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生态伦理意蕴

2024-01-23徐雪苗

关键词:共生伦理现代化

徐雪苗

(中国人民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872)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蕴含的生态伦理意蕴为把握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有力的价值支撑,为解决现代化进程中的生态环境问题提供了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生态伦理是用道德的力量来调节和规范人对自然界的行为,扩展了伦理关怀的范围,将人与人的伦理关系延伸到人与自然的伦理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培育生态道德和行为准则”[1]。生态道德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应有之义。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以生态文明为导向,展现了人类文明的新形态,有效克服了西方现代工业文明中的矛盾,拓宽了人类文明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生态伦理起点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理念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生态伦理起点。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是实现现代化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也是生态伦理关注的核心问题。要消解人与自然的矛盾,前提是作为实践主体的人如何诠释人与自然的关系。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决定了人对待自然的伦理态度。资本逻辑主导下的西方现代化奉行个人利益至上的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强调人对自然的主宰地位和控制,只有人才有资格获得道德关怀,把人的利益作为制定伦理规范和道德原则的唯一标准,由此导致了人类行为对自然规律的背离,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强调“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与自然以共生的方式存在,转变了人对自然的单向度的、机械式的控制和支配的关系,明确了人对自然的道德责任和义务,使人与自然的关系建立在一种新的伦理原则的基础之上,重塑了人对自然的伦理认知。

(一)“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理念跳出了西方“资本逻辑”的窠臼

西方现代化的逻辑是“资本至上”,其生产方式都是围绕资本和利润展开的。资本的目的就是增殖,创造剩余价值。受资本逻辑统治的资本主义社会追求发展至上,大自然是满足资本增殖的工具。人类所关注的只是自然的有用性,把自然当作人类可以利用的资源。一方面,资本主义生产不断扩张的本性必定会造成自然资源的大量浪费。另一方面,在消费领域,资产阶级大力宣扬物质主义和消费主义的生活方式,把商品消费作为衡量人生存价值的标准,把物质享受等同于幸福生活追求的目标。“大量生产、大量消耗、大量排放”的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无视自然界整体的动态平衡,加剧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改造自然的能力越来越强,人也在观念上越来越背离自然,人类将自己视为自然的主人。因此,在资本面前人类对自然的基本价值取向是控制和征服,充满了强烈的人类中心主义倾向,忽视了对自然的伦理关注。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价值观把人与自然对立起来,强调人是唯一的价值主体,人只对自身有责任和义务,自然不在人类的道德关怀范围之内。在这种观念的支配下,人对大自然的索取缺乏合理性的约束和限制,当人类对自然界的掠夺式开发和无节制的耗费超出自然界本身的承受能力和自我修复能力时,就导致了生态系统的失衡。因此,“资本逻辑”下人与自然的二元对立是生态环境恶化的深层次原因。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理念跳出了西方“资本逻辑”的窠臼,重构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2]“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理念突出强调人与自然是一种共生关系,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不可分割的生命整体,二者应当和谐共生、协同共进。以生命共同体为视角阐释人与自然的关系,摒弃了主客二分的矛盾对立的思维前提,克服了西方“资本逻辑”下对待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的局限性,构建了一种新型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推动形成人与自然之间的双向互动和良性运行机制。“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理念本质上超越了传统的发展模式,站在生态文明的高度,倡导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环境问题归根结底是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问题”[3]。“资本逻辑”下的传统发展模式片面追求财富和经济的增长,随之而来的是资源枯竭、能源危机和生态环境恶化等一系列问题。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在人类社会发展和自然环境保护之间找到了一个联结点,以绿色发展为导向,推动了人类文明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范式的转型。在“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理念的指导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从人与自然互动关系的整体维度去把握人类实践活动的价值取向,不局限于人或者自然本身的价值,在关注人的价值和整体利益的同时也强调人对自然的道德和义务,解决了人与自然的对立状态,实现了文明发展的转型,引领了人们生态道德观念的变革。

(二)“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理念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与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的结合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理念深刻揭示了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关系,阐释了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新格局,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奠定了科学的本体论基础。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理念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人与自然是一个相互交织、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首先,人是自然界的产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4]。自然界提供给人们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明确指出,劳动之所以存在正是由于自然界提供给了劳动加工的对象,给劳动者提供了维持肉体存在所需要的生活资料。其次,人类作为自然存在物,是能动的有意识的实践主体,通过劳动与自然之间进行物质变换。但是,人类对大自然的改造必须考虑客观条件的制约,从实际出发,以尊重自然规律为前提和基础。最后,人与自然相互依存、休戚与共,自然界和人的实践活动紧密联系。人类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界的同时,自然界也深深地打上了人的目的和意志的烙印,将自然界从自然之物转化为为我之物,成为人化自然和人的本质力量的体现。人类与自然界在实践过程中相互依存、相互影响,从而形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共同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破坏大自然就等于损害人类自身。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理念传承和创新了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中国文化过去最伟大的贡献,在于对‘天’‘人’关系的研究”[5]。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伦理智慧,“天人合一”“民胞物与”“道法自然”“敬畏天命”等生态价值理念反映了中国人在古代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阐释,强调尊重自然,遵循自然环境的运行规律,主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观,为我们突破和超越西方人类中心主义提供了思想启迪。“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理念创造性地把中国传统的生态思想资源、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和现代文明结合起来,重新激活了中国传统生态文化的内在生命力,推动了中国传统生态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丰富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内涵意蕴。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理念一方面把人与自然所构成的世界看作一个生命有机体,另一方面也将自然视为一个有机的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各个要素之间共同维持着系统的和谐、稳定和完整。任何一个环节被破坏都会导致整个生态系统失去平衡。要想实现人类社会发展和外部自然环境之间的良性循环,就必须树立系统性、整体性的生态思维方式。山水林田湖草沙是一个生命共同体。在生态环境治理过程中,要统筹生态的各要素,重视自然界各部分之间的有机联系,加强生态系统整体保护和修复。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地提出了“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实现了人们看待人与自然关系的思维方式的重大转变,为重塑人们的生态价值观奠定了理论基石。生态伦理的意义在于,通过转变人们对待自然的态度和价值观念,培养人们理想的生活态度和恰当的生活方式,使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能够得到有效解决。

二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生态伦理构建

人对待自然的伦理态度是人与自然交互作用中的深层次内容,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的选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强调在敬畏自然、尊重自然和顺应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利用和改造自然,构建了包括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以人民为中心的生态价值立场、生态文明建设的生态正义追求在内的生态伦理思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所构建的生态伦理不仅倡导人与自然协同共进的伦理,也从人与人的伦理关系层面寻求解决人与自然矛盾的途径和方法。

(一)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

在人类利益和生态环境二者之间的关系上,人类中心主义过分强调人的至上性,是以“绿水青山”换取“金山银山”,把人类的发展建立在对自然的掠夺和破坏上;生态中心主义过分关注自然的内在价值和权利,消解了人的主体性,限制了人的持续发展需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摒弃了机械对立的传统思维模式,强调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科学的价值指引。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自然环境保护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要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认识上充分肯定了自然生态的价值,强调了“良好生态本身蕴含着无穷的经济价值”[6],引导着人类在处理自身活动与保护自然环境的关系时的基本价值判断标准。只有保护好生态环境,才能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生态是发展的基石。因此,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内在地蕴含着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价值取向和道德情感。尊重自然是人在对待自然的时候应该秉持平等的态度,人是自然界的有机组成部分,人与自然是一种共生的关系;顺应自然是人应该遵循自然规律行事,在自然所能承载的范围之内合理支配和利用自然资源;保护自然是维持生态平衡、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逻辑必然。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了由被动应对到主动作为的重大转变。但是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我国的生态环境改善的基础还不稳固,必须牢牢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价值理念的引领,凝聚全体人民建设美丽中国的强大动力,提高人民群众保护生态环境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生态理性和经济理性有机结合起来,推动着绿色发展。发展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也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关键。当下的中国既需要解决生态环境危机,同时也面临着发展生产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总任务。我们既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发展,也不能为了生态环境而放弃发展,关键是找准发展和保护之间的结合点,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双赢。任何一种发展模式都是建立在一定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之上的。中国式现代化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探索绿色发展的新模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走出了一条兼顾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了生态和经济的深度融合发展。绿色发展克服了传统发展模式对待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的局限性,缓解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和对立,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协同共进,是发展观的深刻革命。

(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生态价值立场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生态价值立场。为了人民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依靠人民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既要“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7],也要把“建设美丽中国转化为全体人民自觉行动”[8]。以人民为中心在生态方面的体现就是要切实实现好、维护好、落实好人民的生态利益,高度重视人民群众的中心地位和主体作用,坚持生态共建共治共享。

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社会-自然”的有机联系和内在统一,要求我们综合考虑人的需要、社会的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既要充分发挥人的主体作用和主观能动性,又要按照自然规律行事,承担起保护自然的责任和义务,把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统一起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人,是以人民为中心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9]。在人与自然的互动过程中,人类是价值的主体,人的价值是本位价值。价值是关系范畴,“而不是一个实体范畴”[10]。脱离人与自然的关系,尤其是抛开人类空谈自然的内在价值是虚幻的,是没有意义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在人类具体实践活动中展开的,所要达到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人类解放和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人类的整体利益是生态伦理学的利益基础”[11]。马克思、恩格斯明确指出,人与自然的关系实质上是人与人的关系。但是,以人民为中心并不是忽视自然,将人的价值凌驾于自然之上,而是在人的活动中理解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础上实现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人对自然的改造行为和活动必须在生态承载能力范围之内,遵循自然内在的客观规律。

以人民为中心体现了生态伦理落实的主体是人。人与自然的和谐直接关系到人民的切身利益,生态利益是人民利益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要坚持环境保护为了人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已经不仅仅停留在浅层次的物质生活水平上,而是更多地体现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各方面。生态环境的好坏不仅影响着当代人的生活质量,也关系着后代人的利益和发展。建设以人民为中心的生态文明充分体现了对后代人高度负责的精神,真正维护了人民群众的现实利益和长远利益。另一方面,要坚持环境保护依靠人民。人民群众是环境保护的行动主体,解决环境问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尊重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引导人民群众积极、主动地参与生态治理的全过程,使每个人都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者和推动者,发挥人民群众的磅礴伟力,凝聚起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合力。

(三)坚持生态文明建设的生态正义追求

马克思、恩格斯提出解决人与自然、人与人两种矛盾的根本途经是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解以及人类本身的和解”[12],指明了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正确方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推动人类文明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范式转型的必由之路,体现了建设生态文明的价值目标,内在地继承和发展了“两个和解”思想中处理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价值取向。生态文明遵循人、社会、自然协调发展的客观规律,寻求更深刻意义上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统一。

马克思从物质变换理论探讨了“两个和解”的实现。物质变换有两个重要方面,一方面是以劳动实践为中介的人类和自然界之间的物质变换;另一方面是以使用价值为基础的社会间的物质变换。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本质原因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对自然资源掠夺式的开发与破坏使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产生了异化,违背了自然生态系统的循环规律,正常的物质变换过程中出现了断裂。而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扩张的无限性和自然生态承载能力有限性之间的冲突和对立不可调和,只有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实现共产主义,才能弥补和修复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变换的裂缝。马克思在描绘共产主义时明确指出,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矛盾的最终解决是实现人道主义与自然主义的统一。“两个和解”是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最高价值追求,是解决生态问题的根本途径。共产主义社会下生产的目的是人们的实际需要而不是为了追求利润,人们可以通过消耗最小的力量合理地控制和调节人对自然的实践活动,通过解决人类社会发展中的矛盾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解。

生态文明彰显了生态伦理的公平取向。生态正义是生态文明的重要价值追求,也是生态伦理的重要内涵。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实现生态正义是达成“两个和解”的重要途径。生态文明建设与“两个和解”思想具有内在的一致性,而且更加符合当代社会的基础和实践。生态文明是对工业文明的反思批判和变革超越,把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和谐共生、良性循环、持续繁荣作为基本宗旨,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新阶段。生态文明建设既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也追求人与人的和谐,要求实现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根本性变革。我国的生态文明建立在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之上,强调公平和正义,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平等享有生态权益。良好的自然环境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13]。这里的环境公平不止是代内公平,也是代际公平。一方面,把优美的生态环境作为一项基本公共服务,让人们共享生态文明建设成果,满足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景,努力实现当代社会公平正义。另一方面,要协调好当代人的需求和后代人的发展之间的关系,维护好后代人的环境权益。总之,生态文明建设要在解决人与自然冲突的同时,化解人与人之间的矛盾,达成两大关系的和解。

三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生态伦理指引

生态伦理的最终指向是与社会生活相结合,落实到实践当中去。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有着丰富的生态伦理内涵,不仅在伦理价值层面确立了明确的价值取向,在实践层面也有着具体的指引。

(一)推进生态伦理实践,激发呵护生态环境的内生动力

当前,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结构性、根源性、趋势性压力尚未根本缓解,把推进生态伦理实践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十分必要的。生态伦理不仅表现在理论层面,而且与人们改造自然的活动息息相关。因此生态伦理的实践旨向归根结底是要在转变人们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基础上培育人们的生态道德,规范人们的生态行为,使人们选择有利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产生活方式。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原则,规定了人们在生态活动中的道德标准。这一价值只有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才能体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生态伦理指引。

2023 年7 月召开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述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处理好外部约束和内生动力的关系。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使生态文明建设始终保持常态化压力。目前,我国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的法律有30余部,行政法规100多件、地方性法规1000余件,这为构建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近年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历史性成就离不开制度和法治的保障。生态伦理是生态制度、法治的价值内核。推进生态伦理的实践有助于增强人们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激发全社会共同呵护生态环境的内生动力,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外部制约和内生动力的有机统一。归言之,建设生态文明,不仅需要自上而下的制度和法治作为保障,同时也需要自下而上的群众力量的参与和推动。现实中,人们的生态保护意识还比较薄弱,生态保护的行动力还需进一步加强,这些都成为制约生态文明建设的短板。要提升人们主动参与环境治理的热情就需要培养人们的生态文明意识、生态伦理观念,发挥生态道德对人民群众的约束和调节作用,转变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引导人们把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认识自觉转化为行为准则和实践行动。

(二)形成生态伦理规范,凝聚建设美丽中国的强大合力

生态伦理规范就是在生态价值观的指导下,把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把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意愿转化为扎扎实实的行动。伦理规范是价值理念在现实生活的具体化行为。2015 年印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提出,要积极培育生态道德,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2019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从推动道德实践养成的角度要求公民积极践行绿色生产生活方式;2023年,新修订的《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规范十条》增加了生物多样性保护、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的内容,引导人们自觉做生态文明理念的模范践行者。这些规范性文件的颁布和实施,鼓励和引导了公民个体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日常参与,为构建具体的生态伦理规范指明了方向。

具体来看,生态伦理规范的基本内容集中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履行“敬畏自然”“敬畏生态”“敬佑生命”[14]的道德责任和义务。“敬畏自然”“敬畏生态”“敬佑生命”[15]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需要公众学习掌握生态科学知识和技能,及时了解生态环境政策法规和信息,以科学的视角正确认识和了解人与自然之间的内在有机的联系。二是践行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涉及日常生活中吃、穿、用、住、行等各个领域的生态化转向。在能源资源使用方面,反对奢侈浪费,节约用水用电用气,购买节能环保低碳产品;在日常饮食方面,杜绝食物浪费,实行“光盘行动”,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在交通出行方面,优先选择步行和公共交通工具,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在废弃物管理方面,减少垃圾的产生,积极参与垃圾分类,正确投放垃圾。这些生态伦理规范体现着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实践要求,引导着公民在日常生活中主动践行生态道德,并在实践过程中进一步发展。生态伦理规范的生命力在于实践,贵在全民广泛支持和广泛参与。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不仅多次强调每个人都是生态环境的保护者、建设者、受益者,而且连续11年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号召大家做生态文明的实践者和推动者。2023年6月28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决定,将8月15日设立为全国生态日。全国生态日的设立更是一次建设美丽中国的生动实践,增强了全民生态环境保护的自觉性和行动力。

(三)实现生态治理现代化,贡献解决全球生态问题的智慧力量

实现生态治理现代化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内在要求。生态治理的困境之一就是理念困境。长期以来,传统的价值观念强调自然是人类征服的对象,错误地认为自然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因此,要推进生态治理的现代化,必须转变固有的观念,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充分认识到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从价值关怀与伦理反思中获得其实践的合法性”[16]。新时代,我们不断健全现代环境治理体系,明晰各类主体的权责,构建多元化主体协同共治机制,有效推进生态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向纵深发展,建构全社会共同推进生态治理的良好格局。

中国生态治理现代化的探索也为解决全球生态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生态环境治理问题不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问题,是全球性的问题。作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中国不仅从理论上探索了破解全球生态困境的解决方案,而且在实践上积极投身于全球生态治理的行动中,充分彰显了负责任大国的担当。一方面,中国为重塑全球生态价值观提供了明确指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不同的国际场合阐释“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理念、“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17]的理念,倡导在尊重自然、保护自然、顺应自然的基础上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中国的生态治理是“要在生态文明的背景下构建人与人、人与自然的整体适恰关系”[18],为全球生态治理提供了不同于西方的价值判断标准。另一方面,中国是全球生态治理的坚定践行者。从成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的首批缔约国,成为《生物多样性公约》及其议定书核心预算的最大捐助国,到宣布中国达到碳排放峰值和实现碳中和的努力目标,这些努力都为维护全球生态安全增加动能;从推动《巴黎协定》达成生效到设立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基金,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作出努力;从绿色基建到绿色能源,从绿色交通到绿色金融等,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中国始终深度参与全球生态治理,为世界提供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经验和中国方案。

四 结语

如何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发展层次和文明水平的象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擘画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崭新图景,指明了经济与环境、发展与保护协同共进的新路径,其蕴含的全新的价值追求和伦理精神是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重要体现。在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新征程中,面对新形势新机遇新挑战,要充分发挥生态伦理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道德支撑作用,增强全民生态环境保护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汇聚起建设美丽中国的强大合力。

猜你喜欢

共生伦理现代化
《心之死》的趣味与伦理焦虑
边疆治理现代化
人与熊猫 和谐共生
共生
护生眼中的伦理修养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现代化诠释
国内某1 700 mm热轧厂现代化改造
医改莫忘构建伦理新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