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学习力提升的价值意蕴、时代境遇与路径维度
2024-01-23王乾,陈勇
王 乾,陈 勇
(湖南工业大学 学生工作部,湖南 株洲 412007)
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是新时代推进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要环节,而辅导员学习力提升是其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学习是应变的根本,重视学习、坚持学习、善于学习才能常学常新,最终实现个人的自我发展。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工作中出现的新形势、新问题、新要求,尤其是面对大学生成长环境和自身工作环境的变化,高校辅导员只有通过学习才能促进知识更新,提升理论素养和业务能力,优化工作思维和工作方法,更好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一、高校辅导员学习力提升的价值意蕴
(一)提升学习力是促进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必然选择
学习力是个体学习最本质的能力,也是个人发展的核心能力。要建设学习型辅导员队伍,离不开队伍整体和个体学习力的提升。推动辅导员职业化发展、提升辅导员专业化水平、培养一批专家化辅导员是未来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主要方向,这与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在目标上相契合,是高校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必然选择。专业化发展是日趋成熟的职业及其从业人员寻求社会地位、提高群体自治、增强群体保护的必由之路[1]。高校辅导员也必须走专业化发展之路。当前,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虽在一定程度上初步构建了制度化框架,具备一定的专业化水平,但离真正意义上的专业化发展还有一段距离。要实现专业化,提升专业化水平,高校辅导员要克服理论素养和专业知识的不足,以专业化为目标,通过持续不断的学习,促进业务能力提升。个人专业化水平提升的同时,高校辅导员还要通过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形成学习共同体,这样才能推动高校辅导员队伍整体专业水平的提高,形成专业组织体系和理论体系。
高校辅导员还必须走职业化发展道路。职业化包括显性行为和隐性行为。显性职业化素质包括职业资质、职业行为、职业技能等,隐性职业化素质包括职业道德、职业态度、职业意识等。职业化要有专门的准入机制、考核机制、退出机制,要具有不可替代性[2]。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就是通过建立规范的辅导员职业标准,促成辅导员职业发展的长期稳定,使其获得社会普遍认可的社会职业地位,并成为专门职业的过程。目前,从高校辅导员队伍的现状来看,其职业化程度不高,主要体现在高校辅导员对职业的胜任力不足和认同感、幸福感不强,不愿意将辅导员职业作为自己的终身职业。提升学习力有助于高校辅导员提升理论素养和职业能力,让其在工作中不断获得专业声誉和社会认同,从而在强烈的获得感中形成职业价值观和事业观,推动高校辅导员职业化进程。在长期的学习中积累专业理论和实践经验,深化认识,产生创新成果,这不仅是学习力提升的过程,也是辅导员成长的必经之路。
(二)提升学习力才能实现高校辅导员自身发展的目标
追求发展是个人职业生涯的重要目标,也是成就事业的内生动力,而学习力是个体发展最核心、最本质的能力。无论从社会化的角度还是生命个体的角度来看,高校辅导员个人内在发展的需求和客观外向发展的需求都需要通过学习力的提升来得到满足。随着社会的快速进步和科技的迅猛发展,我们已经进入了知识经济的时代,这个时代的任何人都要学会更新知识、增加技能、提升水平,否则就会被时代所淘汰。教育部《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规定了辅导员总体的职业能力,并以工作年限为时间界限,采取“依次递进”方式对不同阶段高校辅导员的能力标准进行了划分。对照标准,高校辅导员的职业生涯发展要达到相应的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知识、创新能力和实践水平要求。要达到相应要求,高校辅导员需要不断学习,并在学习过程中提升学习力。学习的过程也是不断完善自我的过程。在提升学习力的过程中,高校辅导员不仅能提升工作技能、丰富职业知识,也能滋养精神生活、实现自我价值,从而促进辅导员形成学习主体意识,增强学习主动性。
(三)提升学习力是高校辅导员服务学生成长的客观要求
高校辅导员的工作对象是大学生,高校辅导员是引领、促进和服务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力量。近年来,大学生在数量、群体结构、思想观念、成长需求等方面发生了新的变化,形成了与以往不同的新特征,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也有了新的变化,辅导员工作的难度明显增加,辅导员自身能力素质与学生实际教育需要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3]。同时,随着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弹性学分制、生活社区化等带来的变化,使原本的“班级”基层管理结构逐步弱化,学生社区一体化、书院制等管理模式的出现,也让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日常管理由单一模式向多元化发展。现在的大学生是伴随着互联网成长起来的,他们的思想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但是受多元化社会环境和网络舆情的影响,他们在思想认识、价值选择和行为表现等方面出现了一些新特征和新矛盾,这给高校辅导员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如何适应不同学生群体的特征,如何满足不同学生群体的需求,如何把握育人的时代要求,如何在复杂的时代环境下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等等,这些问题迫使高校辅导员要在不断学习与革新中寻求答案。
二、高校辅导员学习力提升的时代境遇
(一)学习型社会建设为高校辅导员学习力提升确立了时代背景
学习型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的社会形态,其伴随着时代发展而产生,与当前社会发展现状紧密相关。科技进步、生产力发展推动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尤其是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打破了地域甚至国家的界限,使世界联系越来越紧密,也给世界各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竞争与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建设学习型社会,提高全民学习力,才能更好地推动科技进步、发展生产力,让国家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中共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终身学习和全民学习是学习型社会的核心内涵,其对包括高校辅导员在内的每位社会成员都提出了学习的要求。高校是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知识高地,是“学习”革命的发源地,在学习型社会建设中承担着重要责任。辅导员作为学习型社会的社会个体,是学习型教师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既是学习型高校、学习型社会建设的参与者,也通过教育学生、管理学生、服务学生和带动他人投身学习型社会建设。学习型社会建设为高校辅导员群体提升学习力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与氛围,丰富和多元化的学习资源也为高校辅导员提供了更多的工具和方法。
(二)高校内涵式发展为高校辅导员学习力提升提供了发展机遇
内涵式发展是外延式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社会组织进一步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经之路。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是新时代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是办学规模和结构层次发展到一定阶段后,高等教育转型变革、科学发展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选择。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以提高质量为核心,而教师队伍的整体结构和素质能力是教育质量的关键一环。“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的首要任务,高校内涵式发展必须坚持“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把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作为改革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辅导员在这个育人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4]。在高校内涵式发展中,辅导员承担着重要的职责。高校辅导员不仅是大学生教育、管理与服务的执行者,也是高等教育改革的推动者。在这样的背景下,高校辅导员必须求新求变,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发现新规律,探索新方法,形成新成果,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为高校内涵式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总之,高校内涵式发展为辅导员提升学习力提供了发展机遇,也对高校辅导员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政策制度为高校辅导员学习力提升提供了有力保障
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不断优化顶层制度设计,陆续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推动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法律、法规和纲领性文件。中共中央16 号文件到31 号文件都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对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重要性给予了充分肯定,对如何加强队伍建设、辅导员如何主动学习提升职业素养和能力指明了方向和路径。从教育部第24 号令到第41 号令,教育部对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定位、育人职责和工作要求、配备与选拔、培养和发展、管理与考核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对培养发展、培训体系、继续深造等提出了具体要求和路径,尤其是教育部第41 号令提出将“终身学习”作为高校辅导员的基本要求。教育部陆续印发的关于高校辅导员的“培训计划”或者“培训规划”,也从培训指导思想与原则、目标与任务、内容与体系、保障措施等方面提出规划和要求,详细规定了培训基地建设、课程建设、平台建设、培训时长、培训考核、培训结果的运用等。《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也将“终身学习”作为高校辅导员职业守则,对辅导员在不同职业阶段的职业理论知识、职业能力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对照中央和教育部的文件精神和要求,各地方、各高校也出台了相应的辅导员队伍建设制度、规范、措施,这些政策制度都为高校辅导员主动提升学习力以及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保障[5]。同时,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辅导员培养体系构建、辅导员学习发展类教材与著作、辅导员教育培训基地与平台、思想政治工作网络平台、最美高校辅导员(辅导员年度人物)评选等也为高校辅导员学习力提升和职业发展提供了保障机制。
三、高校辅导员学习力提升的三重维度
(一)学习目标维度:多视角回答“为什么学”的问题,激发学习力提升的“主动力”
从强化学习意识、营造学习氛围、实践促进学习、技能树立信心等方面增强高校辅导员提升学习力的主动性。一是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学习是个体生存的需求,是个体自我提升的过程。对于高校辅导员来说,学习是其自我提升的基础。辅导员提升学习力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个人意识层面对待学习的态度和认识是其重要影响因素之一。高校辅导员要主动正视学习问题,端正学习态度,确立学习目标、内容和方法,以学习促发展,以成果增强学习信心和激发学习动力。二是从环境影响的角度来看,良好的氛围是培养学习习惯和提高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在学习型社会建设和高校内涵式发展的大环境下,高校辅导员要利用好相关政策,把握机会,以个人学习与共同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形成“主动学、全面学、共同学”的良好氛围。三是从实践的角度来看,“学用结合、学以致用”就是要把学习成果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践则是这一转化过程的重要环节。高校辅导员要主动实践、善于实践,在实践中检验学习效果。四是从获得职业信心的角度来看,从事自己擅长的工作,能让工作者在熟练的工作过程中不断增强职业信心,并从中获得幸福体验,满足个体需求。高校辅导员要充分认识到学习在夯实职业技能和提升业务水平中的重要性,在熟练的育人工作中获得职业幸福,实现职业价值。
(二)学习内容维度:多方位回答“学什么”的问题,打开学习力提升的“总阀门”
在提升学习力的过程中,高校辅导员既要抓住学习重点,也要拓展学习内容。一是重点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历史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科学的、适合我国国情的理论。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性,认为“学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做好一切工作的看家本领,也是每位领导干部都必须普遍掌握的工作制胜的本领”[6]。高校辅导员应认真学习和深入领会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提高处理实际问题的洞察力和敏锐性,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育人方向。二要加强党史、国史和法律法规的学习。高校辅导员要加强史学修养和法治修养,这是对党的执政规律和国家国情的认识,是弘扬优良传统、继承思想财富的重要途径,也是严守法律和把好纪律规矩“安全阀”的基础。三要善于学习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中华传统文化是人类思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为人处世哲学,是形成社会价值观、建立社会道德体系最为深厚的基础。高校辅导员要善于将传统文化融入日常教育与管理之中。四要学习掌握履行岗位职责所必备的综合知识。创新已成为时代主题,而创新离不开学习,高校辅导员要加强学识修养,把学习当作一种生活方式,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五要贴近时代,主动学习互联网技术。信息化时代,网络正快速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场域。辅导员要紧抓互联网时代机遇,主动学习互联网技术,将思想教育工作与互联网高度融合,有效利用互联网做好学生思想教育工作。
(三)学习方法维度:多层面回答“怎么学”的问题,选好学习力提升的“主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对如何学习进行了深刻总结,提出了“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的观点,其中蕴涵着目标与方法、认识与实践的逻辑统一,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实践论、方法论的高度统一[7]。高校辅导员要站在“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的高度,端正学习态度,把握学习要领,构建长效机制,多方位提升学习力。一是把握马克思主义方向,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形成重视学习、崇尚学习、坚持学习的共同愿景,形成学习力提升的向心力。二是带着问题学,坚持终身学习,形成学习力提升的内化力。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只有将终身学习内化于心,持续不断地激发学习动力,才能使之外化为提升学习力的主动性。三是联系实际学,在实践中自主学,形成学习力提升的内驱力。换言之,就是要将自主学习作为学习的主要方式,在实践中做到“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8]。四是主动了解和把握最新的理论成果,向书本学、向同行学、向学生学,推动合作学习,形成学习力提升的互助力。五是注重提升学习境界,将参加培训作为自主学习的有益补充,形成学习力提升的推动力。六是提供制度保障,构筑“一以贯之、科学合理”的长效机制,形成学习力提升的保障力。制度建设和体制机制完善是推进工作、保障成效的关键。因此,我们要在原有的基础上,根据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和高校辅导员的成长规律,进一步评估和调整相关制度、健全体制机制,为高校辅导员学习力提升保驾护航。
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工作的重要力量,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质量。高校辅导员能否及时更新认识、获得新知、增强业务能力,关键在于是否重视学习、勤于学习和善于学习。将学习力理念引入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既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高校辅导员自身发展的需要。高校辅导员唯有以良好的学习力提升综合素养和工作能力,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实现自我超越、自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