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市彭山区高素质农民培训工作现状及对策
2024-01-22袁野
袁野
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区农业农村局,四川眉山
2012~2019 年,中央一号文件一直聚焦职业农民培育并对其进行部署。2020 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提出加快构建高素质农民教育培训体系,标志着我国农民培训进入新时期。本文简要分析眉山市彭山区2014 年以来的高素质农民培训情况,为高素质农民培育提供参考。
1 高素质农民培育现状
1.1 高素质农民培训
自2014 年开始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至今,彭山区积极开展葡萄种植技术、柑橘种植技术、猕猴桃种植技术、生猪养殖技术等各类培训共43 期,培训各类高素质农民1 600余名,从中选育认定职业农民260 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占56.5%。培训通过集中授课、田间实践,外出参观考察的方式,提升高素质农民的专业技术知识水平,开拓其眼界,促进相互交流,使其对从事农业充满了信心。
1.2 认定管理
为了进一步提高农民对自身身份的认识,彭山区积极申报新型职业农民制度试点,对符合认定条件的高素质农民进行身份认定。自2019年以来,彭山区按照自愿申报-镇(街道)初审-专家复审-公示-认定的流程共认定了260 名新型职业农民,并补贴社保130 余万元。同时,按照《新型职业农民职称评定方案》,共79 名高素质农民取得初级职称,13 名高素质农民取得中级职称,1 名高素质农民被眉山市农业农村局评为高级农艺师。另外,彭山区还开展了两届农业实用技术应用创新大赛,并对18 名高素质农民19 项技术创新进行了奖励,鼓励进行技术创新,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1.3 政策扶持现状
近年来,通过政府的积极引导和培育,涌现出首届四川省百名“新型职业农民标兵”杨志明、首届“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刘沈厅、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林草乡土专家王明强、四川省第五届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金奖李利红等一大批优秀高素质农民,有力地促进了全区现代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全区家庭农场平均每公顷产值达到18万元以上,年均经营性收入达450 万元以上,示范家庭农场平均每公顷产值27万元以上,年均经营收入达到600万元以上。人均可支配收入区级示范场达4.5万元以上,市级示范场达9万元以上,省级示范场达14万元以上。
2 高素质农民培育存在的问题
2.1 学员遴选费时费力
一是学员年龄偏大。受限于农业从业人员整体环境,参加培训的人员年龄偏大。在培训的1 600 余名高素质农民中,46 岁及以上年龄的学员占近70%。二是学员招生困难。由于农民培训工程已持续多年,大部分种养大户已经参加过培训,另外受限于两年内重复培训率不超过8%的政策要求,加之非洲猪瘟的影响,养殖场不准人员随意进出,学员遴选比较困难。三是学员遴选比较费时。为了确保培训班顺利进行,培训地点和培训专业确定后,再由镇(街道)农业服务中心组织有参训意愿的业主报名参加培训。虽然培训机构提前通知学员培训时间,但临开班前,仍有部分学员因故缺席,导致培训工作比较被动。
2.2 学习积极性不高
一是大部分进行培训的业主都是专门技术员,对种植技术形成一套固有的思维模式,对新技术接受程度不高。二是缺乏政策扶持,大部分业主觉得培训后不能享受政府各类扶持政策,不愿意参加培训。
2.3 课程吸引度不够高
一是培训授课更多偏向于基础的种植技术知识和政策宣传,课程比较单一,较为枯燥。二是课程吸引度不够高,部分教师只是照本宣课,按照事先制作的PPT 讲课,与学员的互动不够,对学员的问题解答不够充分。
3 对策建议
3.1 完善职业农民认定管理办法
一是完善职业农民认定条件。明确只有参加过农业农村局组织的各类高素质农民培训的新型经营主体才能参与职业农民认定,享受社保补贴。二是加强职业农民管理。及时取缔未在本地从事农业生产的职业农民资格,截至2023年6月共取缔4名新型经营主体的职业农民资格。
3.2 完善职业农民社会保障扶持政策
一是社保补贴实行全覆盖。2022 年起,彭山区所有认定的职业农民都能享受社保补贴,按个人社会保险缴费的50%进行补贴,不超过1 万元,共补贴72.63 万元。二是创新实行医保补贴。对认定的260 名职业农民购买的医疗保险按200 元/人进行补贴。
3.3 加强高素质农民项目扶持
2020 年以来,彭山区利用中央生产发展资金支持家庭农场项目、深化职业农民制度试点项目等项目资金5 000 万元,支持236 名学员修建道路共计28 km,沟渠共计3 km,大门改造、修建农具堆放房、畜水池等农业设施共计212 处,购买无人机、火三轮、皮卡车等农业生产设备共计52台。
3.4 提升高素质农民素质
一是开展学历提升行动。鼓励高素质农民到大专院校就读涉农专业,提升其自身素质,并按每人大专2 000 元/年,本科3 000 元/年,研究生4 000 元/年进行补助。自2020年起累计补助高素质农民65人,20万元。二是开展能力提升培训。彭山区先后举办2 期高素质农民能力提升培训,开拓视野,并着重培养其直播带货能力,拓宽销售渠道,共培训80名高素质农民。
3.5 加强高素质农民后续服务
一是每个培训班都要求至少1名培训老师和1名管理人员加入学员微信群,方便学员及时和老师沟通,解决问题。二是动员职业农民赵德华、刘沈厅等人牵头组建彭山区家庭农场发展创业联盟,建成家庭农场发展创业联盟运行基地,帮助800 余名农户统一采购农资,销售农产品,累计金额达到2亿元。
3.6 加大金融支持
建立乡村振兴农业产业发展贷款风险补偿金1 500万元,依托“两权”抵押贷款、省农担贷款、家庭农场信贷直通车,开辟绿色通道、提供免费评审,由区财政给予不超过50%的贴息补助,协调8 家金融机构为108 个家庭农场提供贷款8 000万元,助力家庭农场绿色防控、水肥一体化等新技术全覆盖。
4 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建议
4.1 加强培训后跟踪服务
一是要求培训教师通过微信群、电话等信息网络工具,在农业生产关键时节加强对高素质农民的技术服务和指导,及时解答农民疑惑。二是积极推广云上智农手机APP,方便学员随时随地咨询农业生产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了解各种农业咨讯。三是邀请专家在农业生产关键时节深入田间开展实践操作培训指导。四是进一步用好家庭农场发展创业联盟,引导高素质农民加入联盟。五是完善后续跟踪服务机制,将后续跟踪服务情况纳入对培训机构的考核管理。
4.2 提高培训效果
一是加强调研,开班前要求培训机构到实地走访,了解农民基础能力和学习意愿以及需要解决的问题。二是加强培训招生宣传,一方面告知业主培训相关信息,组织业主报名参加农民培训;另一方面动员业主报名参加培训。三是扎实做好学员遴选工作,优先考虑未参加过培训,且有意愿提升自己的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主和专业合作社骨干。四是开设针对性课程,紧跟时代发展和农民需求,开设业主所急需的课程,并加强实践指导,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4.3 加强政策扶持力度
一是加强项目扶持,统筹乡村振兴领头雁等各类农业项目,优先考虑高素质农民,提高农民培训含金量。二是评先选优,把参加过高素质农民培训作为评选新型职业农民、各级示范家庭农场、寿乡田园名星的首要条件。三是加强信息宣传,树立模范典型,提高农民培训知名度和影响力。
4.4 深化能力提升
一是开展专项培训,开设农业品牌打造、农产品加工等专项课程,提高培训吸引力。二是开展能力提升行动,鼓励高素质农民到大专院校进修,通过订单式学习,补齐自己的短板,并邀请专家教授进行实地指导。三是深化校地合作,加强与涉农院校的合作,共建培育基地,进行技术创新,培育农业人才。四是打造科技小院,引进专家到农业园区建立科技小院,带领学生围绕优势产业进行提质升级研究,并对高素质农民进行技术指导。
4.5 加大金融扶持力度
一是鼓励金融机构针对高素质农民融资需求,开发针对性的金融产品,为高素质农民融资提供便利。二是探索开展农业保险,引导保险公司针对高温、严寒等极端天气和生猪价格开展保险。
5 结语
高素质农民培训工作有助于提高新型经营主体技能水平和服务带动能力,使新型经营主体在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上发挥重要作用,助力乡村振兴。同时,做好做实高素质农民培训工作也是一项长期艰苦的工作,需要农业农村局、人社局、金融机构等多部门密切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