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苏洵:承前启后的古文大家

2024-01-22

巴蜀史志 2023年4期
关键词:苏洵苏辙欧阳修

苏洵不仅是古文创作的践行者,也是北宋古文运动的重要参与者,后人因其子苏轼、苏辙都以文章著名,故尊称他为“老苏”。他一生著作颇丰,除文集20 卷外,还著有《太常因革礼》(与姚辟合修)、《易传》(未完稿,后由苏轼苏辙接力续成)、《谥法》等,在经学、礼制、史学等研究领域卓有建树。

苏洵文章古朴简劲,语言犀利,纵横捭阖,见解精辟

在古文创作上,苏洵推崇孟子、荀子、韩愈的文章,又保留自己的特点,文章风格与同时代的欧阳修、王安石、曾巩等人都有不同。王安石就评价苏洵的文章“有战国纵横之学”,茅坤则认为其“杂出于荀卿、孟轲及《战国策》诸家”(《苏文公钞引》)。苏洵的文章明显带有战国纵横家的雄辩之风,因而呈现出古朴简劲、语言犀利、纵横捭阖、见解精辟的特点。

他的政论文章往往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主张“不为空言而期于有用”(欧阳修《荐布衣苏洵状》),如我们熟知的《六国论》一文,明以阐发六国以封地赂秦而导致灭亡的根本原因,实则为宋朝通过贿赂的方式向北辽和西夏换取和平的政策而发,是一篇借古讽今之作。

从文章渊源来看,苏洵的古文基本上是自学成才。他通过大量阅读、揣摩前人的作品,融汇各类风格并独树一帜。年轻时在家乡读书学习的这段时间,苏洵不仅熟读儒家经典,而且泛览诸子百家、各类史书和古今名文。苏洵在给欧阳修的书信中,自述是“取《论语》《孟子》及其他圣人、贤人之文,而兀然端坐,终日以读之者七八年矣”(《上欧阳内翰第一书》)。通过多年辛勤刻苦的阅读,苏洵积累了广博的学识,领悟贯通了不同的艺术创作技巧,最终完成了从“取法百家”到“自成一家”的转变。

并且,苏洵的读书、作文经验也深刻影响到两个儿子。对苏轼和苏辙来说,真的没有比父亲更合适的老师了。苏辙曾多次撰文回忆兄弟跟随父亲学习的经历,如在《再祭亡兄端明文》中说:“幼学无师,先君是从。游戏图书,寤寐其中。”赵令畤《侯鲭录》还记载苏洵要求年幼的苏轼拟写欧阳修的一篇谢表,而后苏轼凭借拟作中“匪伊垂之带有余,非敢后也马不进”之句令父亲击节称叹。可以说,二苏兄弟日后在汴京的成功,离不开父亲苏洵倾注心力的教导。

虽郁闷不得志,依然一腔热血成六千言《上皇帝书》

宋仁宗嘉祐元年(1056),苏洵带着两个儿子进京求取功名,在好友雷简夫、张方平的引荐下,苏洵得以结识欧阳修,并在进京后受到了欧阳修接待。欧阳修十分欣赏苏洵,赞扬他是“纯明笃实之君子”,称赞他的文章“辞辩宏伟,博于古而宜于今,实有用之言”。随后欧阳修向朝廷上了《荐布衣苏洵状》,还附上苏洵《权书》《衡论》等20 余篇文章,向朝廷举荐。布衣苏洵缘此契机名动京城,李廌《师友谈记》引苏轼的一段话说:“(欧阳修)荐章才上,一时公卿争先求识面,交口推服,声名一时大振。”欧阳修后来也曾回忆:“当至和、嘉祐之间,与其二子轼、辙偕至京师,翰林学士欧阳修得其所著书二十二篇,献诸朝。书既出,而公卿士大夫争传之。”(《故霸州文安县主簿苏君墓志铭》)

只可惜,欧阳修的上书在当时并没有得到朝廷的批准,直到两年以后的宋仁宗嘉祐三年(1058)十月,二苏兄弟在眉山老家给母亲守丧时,苏洵才收到朝廷诏命:由于先前欧阳修的举荐,朝廷下诏令苏洵入京到舍人院参加策论考试,通过之后便可授予官职。

面对这个“迟到”700 余天的机会,原本屡试不第、入仕不顺的苏洵内心很是不满,他对官场已心灰意冷,又加之发妻程夫人亡故,不愿千里跋涉再到京城参加考试,便以生病为由拒绝了朝廷征召。但他还是凭借一腔忧国热忱,写下一篇洋洋洒洒6000 余字的《上皇帝书》,呈给朝廷。

《上皇帝书》针对宋朝当时内忧外患的困境,苏洵在书中提出十项朝政改革建议,希望朝廷能够采纳。他虽在书中谦称天下大事“未敢遽言”,但其实对天下大事已了然于胸。这十项建议,涉及吏治、科考、外交诸多方面,切中时弊,可操作性很强,足以看出苏洵成熟的政治思想和拳拳的忧国爱民之心。

不啻为有宋一代古文大家

苏洵的文章气势雄伟,具有自己的独特风格,融汇多种艺术技法而又潇洒自然,曾巩评价他的文章“盖少或百字,多或千言,其指事析理,引物托喻,侈能尽之约,远能见之近,大能使之微,小能使之着,烦能不乱,肆能不流。其雄壮俊伟,若决江河而下也;其辉光明白,若引星辰而上也”(《苏明允哀辞》)。苏洵上承韩愈、欧阳修的古文之风,下启苏轼、苏辙兄弟的古文之路,以自己的实际成绩为宋代古文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和丰富资源。茅坤评价他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曾巩、王安石、二苏兄弟“共为家习而户眇之者”(《唐宋八大家文钞总序》),不啻为有宋一代古文大家。

佳作赏析

《送石昌言使北引》

昌言举进士时,吾始数岁,未学也。忆与群儿戏先府君侧,昌言从旁取枣栗啖我,家居相近,又以亲戚故,甚狎。昌言举进士,日有名。吾后渐长,亦稍知读书,学句读、属对、声律,未成而废。昌言闻吾废学,虽不言,察其意甚恨。后十余年,昌言及第第四人,守官四方,不相闻。吾以壮大,乃能感悔,摧折复学。又数年,游京师,见昌言长安,相与劳苦如平生欢,出文十数首,昌言甚喜,称善。吾晚学无师,虽日为文,中甚自惭,及闻昌言说,乃颇自喜。

……

往年彭任从富公使还,为我言,既出境,宿驿亭,闻介马数万骑驰过,剑槊相摩,终夜有声,从者怛然失色。及明,视道上马迹,尚心掉不自禁。凡虏所以夸耀中国者多此类,中国之人不测也。故或至于震惧而失辞,以为夷狄笑。呜呼,何其不思之甚也!昔者奉春君使冒顿,壮士、大马皆匿不见,是以有平城之役。今之匈奴,吾知其无能为也。孟子曰:“说大人者,藐之。”况于夷狄!请以为赠。

《送石昌言使北引》作于宋仁宗嘉祐元年(1056)九月。题中的石扬休,字昌言,眉州人,与苏洵是同乡好友。他少孤力学,后登进士第,在当时也是一位饱读诗书的高尚名士。

苏洵在文章第一部分首先以自己童年时石昌言喂他枣栗的这件小事儿开篇,言语之间充满着浓浓的烟火气和人情味,能使读者深刻理解到苏洵对石昌言的深厚情谊。接下来文章分为两条线来叙述。一条是通过回忆自己读书、废学、感悔的求学经历,强调石昌言对自己坚定向学的激励作用和人生道路选择的模范作用。另一条叙述线路是通过自己的视角历数石昌言科举、守官、升任再到为天子使者的过程,表达出对石昌言的钦佩、崇敬、赞赏。

接下来的一段,是作者的议论和有感而发,可分为三层。第一层是借前任使者彭任跟随富弼出使辽国的见闻,告诫石昌言不要被契丹的虚张声势所吓倒;第二层是借汉朝娄敬出使匈奴,见到匈奴故意隐匿强兵壮马以麻痹刘邦的史实作为反例,指出契丹如今故意炫耀兵强马壮,实则显示出自己实力的孱弱;第三层是借孟子之语,鼓励石昌言站在辽国朝堂上时,要维护大宋的国家尊严,不辱自己的使命。这一段看似简短,但以今事、史事、语事三种不同的方式将议论层层深入,并从不同方面相继展开,足见苏洵文章的深厚功力。

《送石昌言使北引》是苏洵的代表之作和宋代古文名篇。本文前段重叙情,后段重说理。叙情之处始于二人情谊,结以使者身负的国家使命,语言平实朴素且感人至深、情理兼备,充分展现作者對友人远行的殷切嘱托和对国家尊严的自觉维护。说理之处融合古今事典、语典,取材得当、语言得体,文气充沛且慷慨激昂,凸显出苏洵古文一贯具有的雄辩色彩和深厚学养。

猜你喜欢

苏洵苏辙欧阳修
让我受益匪浅的一本书
画眉鸟
孟子何以行此:苏辙之问与宋代治道之争
苏辙晚年诗中“老卢”为谁?
苏洵发愤读书
苏洵焚稿
论苏洵的史学成就
欧阳修快马追字
苏辙:做苏东坡的弟弟是一种什么体验
勤奋的欧阳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