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中国成立初期革命文化建设的实践经验、历史意义和价值启示

2024-01-23史献芝

关键词:革命中国共产党文化

周 静,史献芝

(南京邮电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3)

革命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三大来源之一,在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过程中生成、发展并不断完善。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具有鲜明的民族性、革命性、科学性,开创了中国文化发展的新阶段,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精神动力。新中国成立以后,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面对新的历史任务,坚持用革命文化统一思想、凝聚人心,积累了丰富的传承革命文化的经验与成果,为新时代弘扬革命文化、构建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提供了借鉴。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革命文化建设的实践经验

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共产党实现了从革命党向执政党的转变,中国的历史进程也开始由革命向社会主义改造过渡。站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征程上,中国共产党开启了革命文化国家制度化建设的新篇章,建构了以教育为本的革命文化建设思想理念,开创了革命文艺建设的新局面。

(一)开启革命文化国家制度化建设的新篇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在确立国家政治制度与政治体制的基础上,开启了革命文化国家制度化建设的新篇章。中国共产党把革命文化建设上升为国家意志,革命文化建设开始逐步规范化、体系化、制度化,形成了诸多开创性的革命文化建设成就,为革命文化的代际传承打下了良好基础。

1.用国家政治符号与纪念日固化革命记忆,激发革命文化民族认同感

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共产党在对国旗、国歌、国徽等一系列国家政治符号的征集过程中,强调要以革命文化为主要历史元素,充分保留革命历史记忆与民族记忆。在《征求国旗国歌国徽图案及国歌词谱启事》中明确指出:国旗、国徽、国歌都要突出中国特征与政权特征;代国歌为《义勇军进行曲》,展示中国人民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时刻提醒人民不忘国耻、振兴中华;国徽选用红色、金色两种代表喜庆的色彩,其中的天安门图案象征着中国人民不断抗争、英勇不屈的民族精神。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号召以多种形式开展革命纪念活动,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于1949年12月23日发布《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明确了在国庆纪念日、建军纪念日等节日的具体放假规定,以利于人民开展纪念活动。1951年8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发布了将9月3日作为抗战胜利纪念日的通告。一系列权威和庄重的国家政治符号与纪念日的确定,蕴含着饱满的革命文化色彩,巩固了一代代中国人对国家和革命的记忆,成为革命文化代代相传的历史性载体。

2.收集整理国家革命文物,构建革命文化的物质载体保护体系

革命遗址、革命纪念建筑、名人故居等是革命文化的物质载体,见证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谋独立、求解放的革命过程,诠释着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历史必然性。新中国成立以后,针对革命文化资源稀缺且不可再生的特点,以毛泽东、周恩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高度重视对革命文物的保护、抢救与开发利用。1949年10月11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发布《关于收集革命文物的通知》,明确“由各级宣传部门负责收集革命文物,专人负责,集中保存”[1]。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发布《关于征集革命文物的命令》,加大革命文物的征集力度,指导具备条件的各大行政区和省市筹设地方革命博物馆。1951年,国家先后筹建了延安革命纪念馆、遵义会议纪念馆、西柏坡纪念馆、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等,革命纪念馆开始成为全国博物馆中的独立门类。对革命文物的收集、整理与大批革命纪念馆的筹建,完善了对革命文化物质载体的保护体系,将许多珍贵的革命文物及时地归入革命文物档案从而保存下来,留存了大量历史资料与历史证据,有助于人民深入了解红色共和国的革命历史,对中国革命形成更加直观的认识。

3.推崇国家英雄人物,形成崇尚英雄、歌颂英雄的浓烈社会氛围

英雄是中华民族最闪亮的坐标,一代代革命先辈与英雄烈士是革命文化生成并赖以丰富的实践主体,英雄精神是革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从未停止对英雄的讴歌与赞美。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在天安门广场建立革命英雄纪念碑,碑文由毛泽东题词、周恩来撰写,碑身正面篆刻“人民英雄永垂不朽”[2]350。人民英雄纪念碑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国家建筑艺术工程,把英雄的名字铭刻在纪念碑上,也铭刻在人民心中,让人民在缅怀英雄的过程中了解红色政权的来之不易,加深对革命文化的认同。1950年,毛泽东在全国战斗英雄代表会议和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会议上发表讲话,号召全体党员和全国人民向英雄和劳动模范学习,注重发挥英雄模范典型人物的引领作用。英雄来自人民,虽然英雄性格各异,但是英雄身上“具有远大的革命的理想,乐观主义的精神,艰苦奋斗的毅力,英雄主义的气概和大公无私的品德”[3],是革命文化最集中的体现。这一时期国家领导人对英雄模范的重视,以及全社会对英雄模范的褒奖,使得学习革命先烈的集体主义、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成为人民的精神诉求。这些精神诉求逐渐内化为人民建构个人主体意识的信仰体系,成为人民在社会生活中潜移默化模仿遵循的道德准则,为社会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涌现出更多的英雄模范打下了基础。

(二)建构革命文化建设以教育为本的思想理念

毛泽东指出:“要造就一大批人,这些人是革命的先锋队。这些人具有政治远见。这些人充满着斗争精神和牺牲精神。”[4]34新中国成立后,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大力开展扫盲教育、高等教育及知识分子教育,建构了革命文化建设以教育为本的思想理念,排除了革命文化传承与发展过程中其他“非马反马”思想的干扰,整合了革命文化建设队伍,造就了一支革命文化建设的主力军。

1.开展扫盲教育,奠定了革命文化大众化传播的文化基础

新中国成立初期,革命文化大众化传播面临的首要困境是“中国有百分之九十未受文化教育的人民”[5]39,采取多种形式在全社会开展扫盲教育成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实现文化翻身的主要标志。1949年12月,“加强劳动者的业余教育”[6]16被写入《共同纲领》。1950年9月,中华全国总工会召开了全国工农教育会议,提出了“推行识字教育,逐步减少文盲”[7]432的口号,全国性的扫盲运动就此开启。全国各地开办了政治大学、政治训练班、工人夜校、工人业余文化学校、市民业余补习学校、农民冬学学习等各种工农业余组织学校。各地根据不同的条件,采用“地头学习小组”“炕头学习小组”等多种多样的学习形式,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嵌入人民读书识字、学习文化的过程中,“学员中有十多岁的孩子,也有头发花白的老人,还出现了夫妻、婆媳一起学习的动人景象”[8]。从城镇到农村,全社会掀起了读书识字的热潮,读书识字也使得广大群众的政治参与热情大大提高。通过广泛发动群众参与政治活动,革命文化教育延伸到社会各个领域,人民对中国共产党及革命文化的认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无数平日对国事漠不关心的人,也积极地起来参加国家的政治生活了”[9]472。

2.开设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培养高素质革命文化接班人

高等学校是培养革命文化接班人的主阵地,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人生观教育和阶级斗争教育是新中国成立初期高校教育改革的重点。1950年6月,教育部召开第一次全国高等教育会议,通过了《关于实施高等学校课程改革的决定》,提出“废除政治上的反动课程,开设新民主主义的革命的政治课程”[10],要求逐步以马克思主义政治课程体系取代原有国民党时期开设的相关课程。1952年10月,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全国高等学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课程的指示》,要求根据不同年级的特点开设马克思主义、中国革命史等革命文化理论基础课程[11]106。抗美援朝期间,高校将爱国主义教育与开展时事讲座相结合,让学生了解时事,发挥党组织和青年团的作用,为革命文化的发展与传承培养了一批高素质的接班人。“许多优秀的学生参加了青年团和共产党,在各种运动中涌现了许多积极分子,出现了不少优秀学生和动人的模范事迹。”[12]19

3.加强对知识分子的思想教育改造,团结进步力量为革命文化建设服务

“任何一个阶级都要用这样的一批文化人来做事情,地主阶级、资产阶级、无产阶级都是一样,要有为他们使用的知识分子。”[13]432新中国成立初期,团结文化水平较高的知识分子、进步力量共同建设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革命文化是大势所趋。然而,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新旧两种文化”融合碰撞,除了小部分知识分子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历过革命,多数知识分子思想成分复杂,“不是受着封建思想的束缚,就是受着帝国主义奴化思想的侵蚀”[14]175,存在着对马克思主义不理解,对中国共产党革命历史与革命文化不认可,过分推崇西方文化观念等各种问题。统一思想,使知识分子理解并认可革命文化,愿意成为革命文化的宣传主力军,是中国共产党始终重视的问题。毛泽东指出,“对知识分子,要办各种训练班,办军政大学、革命大学,要使用他们,同时对他们进行教育和改造。要让他们学社会发展史、历史唯物论等几门课程”[15]398。他希望知识分子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正确认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思想、对待知识分子的团结态度及其在革命胜利过程中的重大历史功绩,确立无产阶级的阶级观点与阶级立场,把革命文化当作创作的主要思想来源,真正成为社会主义的脑力劳动者。

(三)开创革命文艺建设的新局面

文艺界人士是文化工作中最活跃的一个群体,文艺战线是革命文化宣传的重要战线。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提出了文化建设的“双百”方针,提升了文艺工作者“为人民而创作”的文化自觉,激发了他们的创作热情。这一时期,红色革命题材的文艺作品创作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涌现出大批脍炙人口的作品,为革命文艺发展史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1.团结文艺工作者,激发文艺工作者“为人民而创作”的文化自觉

1942年,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指出,“我们要战胜敌人首先要依靠手里拿枪的军队。但是仅仅有这种军队是不够的,我们还要有文化的军队,这是团结自己战胜敌人必不可少的一支军队”[16]847。新中国成立前夕,为了整合文艺队伍,确定全国文艺工作的方针与任务,召开了第一次全国文代会,在会上解决了新生人民政权面临的老解放区与新解放区,农村、城市与部队等各路文艺战线如何团结一致为人民服务的问题。周恩来强调:“凡是愿意留下来的、爱国的,愿意为新中国工作的文艺工作者,我们都要团结、争取。”[17]826他动员广大文艺工作者学习马克思主义,鼓励文艺工作者以毛泽东文艺思想为指引,在作品中宣传党的政策、颂扬英雄人物事迹,支持文艺工作者从中国革命的过程中吸取丰富的创作材料。1956年4月28日,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毛泽东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化方针,体现了中国共产党自信、开放与宽容的文化心态,在赞成社会主义制度这个“政治底线”和爱国主义这个“共同语言”的基础上,鼓励不同观点、不同流派文化形态自由发展,同时也激发了文艺界进行批评的勇气。作家王蒙在回顾那段历史时指出:“1956年‘双百’方针刚刚提出时便立见成效,很快就出现了新的各种各样的作品和新的艺术探索。”[18]

2.革命文艺创作硕果累累,留下了大批隽永的红色经典作品

红色经典作品是红色文化的主要表达形式,具有培根铸魂、凝神聚气的重要作用。文艺工作者们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为引领,坚持文艺“双百”方针与“二为”方向,创作出了大量脍炙人口、流传至今的红色经典文艺作品。无论是优秀经典长篇文学作品“三红一创,青山保林”,还是被改编成电影的《白毛女》《风暴》等作品,都是文艺与民族、国家宏大话语的成功结合,也是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的结合。这些文艺作品新颖鲜明的形象化功能,冲击了一代年轻人的精神世界,“最大限度地吸引青年的人生选择,发挥了其他教育方式不可替代的作用”[19]。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任何一个时代的经典文艺作品,只有同国家和民族紧紧维系、休戚与共,才能发出振聋发聩的声音。”[20]350新中国成立初期,弘扬革命文化的红色文艺作品体现了人民对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憧憬,也提高了人民对社会主义革命的认知水平。文艺作品给了人们更多理解过去、想象未来的空间,容易引起共鸣,增强了人民对新生国家的认同感,塑造了几代人的精神理念与价值追求,也成为铭刻在一代人心中的集体历史记忆,为革命文化的代际传承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3.普及电影、广播等大众媒介,推动了革命文化的大众化传播

在新中国成立之前,电影、广播等仅仅是少数人才能够接触到的媒介。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利用覆盖城乡的无线电广播及电影放映网络在全社会普及革命历史,塑造革命记忆。至1965年,“工农兵观众占观影群体百分之七十以上的比重”[21]185。革命电影成为这一时期文艺领域内最有效的教学方法,也是全社会尤其是农村地区革命文化教育的主要载体。这一时期播放的电影的题材主要包括两大部分:一是展现中国共产党伟大的革命历史的作品,如《红色娘子军》《铁道游击队》《烈火中永生》,致敬历史、讴歌英雄,通过电影叙事将革命文化成功地植入人民心中。二是描绘新生活,展现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局面,以及宣传保家卫国、支援抗美援朝战争的影片,如《幸福的生活》《保卫家乡》,通过将历史与现实相结合重现中国革命的历史场景,宣传革命文化,使人民进一步加深对革命岁月的了解,切实体会其中蕴含的革命精神和品质,建构国家和民族的时代集体记忆。

二、新中国成立初期革命文化建设的历史意义

革命文化蕴含丰富的革命精神与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筑牢了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文化根基,为中国人民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凯歌前行提供了精神动力,是取得意识形态领域斗争胜利的有力武器,对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建设发展具有重大历史意义。

(一)革命文化建设是保证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文化根基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但是中国的革命并未戛然而止。面对即将到来的执政考验,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前夕所作的七届二中全会报告中告诫全党:“中国革命是伟大的,但是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22]1438为此他提出了“两个务必”,强调全党要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以及艰苦奋斗的作风”[22]1438-1439,体现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忧患意识。中国共产党不能因为从革命党转变为执政党就骄傲自大,忘记了本色与初心。相较于中国共产党的伟大理想与目标,“夺取全国胜利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22]1438。革命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将面临更大的困难与考验,依然需要革命文化的引领,需要革命精神的激励。毛泽东在1957年召开的南京党员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要保持过去革命战争时期的那么一股劲,那么一股革命热情,那么一种拼命精神,把革命工作做到底。”[23]285坚定理想信念,不忘革命传统,确保了中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顺利过渡,也能够确保中国共产党跳出“历史周期率”[24],实现长期执政。

(二)革命文化建设是引领人民继续凯歌前行的精神动力

新中国成立令中国人民翻身得解放,然而国际上对中国共产党能否发展好经济,能否解决几亿中国人吃饭问题的质疑也纷至沓来。毛泽东指出:“中国的经济遗产是落后的,但是中国人民是勇敢和勤劳的。”[22]1433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长期革命战争年代铸就了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宝贵的精神财富,这些精神激励着党带领人民推翻旧世界,建设新世界。新中国成立后,革命精神在全国范围内得到进一步激发,转化为推动社会主义革命和生产的强大动力。全国各地开展了以爱国主义为主题的生产竞赛,工农业生产迅速恢复并发展。马克思指出:“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25]10历史充分证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革命文化,是同当时的社会实际发展情况相适应的,能够推动新中国的发展。1957年,国民经济发展的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得到极大改善,在生产战线上表现出更加高涨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对革命文化的认同度进一步提升,革命文化愈加深入人心。

(三)革命文化建设是取得意识形态领域斗争胜利的有力武器

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实现了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但是在意识形态和文化层面,斗争依旧没有停止,“拿枪的敌人被消灭后,不拿枪的敌人依然存在”[22]1427。从国内看,一方面,封建政权虽然被推翻,但是残余封建思想依然存在。这些封建残余思想与中国共产党以革命文化为主导的意识形态背道而驰,在不断腐蚀人民思想的同时,影响社会稳定与中国共产党相关政策的执行。另一方面,少部分反动残余势力的思想文化在一段时间内依然存在。革命文化还面临资本主义落后思想,以及文化保守主义、文化自由主义、文化激进主义等社会思潮的腐蚀与歪曲。从国外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我国意识形态的攻击从未停止,“我们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在意识形态方面谁负谁胜的斗争,还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间才能解决”[23]231。引导人民统一思想与认识、摒弃各种旧思想、反对各种反动思潮、认同党的政策主张成为当务之急。“没有这个思想战线的胜利,社会主义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就将受到严重阻碍。”[26]63新中国成立初期,正是因为继续用革命文化统一思想、凝聚人心,才从根本上维系了新生政权的稳定,保证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平稳进行。

三、新中国成立初期革命文化建设的价值启示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开启了从国家层面建章立制,推动文化事业发展的序幕。以教育为主渠道,统一了社会思想,创作了大量高水平的文化作品,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平稳过渡,并形成了宝贵的文化建设经验。这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为新时代更好地传承革命文化、弘扬革命精神提供了诸多启示。

(一)必须在国家层面加强革命文化的制度化、法治化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民物质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文化的多元化愈发突出,革命文化的社会认同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首先,近些年,历史虚无主义不断蔓延,表现出多种形态,触及社会各个领域,打着所谓“追问历史真相”的幌子企图曲解历史、解构崇高、诋毁革命英雄的事件屡见不鲜。从国家层面制定相关法律政策,才能切实维护历史、维护英雄、维护民族的精神脊梁。2018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为弘扬英雄烈士精神和革命文化提供了重要法律保障。因此,要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积极构建革命文化保护体制体系,切实将保护革命文化作为全社会的一项共同事业。其次,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要将革命文化事业发展同市场经济发展相结合,推动红色旅游、红色文创产品、红色扶贫等蓬勃发展。要将革命文化的发展同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相结合,真正实现革命文化的大众化传播。最后,利用法律法规维护革命文化和保护文物也是一项重要的工作。要通过法治提升人民群众尊重革命文化、维护革命文化的政治意识和法律意识,让人民成为传播和监督执行法律法规的主体,建立有序、有据、有效的革命文化综合保护体制。

(二)必须发挥教育在革命文化传承中的主战场作用

习近平指出:“革命传统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既注重知识灌输,又加强情感培育。”[27]26只有不断在教育中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与革命精神,讲全“四史”,讲好中华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文化,讲透革命文化的民族和时代内涵,才能帮助一代代年轻人建立对中国历史与文化的自信,确保红色江山永不褪色。新时代,要始终坚持把教育作为革命文化传承的主战场,将革命文化教育贯穿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中,培养全体公民的爱国意识,增强他们的爱国情感,凝聚文化共识。要充分重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立德树人作用。习近平指出:“我们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铸魂育人,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26]要结合高校思政课的特点,巩固其革命文化教育和传播的前沿阵地作用,将革命文化与教学深入融合,以革命文化丰富思政教学内容,以思政教学推动革命文化传播。

(三)必须有效利用革命文化的文艺创新表达

习近平指出:“文艺事业是党和人民的重要事业,文艺战线是党和人民的重要战线。”[29]1红色文艺主旋律作品最能打动人、教育人、引领人和塑造人,对青年一代的吸引力最大,影响力也最大,在革命文化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新时代革命文艺建设要在坚持弘扬优良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性发展与创造性转化。首先,要充分利用好红色经典,在忠于原作的基础上,完善和再造红色经典,突出其现实意义。要避免红色文艺作品受到市场经济裹挟,出现媚俗化、过度商业化倾向。其次,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广泛普及,要及时占领网络阵地,将红色文艺作品灵活、高效地呈现在线上。最后,要注重革命文艺的话语表达创新。语言和词汇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变化,在信息多元化的今天,主流媒体既要敢于发声,又要善于发声,要不断探索符合时代特征和需求的表达方式,善于用时代话语诠释好革命精神和革命文化,讲好中国故事。

猜你喜欢

革命中国共产党文化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谁远谁近?
油改水革命谁主沉浮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粉红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