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旱稻种植与病虫害防治技术初探

2024-01-23夏晶张美薇钱辉

江西农业 2023年24期
关键词:旱稻稻瘟病灌溉

夏晶,张美薇,钱辉

(江西省红壤及种质资源研究所余江基地,江西 余江 335200)

所谓旱稻,主要指的是在旱地环境条件下可以生长的一种特殊栽培稻,旱稻的耐旱性比较强,无需大量水分,能够直接播种,无需建立水分层。伴随着旱稻品种的不断增多,以往的稻类种植模式发生了较大转变,其栽培方法也越来越丰富,为我国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了更好的保障。

1 旱稻优势分析

1.1 改变传统的种植模式

在以往的水稻种植过程中,主要采取大田种植模式,特别是在降雨量比较少的区域,需较多水分灌溉稻田,此时需消耗较多人力资源实施水分管理工作,导致农村的劳动力越来越紧张。技术人员历经多年的研究之后,培育出一种新型的旱稻品种,此种农作物的播种时间比较早,生长周期也较短,耐旱性好,可以解放较多劳动力。因为旱稻自身的耐旱性特别强,在低洼区域或者水资源较少的区域均可以存活,在一定程度上能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种植热情,使得旱稻的实际种植面积逐渐扩大。

1.2 科学利用资源

水资源是各种农作物生长发育过程当中的重要条件之一,水稻植株在生长发育期间需消耗大量水分,如果秧苗栽植不合理,或者没有在规定时间之内移栽,会降低水稻秧苗的存活率,给广大种植人员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旱稻的耐旱性比较强,一般仅需正常的降雨就能够生长,种植人员无需特意灌溉,这不但能够确保水稻秧苗存活率得到提升,并且可以节约更多的水资源,实现资源的科学利用。

1.3 减少污染

在水稻种植过程当中,常见污染主要包含水、化肥与农药等问题,而旱稻因为植株自身的耐旱性比较强,仅需在几个重要生长环节浇水即可,主要包含分蘖期、分化期与灌浆期等。因为农作物的实际用水量比较少,其所引起的水污染问题发生概率也不断下降。结合相关研究可得知,旱稻种植带来的水污染和水稻种植相比较,能减少75%左右。同时,因为旱稻植株的生长周期比较短,病虫害发生率较低,化肥使用量与农药喷洒量均下降35%左右,产出的稻谷品质也比较好。

2 旱稻种植技术

2.1 品种选择和种子处理

对于种植人员而言,要科学选择旱稻品种,比如,可选择旱优3015,这是一种籼型三系杂交籼稻品种,在长江中下游稻区种植,全生育期111.7 天,比对照旱优73 早熟4.7 天。因其产量、米质、出米率各项指标均表现优异,得到了种植户的力捧,也受到了粮食收购单位的青睐。

如果条件允许,种植人员也可以使用拌种剂在种子表面形成包衣。所谓种子包衣,主要指的是种衣剂在种子的表面形成的一层种衣膜,而种衣膜在土壤内部遇水通常会膨胀而不溶解。种衣剂具备防腐的作用,是旱稻种子防治病虫害的重要保护屏障,使用种衣剂,在种子发芽和出苗时期,不但可以对各类病菌起到一定防治作用,起到比较好的病虫害防治效果,而且能够有效补充旱稻植株正常生长发育过程当中所需的各项微量元素,能够促进旱稻幼苗的健康生长发育。

2.2 整地播种

整地结束之后,种植人员还要施加适量的基肥,耙匀之后方可进行播种。针对旱稻种植来讲,合理选择播种时间特别重要,尤其是生育期比较长的旱稻品种,需要按时播种,可以提前播种,不可以晚播,最佳播种时间是每年的6 月。旱稻播种方式主要分为三种,分别是撒播、条播与点播等,无论采取何种播种方式,种植人员在实际播种之前,需要浇透土壤。播种过程当中要保持精细,盖土厚度保持在2 ~3 cm,深度过浅或者过深,均会影响植株的顺利出苗与生长发育,比如,若播种过深,会降低旱稻的出苗率,进而影响最终产量。在实际播种期间,覆土之后需要及时进行压实处理,若条件允许,可以采取机械化作业方式。

2.3 加强田间管理

通过加大田间管理力度,能够确保旱稻的产量获得更大提升。旱稻植株前期的生长速度比较慢,若降雨量比较大,杂草的生长较为旺盛,此时种植人员要开展除草工作。旱稻田内部的杂草种类比较多,施加药物的环境较为复杂,再加上施加药物过程当中,如果外界气候变化较为频繁,则会增加除草的难度,故种植人员要合理采用施药技术,以更好促进旱稻植株的健康生长。在喷洒除草剂的过程当中,尽可能选取无降雨、风比较小的天气,并且要保证土壤水分充足。

3 病虫害影响因素和防治措施

3.1 影响因素分析

3.1.1 养分

旱稻植株和水稻植株种植环境不同,其在生长发育过程当中,稻瘟病较为严重,其他类型的病害比较轻,这表明旱稻虽然缺水,但是并不会产生抗性的全面衰退,部分病害发生概率有所提升,其他类型的病虫害也会时有发生。在旱稻种植期间,为促进旱稻植株的健康生长,有效降低病虫害的发生概率,要确保其养分充足,同时还要保持营养均衡。通过加强养分控制力度,能够保证稻苗健康生长,有效提高其抗逆性。若旱稻植株的养分不达标,会降低稻苗的生长速度与抗逆性。对广大种植人员而言,在实际种植过程当中,要全方面掌握高山旱稻对养分的实际需求,包括旱稻种植土壤所在区域的具体情况,按照一定比例进行施肥,从根本上降低纹枯病与胡麻斑病等多种病害的实际发生概率[1]。

3.1.2 水分

旱稻通常种植于干旱地区,此类区域的生长环境较为干燥,水分供给比较少,不能为病虫害的生长和繁育提供良好条件。旱稻病虫害的出现和水分实际供给量之间存在密切联系,种植人员要结合具体情况,实施科学的灌溉,进而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3.1.3 外界气候环境

在干旱区域小气候和大气候共同影响下,旱稻植株发生病虫害的概率也可能提升。旱地的湿度比较小,温度比较高,对各类病原菌的萌发,包括害虫的快速繁殖,能起到比较好的抑制作用,能够有效降低早稻纹枯病等多种病害的发生率。稻瘟病前中期的发病症状比较轻,此类病害的爆发期通常在温度较高时期,受高温的影响,稻瘟病的发生概率会升高。如果旱稻种植地区下大雨,伴随外界雨水的逐渐增加,稻瘟病菌的发生速度不断加快,容易引发大面积的稻瘟病。

另外,因为旱地的水分比较少,再加上当地湿度比较低,以及外界害虫天敌的影响,旱稻发生病虫害的概率比较低,但是,草害、鼠害,以及蝼蛄等虫害,在旱稻植株生长发育过程当中比较常见,会对旱稻种植带来很大的威胁[2]。

3.2 防治措施

3.2.1 科学施肥

肥料是旱稻植株健康生长的重要条件,通过科学施肥,能够有效降低各类病虫害的出现概率,使得旱稻植株自身的抗病能力获得有效提升。在实际施肥期间,种植人员要特别注意以下问题:①使用有机肥料和微量元素作为旱稻种植底肥,并且还要撒施适量的氮肥与过磷酸钙等,还要及时灌溉。②在大田追肥之前,种植人员要提前做好除草工作,然后将水快速排出,留下浅水即可,并科学施肥,通过认真遵守“撒后灌水”的原则,能够保证肥力最大化。③分蘖期需要尽早施肥,旱稻植株开始返青期间,即旱稻植株的中间心叶颜色逐渐转变成绿色时,需要进行施肥,在此过程中,肥料的实际使用量比较少,不宜施加过多肥料,历经7 ~10 d 的时间,旱稻植株进入分蘖旺盛期,此时需要追肥,在此期间,可以适当提升肥料的施加量,更好满足旱稻植株的生长发育需求。④拔节肥。种植人员要结合旱稻叶色的具体情况来确定施肥时间,如果旱稻植株的叶色表现为浓绿状态,则可以暂停施肥,同时还要晒田控苗。如果旱稻植株的叶色正常,远看呈现青绿色,近看呈现碧绿色,可以进行晒田处理,不进行追肥。若旱稻植株黄瘦,则需要立即追肥,还要先追后晒,为旱稻植株的健康生长提供养分[3]。

3.2.2 合理灌溉

和水稻植株相比较,旱稻对水分的需求量比较低,但是,在实际种植期间,种植人员需制订完善的灌溉方案,防止水分过多对旱稻植株的生长发育带来较多负面影响,显著降低各类病虫害发生率。种植人员需要构筑田埂,田埂具备保水的作用,因为旱稻生长环境较为干旱,在干旱时节,可能会发生降雨量减少的现象,在此背景下,种植人员可用田埂将旱稻种植区域全部圈起来,由此提升此区域保水性能,即便遇到干旱问题,也可以有效应对。

种植人员也可构建稳定的灌溉和排水系统,如果水分较多,会增加各类病虫害的实际发生率,故种植人员需要对具体灌溉和排水实施科学控制,避免大面积积水给旱稻植株健康生长带来严重的影响。在实际灌溉期间,种植人员需要根据当地水利设施的运行情况,在确保灌溉效果的基础上,加强节水,确保农业种植和资源节约能够同步进行[4]。

和灌溉设施不同,排水设施的工作重点是有效应对外界突发暴雨气候,如果外界空气较为潮湿,会明显提升旱稻植株发生病虫害的概率。若外界天气异常,降雨量过大,种植人员还要及时进行排水,为旱稻植株的生长发育提供一个良好环境。与此同时,种植人员还要密切关注外界气候变化,结合外界气候变化情况,对现行的灌溉和施肥方案进行调整。旱稻的灌溉和施肥通常是一个相辅相成的过程,要求种植人员结合旱稻植株的具体生长状况来确定,如果外界气候较为干旱,种植人员可进行周期性的灌溉,如果外界的降雨量比较大,则需要及时进行排水,避免引发病虫害问题。

3.2.3 药物防治措施

药物防治是防治旱稻植株病虫害的重要手段之一,种植人员要结合病虫害的具体情况,合理用药,促进旱稻植株健康生长。

(1)在播种之前,需要对种子进行消毒,并且还要加强田间灭鼠,确保旱稻种子具备良好抗病能力,减小田间老鼠对旱稻植株健康生长带来的威胁[5]。

(2)在旱稻植株出苗到抽穗之前,旱稻需面对二化螟和稻瘟等多种病虫害威胁,若已经得到相应的防治要求,种植人员可根据具体的病虫害,采用针对性防治措施。比如,对于叶稻瘟,每亩地可以采取75%的三环唑30 g 兑水50 ~60 kg,能够获得比较好的防治效果。

(3)旱稻植株抽穗之后,种植人员还要重点防治稻瘟病,特别是在之前发生过稻瘟病的区域容易存在此类致病菌源,需要采用科学应对方法。每年的8 月-9 月,是旱稻植株抽穗的重要时期,此时的植株特别容易染病,种植人员要引起重视。针对叶稻瘟,每亩地可以使用75%的三环唑30 g,或者采用40%的克瘟散乳油75 ~100 g 兑水50 kg,分别在开始出穗和齐穗时期各喷1 次。

3.2.4 生物农药防治措施

所谓生物农药防治措施,重点指的是从生态角度分析所采用的具体防治方法,因为旱稻植株的生长环境较为干旱,和水稻植株相比较,旱稻发生病虫害的概率比较低,并且规模也比较小,若盲目采用药剂实施干预和治疗,可能会起反作用,严重的还会因为农产品农药残留量过大而引起严重的污染。所以,在生态农业发展背景下,合理运用生物农药防治技术显得特别重要,此种方法比较适合应用在病虫害发生规模比较小的区域,在不产生任何污染的条件下实现各类病虫害的有效消除。比如,针对旱稻一代二化螟的防治,在旱稻分蘖期初见枯心时,每亩可以使用球孢白僵菌可湿性粉剂20 g 兑水30 kg,进行均匀的喷洒处理。旱稻植株进入孕穗到成熟期,稻纵卷叶螟进入幼虫阶段,此时可采用球孢白僵菌可湿性粉剂20 g 兑水20 kg 均匀喷洒。旱稻孕穗到成熟期,每亩可以使用球孢白僵菌可湿性粉剂20 g 兑水为1500 倍液实施均匀喷洒。要特别注意的是,在应用生物农药期间,不可以和其他类型的杀菌产品混合施用[6]。

4 结语

综上,本文主要介绍旱稻种植与病虫害防治技术要点,优化旱稻种植技术并加强病虫害防治不但能够促进旱稻植株的健康生长,而且可以提升旱稻产量。因此,本文的研究也将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良好的帮助和借鉴。

猜你喜欢

旱稻稻瘟病灌溉
唐山地区旱稻种植技术
基于Meta-QTL和RNA-seq的整合分析挖掘水稻抗稻瘟病候选基因
干旱及洪涝灾害对旱稻产量的影响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磷酸镁铵缓释肥在旱稻上的减肥增效试验研究
西双版纳试种高产旱稻获成功
不同药剂防治苗稻瘟病、叶稻瘟病效果试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