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色彩心理学在京剧脸谱及服饰设计中的反映与应用

2024-01-23汪惟宝彭嘉张健萍吴芷羡华南师范大学

流行色 2023年11期
关键词:脸谱京剧白色

汪惟宝 彭嘉 张健萍 吴芷羡/华南师范大学

0 引言

色彩是一种影响力巨大的视觉元素,能够深刻地影响人们的情感和心理状态。因此,色彩心理学在京剧脸谱的反映与应用近年来备受关注。色彩的魅力体现在引发情感共鸣,激发情感体验上。京剧脸谱色彩的选择、搭配和运用,不仅影响着视觉美感,更是一种人物性格、角色情感表达的媒介。基于此,本文将深入探讨色彩心理学在京剧脸谱设计运用中的关键作用,以及它如何帮助京剧艺术创作更好地传递情感、触动人心。通过相关研究,揭示色彩心理学的科学原理在京剧脸谱创作中的反映以及实际应用,强调它在情感表达方面的特色价值。本研究旨在为京剧脸谱创新创作,非遗文化创新传承等提供有益的指导,启发他们发挥创造力,用色彩来表达角色的情境,实现更深层次的情感连接,为京剧脸谱领域的探索打开新的视野。

1 京剧脸谱介绍

京剧是中华民族独有的艺术瑰宝,饱含华夏历史文化的沉淀,被赞誉为我国的“国粹”。作为京剧中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的脸谱,是戏剧表演中极有特色和魅力的艺术语言形式。脸谱原初的形态是古时参加狩猎或祭祀的舞者们所佩戴的假面具,色彩浓烈而丰富、五官突出而狰狞。后来,这种装饰面孔的色彩与纹样被用于戏曲,并且逐渐成为了程式化的“谱式”—会以特定的颜色、特定的搭配去勾画演员脸庞,来表明他们所饰演的人物,便于观众识别舞台上众多的不同角色。京剧脸谱是演员根据剧作中人物的性格、身份、社会地位等,用中国的传统五色在面部进行夸张的描绘,以此展现人物形象、突出角色特征的特殊造型手法。[1]

当前京剧中的角色按照一定的性别、年龄、身份特征,被划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当。“生”,统称净角和丑角之外的青年男性角色;“旦”,统称戏曲中的女性角色;“净”,是以唱功为主的大花脸或二花脸,俗称为“花脸”;“丑”,因在鼻梁上抹一小块白粉而俗称“小花脸”,扮演的是喜剧角色。[2]生角抹粉、旦角拍粉,而净丑勾脸。京剧脸谱主要应用在净、丑二角,所探讨的脸谱也一般指净角的“花脸”。[3]花脸脸谱的面部主色往往选取赤、白、黑、黄、青、金、银等色,并辅之其他颜色勾勒出纹路装饰、衬托主色调。脸谱上高纯度对比的色彩搭配,具有极强烈的视觉冲击和视觉张力,能够使人眼前一亮,产生夺人眼球的舞台效果。[4]

2 色彩心理学简述

人类绝大部分的信息获取来自于视觉,且人对于事物的第一印象也往往来自于视觉。人类先祖在趋利避害的生存中需要快速地识别出自然中的可用食物与有害事物,首先依靠的就是视觉所接受的色彩信息。在适者生存的自然选择中,人们逐渐将事物的色彩与接触该事物所产生的反应建立了联系,产生了可称之为“本能”的色彩感受,譬如看到火焰的色彩就会害怕它滚烫的灼烧疼痛。因此,色彩能够引起人的心理反应,并且潜移默化人的情感体验。由此,人们的内心在某种程度上也会对一些色彩产生喜爱或厌恶的倾向性。[5]

从色彩心理学的视角来分析京剧脸谱的色彩搭配与应用,能够重新解读其中蕴含的民族语言与地域特色,挖掘中华民族千年以来共同的色彩记忆和色彩情感,并且借此将京剧脸谱的色彩应用于服装、饰品、包装等与现代生活息息相关的领域。这种融合应用不仅能够激起人们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凝聚力,还可以为创新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要,提供新的思考路径和思维方向。

3 色彩心理学与京剧脸谱色彩

色彩心理学认为,色彩能够链接人的精神情感与事物—事物以色彩为媒介传递内容与情绪,以此来引导或暗示人们当时的心理。从中可见,颜色被看作是一种能够进行联想和象征的符号化的语言。[6]脸谱的主色调折射出戏曲人物的不同性格特征,更是展现人物形象的第一语言。

中国传统的“正五色”包括青、赤、黄、白、黑五种颜色。[7]京剧脸谱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土壤,自然而然地受到这种“五色观”的影响,主色调呈现出红、黑、白、黄、绿等颜色,其中最常见的是红色脸谱、黑色脸谱和白色脸谱。

3.1 红色脸谱

在色彩心理学的色彩语境下,红色一方面能让人联想到年节与嫁娶,可以带给人热闹、喜庆、奔放、热情似火的情感体验;另一方面,红色也会使人想起汩汩而流的鲜血,进而想到战争、牺牲和生死。京剧的红色脸谱往往用以表示义薄云天、赤胆忠心的忠勇义士。这类人物侠肝义胆,敢于直言敢于战斗,能为兄弟两肋插刀,能为同道肝胆相照。红色映照出他们为君为民的一腔热血,也照耀出他们如火光冲天般的热烈豪情。

京剧《过五关》中的关羽形象便是如此,纯正的浓烈红色和厚重黑色共同构成了关羽的脸谱(图1)。忠勇的关羽虽身在曹营,但一心向汉,在得知刘备踪迹后就决意离开厚待他的曹操,以猛烈的姿态一路过五关斩六将,战胜诸般艰险回到刘备的身边。使用热烈的红色面孔,能够烘托关羽刚烈勇猛的身姿和沸腾的坚定意志,使观众感受到《过五关》中如热血奔流的澎湃战意。

图1 关羽脸谱

3.2 黑色脸谱

黑色是无彩色中最纯正的颜色,也是色感最沉重的颜色。[8]黑色在色彩心理学的解释下,它具有沉稳、庄重、严肃、强烈的特征,使人感受到黑夜的寂静、水墨的古典和铁器的沉坠。京剧的黑色脸谱反映角色铁面无私、刚正不阿、不畏强权的品格,或是角色率直莽撞、大胆鲁莽、行为冲动的特点。前者的黑面会凸显其“沉重的重力”,像磐石一样坚定稳固,不因强权威胁而屈服,也不因私情求饶而动摇;后者的黑面会显露其“沉坠的惯性”,像陨石一样有冲劲有力量,易被本性支配而言行率直,也易被本能驱使而行动莽撞。

京剧中铁面无私、断案公正的包拯脸谱就是以黑色为主色调的面孔,同时以白色勾画出其额头月牙印记的形貌(图2)。该脸谱黑白相配的两极色对比鲜明,黑白的阴阳界限清晰而醒目,显示出包拯在判案上对错分明、明辨是非的特质。

图2 包拯剧照

3.3 白色脸谱

白色轻盈柔和,易与其他色彩搭配且能够融入其他色彩以此改变其明度。在色彩心理学的视角下,白色能够让人感到洁净和单纯,但大面积的纯白则会使人联想到冰雪的冰冷肃杀,而人面上呈现的白色往往关联到“苍白”“惨白”“死白”等充斥着疾病、死亡与阴翳的词汇。白色容易改变、含有死气的特点,赋予了它“喜怒无常”“阴气森森”的人物情感特质。京剧中的白色脸谱可分为水白色和油白色:使用水白色脸谱的角色一般工于心计、阴险狡诈、手段残忍;使用油白色脸谱的角色通常刚愎自用、恃才傲物、高傲自负。

曹操是使用水白色脸谱的经典人物,以占比较大的白色衬托其“枭雄”形象,而细长弯曲的黑色纹路反映出其心思细腻、善取心计(图3)。油白脸多用于狂妄武夫,例如《空城计》中的马谡,被诸葛亮委任驻守街亭,但他自傲地不愿听取副帅的正确意见,导致了街亭的失守。他的脸谱主色调为白色,辅之以黑色涂画的五官,仿佛怒目而视;而面孔中央血色的红痕暗示了其因失职而死于狱中的结局(图4)。

图3 曹操脸谱

图4 马谡脸谱

京剧脸谱的色彩和纹路所体现出来的线条流畅柔和、色彩浓烈大胆的形式美,与它们特有的色彩纹路所表达出来的同人物情感相映衬、同戏曲情节相呼应的内容美之间,相互统一、相互成就、相互映照,融满合一地为观众呈现出一场场视听盛宴。

京剧脸谱所象征的色彩性格,与色彩心理学中颜色所表达的情感相比,有吻合性也有差异性。应该正视中华五千年文化积淀下,所反射出的具有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的色彩文化与精神内涵,而非一味地盲从当代色彩心理学中颜色所表达的情感,或是只依据理论呆板地进行现代设计。在当代传统人文渐渐被信息科技与高端机械替代的背景下,重拾京剧脸谱中所蕴含的色彩文化与传统内核,具有其必要性和重要性。

4 京剧脸谱色彩与现代服饰设计的融合

色彩是感知服饰美感、影响消费决策的重要设计元素之一,可以将京剧脸谱中的色彩与现代服饰相结合。[9]在现代流水线产品泛滥的背景下,现代人的审美追求会更加地深远,他们追寻产品中所蕴含的深层内涵与情感寄托,希望达到形式美与内核美的相统一。提炼京剧脸谱当中的突出特征,并且根据不同的工艺与面料,突破性地将传统的色彩搭配和独特的纹样设计应用于服装中,可以起到装饰美化、鲜艳夺目的视觉效果,也进一步提升了服装的欣赏价值和美学价值,并且从中凸显出中国的文化气韵和民族文化。

在许多的时装秀上,中国京剧“脸谱”越来越多地活跃在服饰上,作为其突出的主题元素。

4.1 谱式

谱式在服饰纹样设计中作用巨大,其可以潜移默化地展现人物的情感,通过引入京剧脸谱的谱式可以巧妙地衔接时装与模特的美感,以独特的艺术意味完善服装。北京时装周2018 年9 月18 日的“花木兰—FENGSANSAN2019 春夏高级定制发布”,将国粹京剧与现代童装相碰撞,以童趣化的模式表现京剧人物面孔,演绎出更加潮流化国际化的中国元素(图5),充分展现了脸谱的元素,谱式与谱色的结合彰显儿童的童真之趣,体现了色彩、脸谱、服饰的趣味化融合。在服装的层次上则主要以夸张的花旦谱式元素占据服饰中心位置,产生强烈视觉冲击力,并展现童趣。其后,利用脸谱的谱式纹样特色,提取脸谱的左右对称等特点,以黑、蓝、红、金等色将脸谱中的线、面形式设计入服饰中。

图5 身穿花木兰系列童装

4.2 脸谱色彩构图

服饰构图设计中借助京剧脸谱色彩的构图效果展现服装的色彩纹样之美,给人以视觉的冲击。例如:意大利品牌Act N°1 的2023 系列将京剧脸谱的色彩和纹路进行了大胆的抽象概括,并放射到服装的图案上,形成变化多样、对比激烈的视觉效果,以其他颜色搭配黑色的不同纹路,表达出着装者或恣意张扬、或稳重内敛的精神气质(图6)。京剧脸谱中彰显人物性格红、黑色成为也成为近年国际服饰设计喜用的色彩搭配,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跨界传达。当代服装设计师们深爱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他们的服装设计作品不断融入京剧脸谱色彩元素,通过对谱色图案的创新设计,丰富服饰的内在美。在充分利用谱色元素时遵循“宜少不宜多”的原则,通过夸张、变异、重构的手段将其应用到服饰设计中,达到具体与抽象的结合。

5 结语

中国京剧脸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也是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京剧”的重要造型手法和表现形式。从色彩心理学的角度上重新识别它的色彩运用和搭配,能够发现它并不同于现代的色彩解读,而是显示了中华民族在千年来共同的色彩情感记忆。将这种色彩记忆融入现代服饰设计等,有利于向传统的京剧脸谱艺术注入新的时代内涵,也利于传统京剧脸谱艺术的现代应用传承,具有传统文化、红色文化、现代文化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的参考意义,能更好地展现并宣传中华文化,增强文化的生命力和凝聚力;更可以使中国符号印刻在世界人民的视野,以传统中国文化的视角重新诠释色彩语言,以中国色彩描绘中国故事。

猜你喜欢

脸谱京剧白色
帖脸谱
京剧表演开始了
做个脸谱迎『六一』
我的京剧之路
灶王爷的“脸谱”
创办少儿京剧班
她眼里只有京剧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