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中国工笔人物画在色彩媒材运用方面的创新发展

2024-01-23卞文学中国美术学院

流行色 2023年11期
关键词:媒材工笔人物画

卞文学/中国美术学院

0 引言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开始,伴随绘画领域快速发展和材料科学水平的提升,众多新型材料应运而生的同时也开始在绘画领域进行了应用,使得一众画家开始重新审视媒材的功能性。其中,水粉、水彩、丙烯等色彩类媒材的创新应用,使得中国工笔人物画的色彩对比度、和谐性可以得到有效调节,在画家营造视觉冲击效果、表现画面情感等等方面具有不可被代替的重要作用,在这一背景下,当代中国工笔人物画在色彩媒材运用方面的创新也成为了绘画技法的研究和探索方向。在本文所进行探析过程中,首先对中国工笔人物画进行概述,其次分析当代中国工笔人物画在色彩媒材创新运用的重要性,再次提出不同的色彩媒材创新运用策略,最后进行一定展望,希望可以促进当代中国工笔人物画领域的发展。

1 中国工笔人物画的概述

在现代大众的潜意识当中,中国传统绘画具有深远的内涵,但多数通过黑白水墨的方式展现出画面和意境,从而达到一种典雅的氛围。但事实并非如此,黑白水墨在中国绘画历史虽然具有重要地位和强有力的代表性,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绘画不注重色彩表现,其中,色彩在历代中国工笔画中的运用同样存在其特立独行的审美价值。中国传统工笔画的发展最早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在诸多不同的人物工笔画作品当中,《人物龙凤帛画》是史上第一幅具备工笔技法特征的绘画作品(图1)。

图1 人物龙凤帛画(中国传统工笔人物画)

在《人物龙凤帛画》这幅中国传统工笔画当中,颜色主要以墨黑、粉白、朱砂这三类为主,简洁明了,稚拙古朴。展现出了战国时期庄严肃穆的时代背景和社会氛围[1],从中就可以发现,从传统的黑白水墨色彩的基础之上,战国时期的中国工笔人物画的色彩运用已经体现出一定的变化。发展到唐代,这种变化则更加显著,其中张萱所作的《捣练图》就是代表性著作之一(图2)。

图2 唐代张萱《捣练图》

除却黑白水墨色彩以外,唐代张萱还使用了蛤白、石绿、朱红等浓艳色彩,在强烈的色彩对比下产生了强烈的视觉冲击,进而将盛世大唐的一片生活场景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新工笔”是近年来在中国画领域内出现的一种艺术现象。在日益强调中国传统文化继承和创新的背景下,“新工笔”应运而生,其在继承了传统中国工笔人物画特点的基础之上还融入了大量的现代化艺术思维和形式,这使得新中国工笔人物画在一开始就具有了良好的受众基础。当代中国工笔人物画在传承传统技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色彩媒材的运用,呈现出丰富多彩的艺术表现形式。传统工笔人物画强调线条勾勒和墨彩渲染,偏向于以黑、白、灰为主要表现色彩,强调笔墨的韵味和神韵。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艺术观念的更新,当代工笔人物画逐渐融入了更加丰富多样的色彩媒材,使作品呈现出更加生动鲜明的视觉效果。在当代工笔人物画中,艺术家们开始大胆地运用水彩、颜料、色粉等多种色彩媒材,创造出更加绚丽多彩的作品。他们在继承传统工笔技法的基础上,注重色彩对比和层次感的表现,通过丰富的色彩运用,使人物形象更加生动立体,场景背景更加丰富多样。同时,一些艺术家还结合西方绘画的色彩理念,将明暗对比、冷暖色调等元素融入到工笔人物画中,赋予作品更加独特的艺术气息[2]。除了色彩媒材的运用,当代工笔人物画在题材和表现手法上也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艺术家们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历史人物、传统戏曲角色,而是将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形象、民俗风情等融入到作品之中,丰富了作品的内涵与表现形式。同时,一些艺术家还注重通过绘画语言来表达情感和思想,使作品更具现代感和个性化。

2 当代中国工笔人物画在色彩媒材创新运用的重要性

当代中国工笔人物画在色彩媒材创新运用方面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丰富了作品的表现形式,提升了艺术审美价值,实现了传统与现代的结合,同时也拓展了作品的文化内涵与表现空间,使工笔人物画焕发出更加绚丽的艺术魅力。具体来看,当代中国工笔人物画在色彩媒材创新运用的重要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丰富作品表现形式

绘画作品的特点之一就是多样化,工笔人物画方面亦是如此。传统的工笔人物画主要以线条和墨彩为表现手段,色彩的运用相对较少。而当代艺术家们通过创新运用各种色彩媒材,如水彩、颜料、色粉等,使作品呈现出更加生动鲜明的视觉效果。色彩的丰富运用不仅增加了作品的艺术表现力,还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生动,场景背景更加丰富多样,丰富了工笔人物画的表现形式,使其更具现代感,这也是新中国工笔人物画具有较多受众基础的主要原因,相关的作者在作品方面务必需要注重色彩媒材的创新运用。

2.2 提升作品的艺术审美价值

色彩是艺术作品中不可或缺的因素,它能够直接触动人们的视觉感受,激发情感共鸣。当代中国工笔人物画通过色彩媒材的创新运用,提升了作品的艺术审美价值。丰富多彩的色彩不仅丰富了作品的视觉效果,还赋予作品更加独特的艺术气息,使观者在欣赏作品时能够获得更多的艺术享受。

2.3 传统与现代的结合

传统的工笔人物画强调线条勾勒和墨彩渲染,偏向于以黑、白、灰为主要表现色彩。而当代工笔人物画通过色彩媒材的创新运用,使传统与现代得以结合。艺术家们在继承传统技法的同时,注重色彩对比和层次感的表现,将明暗对比、冷暖色调等元素融入到作品之中,赋予作品更加独特的艺术气息,使传统工笔人物画焕发出现代的活力。

2.4 拓展文化内涵与表现空间

色彩媒材的创新运用不仅仅是技术层面上的变革,更重要的是对文化内涵与表现空间的拓展。当代中国工笔人物画通过丰富多彩的色彩媒材,使作品能够更好地表达情感和思想,将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形象、民俗风情等融入到作品之中,丰富了作品的内涵与表现形式,使工笔人物画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历史人物、传统戏曲角色,而是能够更好地反映当代社会的多样性与丰富性,对于相关作品的文化内涵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

3 中国工笔人物画在色彩媒材创新运用策略

3.1 传统工笔人物画中色彩媒材的运用

传统工笔人物画是中国绘画传统中的一种技法,以细腻精巧的笔触和色彩运用而著称。在传统工笔人物画中,色彩媒材的运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传统工笔人物画中,使用的主要色彩媒材包括水彩、颜料和国画颜料等。其中,水彩被广泛用于底色的涂抹,以增强纸面的光泽度和稳定性。颜料则常用于描绘人物的皮肤、服饰等细节,通过混合颜料的方式来调配出各种色调和层次感。国画颜料则常用于着重表现人物的面部特征和表情,并能通过墨与水的配合,形成深浅变化的线条和阴影效果。在色调上,传统工笔人物画追求自然、柔和的色彩表现。常用的色调包括淡雅的青绿、嫩黄、粉红等,以及较为饱和的红、橙、蓝等。这些色调的运用旨在突出人物形象的美感和柔和的氛围。在色彩层次上,传统工笔人物画通过不同颜色的叠加和渐变来表现人物的立体感和光影效果[3]。通过使用明暗对比、冷暖色调的运用以及层次分明的色块,使得人物形象更加生动立体,增强了观赏者的视觉享受。

总的来说,传统工笔人物画中色彩媒材的运用是十分重要的,它通过水彩、颜料和国画颜料的结合,以自然柔和的色调和丰富的色彩层次表现出人物形象的美感和立体感。通过对细节的精细描绘,使得作品更加生动逼真。这种色彩媒材的运用是中国绘画传统中的独特技法,也是传统工笔人物画作品的重要特色之一。

3.2 当代中国工笔人物画在色彩媒材创新运用策略

3.2.1 引入新型媒材

当代工笔人物画家开始尝试引入新型的色彩媒材,如丙烯颜料、油画颜料等。相比于传统的水彩和国画颜料,这些新型媒材具有更强的遮盖力和光泽度,能够呈现出更丰富的色彩效果。同时,它们还具有较长的干燥时间,使得画家有更多的时间进行调色和处理。

例如,蒋采萍创作的《戴银冠的苗女》当中,为了将苗族银饰晶莹闪亮的光泽感有效展现出来,作者就积极主动地对新型媒材进行了有效运用,以下为蒋采萍创作的《戴银冠的苗女》(图3)。

图3 蒋采萍创作的《戴银冠的苗女》

作者蒋采萍在创作《戴银冠的苗女》之前,在1963 年前往敦煌写生,其注意到在一系列壁画中运用了云母粉这一媒材,能使得壁画体现出更好的效果。后续作者在敦煌柳园车站附近获取了云母矿实物,委托中央美术学院附中颜料厂进行研磨制作,最终得到银白、银黄两种云母细粉,在创作过程中,作者积极主动运用新型媒材,采用平涂和晕染相结合的技法来为苗女头、颈部所戴的苗族银饰设色赋彩。如上图所示,这使得工笔人物画中的银冠部分被重点突出,并且展现出一种灿烂又神秘的光泽感,蒋采萍借鉴古代佛教壁画中的云母敷染技法,又在云母细粉中融入了现代工艺制作的珍珠细粉,混制成媒材,通过对我国古代传统媒材的创新运用,达到了工笔人物绘画的特定效果。

3.2.2 探索色彩技法

传统工笔人物画以细腻的线条描绘为主,对色彩的运用相对较少。而当代工笔人物画家开始探索不同的色彩技法,如湿拓、干拓、渐变等。通过这些技法的运用,画家能够在作品中展现更多元化的色彩表现,增强了画面的层次感和立体感。

例如,何家英所创作的工笔人物画《秋冥》,就在色彩技法运用方面做出了更大程度的创新,使得作品体现出更加奇妙的效果(图4)。

图4 何家英所创作的工笔人物画《秋冥》

在何家英所创作的工笔人物画《秋冥》这幅作品当中,在深秋湛蓝的天空下,一名少女俯身抱膝坐在枯黄的草地之上。在这幅作品当中,作者在天空、草色、树木等等创作过程中使用的都是常规的媒材和技法。而在少女毛衣方面,作者选取蛤蜊粉和丙烯混合为媒材,运用中国传统丹青设色绘画中的沥粉技法进行敷贴设色,这一技法的应用,使得画面中的人物,也就是少女被有效突出,使得观者可以瞬间找到画面的重心。而且,以上技法的有效应用,使得少女穿着方面体现出生机勃勃和淡雅的光辉感,这与少女青春梦想、稚嫩典雅的特点是互相符合的,这也预示着,在日后的新中国工笔人物画的创作上,除却媒材创新以外,技法创新也是一条重要的必经之路,从而达到传神、揭示画作内涵的奇妙效果。

3.2.3 融合传统与现代元素

当代工笔人物画家在色彩媒材的运用上,也开始尝试融合传统与现代元素。他们将传统的水彩、颜料与现代的数码绘画技术相结合,使得色彩表现更加丰富多样。通过数字调色和后期处理,他们能够实现更精确的色彩控制和效果修饰,增强作品的现代感,而在众多相关的作品当中,作者詹佶昂的作品无疑是最具代表性的。

这位作者的作品没有刻意追求新锐的形式,而是从骨子里释放自我,铺展开物质丰盈的、和平的互联时代的气息,中性的国际流行风中凸显当代中式审美。在现如今的时代大背景下,自然而然地与民族自信的倡导合拍。

4 当代中国工笔人物画在色彩媒材运用展望

当代中国工笔人物画在色彩媒材运用方面,目前已经取得了重要的作用和效果,未来还有许多创新和发展的空间,具体来看,当代中国工笔人物画在色彩媒材运用展望如以下所示。

4.1 利用数字技术实现更加精准的色彩控制和效果修饰

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当代工笔人物画家可以通过数码绘画技术和后期处理工具,实现更加精准的色彩控制和效果修饰。他们可以利用计算机软件进行调色和修饰,使得作品呈现出更为精细、真实的色彩效果。

4.2 引入更多的媒材和技法

当代工笔人物画家可以继续尝试引入更多的媒材和技法,如综合媒材、光敏颜料等。这些媒材和技法具有更为丰富的色彩表现能力和特殊的效果,能够为工笔人物画注入更多的新思路和创意。

4.3 探索色彩与主题的更深层次结合

当代工笔人物画家可以将色彩表现与作品主题更为深层次地结合起来,实现更为富有表现力的创作。例如,他们可以在作品中运用暖色调和冷色调的对比,表达出主题的情感变化;或者通过色彩的渐变和层次表现,强调主题的视觉效果和多样性。

5 结语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当代中国工笔人物画在色彩媒材运用方面未来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对其进行创新应用是一条重要的必经之路。通过数字技术、引入新的媒材和技法以及探索色彩与主题更深层次的结合,可以为工笔人物画带来更为丰富多样的色彩表现,实现更为精细、生动、多元化的创作效果。

猜你喜欢

媒材工笔人物画
赋材料以生命一一自然媒材单元课程教学探索
残葵余姿——基于媒材拓展的儿童线性写生实验
罗登祥的工笔绘画
花开的声音
陆俨少人物画谱(九)
陆俨少人物画谱(二)
赵炳宇工笔人物画工笔
马海方的重彩写意人物画
徐冰作品选
混凝土媒材在城市雕塑中的潜在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