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探讨

2024-01-23陈胜军夏晶张建标黄志华钱辉

江西农业 2023年24期
关键词:秧田秧苗高产

陈胜军,夏晶,张建标,黄志华,钱辉

(江西省红壤及种质资源研究所,江西 南昌 330200)

对水稻进行综合分析能够得知,其本质上属于当前社会我国所栽种的主要经济农作物之一,通过提升水稻产量能够在充分确保我国整体粮食安全性的同时,满足社会现代化发展过程中人们对于粮食的实际需求,并为地区经济水平的提升提供充分保障,最终确保农村现代化发展目标能够真正得以实现。在此背景下,为进一步提升水稻产量及质量,相关部门更需在明确水稻高产种植需求的基础上,将水稻高产栽培技术体系综合运用起来,进而借助高产栽培技术体系的有效应用从源头提高水稻产量。此外,在提升水稻质量方面,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开展尤为重要,其不仅能够有效避免病虫害问题给水稻健康生长带来负面影响,还可推动水稻高产目标的实现。

1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1.1 秧苗处理

在水稻栽培过程中,秧苗处理属于水稻高产栽培技术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在落实秧苗处理工作时,工作人员需针对秧苗的健康性进行严格把控,并尽可能选择一些本身具备良好抗旱及抗病害能力的秧苗,从而推动水稻高产栽培目标的实现。首先,重点落实水稻品种的选择工作。通常情况下,水稻品种的不同使得其在品质、生物特性等多个方面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其生长对于水分、温度等条件的需求也有所不同。因此,工作人员在选择水稻品种时,应结合地区农业部门推荐及现场栽培条件不断提升品种选择的科学性,进而为水稻高产栽培目标的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1]。此外,在现场栽培条件方面,工作人员需重点分析种植区域土壤的肥力、灌溉条件等多种影响因素,进而充分确保秧苗处理科学性,并借此推动后续高产栽培技术应用目标的实现。

1.2 育秧

通过育秧工作的有效落实,能够在有效提升水稻秧苗质量的同时,为后续水稻栽培优质、高产目标的实现提供充分保障。对水稻育秧进行综合分析则能够得知,其本质上指的就是通过特殊手段提升秧苗发根能力,并降低水稻植伤率,进而在充分确保秧苗存活率的同时,推动其产量的提升。在此过程中,育秧人员需重点关注以下几点工作的落实:

首先,在秧田处理方面,需以当地实际状况为基础,尽可能选择一些土壤肥力强、灌溉便利的农田作为秧田,并制定科学的秧田翻耕及底肥施用方案。在对秧田进行翻耕时,工作人员需确保翻耕的平整度,并通过翻耕工作提升秧田各个区域的均匀性。在基肥施用方面,则应针对秧田实际肥力状况、水稻品种等多个方面展开深入分析,从而进一步确保基肥施用的科学性、合理性。

其次,在种子处理方面,为进一步确保育秧工作的实际开展效果,工作人员需通过针对优质水稻品种进行科学处理的方式,切实提升种子纯度,并借此从本质上确保水稻种子的发芽率与成活率[2]。种子筛选阶段,工作人员应将风选、筛选以及比重选等多种方法综合起来运用。通常情况下,风选、筛选方法相对较为简单,仅需依靠肉眼及风机便可实现,而比重选方法则要求工作人员在严格落实盐水配置比例的基础上,通过将水稻种子放入盐水中的方式,将浮于水面的杂物有效剔除出去,并将水底的种子捞出,借助清水清洗的方式全面提升水稻种子的整体质量。选择种子后,工作人员则需结合相关要求对种子展开科学的消毒处理,从而促使其病虫害抵抗能力得以显著提升。在种子播种前,应将种子进行持续2 ~3 天的晾晒,并对播种时间及播种量进行严格控制,避免因温度等因素的影响而引发水稻栽培质量问题。因此,播种阶段,工作人员需做好天气、温度以及育秧方法等多方面的分析研究工作,尽可能降低播种期各类影响因素给育秧带来的负面影响。

最后,在育秧方面,随着水稻品种的不断发展,育秧方法也愈发多样化,常用的育秧方法主要可划分为水育秧法、旱育秧法以及湿润育秧法等多种不同类型。分开来看,水育秧法的应用通常是以淹水管理工作为主,对秧田进行科学管理并推动育秧工作的落实,通过对这类方法的合理应用能够借助水层保温作用降低温度给秧苗带来的不良影响,但是,水育秧法在实际应用时却极易引发土壤氧气缺失等问题,并导致秧苗地难以扎根土壤。现阶段,应用较为广泛的育秧法为旱育秧法,大棚育秧、薄膜育秧等均属于旱育秧法中的重要内容,这类方法在实际应用时仅需做好土壤保湿工作便可,并且其在抗旱、抗寒等多个方面均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应用优势,旱育秧法在育秧工作中的合理应用从本质上推动了育秧工作目标的实现。此外,为有效避免种子出现闷死、旱死等不良现象,还需严格控制播种深度,并针对气温、地温等因素进行科学把控,尽可能避免种子生长过程中出现上述不良现象[3]。另外,为有效应对病害问题,工作人员还应在不断提升秧田灌溉科学性的同时,强化秧田管理力度,并借助硫酸铜溶液等药剂的合理运用,全面应对育秧阶段出现的死苗及立枯病等诸多问题,进而实现良好的育秧效果。

1.3 移栽

水稻栽培过程中,通过移栽技术的合理应用能够从本质上应对因秧苗自身密度过大而引发的各类问题,并有效提升秧苗根系的生长效率,进而为水稻高产栽培目标的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结合实际情况来看,在应用移栽技术时,工作人员需明确秧苗适宜移栽的时期。通常情况下,旱育秧苗的移栽应在中苗叶龄为3.1 ~3.5 叶、大苗叶龄为4.1 ~4.5 叶阶段进行,进行插秧操作前,则应严格落实秧田水深方面的控制工作,将水深控制在1 厘米左右,从而全面避免因秧田水深过浅或过深而引发的诸多问题。在插秧深度方面,则应将其深度严格控制在2 厘米上下,进而有效预防秧苗出现散苗等问题。此外,在应用移栽技术时,移栽密度的控制尤为重要,因此,工作人员需结合秧田肥力状况、秧苗素质以及品种等因素确定并控制好移栽密度,从而在充分确保秧苗移栽合理性的基础上提升移栽质量,最终为水稻高产栽培目标的实现提供充分保障。

1.4 肥水管理

结合实际情况来看,在水稻栽培中所应用的肥料主要为有机肥,为进一步满足秧苗生长对于土壤肥力的需求,需将有机肥与无机肥配合使用,从而通过为秧苗提供充足养分的方式,推动水稻产量及质量的共同提升[4]。在肥水管理方面,工作人员需在施加底肥后结合水稻实际生长状况适当追加肥料,在追加肥料时切勿同时进行除草、灌溉等操作,进而避免其他操作活动的开展给追肥效果造成影响。通常情况下,水稻追肥主要可划分为分蘖肥和穗肥,在进行追肥操作时,工作人员需针对肥料的实际种类以及用量等多个方面展开深入分析,从而进一步确保肥料的追施能够全面满足水稻生长需求,并推动水稻高产、高质量目标的实现。此外,在水稻灌溉方面,则应以“后水不见前水”这一原则为主,结合水稻不同阶段生长需求的不同制定科学的灌溉方案,进而全面提升水稻生长的健康性。

2 病虫害防治探讨

2.1 加强灾害风险监测

在运用高产种植技术落实水稻种植活动时,通过开展预测与监测工作,能够在提升及时发现病虫害问题的概率的同时,帮助工作人员针对水稻病虫害问题进行有效的预防工作,进而尽可能降低病虫害问题给水稻健康生长带来的负面影响。结合实际情况来看,对水稻病虫害进行科学预测与监测能够给水稻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开展提供更加精准且全面的数据信息,并确保应用的水稻病虫害防治措施的针对性能够从本质上获得显著提升,进而全面降低水稻出现病虫害问题的概率,最终推动水稻高产栽培目标的实现。此外,借助预测与监测工作还可促使工作人员在明确水稻品种、栽培方式等内容的基础上,科学落实水稻病虫害问题的预测工作,进一步强化水稻病虫害防治工作力度,并避免病虫害问题的扩散,最终实现良好的水稻病虫害防治目标。

2.2 掌握虫害防治方法

对水稻病虫害防治方法进行综合分析能够得知,在应对水稻病虫害问题时,常用的技术手段主要可划分为以下几种不同类型:

2.2.1 物理防治技术

在水稻病虫害防治方面,物理防治指的是借助电流器械、光谱等物理手段消灭水稻中存在的害虫。常见的物理防治技术通常可分为机械防治与人工防治。分开来看,机械防治是以害虫本身具有的趋光性为基础,借助灯光对害虫进行诱杀,在机械防治方面,测报灯能够起到良好的虫害预测效果[5]。机械防治技术的优点是不会对水稻植株造成过多影响,这使得在水稻高产、高质量种植过程中,机械虫害防治技术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价值。人工防治则是通过栽培管理、除菌以及密植控制等工作的有序落实降低害虫基数,进而起到良好的虫害防治效果。结合实际情况来看,机械防治在虫害防治方面具有的价值远高于人工防治,但是机械防治需要依靠相关机械设备,进而使得水稻栽培成本大幅度提升。

2.2.2 生物防治技术

在水稻虫害防治中,生物防治指的是通过利用害虫的天敌起到良好的病虫害预防与控制效果。在应用生物防治技术时,工作人员首先需明确水稻遭遇害虫的种类,并借此进一步确保害虫天敌选择的科学性,从而降低害虫的繁殖率。生物防治技术本身环境破坏力度较小,因此其属于绿色虫害防治技术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2.2.3 化学防治技术

在病虫害防治方面,化学防治技术本质上就是通过对相关化学药剂的合理应用对水稻生长中出现的病虫害问题进行防治,这类技术应用起来较为简单且见效快,因此其属于水稻病虫害防治中应用频率较高的防治技术手段。但是,化学防治技术通常无法长期针对水稻病虫害问题发挥作用,并且在面对大范围病虫害问题时,化学防治技术的应用便难以发挥出较好的作用,再加上化学药物极易在水稻植株中残留,久而久之害虫便会产生耐药性,水稻种植质量也将因此遭受直接的负面影响。因此,在应对水稻病虫害问题时,应尽可能选择一些生物制剂替代化学药剂,并不断提升药物使用的针对性,进而全面推动水稻高产栽培目标的实现。

2.3 针对性开展重点防治

为进一步提升水稻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针对性,工作人员需重点关注以下工作的落实:首先,在水稻病害方面,常见的水稻病害问题有稻瘟病、纹枯病等多种类型,这些病害问题的出现均会给水稻的健康生长发育带来严重影响。为此,在应对稻瘟病时,工作人员应合理运用化学防治方法,通过将75%的三环唑药剂与水进行混合,并采用1 周喷洒1 次,连续喷洒3 周的方式,对水稻稻瘟病进行有效控制[6]。在开展水稻纹枯病防治工作时,工作人员则应明确此类病害问题发生的原因,通过对土地进行翻耕,将土地中生长的杂草清除出去,再加上配方肥的合理运用,有效防治纹枯病,进而全面确保水稻的健康生长。其次,在虫害防治方面,水稻常遭受二化螟与稻飞虱等害虫的影响。在针对这类虫害问题开展防治工作时,则可使用20%的三唑磷乳油,按照1500 mL/hm2的剂量与水进行配置并喷洒。稻飞虱本身类型相对较多,为有效降低稻飞虱给水稻带来的负面影响,工作人员可喷洒浓度为40%的乐果乳剂,以杀灭稻飞虱,最终实现病虫害防治工作的有序落实,为水稻高产栽培目标的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

3 结语

综上所述,高产栽培技术的合理运用能够从根本上提升水稻产量。水稻作为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其产量的提升在促进社会发展、确保人们生活质量等多个方面均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价值,在此背景下,应重视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在应用高产栽培技术时,工作人员需重点落实水稻品种选择、肥料施加等工作,从而确保高产栽培技术的应用成效得以充分发挥。此外,为有效应对水稻病虫害问题,工作人员还需在明确水稻易患病虫害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多种防治技术手段,从本质上降低病虫害问题给水稻健康生长带来的影响,最终为其高产、优产目标的实现提供充分保障。

猜你喜欢

秧田秧苗高产
除草型麻地膜在水稻秧田的应用及对水稻的影响
DA-6对番茄秧苗生长的影响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探讨
感怀
农民
秋茬蔬菜高产有妙招
基于Meanshift和Hough变换的秧苗行中心线提取
水稻机插秧育秧须选好秧田
超级杂交稻广两优1128高产栽培技术
无公害大葱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