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婚姻是大事,择善人才能得良缘

2024-01-23刘余莉

婚姻与家庭·婚姻情感版 2024年1期
关键词:言辞伴侣言语

刘余莉

每个人都想找一个恩爱一生的伴侣,但婚后生活往往不尽如人意。俗话说:选择大于努力。让我们来跟古人学学观人之法,识得佳人。

《群书治要·中论》有言:“人君之大患也,莫大乎详于小事,而略于大道;察于近物,而暗于远数。”意思是说,人们在重要关口做决策时,只看到了近处的东西,却忽略了长远的谋划,急功近利、本末倒置,只顾眼前利益,看不到长远的流弊。其实,人们在选择伴侣时,也会犯这样的错误。

一些人在择偶的时候,很看重对方的出身、家庭条件、外貌、财富、背景,而忽视了对方的德行。如果你的伴侣是不善之人,你听的都是欺骗、巧诈、虚伪的言语,你看的都是邪污、放荡、自私自利的行为,自己很可能潜移默化受到影响,甚至堕入深渊。

这正是《荀子》所说的“今与不善人处,则所闻者欺诬诈伪也,所见者污漫淫邪贪利之行也。身且加于刑戮而不自知者,靡使然也”。而与善人相伴,“则所见者忠信敬让之行也”,即你所见到的都是忠诚、信实、恭敬、礼让的品行,自己的品行也会越来越好,与这样的人结合不仅幸福安定,家庭也会吉祥兴旺。

看来,只有对一个人认识透彻,才能与之携手。那么,该怎样观人呢?古人非常重视观人,有很多具体方法,可以概括为5个方面:观言、观事、观德、观心、观友。通过全面观察,综合考虑之后再做抉择。

观言

观言,即观察一个人的言语。《周易》上有这样一段话,对通过观察人的言语来看这个人的性情很有帮助。“将叛者其辞惭,中心疑者其辞枝,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诬善之人其辞游,失其守者其辞屈。”

将要背叛你的人,他的言辞会显示出惭愧不安;心中有疑虑的人,他的言辞则缺乏逻辑;吉祥善良的人,他的言辞很少;而心浮气躁的人,他的外在表现就是话很多;诬陷好人的人,他的言语会游移不定;失去操守的人,他的言辞会屈曲不直。

所谓“言为心声”,还要观察这个人说什么话。《格言联璧》上有这样一句话:“德薄者,其心刻傲,见人皆可憎,故目中所鄙弃者众。”德行浅薄的人,心地刻薄傲慢,见到每一个人都有可憎恶、可挑剔的地方,所以他眼睛中所瞧不起的人就有很多。

相反,“德盛者,其心和平,见人皆可取,故口中所许可者多。”德行很高的人,心平气和,看到每一个人都有可学习、可肯定的地方,所以他称赞的人就有很多。

在恋爱中,通过观察对方的言语神色,以及总爱说什么话,就可以大致了解这个人的品性。

观事

观事,就是要看一个人所做的具体事情。《傅子》有言“德难为而言易饰也”,德行很难修养,很难成就,但言语却很容易修饰。不能因为一个人话说得动听,就对他过分信任。正所谓“听言不如观事”,不仅要听他怎么说,还要看他事情到底办得如何。因为做事才可以体现出一个人真实的态度。只要留心去观察,都可以观察得到。

在恋爱中,一方总是言语辞色到位,遇事却不见行动,比如你生病了,对方告诉你按时吃饭、多喝水、好好休息,却不肯在身边照顾你,或推说自己工作忙。

大家都知道,长假过后容易发生“离婚潮”。我的一个女性朋友就是这样,平时,她老公总说工作忙,她也体谅他,把家务事全都包了,不与对方计较。可一旦放了长假,两个人全天在一起,老公依然不做饭、不带孩子,甚至吃了饭连碗筷都不收拾,起身就去玩游戏。联想到他平时只说不做的种种作为,我的朋友就感到难以忍受。做做家务、带带孩子,这些看似事小,却能以小见大,具体事情上的态度,不是动听的言语所能粉饰的。

当然,观察一个人所做的事情包括很多,比如他面对生病的父母,能否尽心在身边侍奉,如果连这点都做不到,只是嘴巴上说自己孝顺,那这样的人实在不足为信。

又比如为获取你的信任,他巧言令色,一旦得到他想要的财利名色,所有承诺全部抛到九霄云外。跟这样的人一起生活,是非常辛苦,甚至危险的。所以,一定要懂得从事上观察对方,不能被令人愉悦的话迷惑了。

观德

观德,就是观察一个人的德行。《说苑》告诉我们,首先看他是不是谦虚。如果一个人,有了事业、地位,但还很谦虚尊人,这就是有发展的人。

“故《易》有一道,大足以守天下,中足以守国家,小足以守其身”,其中的“道”是什么呢?“谦之谓也”:这个“道”就是谦虚。

古语说:“观德于忍,观福于量。”看一个人有没有德行,就看他能不能忍。“忍”字意味深长,它的内容也很全面。

要忍什么呢?比如说,利益在前,唾手可得,但不符合道义,他能够忍住不去贪取,可以做到见利思义;当看到美色现前,能忍住不去放纵自己的情欲;被人用卑劣的手段毁谤打击,能忍住不用同样的手段报复对方;逆境时,能忍住清苦,奋发图强,靠自己去创造美好生活。

“观福于量”,看一个人有没有福气,以后有没有发展,就看他是不是心胸宽广,这就是中国人说的“量大福大”。

《了凡四训》上讲,袁了凡先生年轻时仕途不顺,他反省到是因为自己总认为别人对不起自己,不能宽容、宽恕别人,这就是量不够大。

通过观其忍、观其量,判断他不贪欲放纵,不抱怨能宽容,与这样的人生活,氛围和谐轻松,情绪安宁祥和,安然舒适。

观心

观察人心时,重要的是观察这个人是不是有仁爱、同情之心。

《韩诗外传》上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田子方外出时,看到道旁有一匹老马,他长叹了一声,问车夫这是什么马。车夫说这是公家养的牲畜,现在老了不能再使用,所以把它放出来了。田子方说,它年轻时用尽了力气,现在年老力衰了就抛弃它,仁者是不应该这样做的。所以他就把这匹马买了回来。

士人听了这件事之后,就知道田子方有仁心,对牲畜都不会因年老抛弃,更何况是对人呢?所以决定归附他。

男女交往也是同理,就像那首歌里唱的:多少人曾爱慕你年轻时的容颜,可知谁愿承受岁月无情的变迁。这就要在最初的时候去观察这个人有没有仁爱之心。

观友

观友,就是通过观察一个人结交的朋友,可以知道这个人的德行,因为“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史记》上有一句话“居视其所亲”,看他平时亲近什么样的人,为什么这么重要?在《吕氏春秋》中记载,楚国有一个善于看相的人,看了很多人,没有一个看错的。楚庄王就向他请教其中的奥妙。他说:“我并不是会给人看相,只不过是善于观察这个人所结交的朋友是怎样的。如果这个人结交的朋友都能够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尊敬长辈、淳厚善良、行为谨慎、畏惧法律,这样的人,他的家庭会一天比一天过得好,身心会一天比一天安定,这样的人就被称为吉人。”

看相的人只是观察一个人所交往的朋友,就能够断定出他的前途命运。这说明我们平时和哪些人亲近交往不是一个小问题,更别说婚姻伴侣会成为自己一生中最亲密的人,这是关乎前途命运的大问题。我们选择伴侣,就是为自己以后过何种生活做选择,不可不謹慎。

所以古人说“选人不可以不精”,这就要充分知人,观察人不能全凭自己的感受,因为人会伪装、粉饰自己。参考古人的观人之法,经过层层考察、综合考虑之后,再做出判断:这个人是否可以携手一生。

猜你喜欢

言辞伴侣言语
言语思维在前,言语品质在后
吕魁:难以用言语表述的特定感受
此刻即是新掬之水
先理解自己,再理解伴侣
如何“改造”性格相冲的伴侣?
选对伴侣,是一生最好的投资
我不想感动对方
最好的伴侣,遇事先道歉
古柏
言辞重复的社会— 认知语用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