺的要素,能给作品带来生动、丰富的表现力。创造力培养则来源于美术教育中对学生艺术性的要求,而艺术性的核心正是学生创造力与想象力的发挥。没有创造力,学生在色彩运用、形象塑造等美术关键能力的发展上也将受限制。因此,小学美术教师应认识到色彩教学的重要性,积极创新有效的教学方法,促进色彩教育与创造力培养理念有机融合,激发学生色彩兴趣,培养学生创造力,进而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创作能力。

1 色彩教育在小学美术教育中的重要性

1.1 提高鉴赏力

色彩是美术作品中不可或缺的要素,分析美术作品中的色彩也是艺术鉴赏中重要的一环。小学色彩教育从色彩基础知识入手,美术教师将带领学生观察、比较、分析不同颜色的效果,发现色彩的魅力,领悟不同颜色所传达的情感特征,从而提升学生的色彩感知力和对美的敏感度,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水平[1]。

1.2 提升表现力

色彩具有最生动、直观的表现力,是艺术家传达自我情感、思想的重要渠道。在学生掌握色彩基础知识后,教师会在色彩教学的课堂上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的色彩知识绘制自己的作品。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将内化所学知识,运用不同的色彩丰富自己的画作,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进而提升自己的艺术表现力。

1.3 激发想象力

色彩可以唤起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力。小学生虽然生活阅历不足,但看到不同色彩时,依然会产生各种各样的联想和想象。比如,红色会让学生联想到火焰、太阳等,进而产生热情、温暖、兴奋等感受;蓝色会让学生联想到大海、天空等,进而产生冷清、平和或忧伤的情绪……这些情绪与感受是学生创作的源动力。教师开展色彩教育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鼓励学生的创作热情,让学生能在绘画创作中表达自己独特的想法和情感。

1.4 涵养综合素质

色彩教育不仅仅是美术教育的一部分,还与其他学科和领域有着密切联系。小学美术教师在创新色彩教学新方式时,应注重跨学科融合,开展多元化教学实践活动,综合全面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涵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2 小学美术色彩教育中创造力培养工作的现存问题

随着新课标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学校和教师已经认识到小学美术中色彩教育对于培养学生创造力的积极作用,然而,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却仍存在许多不足之处。笔者深入小学色彩教学实践的第一线,分析总结出,现阶段创造力培养工作存在下述问题。

2.1 教学方法僵化

受传统教学观念影响,许多美术教师在色彩教学实践中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将美术教学的重点落在讲解和演示上。这种教学手法,不仅极度缺乏创新性,无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也禁锢了学生想象力的发散,不利于学生创造力发展。

2.2 忽视个体差异

学生的色彩感知力和美术才能存在着天然的差距,而学生的智力水平和发展潜力也有所不同,因此色彩教学上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采取分层次教学模式,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个性化培养。然而,现今许多美术教师却因过于关注课程进度和教学目标的统一,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盲目地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不仅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还可能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下降,甚至产生学习抵触情绪[2]。

2.3 评价体系不完善

造成该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二,其一是小学美术教育体系中对于色彩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多数教师因其所占课时不多,所以在教学该内容时往往“一带而过”,回避探究小学阶段色彩教育的深层内涵。继而,其评价体系也难以涉及小学生核心创造力水平。其二是目前小学美术色彩教育评价主要侧重于学生绘画技巧和色彩表现力这类技法性评价,忽视对于学生画面情感表达这类创造性的评价。以上评价方式没有用发展的眼光,综合全面地评价学生,致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情感表达等能力得不到认可。长此以往,将阻碍学生的创造力发展。

3 小学美术教育中应用色彩教育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具体策略

3.1 构建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创造动力

小学生的思维尚在发育中,注意力难以长时间地集中在一处。核心素养导向下,美术教育又是发展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色彩教学的重点应放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创造动力上,让学生自愿自发地参与到美术创作中。然而,如前文所论述的,传统僵化的美术教学方式已不适应当代学生的美术发展需求,更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此情况下,美术教师在开展色彩教学活动时,应尊重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构建多样有趣的教学情境,鼓励学生主动思考,自觉参与美术创造[3]。

比如,结合小学生喜好玩游戏的特点,美术教师在主持色彩教学活动时,可以从游戏视角出发,为学生构建游戏教学情境,让学生在玩游戏的过程中,轻松愉快地掌握色彩知识,同时,激发学生的创造动力和美术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的《色彩和谐》一课时,美术教师可以设计名为“色彩搭配大挑战”的游戏。教师预先准备一些彩色卡纸,在授课开始前,给每位学生分配相同数量和颜色的卡纸。随后,教师在多媒体设备上展示数张黑白线稿,并提供一个主题,如“炎热的夏日”。接着,教师请学生选择一张自己喜欢的黑白线稿,并将提前打印好的黑白线稿图下发给学生,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用现有的彩色卡纸和水彩笔完成该线稿的填色。最后,请学生将自己的成果展示给全班,采用教师评价与学生互评结合的方式,评选出色彩搭配最和谐的三幅作品,并予以鼓励。通过上述游戏情境,教师为学生构建出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让学生顺畅地学习到色彩邻近色(图1)和色彩搭配的知识,并主动积极地参与到色彩搭配的实践中,观察线稿上的提示,主动思考,灵活运用所学的色彩知识完善自己的作品。

图1 色彩邻近色

此外,美术教师还可合理利用绘本,为学生构建有趣的绘本教学情境。例如,在教授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的《动物的花衣裳》时,教师可以选取一些相关的绘本,如《猜猜看!这种花纹是谁?》(图2)与学生针对绘本内容展开有趣的互动。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展示该绘本的内容,让学生根据作者所绘制的花纹和一旁的文字提示,一起玩“猜谜游戏”,猜猜这花纹是属于什么动物的(图2)?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绘本中呈现的花纹,结合文字提示,发散思维,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和推理能力,猜测花纹所属的动物。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并解释自己的答案。通过这样积极的绘本互动,激励学生参与色彩学习,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图2 绘本《猜猜看!这种花纹是谁?》

3.2 联系自然生活,点亮学生创造灵感

生活充满色彩,灵感来源于生活。因此,学生应以积极的态度去感知生活中的色彩,探寻创造的灵感。美术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小学美术课程要与学生日常生活相结合,提升学生的生活品质,帮助其在实际生活中合理运用美术技巧。具体到色彩教学中,美术教师要注重联系自然生活,丰富学生生活体验的同时,为学生点燃创造的灵感。

以人教版四年级美术上册《四季的色彩》教学为例,美术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户外写生活动,带领学生步入校园周边的自然环境,感受当季的色彩特点。在写生过程中,教师可以带上一块白布,将白布置于绿色的树丛间,引导学生观察白布的色彩倾向;再将白布置于温暖的日光之下,让学生对比感受,此时白布的颜色与之前有何差距?并引用大师作品辅助讲解(图3),为学生明确光影与环境色的概念。最后,请学生在了解色彩知识的基础上,从自然的色彩和自己的感受出发,用画笔和颜料将自己观察到的色彩表达出来,创作出属于自己的作品。

图3 印象派大师莫奈画作

美术教师在创新色彩教学模式时,积极联系自然环境,开展户外写生活动,有利于学生从自然中汲取创作素材和灵感。同时,教师在生活场景中教学色彩理论,并运用适当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自主观察、自我感知,发现自然界中色彩变化的规律,进而深化自身关于色彩知识的理解,促使学生能融会贯通,灵活地将色彩理论知识运用于自己的色彩创作中。

除了户外写生活动,美术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和感知日常生活中的色彩。如,提醒学生留心商场橱窗中的服装搭配和产品包装设计中色彩组合等,让学生思考这些色彩搭配的原因和产生的效果,让学生从中获取创作的灵感。

3.3 鼓励合作探究,扩展学生创造思维

小学生个人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是有限的,因此,其创造思维也相对狭窄,难以创作出富有新意的作品。但由于学生之间的差异性,不同学生对于同一事物往往有着不同的看法,因此,在小学美术色彩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多多采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间互相交流,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从而拓展彼此的思维空间[4]。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色彩的情感》时,美术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大师毕加索蓝色时期(图4)和粉色时期的代表作品(图5),并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取一幅画作进行分析,思考:这两幅画作让人联想到了什么?并给人以怎样的感受?

图4 毕加索蓝色时期作品《蓝色自画像》

图5 毕加索粉色时期作品《拿着烟斗的男孩》

小组讨论结束后,教师请小组代表上台发言,与同学分享自己的理解与观点。学生在小组谈论时,互相交流自己对于毕加索蓝色时期和粉色时期作品的理解和感受。有的学生可能会认为蓝色时期的作品给人一种冷静和忧郁的感觉,而粉色时期的作品则显得温暖和活泼。还有的学生可能会提到蓝色时期的作品会让人联想到寂寞和沉思,而粉色时期的作品则让人联想到快乐和童真。学生通过听取他人的观点,拓宽自己的鉴赏思路,从而丰富自己的创造思维。最后,教师适时补充两幅作品的创作背景,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帮助其发现作品中的细节,从而更好地鉴赏艺术作品的创作内涵,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水平。

3.4 开展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小学生美术学习不能仅停留在理论层面上,获得美术理论知识的最终目的是将其作用于实践,并指导实践活动。实践是创新的源泉动力,实践活动是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通过实践,学生才能将所学的美术知识转化为实际的创作作品,从而提高其创新能力。因此,在小学美术色彩教学实际中,教师要尤其注重实践活动对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积极作用,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结合美术色彩教学的内容,为学生创造一个兼具实践性和体验性的美术课堂,为提高学生创新创造能力做足准备。

例如,教师可根据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中的《我画的动漫形象》来指导学生开展实践活动。导入环节,教师可以从学生喜爱的动画作品入手,利用多媒体设备给学生播发相关动画片或涉及动画制作流程的纪录片。进入新授环节后,教师以导入环节的动画片为引,为学生详细讲解动漫形象的设计特点和构图技巧,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相关美术知识。然后,教师请学生依据自身的形象特征,合理运用所学的动漫形象绘制技巧,设计并绘制自己的动漫形象。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适时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开阔学生的设计思路。比如,提示学生不要被某一事物的固有色所限制,可以大胆选择自己喜爱的颜色进行形象设计。如,有的学生可能会将自己与自家小猫的形象进行融合,又因其喜欢紫色,所以给自己设计出紫色的皮毛。开展多样丰富的美术实践活动,不仅为学生应用美术知识提供了渠道,而且使学生在不断的尝试中,培养了创新思维,提高了创造能力。

4 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在色彩教学中应采用多种教学方式,以降低学生学习色彩理论知识的难度,并激发学生对色彩知识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从而促进学生艺术核心素养的发展。此外,教师还应为学生创造良好的美术学习环境,引导学生感受美术作品中色彩的运用和变化,让学生通过色彩的变化感受到其中所表达的情感。在多姿多彩的美术环境中,学生可以掌握色彩知识和运用技巧,感受到美术作品的魅力,学会品味色彩的神奇,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创造力色彩美术
创造力从哪里来? “捣蛋专家”告诉你
以生成性培养创造力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神奇的色彩(上)
春天的色彩
色彩当道 俘获夏日
2015春夏鞋履色彩大集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