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书画:出新意于法度之中
2024-01-22
“方先君(指苏洵)与吾笃好书画,每有所获,真以为乐。”(《东坡志林》)苏轼从小就喜好书画,这种兴趣也来自父亲陶染。他在书画上亦有超越前人的艺术追求,在理论与创作上都卓然名家,甚至改变了近千年来的绘画走向。
首倡“士人画”
苏轼在陕西凤翔任时,当地留存着唐代名家吴道子和王维的画作,他便迫不及待地前去寻访。“何处访吴画,普门与开元。开元有东塔,摩诘留手痕。”(苏轼《王维吴道子画》)他说,善于工笔细描、以技法为长的吴道子犹属画工,以墨笔写意的王维更为他敬仰。之后,苏轼在多篇书画序跋都多次申明类似主张。
苏轼还首倡“士人画”(“文人画”)理论,他崇敬的王维也被奉为“文人画”的鼻祖。宋代以后,中国的绘画潮流从写真转向写意,图画性灵就是文人画艺术特点的具体表现。这也是苏轼对中国绘画艺术发展的重要贡献。
墨竹写意
苏轼特别喜竹:“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苏轼《於潜僧绿筠轩》)这既反映了他对竹一样的气节秉性的极度推崇,也是他朴素自然生态观的具体体现。或许正源于此,他特别喜欢用画笔来表达这种情愫。
从实践上,他先是效仿王维以墨笔画竹,后来又跟从墨竹名家文同(字与可,苏轼的表兄)学习。北宋著名书画家米芾认为,用墨的深浅来表现“墨竹”的立体感为文同首创,“以墨深为面,淡为背,自与可始也”(米芾《画史》)。苏轼有关绘画艺术的许多真知灼见,多受文同启发而提出,就连他自己的绘画风格也属于文同开创的“湖州竹派”。尽管现代传为苏轼墨竹传世作品的大多难以经得起推敲,但是好在丰富的文献也能指示苏轼绘画的情形。
米芾另一段文字说:“苏轼子瞻作墨竹,从地一直起至顶。余问:‘何不逐节分?曰:‘竹生时何尝逐节生?运思清拔,出于文同与可,自谓‘与文拈一瓣香。”苏轼继承文同的画法之外,而更发展了潇洒写意的风格。
苏轼钟爱的另一题材是枯木怪石。大概是因为这一题材也便于用墨造形,具有写意性、抒情性,就像孔武仲记录苏轼画怪石时那样——“吾之胸中若有嵬峨突兀,欲出而未肆”。
枯木的枝干虬屈与怪石的皴硬怪异,张力十足,就是苏轼主体性的展示,这与通俗的“甜美”式的绘画截然不同。也许可以这样说,苏轼的绘画心态不是画家,而是诗人。
尚意书风
相比于绘画,苏轼的书法艺术名声更大,作品数量也更多。黄庭坚曾言:“东坡道人少时学《兰亭》,故其书姿媚似徐季海。至酒酣放浪,意忘工拙,字特瘦劲,乃似柳诚悬。中岁喜学颜鲁公、杨风子书,其合处不减李北海。至于笔圆而韵胜,挟以文章妙天下,忠义贯日月之气,本朝善书,自当推为第一。数百年后,必有知余此论者。”
这段话不仅概括了苏轼一生学书的历程、取法的书家、书体的风格,也给予苏轼在宋代书法史一个极高的定位,这种评价并非出于学生对于老师的溢美。事实上,“宋四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苏轼确实名列宋代书家第一。
苏轼流传至今的代表作品有楷书《洞庭春色赋·中山松醪赋》合卷、《赤壁赋》,行书《寒食帖》等。
苏轼书法的重要特征:一是用墨丰腴,正如赵孟頫评价“黑熊当道,森然可怖”。在苏轼的作品中,字字丰润,枯笔、飞白极其罕见。二是结字扁平,就像黄庭坚调侃的那样“石压蛤蟆”。三是横轻竖重,这明显是学习颜真卿的结果。四是轻重错落有致,特别是行书中,字与字之间,经常会出现用笔一轻一重,致使字体一大一小错落分布的韵律感。
苏轼在书法理论也很有创见,比如他说:“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苏轼书法也并非完全“无法”,他遍学前代书家,书画中依然能见前代书家痕迹就是例证,但他反对简单机械摹古,更强调心中之意,“信手”所书之点画即是他书法的个性与创新,也是他自我心性的抒发,也与他的绘画理论异曲同工。后来,有人总结历代书法特征说“宋人尚意”,大约与苏轼这句话不无关联。
经典作品赏析
《寒食帖》
元丰五年(1082),苏轼贬谪黄州的第三年寒食节,作《黄州寒食诗二首》。寒食诗大意是:接连两月的秋雨如同秋天一样萧瑟,海棠凋谢。春江涨水,雨势侵袭,小屋就像叶渔舟漂流在苍茫烟水中。厨房空荡荡,只能在破灶里烧着湿芦苇煮些蔬菜。本来不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看见乌鸦衔着纸钱,才想到今天是寒食节。想回去报效朝廷,无奈国君门深九重,可望而不可即;想回故乡,但是祖坟却远隔万里,本来也想学阮籍作途穷之哭,但心却如死灰不能复燃。
从文辞上,这是一首凄苦悲凉、抑郁孤愤的作品,情绪的起伏同样也充斥在点画之间,书法节奏变化多端。
《寒食帖》字体就是苏体典型的结体宽扁,整体左低右高、左舒右密,并且点画多肥润。在具体文字上,还有很多细节值得关注。比如临近的“水”字极小,“灶”就极大,表现为大小错落。“我”“黄”“年”“惜”等字欹斜,“州”“容”“欲”等字则相对端正,正欹频繁交替。疏密、粗细也多有变化,比如“夜”字粗密,“病”字细疏。长扁变化,苏轼字整体宽扁,但是《寒食帖》中让人惊心动魄是有几个字,如“年”“中”“苇”“纸”等字都写得非常长,愤懑的情绪就像火山一样难以抑制地喷发。情感、文辞、书法节奏的高度统一,使得《寒食帖》问鼎神作。
苏轼去世后几年,黄庭坚在青神见到了《寒食帖》,在上面题写了跋文:“东坡此诗似李太白,犹恐太白有未到处。此书兼颜鲁公、杨少师、李西台笔意。试使东坡复为之,未必及此。它日东坡或见此书,應笑我于无佛处称尊也。”黄庭坚的评论精当,书法妙绝,气酣笔健,与乃师的诗文、书法并列,留下了中华文化史珠联璧合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