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苏家庭教育的现代价值
2024-01-22刘清泉
刘清泉
“一门父子三词客”,“词客”不是词人之意,而是擅长文词的人。“三词客”即苏洵、苏轼、苏辙父子,合称“三苏”。“三苏”之名,始见于北宋王辟之著《渑水燕谈录》:“苏氏文章擅天下,目其文曰三苏。盖洵为老苏、轼为大苏、辙为小苏也。”三苏父子皆入“唐宋八大家”之列。
当今中国,许多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期望太高,却不知道如何教育子女。在这样的背景下,三苏家庭教育尤值得关注。四川大学教授、著名学者曾枣庄先生说苏洵的“最大成就是培养出了苏轼兄弟成为文坛巨匠、朝廷名臣”,是“教育出苏轼兄弟的教育家”。
有鉴于此,2017 年我们开展了“三苏教育思想”专题研究,2022 年4 月、6 月,由巴蜀书社出版《三苏教育思想研究》《三苏教育名篇注评》两本书。《三苏教育思想研究》包含三苏的家庭教育思想、学校教育思想、社会教育思想和科举实践及主张四章,我承担的是第一章“三苏家庭教育思想”,也有四个内容: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形式、教育价值。教育目标主要有科举入世、治国安邦、修身养性,教育内容主要有经史子集、诗词文赋、琴棋书画、佛道典籍,教育形式主要有记诵作文、读书行走、寻找伯乐,以及三苏在中国教育史上的地位、影响和价值。在三苏家庭教育中,我以为,家庭规划、读书藏书、言传身教、自然发展,对于当今家庭教育,乃至学校教育,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家庭规划
规划是全面的长远的计划,一个国家要有规划、一个单位要有规划、一个家庭也要有规划。在三苏家庭教育中,其家庭规划值得借鉴,下边,从一个传说故事,来看三苏家庭教育规划。
(明)郑瑄《昨非庵日纂》记载:
东坡端正道人,乐善好施。有一异人频受施舍,因谓曰:“吾有二穴,一富一贵,惟君所择。”道人曰:“吾欲子孙读书,不愿富。”于是偕往眉山,指示其处。命取一灯燃之于地,有风不灭。道人遂以葬母。
在故事中有两个人物:一个是东坡端正道人,即苏轼祖父苏序;一个是异人。所谓异人,就是不同寻常之人,不外乎外貌不同寻常、言行不同寻常。外貌不同寻常,指容貌异常,留长发、穿奇装异服之类;言行不同寻常,指语言离谱、行为乖张之类。苏序多次接济那个异人,他就被感动了,要报答他。那个人说我知道两个风水宝地,一富一贵,你想要哪一个?苏序说:“我欲子孙读书,不愿富。”于是,他们一同前往眉山县的乡下,找到了那一个地方。这个地方估计是眉山县修文乡安道里,即今天的东坡区修文乡十字卡村。他指着那一块两丈见方的地方,叫苏序拿一盏油灯来点燃,有呼呼之风刮来,却没有吹灭油灯,让苏序大为惊奇,便买下这块土地。后来,苏序的母亲逝世之后,就把她安葬在这个地方,希望子孙显贵,读书做官。
发展方向确定了,就是走读书、科举、入仕之路,还要对实施过程进行动态管理。苏序对三个儿子的管理便各不相同:长子体弱多病,就要求他尽力;次子勤奋好学,便要求他严格;少子受挫不学,却纵而不問。
由此可见,一家之长的重要性、家庭规划的重要性、发展方向的重要性。正是因为苏序高瞻远瞩,规划了家庭发展的正确方向,才有后来的书香门第。
二、藏书读书
三苏藏书读书的家风值得借鉴,我们首先来看藏书。
(一)藏书
苏轼《答任师中、家汉公》诗云:
先君昔未仕,杜门皇祐初。
道德无贫贱,风采照乡闾。
何尝疏小人,小人自阔疏。
出门无所诣,老史在郊墟。
门前万竿竹,堂上四库书。
高树红消梨,小池白芙蕖。
常呼赤脚婢,雨中撷园蔬。
矫矫任夫子,罢官还旧庐。
是时里中儿,始识长者车。
烹鸡酌白酒,相对欢有余。
……
任师中,名伋,眉山人,苏洵友人,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通判黄州,后知泸州。家汉公,名勤国,亦眉山人,家定国从弟,早年从刘巨游,与苏轼兄弟为同门友。
在回复两位同乡故人的诗中说“门前万竿竹,堂上四库书”。自家大门之前有“万竿竹”,苏轼诗云“可使食无肉,不可使居无竹”可知对竹之喜爱,又说竹“群居不倚”“独立不惧”是对竹之精神的高度概括。
堂屋之内有“四库书”。首先联想到清代的《四库全书》。那是乾隆皇帝下令编纂的大型丛书,由纪晓岚等360 多位学者编撰,3800 多人抄写,耗时13 年才完成,可谓中国古代最大的文化工程。分经、史、子、集四部,故称“四库”。《四库全书》共收录3462 种图书,文、史、哲、理、工、农、医几乎所有学科都能从中找到源头和血脉。
“四库书”的说法清代之前已有,宋祁、欧阳修等编撰的《新唐书·艺文志一》云:“两都各聚书四部,以甲、乙、丙、丁为次,列经、史、子、集四库。”苏轼诗中的“四库书”,从苏辙所写《藏书室记》可知,为父亲苏洵所收录的几千卷藏书。
由此也联想到有关的一则传说故事。苏东坡少年时读了一些书,颇为自负地在自家门前贴了一副对联“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后来,一位老者拿出一本书给他看,他却一字不识,窘得满脸通红,忙把对联改成“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用以自勉。由此可知,只读父亲藏书是远远不够的。
苏辙晚年,在颍水之滨定居,建筑遗老斋、藏书室、待月轩,并分别为之作记。其《藏书室记》第一段回忆儿时的书房:
予幼师事先君,听其言,观其行事。今老矣,犹志其一二。先君平居不治生业,有田一廛,无衣食之忧,有书数千卷,手缉而校之,以遗子孙曰:“读是,内以治身,外以治人,足矣。此孔氏之遗法也。”先君之遗言,今犹在耳。其遗书在椟,将复以遗诸子,有能受而行之,吾世其庶矣乎!
此文中的藏书室即苏辙的书房,作者由此联想到自己儿时的书房。“其遗书在椟,将复以遗诸子”,苏洵留下来的书装在匣子里,放在书架上,准备传给子孙。这一段文字回忆了父亲为人、治学和教子方法。为人不贪钱财、不治生业,喜欢藏书、读书;治学目的内以治身,外以治人;为教子读书,亲手辑录成书,以作教材。此文实际上是一篇劝学的文章,告诉后人藏书、读书的重要性。
(二)读书
藏书的目的在于读书。苏辙《初发彭城有感寄子瞻》诗云:“念昔各年少,松筠閟南轩。闭门书史丛,开口治乱根。”纱縠行私第的书房南轩,掩映在松树、竹笼里,少年苏轼、苏辙常常把自己关闭在书房内,埋首书堆,攀登书山,苦读史书,讨论史实,探讨太平、动乱的原因,或者某项制度的确立、发展、变化、终结过程。下边我们来分享三苏读书的几个故事。
第一,质疑阅读法。
苏洵《高祖》文曰:
汉高祖挟数用术,以制一时之利害,不如陈平;揣摩天下之势,举指摇目以劫制项羽,不如张良。微此二人,则天下不归汉,而高帝乃木强之人而止耳。然天下已定,后世子孙之计,陈平、张良智之所不及,则高帝常先为之规画处置,以中后世之所为,晓然如目见其事而为之者。盖高帝之智,明于大而暗于小,至于此而后见也。
帝尝语吕后曰:“周勃厚重少文,然安刘氏必勃也。可令为太尉。”方是时,刘氏既安矣,勃又将谁安邪?故吾之意曰:高帝之以太尉属勃也,知有吕氏之祸也。
虽然,其不去吕后,何也?势不可也。昔者武王没,成王幼,而三监叛。帝意百岁后将相大臣及诸侯王有武庚、禄父者,而无有以制之也。独计以为家有主母,而豪奴悍婢不敢与弱子抗。吕后佐帝定天下,为大臣素所畏服,独此可以镇压其邪心,以待嗣子之壮。故不去吕氏者,为惠帝计也。
吕后既不可去,故削其党以损其权,使虽有变而天下不摇。是故以樊哙之功,一旦遂欲斩之而无疑。呜呼,彼岂独于哙不仁邪?且哙与帝偕起,拔城陷阵,功不为少矣。方亚父嗾项庄时,微哙诮让羽,则汉之为汉,未可知也。一旦人有恶哙欲灭戚氏者,时哙出伐燕,立命平、勃即斩之。夫哙之罪未形也,恶之者诚伪未必也,且高帝之不以一女子斩天下之功臣,亦明矣。彼其娶于吕氏,吕氏之族若产、禄辈,皆庸才不足恤,独哙豪健,诸将所不能制,后世之患,无大于此矣。夫高帝之视吕后也,犹医者之视堇也,使其毒可以治病,而无至于杀人而已矣。樊哙死,则吕氏之毒将不至于杀人,高帝以为是足以死而无忧矣。彼平、勃者,遗其忧者也。哙之死于惠之六年也,天也。使其尚在,则吕禄不可绐,太尉不得入北军矣。或谓哙于帝最亲,使之尚在,未必与产、禄叛。夫韩信、黥布、卢绾皆南面称孤,而绾又最为亲幸,然及高祖之未崩也,皆相继以逆诛。谁谓百岁之后,椎埋屠狗之人,见其亲戚乘势为帝王而不欣然从之邪?吾故曰彼平、勃者,遗其忧者也。
苏洵在《高祖》一文中,将阅读时产生的疑问,以及解答的过程,论述得很清楚。
问题一:高祖病危对吕后说:“周勃厚重少文,然安刘氏必勃也。可令为太尉。”当时天下已定,凡是可能威胁刘汉政权的大将,像韩信、彭越、英布等都被杀掉了。还有什么不安定的因素呢?苏洵抓住这个疑问思考,认为汉高祖刘邦知道会有外戚专权的吕氏之祸。
问题二:既知有吕后之祸,为什么不除去吕后?苏洵认为刘邦担心他死后,他的儿子(惠帝)年轻,驾御不了大臣、诸侯,因此,还要依靠吕后,如同医生用乌头(堇)治病,小用可治病,而不至于杀人。
问题三:打天下时,樊哙攻城夺地,功勋卓著,在鸿门宴上不顾个人安危,营救刘邦脱身。樊哙有如此功劳,刘邦却不分青红皂白要杀他,这是为什么呢?既然不能杀吕后,那么就削弱吕氏的权势,除去她的羽翼。吕氏之辈大多是庸碌之人,只有她的妹婿樊哙,最为豪健难以制服,因此刘邦杀他,是为了刘汉政权的稳固。这是他大智慧的体现,因此苏洵说他“明于大而暗于小”。
第二,八面受敌法。
苏轼《与王庠五首》(其五)文曰:
……但卑意欲少年为学者,每一书皆作数过尽之。__________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之,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其所欲求者耳。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如欲求古人兴亡治乱圣贤作用,但作此意求之,勿生余念。又别作一次求事迹故实典章文物之类,亦如之。他皆仿此。此虽迂钝,而他日学成,八面受敌,与涉猎者不可同日而语也。甚非速化之术,可笑!可笑!
在此文中,苏轼总结自己的读书方法——“八面受敌”。此法的秘诀在于,一书“皆作数过尽之”“每次作一意求之”,即每次集中精力阅读、思考、研究一个方面的问题。
前人多予称许,如(清)李慈铭《越缦堂读书记》中《升庵集》条云:“尝有人问苏文忠公曰:‘公之博洽可学乎?曰:‘可。吾尝读《汉书》矣,盖数过而始尽之。如治道、人物、地理、官制、兵法、财货之类,每一过专求一事。不待数过,而事事精窍矣。此言也,虞绍庵尝举以教人,诚读书之良法也。”这个读书方法,在今天仍具有参考价值。毛泽东说过:“苏东坡用‘八面受敌法研究历史,用‘八面受敌法研究宋朝,也是对的。”(《关于农村调查》,1941 年9 月13 日。载《人民日报》,1978 年12月13 日。)
苏轼的“抄读法”,即以抄书来读书的方法,亦很独特,兹不赘述。
第三,父子研读法。
(宋)周煇《清波杂志》卷1《用兵利害》云:
蘇东坡言:少时与父并弟同读富韩公《使北语录》,至于说大辽国主云:“用兵则士马物故,国家受其害;爵赏日加,人臣享其利。故凡北朝之臣劝用兵者,乃自为计,非为北朝计也。”三人皆叹其言明白,切中事机。老苏谓二子曰:“古人有此意否?”坡对曰:“严安亦有此意,但不明白。”老苏笑以为然。
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富弼以右正言知制诰出使契丹,他将出使过程中的一些话记录下来,即《使北语录》。
有一天,苏轼父子一起研读《使北语录》,其中富弼的一段话引起了他们的关注。富弼说,用兵会造成大量兵马伤亡,“国家受其害”,并且还要拿出官爵、财物来赏赐给将士,“人臣享其利”,臣子从中得到好处。所以凡是主张用兵的人,大多是为自己打算,不是为大辽国考虑。苏洵问两个儿子说:“古人有说过这种意思的话吗?”苏轼回答说:“严安也说过这类意思的话,但不如富弼说得明白。”苏洵十分高兴,认为儿子说得对。
严安是西汉时人,他上书朝廷,对汉武帝穷兵黩武的政策提出了批评,他只谈了对国家、百姓的危害,没有谈及“人臣之利”,因此苏轼说,严安不如富弼说得明白。
其中,有三点是值得学习的:一是学生主体;二是老师主导;三是肯定鼓励。
以上介绍的是读书法。除了读书,还有作文。苏轼提倡多读多写,他引用欧阳修的话说:
“唯勤读与多为之,自工。”三苏父子还常常同题作文,并比较长短、优劣,下面一则故事是联句。
第四,同学联句法。
苏轼《记里舍联句》文曰:
幼时里人程建用、杨尧咨、舍弟子由会学舍中,天雨,联句六言。程云:“庭松偃仰如醉。”杨即云:“夏雨凄凉似秋。”余云:“有客高吟拥鼻。”子由云:“无人共吃馒头。”坐皆绝倒,今四十余年矣。
短文回忆40 余年前往事。当时, 不过十二三岁。在“学舍”中避雨,暂时不能回家。这个“学舍”就是州学寿昌院吧。于是,程建用、杨尧咨、苏轼、苏辙依次以六言联句。诗云:“庭松偃仰如醉,夏雨凄凉似秋。有客高吟拥鼻,无人共吃馒头。”前二人以景物为对象。分别写庭院里的松树倾斜得厉害,就像喝醉了酒似的;夏天的雨,随风飘落,淅淅沥沥,一派萧索,给人凄凉之感。后二人以人物为对象。有一客人来到学舍,用手掩着鼻子,以浓重的鼻音,吟诵着诗句。前三人写的是别的景或人,而苏辙独出心裁写自己,说没有人与自己一块儿共同来吃这几个馒头。因此,在座的人,都笑得直不起腰。回忆少小时避雨之际的一件趣事,可见同学少年风华正茂的雅兴,亦可知作者的思乡之情。
三、言传身教
父亲的言传侧重在学业传授方面,而母亲的身教侧重在品德养成方面。
第一,不残鸟雀。
苏轼《记先夫人不残鸟雀》说:少时所居书堂前,有竹柏杂花丛生满庭,众鸟巢其上。武阳君恶杀生,儿童婢仆,皆不得捕取鸟雀。数年间,皆巢于低枝,其鷇可俯而窥。又有桐花凤,四五日翔集其间。此鸟羽毛至为珍异难见,而能驯扰,殊不畏人。闾里间见之,以为异事。此无他,不忮之诚信于异类也。有野老言,鸟雀巢去人太远,则其子有蛇鼠狐狸鸱鸢之忧,人既不杀,则自近人者,欲免此患也。由是观之,异时鸟雀巢不敢近人者,以人为甚于蛇鼠之类也,苛政猛于虎,信哉!
记述母亲程夫人禁止捕鸟,因而众鸟不畏人捕而与人亲近。苏东坡的仁政理想,在为官执政时,在地方政绩上表现出来。他的仁爱之心、仁政之举,深受母亲程夫人的影响。
第二,不发宿藏。
苏轼《记先夫人不发宿藏》云:
先夫人僦居于眉之纱縠行。一日,二婢子熨帛,足陷于地。视之,深数尺,有一瓮,覆以乌木板。先夫人命以土塞之,瓮中有物,如人咳声,凡一年乃而已。人以为有宿藏物,欲出也。夫人之侄之问闻之,欲发焉。会吾迁居,之问遂僦此宅,掘丈余,不见瓮所在。其后吾官于岐下,所居古柳下,雪,方尺不积雪,晴,地坟起数寸。吾疑是古人藏丹药处,欲发之。亡妻崇德君曰:“使先姑在,必不发也。”吾愧而止。
此文记述母亲程夫人不发宿藏的故事。她的言行影响儿子、儿媳和孙子,并形成“不贪外财”的家风。苏东坡追忆此事是对先夫人和亡妻的纪念,也是为了弘扬婆媳二人廉洁的品德。苏东坡一生牢记母亲教诲,在《赤壁赋》里说“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临终前作诗云:“至今不贪宝,凛然照尘寰。”苏东坡的廉洁深受程夫人的影响。
第三,读范滂传。
苏辙《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节选)说:
公生十年,而先君宦学四方。太夫人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太夫人尝读《东汉史》,至《范滂传》慨然太息。公侍侧曰:“轼若为滂,夫人亦许之否乎?”太夫人曰:“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耶?”公亦奋厉有当世志,太夫人喜曰:“吾有子矣!”比冠,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
苏东坡10 岁时,父亲出外四处游学去了,母亲程夫人便亲自给苏东坡兄弟讲《汉书》。有一天,程夫人给苏东坡兄弟讲述东汉末年范滂的故事。《范滂传》有一段记述了他被逮捕时与母亲诀别的情形。范滂跪着对母亲说:“儿子此次被逮,难以生还,无法再尽孝道。希望母亲不要太过伤心。”范母对儿子说:“你今天能够与李、杜(李膺、杜密,均是当时的官员,他们坚决反对宦官当权,被太学生称为“天下楷模”“天下良辅”)齐名,死亦何恨!既然有了美名,又要想长寿,这二者能够兼而有之吗?”范滂听了母亲的话后,更加增强了视死如归的决心,站起来拜别了母亲。程夫人讲到这里,不觉慨然长叹,她敬重范滂的刚直,更敬重范母的坚强。苏东坡深有感触地说:“母亲!长大了我做范滂那样的人,你允许吗?”母亲高兴地说:“如果你能做范滂那样的人,我难道就不能做范滂母亲那样的人吗?”由此可知,苏东坡报效国家的理想和刚直不阿的品德,是幼时母亲埋下的种子。
四、自然发展
欧阳修《故霸州文安县主簿苏君》曰:
曾祖讳祜。祖讳杲。父讳序,赠尚书职方员外郎。三世皆不显。职方君三子,曰澹、曰涣,皆以文学举进士。而君少独不喜学,年已壮,犹不知書,职方君纵而不问,乡闾亲族皆怪之。或问其故,职方君笑而不答,君亦自如也。年二十七,始大发愤,谢其素所往来少年,闭户读书为文辞。岁余,举进士,再不中。又举茂才异等,不中。退而叹曰:“此不足为吾学也。”悉取所为文数百篇焚之,益闭户读书,绝笔不为文辞者五六年,乃大究六经、百家之说,以考质古今治乱成败、圣贤穷达出处之际,得其精粹,涵畜充溢,抑而不发。久之,慨然曰:“可矣!”由是下笔,顷刻数千言。其纵横上下,出入驰骤,必造于深微而后止。
苏洵少年之时,就与他的大哥苏澹、二哥苏涣一同读书作文,18 岁时,也曾进京参加科考。名落孙山之后,苏洵心灰意冷,从那时起,至27 岁前,在长达近10 年的时间里,苏洵处于一种“游荡不学”的状态。
而对小儿子苏洵这一“不喜学”的情况,苏序却“纵而不问”。他确信苏洵会发愤读书的。当乡人、亲族都感到奇怪,并问他为何这样做时,苏序笑着说:“这不是你们能了解的。我的儿子难道还担忧他不学吗?”
苏洵27 岁时开始大发愤,谢绝了平时往来的朋友,关在家中读书作文。再次参加科举考试,仍然以失败告终,于是“绝意于功名,而自托于学术”。苏洵将过去为科举考试所作的数百篇时文付之一炬,把自己关在家里勤奋地研读《论语》《孟子》、韩子及其他圣人贤人之文。七八年间,终于学有所成,写出了《几策》《权书》《衡论》等数十篇有真知灼见的文章。最终被举荐进入仕途。
由于苏洵常年外出游学,程夫人给两个儿子请了乳母。苏轼乳母任采莲外向、开朗,而苏辙乳母杨金蝉则内向、沉稳,兄弟俩年幼便与乳母长期相处,因而性格不同。
苏洵《名二子说》云:
轮辐盖轸,皆有职乎车,而轼独若无所为者。虽然,去轼,则吾未见其为完车也。轼乎,吾惧汝之不外饰也。
天下之车莫不由辙,而言车之功者,辙不与焉。虽然,车仆马毙,而患亦不及辙,是辙者,善处乎祸福之间也。辙乎,吾知免矣。
此文作于宋仁宗庆历七年(1047),大概苏洵守丧在家和教子读书之时。轼指车前用作扶手的横木,好像没有用,但皇帝巡视、将帅作战,都要扶着车轼,因此轼有辅助之才,但在车最显眼的位置,过于外露,容易受伤。苏洵训诫说:“轼乎,吾惧汝之不外饰也。”告诫苏东坡言行要多加修饰,不能锋芒毕露。字子瞻,瞻就是看之意,希望他瞻前顾后。
辙指车轮压过留下的痕迹,车仰马翻,而不及于辙,它最擅长处于祸和福之间。于是苏洵说:“辙乎,吾知免矣。”告诫苏辙如果安心做车辙,虽不能大富大贵,但亦可免于灾祸。字子由,由,经由,路程经过之意,希望他循规蹈矩。苏洵写此文时,苏东坡11 岁,苏辙8岁,二人后来的人生经历,恰如苏洵所预言。
由此可知,苏洵对两个儿子的准确定位和因材施教,这是苏东坡兄弟成材的关键。
苏东坡《天石砚铭并序》云:
轼年十二时,于所居纱縠行宅隙地中,与群儿凿地为戏,得异石如鱼,肤温莹,作浅碧色,表里皆细银星,扣之铿然。试以为砚,甚发墨,顾无贮水处。先君曰:“是天砚也,有砚之德,而不足于形耳。”因以赐轼,曰:“是文字之祥也。”轼宝而用之,且为铭曰:
一受其成,而不可更。或主于德,或全于形。均是二者,顾予安取。仰唇俯足,世固多有。
元丰二年秋七月,予得罪下狱,家属流离,书籍散乱。明年至黄州,求砚不复得,以为失之矣。七年七月,舟行至当涂,发书笥,忽复见之。甚喜,以付迨、过。其匣虽不工,乃先君手刻其受砚处,而使工人就成之者,不可易也。
苏洵借发现天石砚激励苏东坡的写作兴趣,说这是你文章发达的祥瑞之兆。苏东坡曾說,某平生无快意事,惟作文章,意之所到,则笔力曲折,无不尽意,自谓世间乐事,无逾此者,不能说与父亲的引导毫无关系吧。苏东坡十分珍惜地使用这一方砚台,后来还送给儿子使用。
《序》交代了在纱縠行故居发现天石砚的经过,《跋》叙述了丢失和复得天石砚的经过,《铭》揭示了事物的德与形往往不可兼得。由此我们自然会联想到《孟子·告子上》“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也”。虽然天石砚“有砚之德,而不足于形”,但是这既然是上天的造就,就永远不改初心,便舍形而取德者也。铭文以天石砚的品德自况,象征不失本心的赋性和人格。
如今,有一部分儿童的家庭中,进入小学以前没有适合阅读的图书。进入小学、中学以后,除了教材指定阅读的图书之外,没有自己的藏书,倒是有不少的教辅。以致到了中学毕业之后,对教辅深恶痛绝,甚至发誓再也不读书了。
适龄儿童上学读书,广大家长都把注意力集中到分数上,而在思想品德的养成方面重视不够,以至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
深切了解子女,实事求是地确定发展目标、路径,顺其自然地发展,这是苏轼兄弟成材的关键,也是所有儿童、少年成才的关键。我们要理智对待子女的发展,找到他们最感兴趣、最适合发展的目标和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