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寻味蟹壳黄

2024-01-21陆小鹿

新民周刊 2023年48期
关键词:馅心蟹壳白芝麻

陆小鹿

深秋初冬之际的某个周末,曾约了家人一起去王宝和酒家吃蟹宴。落座之后,服务员礼貌地递来菜单。果然不负蟹宴之名,菜单上有数十道菜名里含有蟹字。既是来吃蟹宴,干脆就挑菜名里带蟹字的来点,一口气点了蟹粉小笼、特色河蟹粉、煎烹河蟹斗、蟹腿炒芦笋、清蒸大闸蟹,一桌子的蟹菜,着实让人垂涎欲滴。

最后一道点心,点了蟹壳黄。蟹壳黄其实是芝麻小饼,本身和螃蟹没有关系,取名蟹壳黄,乃因其形圆色黄似蟹壳。不过,王宝和家的蟹壳黄是真真正正用大闸蟹蟹粉、虾仁和猪肉做的馅料,是实实在在的“蟹”壳黄。

我本以为蟹壳黄是上海的特色小吃,因我在家乡江苏南通没有看到过。我第一次吃,是在上海云南路美食街的五芳斋里。当时被这个名字吸引,买了一只咸口的,一只甜口的,品尝后觉得和家乡的黄桥烧饼差不多,都是用油酥加酵面制坯,内含馅心,饼面沾了芝麻,酥皮松脆,吃的时候得摊开一只手掌来接屑。但仔細研究后发现,二者还是有所分别。蟹壳黄圆鼓鼓的,馅心和饼壳之间有较大空隙,黄桥烧饼则相对扁塌,内馅紧致,应属蟹壳黄的亲戚,但不等同于本尊,所以也就好理解为什么街头巷尾常见做黄桥烧饼的摊铺,却很少见到做蟹壳黄的。蟹壳黄工艺要求更高,所以它的身影更多出现在老字号店铺里。也因此,黄桥烧饼常被人们当作早餐,蟹壳黄却多用作下午茶点心。

有天,偶然听到一首甜糯婉转的苏州童谣《姑苏小食客》,歌词里唱出了十几二十样苏州美食,头一句这样唱道:“姑苏小吃名堂多,味道香甜软酥糯。生煎馒头蟹壳黄,老虎脚爪绞连棒……”蟹壳黄竟然位列苏州小吃的第一梯队,这使我大吃一惊,难道它是苏州的特色小吃?去苏州旅游时,我特地去山塘街的“江南蟹壳皇”品尝了一下苏式蟹壳黄。点了甜口芝麻味的和咸口葱油味的,甜口呈正宗圆形,咸口则做成了椭圆形。店里还有一款咸口萝卜丝馅的,饼面的白芝麻里混入了两三颗黑芝麻,不禁想起李碧华的《蟹壳黄的痣》。李碧华在文章里说她曾指定要一个饼面上带有一颗黑芝麻的蟹壳黄,只因觉得那很富有情趣,一颗黑芝麻就像脸上俏生生的美人痣,性感耀目,吸引眼球。当初看这篇文时,我以为那不过是老板一时疏忽,在白芝麻里混入了一颗黑芝麻,属于技术性失误。如今才恍然大悟,不同形状和颜色应是老板用来区分不同馅心的记号。“圆形+白芝麻”代表芝麻甜口的,“圆形+白芝麻+黑芝麻”代表萝卜丝口味,而“椭圆形+白芝麻”则是葱油味的,如此标记便于售卖时不会拿错,真是各行有各行的哑谜,着实有趣。

“江南蟹壳皇”的店铺外面,排队等买的队伍拉得很长很长,可见蟹壳黄太受欢迎,难怪上海和苏州都把它当作自家的招牌特色小吃。其实,蟹壳黄是江浙沪一带的特色点心,甚至连安徽也有,它的发源地到底在哪里,我觉得至今还是个未解的谜。不过这不要紧,只要各地都能把蟹壳黄做得好吃,不负其名,蟹壳黄自己应是无所谓被当作哪里的特产的吧。

猜你喜欢

馅心蟹壳白芝麻
悠悠姑苏情,酥脆“蟹壳黄”
驻马店市白芝麻播前种子处理技术
驻马店市白芝麻播前种子处理技术
美味面点馅心特点和创新
白芝麻良种的选留及储存方法
江南名点蟹壳黄
你知道老婆饼的来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