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表皮色彩的设计装饰研究

2024-01-23刘思琦白晨晨湖南师范大学工程与设计学院

流行色 2023年11期
关键词:表皮装饰色彩

刘思琦 白晨晨/湖南师范大学工程与设计学院

0 引言

建筑表皮的设计大致经历了传统建筑装饰、现代设计时期、后现代主义建筑发展以及如今等几个大的阶段。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深,对于建筑表皮本身是否应该去装饰化,只追求单纯的功能性也成了建筑设计中被经常热议的话题。建筑表皮是否应当采取装饰,关键问题在于装饰本身是否能够促进建筑的发展,帮助人们营造和谐适宜的居住环境。作为表皮装饰的代表元素,色彩对于推动建筑本身发展以及城市空间整体构建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1 建筑表皮的概念以及与色彩的关系

1.1 建筑表皮的概念

表皮是建筑的表层结构,一般指包括除屋顶以外的所有墙体外围部分。基本作用是区分建筑内外空间,维护建筑体本身,为人们营造宜居的生活环境。从字面意义上看,表皮就犹如人的皮肤表层,是建筑最直观的感知界面,能够直接、具体地反映出建筑类型、用材、装饰等诸多方面信息,并对当代社会的人文思想观念进行反馈。[1]其相关概念最早出现于Leatherbarrow 与Mostafavi 的《Surface Architecture》一书中,书中提到了当代建筑已经开始“由功能走向了表皮”,这也间接应对了当代社会建筑发展的多元化趋势。[2]随着社会意识不断深化,建筑表皮已经不再被简单看作建筑外立面的附庸,更多时候被赋予了独立的指向性意识,深刻影响着当代社会的建筑形态与城市的景观发展。

1.2 色彩在建筑表皮中的作用

建筑表皮的美观与否,会对人们的内心情绪产生最直接影响,进而决定使用需求。表皮由肌理和色彩两部分组成,肌理的表现程度因建筑材料的自身特点而异,相对固定;而色彩在建筑的表现性上则较为灵活,不完全局限于建筑体本身。大多时候,会基于外界的信息量去进行综合考量。除了重要的观赏性、装饰性作用,统一、和谐、稳定的色彩搭配对于周围环境的营造、人们的内心情感构建也都有着决定性作用。例如寒冷的地区可以配以暖色调营造一种温暖感觉;炎热的区域则可以搭配冷色调来进行调和;阴暗的环境可以添加明亮的色彩;嘈杂的场景可以用绿色、环保的颜色来协调。另外,相对于高规格的建筑外层规划,色彩装饰的成本也相对更低廉,通过灵活多变的形式组合,同样能展现无穷无尽的情感魅力和设计理念。

2 不同时期建筑表皮色彩的象征作用

建筑表皮的色彩装饰经历了一个极其漫长的演化过程,伴随着建筑体的产生一直走到今天。根据时代不同,不同时期建筑表皮的色彩装饰也有着不同程度的功能。

2.1 色彩之于传统建筑表皮的特殊寓意

封建时期思想禁锢,生产科学技术相对落后。相比装饰作用,表皮色彩在这一时期更多可以被看作一种意识符号,或者说作为一种日常信仰来维持着上层阶级的统治需求。而作为封建王朝思想核心的宗法等级观念及天人合一自然思想,便为当时建筑表皮的设计着色提供了最主要依据。

2.1.1 宗法等级寓意

我国从商周时期起就建立了极其严格的等级制度,并被后世朝代不断模仿、完善。从这一时期起,“明贵贱、辨等级”的用色观便深深融入到了建筑色彩的使用上。先秦时期,象征生命血液的红色成为当时封建帝王的专用色;商朝定都为殷,也与红色有关。殷字具有红色含义,血液时间变长就会呈红黑色,而红黑色就是殷。先秦君王居住的宫殿表皮便涂以红色,红色也成为后世常用的代表门第身份高贵的颜色。后代常说的“朱门酒肉臭”中的“朱门”,指的便是以红色装饰建筑外围表皮的名门望族。

秦朝以后,我国正式由奴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皇权”取代“王权”成为封建社会的最高权力象征。皇帝为了彰显自身的独特与尊贵,对于建筑装饰的等级约束也变得更加全面细微。唐朝建立后,统治阶级对所有房屋的表皮色彩、装饰,等均作了统一规定。与“皇”字谐音的“黄”色正式成为皇室的专有色。皇帝穿着黄色的龙袍,住在黄色的皇宫。除了某些被皇室特许的建筑,像是孔子庙、关帝庙,其余任何民间建筑中使用黄色均会被当作“僭越”论处。[3]各阶层的贵族、士大夫、官员,也会按照自身所在的阶级来选定表皮的用色。为了避免触犯上层阶级的忌讳,大部分底层人们住宅的建筑表皮通常用没被涂饰过的清水砖,木材用料上也多维持着材料的原色。由此不难看出,相比装饰性与审美性,封建时期建筑表皮的颜色使用,更多是为了稳固统治阶级的权威,强烈的等级意识彻底贯穿了社会发展的始终。

2.1.2 天人合一寓意

古代君王笃信“君权神授”,将自己比拟为代理上天治理世间的人,当时众多社会习俗习惯于将天地万物相结合。加之对事物的认知水平尚不完善,对于众多真实存在却又无法解释的自然现象,也常常以带有迷信意味的方式去理解。例如,我国阴阳五行说中的“金木水火土”,便常指代“东南西北中”五个方向,同时与“青白黄紫黑”五种颜色相匹配。[4]建筑上,远古时期的人们由于崇拜太阳与火神,认为其是光明与温暖的象征,与其近似的红色便被统治者所喜爱;象征着生命力的红色血液也被认为有僻邪去灾、逢凶化吉的神奇作用,商周时期的巫师在占卜前常常在龟壳上滴上鲜血,军队出征前也习惯戴红色头巾,穿红色服装。因此,商周时期的宫殿表皮色彩便以红色为代表。

在周代,诸侯们建筑表皮使用的颜色则以黑色为主,黑色是仅次于王宫表皮红色的二等色。其来源同样与神话天人理念密不可分。远古时候,众多民族将天上的玄鸟看作祖先,并以鸟的形状绘制本族图腾。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黑色的燕子。据说,殷商部族的始祖契,便是他母亲将一只黑色玄鸟衔来的无色卵吞食后怀孕所生,这也是对黑色崇拜的最初由来。另外,远古认为白天是看不到北极的,只有在黑夜才会出现,黑色也由此成为代表北方天帝的重要颜色,具有神圣的寓意。在五行说中,水对应的也正是黑色。秦朝崇尚水德,秦朝以后黑色便成为取代红色的一等色,也成为当时宫殿表皮装饰的主要用色。[5]远古时期对天人理念的重视,也成为影响建筑表皮颜色使用的主要因素。

2.2 现代建筑表皮色彩的主要作用

现代化进程的加深使得林林总总的高层建筑不断拔地而起,成为当代城市建设的最主要风景线。为了能使居民有一个良好生活氛围,现代建筑对于表皮色彩的设计也更加趋向实用性与真实性,注重对现实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解决。自1851 年英国水晶宫博览会起,有关现代建筑表皮装饰的话题愈演愈烈。尤其是在经历过完全理性、去装饰化、无视表皮色彩的现代主义,以及表皮装饰过度泛滥、过度追求差异性的后现代主义两个极端化阶段后,当下对建筑表皮色彩的装饰,也开始朝一个相对温和、两者兼顾的方向去发展。在注重理性的同时,也会将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感性问题及情感因素进行综合考虑。现代建筑设计通过表皮色彩装饰,尽可能地将建筑作为环境中的一部分,融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去。

2.2.1 统一性作用

赖特于1894 年首次在自己的建筑中使用了“有机”一词。在他看来,建筑并不是死的,同样拥有生命,设计时应当考虑局部与整体间的相互关系。建筑本身在满足使用功能的条件下,还应作为一个“活态”因素去营造和修补周围的环境;而建筑与环境之间的整体统一正是“有机”追求的真正内涵(图1)。[6]赖特的代表作流水别墅便充分考虑了与周围环境间的协调性与流畅感。相比于建筑在设计时会习惯性地突出于建筑体本身的特性,流水别墅更像是“长在了”山岩叠嶂的流水之上。这一过程中,建筑表皮本身的颜色质感产生了不可忽视的重要性。从外部看,流水别墅的表皮主要由几何形的石材墙体和淡色的混凝土墙壁构成,很自然融入到了周围森林岩山环抱的环境中。根据季节变化,别墅本身在不同时节也会配合节气本身营造不同的感受。但无论何时,这种感觉都是与周围环境相和谐的,建筑本身不会因为周围环境的变化而显得突兀与格格不入(图2)。

图1 与自然环境相互融合的现代建筑

图2 流水别墅

现今,这种建筑与环境相统一的理念不仅在小范围空间设计中被使用,更广泛应用在了城镇住宅建设等相关领域。例如小区内的建筑表皮装饰就常常采用相近色调,这样不仅能实现区域内空间上的和谐,还能避免不必要的视觉疲劳。在一些绿化办公小区内,与绿色邻近或是互补的橙色、橘红色以及白色、淡蓝色的建筑表皮会体现建筑的主体地位,但颜色间的搭配却不会很刺眼,在视觉观赏方面也给人更和谐舒适之感。

表皮的色彩装饰也不完全局限于人为设计,根据实际情况,材质本身的色泽也经常在建筑造型中发挥着显著效果。甚至许多建筑在建造时,会刻意在表皮装饰中去维持住材料的原本色泽,以应和当地长期以来的历史文化与精神内涵的统一性。像是许多古镇改建时,就会原汁原味地保留住老建筑表皮的原色,这也是能吸引外来游客观光的真正原因。依据实际用途来对建筑表皮颜色进行装饰,也成了与粗制滥造的大工业化设计及过于冷淡的现代主义建筑进行区分的本质特征。

2.2.2 功能性作用

从局部看,表皮色彩的构建对于调节小范围内人们的生活和谐度也很关键。不同的表皮色彩搭配,对于人们的心理及身体作用也会产生不同功效,通过合理的设计甚至可以起到明显的康养、理疗效果。例如在面对由白色大理石组成的表皮时,人们在视觉上通常会产生一种膨胀、明亮的倾向。白色在心理上还会给人一种纯洁、宁静、简单的既视感。现代生活的快速化使得大部分城市居民长期遭受精神上的压迫,相比于其他色彩浓烈、火热的表皮装饰,单纯的白色似乎更能够平复人们的情绪,缓和人们的精神紧张感。不加粉饰的白色也能容易体现表皮材质的真实质感,为充满复杂性和混沌感的现代生活增添一份难得的真实。像是处于北极圈附近的北欧地区,气候寒冷且缺少日照,因而建筑表皮颜色常采用轻浅的蓝色、明亮红等,以此营造建筑空间的活泼、轻松气氛,使人们不至于产生沉闷和厌烦情绪。[7]

建筑表皮色彩除了会产生心理上的暗示,也会实实在在地对人的身体状况产生影响。很多高层办公建筑习惯于以水蓝色的钢化玻璃组成建筑表皮。这使得建筑本身能尽可能地过滤掉阳光的照射性,以此保持空间内的人员保持住视觉与身体上的和谐。疫情期间,相比需要频繁“扫码”“打卡”方能进入的场所,面对全体公共开放的口袋公园则更加适合人们的休闲与放松需求。口袋公园以绿色生态为主旨的表皮搭建,能使处于紧张氛围下的人们在精神上感到放松,从而缓解内心压力,有助于心理疾病的治疗与康复。

因此,合理搭配表皮色彩,对于人们的身心健康同样至关重要。

2.2.3 指向性作用

建筑表皮还有着突出建筑主题性的功能,很多时候人们只需看一眼建筑的造型特点以及表皮的用色肌理,就能大致判断出建筑想表达的内核思想及主要用途。这是因为,当前社会建筑物的用途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建筑色彩设计也应该根据建筑物的本身用途去不断调整。当表皮色彩与建筑用途相互适应时,才能迎合建筑本身的作用。比如稳定庄重、纯度中性的表皮色彩会使人联想到政府的办公大楼,色调偏冷、偏重理性的钢筋纤维混凝土板会使人感觉这是一栋历史博物馆,红色仿古砖通常用在一些有着年代感的小楼或别墅上,青砖白墙的河边小屋则有着江南建筑的独特风味。[8]表皮色彩通常要配合建筑的造型进行考量。像是一些艺术馆和美术展馆,在棱角分明的几何体建筑表皮上配以深沉的暗灰色,会很容易将人带入厚重的历史年代感中。而圆滑的建筑体配上光亮的金属外壳,则体现出高科技的质感与深度。扎哈在设计梅溪湖国际文化艺术中心时,便从未来发展的角度出发对建筑本身进行了构想。根据扎哈的预想,未来城市环境必然会被充满科技感与现代感的高层建筑所围合,因而梅溪湖文化中心不光要具备表演作用,还应当作为地标性的建筑去引领时代风尚。以纯白色的GRC 玻璃纤维混凝土板建成的文化中心不光可以作为视觉中心,也能与充斥着现代寓意的摩天大楼相呼应,以此展现长沙这座现代化大城市的独特之美(图3)。根据使用需求,建筑表皮的玻璃在夜晚进行大型节目表演时,还会散发出柔和的暖黄光,将充满科技与时尚感的艺术文化中心又瞬间渲染成一座充满艺术性的殿堂,将自身的原本作用又表现了出来。

图3 现代感与时尚感并存的梅溪湖国际文化艺术中心

通过有意识地去构建建筑表皮的颜色肌理,很多时候,就能表达出建筑体的自身属性及主要用途。

3 结语

色彩是建筑表皮装饰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构建我们的日常生活环境有着不可忽视的显著作用。随着社会意识不断变化,对于建筑表皮色彩装饰的有关话题讨论也必将会持续下去。因此,我们更应当正视建筑表皮产生的实际作用,不应再将其单纯看作建筑体本身可有可无的附属品。在进行表皮色彩设计的同时,我们不仅要重视表皮会对周围环境造成的影响,还应正视表皮对建筑自身产生的影响,正确处理局部与整体间的相互关系。这是时下城市建筑设计学科中不可避免的问题,也是值得我们永久探讨,不断跟随时代发展进行学习、钻研的重要问题。

猜你喜欢

表皮装饰色彩
鲤鱼旗装饰坠
装饰圣诞树
人也会“蜕皮”,周期为一个月
神奇的色彩(上)
表皮生长因子对HaCaT细胞miR-21/PCD4的表达研究
春天的色彩
色彩当道 俘获夏日
DIY节日装饰家
装饰象
城市综合体表皮到表皮建筑的参数化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