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低空经济开启发展元年关注eVTOL产业进展

2024-01-23林然

股市动态分析 2024年2期
关键词:低空航空器无人驾驶

林然

近年来,无人机、无人配送、飞行汽车等概念逐渐走入大家视野,相关产业蓬勃发展。2021年,我国正式提出“低空经济”概念,2023 年以来,中央及地方政策频发支持低空经济产业发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提低空经济,并将其定调为战略新兴产业,预计我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有望达到万亿级别。

低空经济以各类有人与无人驾驶航空器的低空飞行活动为牵引,涵盖空中交通、无人机物流、应急救援、旅游观光等多种场景。其中,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作为低空经济的重要载体之一,或成为未来空中交通出行的主力工具,产业正处在从零到一的拐点。同时,eVTOL 产业链与电动汽车及无人机产业供应链可复用,其中的投资机遇值得挖掘关注。

所谓“低空经济”,是指低空飞行活动与产业融合的一种新型经济形态,其依托于3000 米以内的低空空域,以各种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航空器的各类低空飞行活动为牵引,辐射带动相关领域融合发展,具有产业链条长、辐射面广、成长性和带动性强等特点。

低空经济的应用场景涵盖通航制造、物流、旅游、农业等多个行业领域。如利用无人机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配送难点,引入基于eVTOL 的“空中的士”打造城市交通新方式,无人机与安防融合助力智慧城市建设等,未来有望成为智慧城市新基建、数字经济新引擎。根据IDEA发布的《低空经济发展白皮书(2.0)》,低空经济有望打造包括低空制造、低空飞行、低空保障和综合服务的万亿级全新产业链,IDEA预计到“十四五”末,“低空经济”对我国国民经济的综合贡献值将达3-5万亿元。

2010年以来,国家为推动低空经济发展先后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法规。2021 年2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提出“发展交通运输平台经济、枢纽经济、通道经济、低空经济。”首次将“低空经济”概念写入国家规划。2023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2024年1月1日,《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正式施行,这标志着我国无人机产业将进入规范化发展新阶段,有望开启低空经济的发展元年。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东吴证券

根据东吴证券分析观点,中国低空经济产业链分为上游、中游和下游:

上游:为原材料与核心零部件领域,包括研发、原材料和零部件;

中游:为低空经济核心部分,包含载荷、低空产品和地面系统;

下游:为产业融合部分,包含飛行审批、空域备案等,通过后的下游应用是低空经济与各种产业的融合。

其中,先进飞行器作为低空经济的运营主角,主要包括垂直起降型飞机(VTOL)与无人驾驶航空器。而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则是指以电力作为飞行动力来源,且具备垂直起降功能的飞行器。相对传统飞行器,eVTOL在安全性、智能性、经济性和环保性方面优势显著,可在低空快速流动与灵活作业,有效缓解地面交通拥堵问题。随着各类上游材料端和中游配套的不断发展,eVTOL 飞行器作为低空经济的首选工具、最重要的载体之一,未来的潜在应用场景包括UAM(城市空中交通)、区域客运(RAM)、货运、个人飞行器、紧急医疗服务等,发展潜力巨大。

近期随着产业端取得一系列积极进展,低空经济发展有望继续提速。2023年10月,亿航智能自主研发的EH216-S 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获民航局颁发的型号合格证,为全球首个eVTOL航空器型号合格证。12月,亿航智能首批完成中国民航局适航认证的EH216-S 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分别在广州、合肥两座城市完成了全球商业首飞演示,在当地景区将开展常态化空中商业飞行。

2024 年1 月9 日,小鹏汇天陆空一体式飞行汽车在北美CES 亮相,可以通过折叠变形系统实现垂直起降,飞跃拥堵、障碍、河流等,满足短距离低空出行需求,飞行汽车预计2024年Q4 开启预订、2025 年Q4 量产交付,如果顺利实现,将成为全球首款面向个人用户量产交付的分体式飞行汽车。此外,国内还有大量的创业团队在进行eVTOL产品开发,典型企业包括吉利旗下沃飞长空、峰飞、时的、御风未来等。

eVTOL产业研发涉及高能量密度电池、态势感知、智能驾驶、低空航路设计等核心技术环节,以实现长航时、大航程、零排放、低碳化、低成本、大载荷等研发目标。东北证券分析认为,eVTOL 产业链与电动汽车及无人机产业链具备较高关联性,中国具备较强的供应链优势,发展基础坚实。

电池:1)宁德时代,行业龙头开始布局,并推出一些全新产品,如快充效果好的神行电池;2)瑟福、海盈和格瑞普,在飞行器行业有一定经验;3)富力,产品性价比较高;4)孚能科技,软包电池是eVTOL主要产品方案之一,公司的航空电池已经开始进入eVTOL领域。

动力系统:1)国内企业如T-Motor(三瑞智能),总部位于中国南昌,专业从事研发,生产,销售安全可靠的无人机动力系统;2)国外企业如Pipistrel(已有产品完成适航认证)、赛峰、罗罗、MagniX等(适航认证中)。

飞控系统:1)传统飞控系统供应商,以军工单位、研究所及高校为主,如中航工业618 所、北航、南航等;2)新兴民营企业,如边界智控、安胜等。

通信:华为、中兴等在积极与合作伙伴尝试研发。

高精度惯导:主要依赖军工体系研制,如中航工业等,以及MEMS传感器供应商有参与。

整机:主要来自创新企业和通航厂商。

不过另一方面,据北深研究观点,从目前eVTOL供应链发展趋势判断,导航、通讯与飞控子系统作为eVTOL的“大脑”和“眼睛”,因其技术壁垒和适航认证门槛较高,在未来相当长时间内仍需依赖传统航空航天供应商提供软硬件解决方案。鉴于老牌航空业供应商在产品研发、制造等领域的优势地位,留给新兴eVTOL玩家在产业链上游环节成为“后起之秀”的窗口期其实并不长。随着我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持续推动和eVTOL 产业商业化时点临近,建议充分关注eVTOL 产业进展。

猜你喜欢

低空航空器无人驾驶
我们村的无人驾驶公交
无人驾驶车辆
无人驾驶公园
低空自由飞行短期冲突探测算法
论航空器融资租赁出租人的违约取回权
航空器的顺风耳——机载卫星通信
火星航空器何时才能首飞
无题(2)
低空无人机在测绘中的应用分析
某陆航旅复杂地形低空突袭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