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和平解放
2024-01-22刘志青
刘志青
1949年,太原解放后,大同成为山西省境最后一座孤城,解放军有足够的力量立即解放它。但是为了尽量避免城市损毁、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前线部队遵照中共中央华北局、华北军区的指示,高度重视战场起义。经过艰难曲折的努力,国民党守军终于在军事压迫和政治攻势下投诚,打开大同城门,接受了和平改编。大同和平解放是北平方式的再一次运用,为战略追击阶段歼灭国民党军残余部队提供了宝贵经验。
大同国民党守军陷入绝境
大同县(今属大同市)地处平绥铁路(北平—包头)、同蒲铁路(大同—运城风陵渡)交汇点,东接平张铁路(北平—张家口),西贯绥宁铁路(归绥—集宁),南达太原,北连内蒙古草原,交通便利,是晋北军事重镇,城防工事极为坚固,长期由阎锡山部据守。
1948年5月,在晋察冀野战军占领雁北13县后,大同便成了一座孤城。晋中战役后,太原受包围,大同更加孤立。太原绥靖公署主任阎锡山为了保存实力,要求大同守军撤退,向太原靠拢。大同守军却不敢千里跋涉,害怕在行军途中被解放军歼灭。有人建议西逃绥远,大同守军主要将领都是阎锡山的老部下,不肯寄人篱下。于是,大同守军在无路可走的情况下,依靠城池,负隅顽抗。在军事上积极备战,将城郊外壕拓宽加深,加紧构筑防御工事,各种堑壕、碉堡密如蛛网。在政治上,则加强特务统治,以特警大队血腥镇压革命势力和不同政见者。
此时,大同军事指挥部指挥官为于镇河,副指挥官为孟祥祉。正规部队1.2万余人,战斗序列如下:第33军第275师(原暂38师),附1个炮兵营、1个辎重营;大同军事指挥部直属工兵连、特务连、骑兵连、雁北支队、坦克车队、汽车队;大同保安司令部所属保安第9团、第11团、第12团、第13团,宪兵第22团,保警大队,教导总队。非正规部队4000余人,主要有以下几支:所辖县的县大队,3个专署的特务队,逃往大同的国民党党政机关、武装团体、警察、宪兵、特务、地主、奸商等组成的武装。由正规部队和非正规部队组成的大同守军,一共1.7万余人。
太原解放后,大同已为孤城
1948年12月24日,平绥铁路线上的察哈尔省会张家口解放。为配合平津战役,监视大同守军行动,防止其向绥远逃跑,华北军区之北岳军区、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区之晋绥军区1万余兵力从东、西两面直逼大同,拉开了解放大同的序幕。其中,北岳军区第6军分区司令员纪亭榭率领3个团分别部署在大同的东面和北面,第1军分区司令员赖富率领两个团分别部署在大同的南面和西面;晋绥军区姚喆所部部署在大同的西面云冈(今属大同市云冈区),绥蒙骑兵师部署在丰镇县(今丰镇市)、集宁县(今乌兰察布市集宁区)一线。他们的任务是,将大同守军围困起来,等候主力兵团到达后协同歼灭之。如守军向绥远方向突围逃跑,立即堵截歼灭之。
1949年1月3日,中共中央军委决定,由第3兵团政治委员李井泉统一指挥晋绥军区部队、北岳军区部队,监视大同、归绥(今呼和浩特)地区的国民党军。根据部署,姚喆率领第8纵队主力位于大同以北之集宁县、丰镇县;北岳军区部队位于大同以东之周士庄(今属大同市云州区),并以1个团部署在大同以西云冈。1月5日,各部队到达上述位置。
察哈尔军区王平司令员
1949年1月13日,为逼退围城的解放军并外出抢粮,大同守军由第275师师长田尚志率领所部两个团以及保安团第7大队、第8大队共1800余人,出击大同城东三十里铺、王千户村、牛家堡(今均属大同市云州区)一带村庄。围城部队坚决迎击,包围并歼灭国民党军600余人。守军余部逃回城后,再也不敢轻举妄动。
围城部队发动政治攻势
大同虽是一座孤城,但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守军中的主要将领于镇河、孟祥祉、田尚志等人受阎锡山的影响较深,守军主力第275师是阎锡山的嫡系部队,都比较顽固。但是,国民党统治大势已去,阎锡山在太原也岌岌可危。这种形势使守军信心严重动摇,和平解放大同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据此,围城部队采取军事上长围久困、政治上积极争取的方针,并且把主要精力放在政治攻势上。1948年11月,华北军区敌工部叶修直科长带领一个工作组,从太原来到大同前线,专门指导瓦解守军工作。
各部队广泛深入发动群众,动员与大同国民党军政人员及城内居民有亲朋关系的人,向他们宣传全国形势,宣传起义和投诚人员政策。同时,印刷大批宣传品在城内散发,在城内墙壁上张贴,让更多的守军官兵认清形势与出路。在政治攻势下,零星投诚的守军官兵越来越多。1949年2月3日,“左云开展工作队”80余人,携带长短枪60余支、小炮5门,在支队长率领下潜出城外投诚。2月5日,第275师辎重营等部40余人向围城部队缴械投诚。在1个月里,共有580余人投诚。有的是零星散兵投诚,有的是连排建制的投诚。
1949年1月下旬,华北军区副参谋长兼敌工部部长王世英特意选调一些原国民党军政人员,利用私谊关系做说服工作。这些人中,有原第33军军长沈瑞、参谋长张西柱,原隰县专员孙海丞,原第19军参谋长李又唐、副军长秦驹。他们都曾被俘过,以前与于镇河等人一起共过事。他们来到城东驾遇皂村(今属大同市云州区)利用老同事、老部下或袍泽故旧的昔日交情,或投书,或进城面谈,做守军上层人员的工作。2月初,李又唐、秦驹两人携带华北军区信件潜入大同,见到于镇河,进行劝降。沈瑞给他的老部下田尚志写信,劝其投诚或起义,和平解决大同问题。
时任华北人民政府财政部部长的戎子和,在抗日战争时期,曾任山西牺牲救国同盟会(牺盟会)领导人,在山西军政界很有影响。他同于镇河、孟祥祉既是同乡又比较熟悉,十分关心大同的安危。这时,王达三和刘仪亭自告奋勇,愿意前往大同劝说于镇河、孟祥祉起义。王达三是大同县人,当过雁北朔县(今朔州市朔城区)专员,在解放军攻克朔县时被俘,释放后来到北平。刘仪亭是雁北怀仁县(今怀仁市)人,曾在雁北挺进纵队乔日成部任过参谋。在北平的山西大学教授黄丽泉原籍雁北山阴县,是戎子和的老师,来往密切。王达三和刘仪亭认识黄丽泉,请他向戎子和转达他们的心愿。他们说过去对人民有罪,请求在解放大同中立功赎罪。戎子和请示华北军区司令员聂荣臻、政治委员薄一波后,商定了起义后的3项承诺:第一,大同和平起义后,军队人员和行政人员可以依照北平方式,由共产党选择录用;第二,保证起义人员生命财产安全;第三,保证起义人员居住自由,愿在大同住就在大同住,愿去归绥(今呼和浩特)住就去归绥住,愿去北平住就去北平住。
1949年3月中旬,戎子和与王达三等4人在黄丽泉家见面,把他写给于镇河、孟祥祉的亲笔信交给他们。信中写道:“现在长江以北除个别地方已全部解放,蒋介石龟缩江南一隅已是朝不保夕,大同已是孤城一座,陷入人民解放军的强大包围之中。识时务者为俊杰。你们应当看清形势,效法北平傅作义先生,举行大同和平起义。和平起义对大同人民有好处,对你们自己也有好处。你们是有罪的,只要你们放下屠刀,可以既往不咎。希望你们为自己着想,也为大同人民着想。何去何从?速作抉择!”此外,信中还写了上述3项承诺。
戎子和,解放后曾任财政部副部长,1999年3月病逝
戎子和的信对于镇河触动极大,促使他认真考虑前途问题。于润沧利用父子关系、朝夕相处的便利条件,积极做说服工作,希望于镇河抓紧时间起义,争取主动。于镇河希望得到宽大待遇,保全生命和财产,思想逐渐有了变化。他借商量给戎子和回信之机,试探孟祥祉对起义的态度。孟祥祉却说,不要着急,可搁置一下,过一段时间再说。于镇河同参谋长陈泮喜交谈,陈赞同起义。于是,于镇河决定先由陈泮喜以个别闲谈方式,试探一下各营长、团长的想法。但是,大家顾虑太多,都不敢讲真话,态度暧昧,模棱两可。于镇河主持召开团长以上军官会议,通报大同周围解放军日渐增多,守军粮食缺乏,后援不济。然后,他说现在有3条路可供选择:第一条路,继续守卫大同,但战不胜,打不下去,势难持久,终将溃败;第二条路,退往西走,以图将来,可是突围战斗牺牲重大,能否如愿,不能预料;第三条路,趁早依照北平方式和平解放大同,还可以提出相当条件,求得个人生命和财产安全。大家还是各说不一,没有达成一致意见。
大同军事指挥部副指挥官孟祥祉以大同行署主任兼职负责党务和政务,实际没有军权。于镇河是军事指挥官,位高权重,却不能直接调动部队。田尚志职务最低,却是主力师师长,是实力派人物。围城部队指挥部经过分析,决定重点做田尚志的工作。田尚志的秘书唐益川成为联络员,发挥了重要作用。于镇河发觉田尚志同解放军有接触,解放军节节胜利的消息又频频传来,终于沉不住气了。1949年4月初,他主动派心腹郑瀛州出城和解放军联系。
国民党守军被迫求和
政治攻势开展后已见成效,但是进展缓慢,甚至存在影响起义的暗流。在阎锡山的蛊惑下,大同守军还在犹豫、摇摆,还有幻想。主要将领追随阎锡山反共,都有血债,怕清算历史旧账,思想斗争非常激烈。
于镇河是雁北浑源县人,入阎锡山部队后,从排长升至军长,此时以第15兵团副司令官兼任大同军事指挥部指挥官,对阎锡山旧情难却。由于土改时家产被没收,母亲刚去世,他听信谣言曾派人杀害无辜乡亲20多人。因此他有三怕:一怕和解放军敌对作战多年,共产党不会轻易饶恕他;二怕在家乡残害过乡亲,群众要他偿还血债;三怕内部复杂,不到时机部队不听指挥,反以投敌变节名义加害于他。
孟祥祉是雁北灵丘县人,是一个典型的国民党官员,曾担任过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行署主任等职,残杀革命人士狠毒凶残。1945年10月,中共雁北敌工部副部长舒宏被捕,关在大同监狱。1946年2月,军调小组来到大同,舒宏等要求见中共代表。孟祥祉假意答应,晚上却将舒宏等14名共产党员用汽车拉到大同西门外兴国寺旁,用刺刀全部捅死。
太原战役后,解放军围攻大同的兵力迅速增加。守军十分惊慌,唯恐解放军攻城。守军中的顽固派分崩离析,就连孟祥祉这样的死硬分子也开始动摇了。于镇河电告戎子和,愿意放下武器,走和平解放大同的道路。戎子和回电,让他就近与围城部队接洽。于是,于镇河致信察哈尔军区(由原北岳军区、冀热察军区合并)司令员王平,请求和平谈判。
1949年4月25日,田尚志和副师长王元令带1名卫兵骑马仓皇出城,同围城部队代表进行了第一次谈判。
1949年4月26日,田尚志带着副官、参谋乘车来到谈判地点,进行第二次谈判。见到作战科长王宪,误以为是王平司令员,毕恭毕敬,诚惶诚恐,口口声声说鄙人投降来迟,望将军原谅。王宪好言相告,说王司令员早在村内等候。在谈判中,解放军方面指出:大同守军多日拖延谈判,现在应该猛醒了,如果顽固不化,必将自食其果。田尚志赶忙点头称是。解放军代表令他们放下武器进行改编,并将草拟的关于和平解决大同问题的协定草案交给田尚志,让他带回去和于镇河、孟祥祉等人研究,尽快答复。
1949年4月27日,孟祥祉、田尚志、陈泮喜等人出城来到城东三十里铺(今属云州区),进行第三次谈判。察哈尔军区司令员王平、中共大同市委书记兼雁北军分区(原北岳军区第1军分区)政治委员赵汉、察南军分区(原北岳军区第6军分区)司令员纪亭榭等向他们严正指出,大同守军迟迟不放下武器,拖延时间,企图顽抗,解放军已经做到仁至义尽,如果不投降,必将被彻底歼灭!他们重申了宽大政策,要求于镇河亲自出城谈判。
1949年4月29日,于镇河、孟祥祉、田尚志等10余人,前往解放军指定的西坟村(今属大同市平城区),进行第四次谈判。参加谈判的解放军方面代表,最高首长是察哈尔军区副司令员詹大南。孟祥祉要求按原建制携带武器出城接受改编,声称原建制人员熟悉,好领好带。詹大南等领导人考虑,大同守军要求按原建制携带武器出城,有搞暴乱或突围的可能。于是强调必须放下武器,到指定地点接受改编。
1949年5月初,大同和平解放
鉴于孟祥祉是顽固派头子,解放军方面严肃地说:“大同内部确实有些顽固分子和别有用心的人,这是他们的本质决定的。他们一贯与人民为敌,到现在还不想放下武器,想保存原来建制,有可能时还想逃往绥远继续作恶。其实,这是十足的蠢货。他们不想想,有美帝支持的蒋介石几百万军队已被解放军打得落花流水,长江天险已被解放军突破;蒋介石的老巢南京已被解放军解放;阎锡山的老巢太原被解放军攻克,孙楚、王靖国已被活捉。大同城内的广大官兵已看清前途,正在酝酿投诚,绊脚石即将被彻底除掉,你们还有人执迷不悟。我们必须正告这些人,迅速猛醒,真心投诚,争取立功赎罪;如果继续顽固下去,我们一旦发出攻城信号,那你们就后悔也来及了。”
詹大南根据华北军区对大同守军请降所作的具体指示,向于镇河、孟祥祉、田尚志等提出5项要求:第一,保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不许骚扰群众;第二,保证不许破坏城市建筑和各项设施;第三,全体投诚人员一律就地待命,不许遣散;第四,枪械弹药全部清缴,不许毁坏和藏匿;第五,文件档案全部封存,等待移交,不许毁坏或转移。
詹大南还宣布:大同守军的炮兵营可以携带现有武器按原建制接交,其余部队放下武器出城改编。詹大南对大同守军提出的不要算旧账、发给3个月薪饷、愿意回家的发放路费和通行证等要求,表示同意。守军代表表示回去立即向全体官兵宣布和平解放大同的条款,并保证这些条款的顺利执行。
大同守军接受和平改编
1949年4月29日12时,守城与攻城部队代表按照商定,在协议书上正式签字。于镇河正式下令,宣布大同守军投诚,接受改编。驻大同的广灵大队、梁化之保警大队拒绝投降,擅自拉走队伍,被围城部队截歼。
1949年5月1日,于镇河遵奉解放军命令,领部下1万余人开赴城外指定地点接受改编,其他杂色武装一律按规定缴械遣散。5月2日,解放军进入大同城,《晋察冀日报》发布了消息。至此,山西省全境获得解放。
大同解放后,不断有群众控告于镇河、孟祥祉、田尚志等人的罪行,要求惩处罪犯。浑源县贾庄村20多人来到大同,要求把于镇河押回老家交群众斗争处理。于镇河一听说家乡来人,马上想到他在贾庄制造的血债,惊恐万状。华北军区敌工部叶修直科长对他说:“我们已经向你们宣布了对待投诚人员既往不咎的政策,我们说话是算数的,你不必担心,我们保证你的安全。”经过一番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解放军说服了从贾庄来的干部和群众。对田尚志,也有不少人控告他过去的罪行。解放军及时向群众进行解释,取得了谅解。为了确保于镇河、孟祥祉、田尚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解放军派人将他们送到察哈尔军区机关所在地张家口。后来,于镇河担任了山西省人民政府参事室参事。孟祥祉本性不改,潜往绥远收罗残部,图谋组织叛乱,被抓捕枪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