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自然灾害易发区乡镇地名景观时空分布
2024-01-20梁明龙杨柯柔
张 达,梁明龙,杨柯柔
(防灾科技学院 生态环境学院,河北 三河 065201)
0 引言
地名是对一个地区的自然环境条件和独特的人类社会活动特征的真实反映。在人类文化的历史演进中,地名的创造与使用在日常生活中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和便捷功能。由于其具有使用频繁、方便标记、发展变化相对缓慢的特点,使得地名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较强的延续性[1],被称为“文字化石”。地名的形成受到地理环境变化的显著影响,其作为一种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动态变化关系的反映方式,为研究特定地区的人地关系演变提供了参考和支持。
地名作为一种既可悟又可视的语言文化景观[2],对感悟地方文化的综合意义起到积极的作用。国外学者最初主要运用语言学和历史学方法,定性化研究地名文化景观[3-4]。自1990年以来,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引入,定量分析逐渐成为研究地名文化景观的重要方法之一。国外学者对地名文化的研究重点在于研究地名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主要涉及地名与当地居民生活环境[5-6]、社会文化[7-9]或政治性[10-11]之间的联系。具体而言,研究运用地理空间技术[5-6,11]和文献调查分析等方法,对地名以及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分析或探讨,旨在揭示地名背后所蕴含的社会意义、文化特征或政治性影响等。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学者对地名文化的研究主要涉及政区地名和民族地名。从政区地名的角度来看,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乡村地名[12-18]、城市地名[19-24]和岛屿地名[25]等方面;从民族地名的角度来看,客家地名是一个重要的分支[26-28]。国内研究主要从区域地名景观的角度入手,运用GIS空间分析技术[26-30]和数理统计方法,来研究地名文化的空间分布和形成机制,揭示区域内地名文化景观的空间分布特征、成因以及演变规律。
总体而言,已有的地名文化景观研究中,国外学者更注重对地名文化进行定性研究,并深入探讨地名与社会环境的关系。国内学者更侧重于区域地名景观的研究,并运用空间分析和统计方法进行量化分析。两者在研究对象、内容和方法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在人地关系的历时性和共时性特征分析方面,以及自然灾害与地名文化景观的关联性和时空演化特征方面的研究,两者仍处于相对初级的阶段,需要进一步深入和专业的研究。
湖南省自然灾害发生频率高、种类繁多、灾情严重,呈现出特殊的混合灾情形态。因此,本文在湖南省自然灾害易发区内收集统计的535个乡镇地名,基于ArcGIS核密度估计法和文化地理学的方法,分析不同时期背景下的地名文化景观。借助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社会环境两个维度,并结合史学地图对比分析,确定影响地名文化景观形成的因素和演变分布,旨在挖掘地名所蕴含的丰富自然和人文特征,以探寻历史时期人地关系地域性特征,为地域性文化保护与传承提供具有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的措施借鉴。
1 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湖南省位于长江中游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因省内大部分区域地理位置在洞庭湖以南的范围,故称湖南。参考王平、史培军用自下而上的自然灾害区划原则[31],基于聚类分析方法来分析湖南省自然灾害区域的分异规律,划分出5个不同等级的自然灾害小区,包括洞庭湖平原极重灾区、湘东平原丘陵山地重灾区、湘西-怀化山地丘陵较重灾区、湘中西部低中山丘陵轻灾区、湘南山地丘陵极轻灾区[31]。其中,洞庭湖平原极重灾区(图1),主要包括了常德市大部分地区和益阳市、岳阳市、长沙市、张家界市的部分地区。基于此,本文确定常德、益阳、张家界、岳阳、长沙5个地级市为湖南省自然灾害易发区主要范围,选取区域内的所有乡镇地名文化景观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清朝、民国、现代3个历史时期下的地名时空演变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图1 湖南省自然灾害区划图[31]
1.1 数据来源
本文数据获取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乡镇地名数据,主要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名词典-湖南省》和常德、益阳、张家界、岳阳、长沙5个地级市官方网站发布的数据为基础,剔除21个无从考究的地名,共收集514个乡镇地名数据点。通过读秀网的资料查阅、百度百科等平台的检索,收集乡镇地名由来、地名确定时间、位置坐标和历史地名变迁等信息;二是自然灾害和影响因素数据,主要依据地理空间数据云获取湖南省洞庭湖区域的30 m DEM高程数据。同时,参考《洞庭湖志》《湖南历史文化地理研究》《洞庭湖历史变迁地图集》[32-34]来获取洞庭湖地区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和危害程度,以及清朝至今的地方政策、战争影响等信息。
1.2 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文化地理学方法和ArcGIS中的核密度估计法(KDE)。文化景观分析是文化地理学研究文化区方法论的一种,以地名文化景观为研究对象,对自然灾害与地名文化景观的关联性时空演化特征进行分析,发现不同时期的分布差异和历史演变规律。核密度估计法中的空间平滑分析法是通过点或线要素计算每个单位面积的量值,并将各个点或折线拟合成光滑的锥状表面,以充分展现地理学第一定律,即每个现象间存在相互联系。同时,也强调了距离越近的现象之间联系越强,并随着距离增加出现联系减弱现象。因此,借助核密度估计法对地名文化景观进行研究,可以更直观地呈现空间数据变化趋势。
通过整合分类湖南省自然灾害易发区内乡镇地名,并收集其关键信息,包括地名来源和坐标等,借助ArcGIS核密度分析工具,生成了清朝、民国和现代3个历史时期的地名文化景观核密度分析图。此外,本文还关注筛选与自然灾害相关的地名,并分析各类地名文化景观的空间分异特征以及影响演化因素,旨在揭示地名与自然灾害之间的关系,为地名演化和自然灾害研究提供深入见解。
2 结果分析
2.1 地名文化景观整体统计
通过对湖南省自然灾害易发区内乡镇地名进行统计确定,并参考张琪对历史地名文化景观的分类标准[35],根据研究区地名的命名来源及其反映的文化景观特征,将地名数据整体分为自然景观类地名与人文景观类地名两大类。在自然景观类地名中,分为地形地貌、动植物、水文3个亚类;在人文景观类地名分类中,分为工程建筑、经济、军事、美愿寓意、人物姓氏、方位及祭祀6个亚类。此外,通过对3个时期的洞庭湖平原极重灾区内各类地名景观统计分类,根据地名形成的原因,筛选统计出与灾害相关的地名共计15个(表1),占总地名数量2.92%。
表1 湖南省自然灾害易发区乡镇地名用字(词)及相关主要灾害统计表
2.1.1 自然景观类地名统计
通过对数据进行整理归纳,得到湖南省自然灾害易发区内各类地名文化景观的用字用词及相关主要灾害统计表(表1)。
地形地貌类地名主要以“岭、峰、坪、岩、坡”等与山系相关的字词命名,共计70个,用字占比13.62%。尤其是以“坪、坡”数量最多,例如沙坪、尧天坪、南庄坪、后坪、火连坡等。湖南省自然灾害易发区大部分区域位于洞庭湖平原上,而坪、坡一类字词通常表示平坦、地势低的地形,与洞庭湖平原地区实际的地理环境相吻合,反映出该地区平坦广阔的地形特征。
动植物类地名主要以“芙蓉、枫树、柏树、荷花、芦”等植物类命名方式居多,共计39个,用字占比7.59%。例如柏枝、芦林浦、株木岗、芙蓉北、荷花园等地名常见于湘北地区,命名上使用了该地区常见的植被树木以及表示高洁品质的植物类名词。在动物类命名方式中,“白马、金龙、白鹤”等则代表了日常生活具有祥瑞寓意的动物。
水文类地名主要以“江、河、湖、洲”等字词命名,共计130个,用字占比25.29%。例如桃花江、车溪河、岩汪湖、三岔河等。水文类地名在所有地名文化景观分类中数量最多,占自然景观类地名半数以上。水源是人类生存不可或缺的条件之一,洞庭湖水系位于长江中游,与周围湘江、沅江、资水、澧水等水系河湖相通,为当地居民生存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天然条件。
统计发现,自然景观类地名共239个,其中大部分地名是通过对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动植物特征以及水文环境条件进行直接描述或派生字词的方式来命名。水文类地名数量超过其它两类地名数量的总和,更直观地展现出洞庭湖区内地势平坦、河网水系丰富的特点。与灾害相关的自然类地名的命名全部是与洪涝灾害密切相关的水文类地名景观,共计4个。
2.1.2 人文景观类地名统计
军事类地名主要以“塞、寨、军、堡”等字词为主,共计25个,用字占比4.86%。例如石牛寨、将军庙、八字哨镇、张家塞乡等。这类地名有些是由于战争时期屯兵驻扎、御敌防卫而形成留存下来,有些则是为了纪念战争胜利的光辉事迹和英雄人物。洞庭湖区历史上的战争冲突,从明末清初到康熙年间吴三桂反清起义,以及后来的抗日战争,是影响军事类地名形成的主要因素。
经济类地名主要以“铺、市、街、店、坊、窑”用字为主,共计44个,用字占比8.57%。例如襄阳街、新开铺街道、菁华铺、新市等。市即集市,是定期集聚进行货物买卖和置换交易的市场,至今仍有很多农村地区和规模较小的城市都保留了赶集的传统活动。铺、店、坊也都是作为商品制造加工售卖的场所,反映了“沿途行路、到站歇脚”以及地区集市贸易和商业活动普遍的特点。
美愿寓意类地名用字以“太平、永安、长庚、官临、人民、复兴、永丰、观音、共华、乐、仙、星、寺、庙”这类代表美好寓意和愿望期盼的字词为主。例如复兴厂镇、永丰乡、桃花源镇、乐安乡等,共计74个,用字占比14.39%,是所有地名分类中数量第二多的地名文化景观。这些地名包括对自然灾害的敬畏和战争时期祈求安稳的“太平、永安、安定”;表达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祈求向往和寄托了对未来期望的“长春、共华、桃花源”;以及反映当地居民精神信仰和对神明的崇敬之意的“观音寺、文星街道、武圣宫镇”等。
工程建筑类地名主要用字包括“垱、堰、垸、堤、桥、亭、塔”等字,共计57个,用字占比11.09%。例如保河堤、木塘垸、七重堰、大堰垱、衡龙桥等。不难发现,工程建筑类地名中,又以“垱、堰、垸、堤、桥”这类与防洪筑堤、水利工程类术语相关的词较为常见。洞庭湖平原地区的洪涝灾害较为频繁、影响范围广、造成损失大。从晚清时期一直到建国以后,洪涝灾害发生的频率也逐渐增高,因此不断兴修各类水利工程以及筑堤围垸,通过控制水患尽可能地降低对生命安全的威胁和减少对经济的损失。
方位及祭祀类地名主要用字包括“城南、镇头、东、北、西、南、中、陵”,共计35个,用字占比6.81%。方位类地名以显著的山川湖海等实体为参考主体,并结合位置描述形成地名,包括“东、南、西、北、中”等各个方位。祭祀类地名用字包括“陵、坟、马王堆”等字词,与封建社会时期的君王重臣陵墓有关。
人物及姓氏类地名主要以常见姓氏为主,共计40个,用字占比7.78%。其中,地名用字包括“朱、聂、王、李、岳、陈、张”等,例如葛家镇、廖家村镇、熊家庄、陈家湾等。调查发现,该类地名通常出现在历史战乱、受灾、政策转变或者发展受阻等情况下,进行大规模搬迁或家族迁移,以宗族姓氏为主形成的地名文化景观。少部分直接以伟人英雄、杰出人物的名字命名,如弼时镇、雷锋街道、屈子祠镇等,旨在通过人物名字的命名,表达当地民众对伟人英雄的纪念和尊重。
对表1统计发现,人文景观类地名共275个,其中以美愿寓意类和工程建筑类地名为主,军事类地名最少。在湖南省自然灾害易发区内,洪涝灾害发生次数最多且频率最高,地名的形成主观上受到灾害的影响。一方面,人们不断兴修防洪水利工程;另一方面,这些地名也表达了对自然灾害的敬畏和对神明的庇佑信仰。因此,人文景观类地名在综合因素影响下形成,深刻蕴含较为丰富的人文历史积淀。灾害相关人文类地名的命名与洪涝灾害相关性较大,其中美愿寓意类地名出现次数最为常见,共6个,占灾害类相关的地名总数一半以上,其主要灾害依然以涝灾居多。以军事类地名和工程建筑类地名命名的地区与灾害联系数量相等。在设立军事地点时,城市功能建设重点为防御性建设,其中也包括了灾害的防治措施。同时,为了保障城市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加快了对重点城市防洪治涝工程的建设。
2.2 地名文化景观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2.2.1 不同时期研究区自然类乡镇地名文化景观空间分布特征
洞庭湖平原极重灾区自然景观类地名在清朝时期,水文类地名占主导地位,数量上远超于地形地貌类和动植物类。主要分布在资水、沅江、澧水、湘江流域以及洞庭湖区域分布,集中分布在益阳市东部与岳阳市西部湘江支流处,以及东洞庭湖区附近。地形地貌类在洞庭湖平原周边地区呈零散分布,数量较少,动植物类分布在中部和北部,集聚分布的中心与水文类地名一致,与水文类地名相互关联(图2a)。在民国时期,水文类地名仍占主导地位,但分布重心向南部逐渐转移,并且地名文化的集中程度有所下降。地形地貌类数量明显增加,在洞庭湖中和西部地区呈均匀分布。水文类地名景观数量也呈增加趋势,主要分布在洞庭湖平原西部沿道水流域,动植物类地名数量上整体上变化不大,主要分布在常德市和长沙市内的平原和丘陵地形一带(图2b)。在现代时期,自然景观类地名数量持续增加,特别是在长沙市中部地区,地名呈现出明显的集中分布。水文类地名数量最多且增幅最大。大体上沿沅江、澧水、洞庭湖、汨罗江、资水等流域分布。地形地貌类地名主要分布于山地、平原、湖泊江河流域等地域,集中分布在平原南部地区。动植物类地名数量增加趋势明显,在洞庭湖平原内均匀分散,集中程度不明显(图2c)。整体上自然景观分布范围呈现出扩大和分散的趋势,同时分布集中程度在逐渐减小。从清朝到民国时期,自然类地名出现显著增加,其中以水文类地名为代表增长最快,集中分布的特性开始减弱,分布密集点由洞庭湖北部逐渐向洞庭湖平原南部地区转移。从民国至现代,观察发现自然类地名大规模分布于洞庭湖平原地区,集中程度持续降低,东西两侧分布范围收窄。空间分布均匀,只出现了一个密集点,大致位于长沙市南部资水流域范围内,其他区域分布较零散。这些地名反映了洞庭湖平原极重灾区的自然环境的历史演变。
图2 洞庭湖平原灾区自然类地名核密度分布:(a)清朝(b)民国(c)现代
2.2.2 不同时期研究区人文类乡镇地名文化景观空间分布特征
洞庭湖平原极重灾区人文景观类地名在清朝时期,主要以工程建筑类和美愿寓意类地名为主。整体沿洞庭湖平原均匀分布。工程建筑类地名主要沿澧水、湘江以及道水、捞刀河等河流沿线分布,具有与洞庭湖及周边水系流向明显相似的特点;美愿寓意类地名主要集中在常德市西部地区,呈西北-东南向分布;军事类地名主要分布在洞庭湖平原中部,经济类地名数量与军事类地名相当,无较强的集中分布特征,主要呈横向均匀分布在洞庭湖区域的东西两侧;人物及姓氏类和方位及祭祀类地名数量较少,主要分布在北部(图3a)。
图3 洞庭湖平原灾区人文类地名核密度分布(a)清朝(b)民国(c)现代
在民国时期,人文景观类地名整体上呈数量增加的趋势,但相较于清朝时期,分布集中程度较弱,呈零散分布,只在长沙市南部存在集中分布的重心点。人物及姓氏类和美愿寓意类地名数量明显增加。人物及姓氏类地名主要分布在湘江和道水流域附近。美愿寓意类地名主要分布在洞庭湖平原的西部地区,且数量上在人文类地名景观占比最多。经济类地名的分布增加主要集中在平原北部和长沙市南部。军事类地名主要集中分布在岳阳市与益阳市的北部地区。此外,工程建筑类和方位及祭祀类地名整体上变化不大,分布较为零散(图3b)。
在现代时期,人文景观类地名数量呈明显增加,但集中分布的区域数量有所减少。工程建筑类地名增加数量最多,广泛分布于多个水利工程以及交通道路附近,并且其线状分布更符合江河流域的流向。方位及祭祀类地名的集中分布相较民国时期更为明显,主要分布于长沙市、常德市和益阳市。经济类地名也有所增加,零散分布在以常德市和益阳市城市中心为主的经济发达区域,反映了现代经济的快速发展。军事类、美愿寓意类和人物及姓氏类地名,分别在洞庭湖平原东部和西部地区呈分散分布(图3c)。
总体而言,从清朝到民国时期,各类地名景观数量都呈现增加趋势,地名分布由常德市北部较大范围的密集点向长沙市南部发生转移,同时地名集中程度明显下降。自民国时期起,分布范围相比于清朝更加广泛,地名文化景观总量保持继续增加。然而,从民国到现代,地名数量增加幅度有所降低,并且长沙市南部地区的密集点范围发生缩小,同时地名分布的范围东西两侧减少,向洞庭湖平原中部收缩。
2.2.3 自然灾害类地名文化景观空间分布特征
根据表1和数据统计,以洞庭湖平原极重灾区内514个地名点数据为筛选范围,根据命名来源与灾害相关的原则,共计筛选出15个与灾害相关的地名。运用ArcGIS,得到3个时期与灾害相关的地名分布图(图4)。
图4 洞庭湖平原灾区与自然灾害相关地名分布:(a)清朝(b)民国(c)现代
清朝时期与自然灾害相关的地名景观共计7处(图4a),皆与洪涝灾害相关,主要分布在洞庭湖平原地区北部和中部。分布在北部地区的地名主要沿道水、松滋河以及澧水的分流区域出现;分布在中西部地区的地名主要沿资水、湘江和洞庭湖流域出现。在清朝同治年间,由于长江和荆江地区遭遇特大暴雨,导致洪水泛滥,而部分流域河段的行洪能力有限,导致多处堤岸溃决。其中,松滋河便是在1870年由于长江干堤溃决而形成。
民国时期与自然灾害相关的地名景观共计4处(图4b)。其中,与洪涝灾害相关的地名共计3处,主要分布在湘江流域和虎渡河流域的平原区域。1931年和1935年发生了较为严重的洪水灾害,长江、汉江以及荆河受洪水冲击,先后漫堤溃口。与水库浸没灾害[36]相关的地名共计1处,即湖南省常德市澧县王家厂镇,原为槐市。由于1958年涔水漫延导致槐市被淹没,成为王家厂水库蓄水区,镇上居民搬迁至10 km外的羊古庄,改名为王家厂镇。
现代与自然灾害相关的地名景观共计4处(图4c)。其中,与洪涝灾害相关的地名共计3处,分别分布在道水、虎渡河汇入湘江水系的支流以及南洞庭湖水系之上。与虫灾相关的地名共计1处,位于岳阳市华容县东南部的团洲乡。1977年血吸虫病肆虐,为此当地组织数万名工作人员艰苦奋战,设灭螺指挥部,全面展开血吸虫病的防治工作。1980年由指挥部转为公社建制,名团洲人民公社,1983年更名为团洲乡[37]。
在数量上,从清朝到民国和现代时期,与灾害相关形成的地名景观整体数量逐渐减少。除了民国时期由于水库浸没灾害形成的常德市澧县王家厂镇,以及现代时期与虫灾相关形成的岳阳市华容县团洲乡外,其他13处都是与洪涝灾害相关。从清朝到民国,分布集中区域由常德市北部向常德市南部发生转移,主要包括湘江支流和松滋河、道水流域。从民国到现代,形成与自然灾害相关的地名景观相较于清朝时期大幅减少,并且分布区域也从洞庭湖东部地区向中部扩散,主要集中在洞庭湖及道水流域等地区。
2.3 影响因素分析
通过对历史文献资料的查阅和整理,结合洞庭湖平原极重灾区空间范围下各镇的地名文化景观空间分异特征分析,从以下3个层次对地名文化景观的成因进行剖析。
2.3.1 自然地理环境提供了地名的基础描述和参考
自然地理环境和自然灾害对地名的形成和分布产生显著影响。洞庭湖平原是由河湖丘陵与冲积平原组成的地区,大部分地区海拔低于50 m,古时又谓之“八百里洞庭”。洞庭湖平原的自然地理条件决定了地名的基础描述和参考,如地形地貌类地名在平坦地区多带有“坪、坡”等字,而在陡峭山势下定居的地域地名常带有“峰、峪”等字;水文类地名主要沿水流沿线分布,受河流分布的影响;动植物类地名通常伴随地形地貌类地名和水文类地名出现;自然灾害特别是洪涝灾害频繁发生,影响了地名的形成。历史上为应对洪涝灾害,进行了多次湖区堤垸的建设和修复,这使得工程建筑类地名的增加。洪涝灾害的发生也影响了与自然灾害相关地名的形成。境内多高山峻岭,多陡坡,利于水流汇集且径流丰富,但容易频发洪涝灾害。此外,在清朝和民国时期战乱较多,堤岸失修和漫堤溃口也导致了平地被淹,对地名也产生了影响。
2.3.2 经济社会发展对地名的演变和衍生起着推动作用
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化推动了地名的演变和衍生,反映了地区的历史、文化和经济特点。洞庭湖平原地区作为中国传统农业的发祥地,具有热量丰富、水资源广阔和土层深厚的特点,是湖南省重要的工业区之一,也是湖南省乃至全国重要的商品粮油、水产和淡水鱼养殖基地。明清时期,重农制度的实施与农业耕作技术的改进和应用,使得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经济发展达到了历史高峰[38]。民国时期,公路运输和铁路运输的开发,逐渐提高了商品货物的流通,加大商业流转互通,诞生了如“铺、窑”等经济类地名,便于促进各地区之间的贸易往来和经济合作。随着现代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伴随着社会制度的变化和人们思想观念的进步,封建迷信祭祀行为不再兴盛。1949年以后中国综合实力不断增强,湖南省近几十年取得了飞速发展,新形成的地名多以“街、市”这一类经济效益范围更大的词来命名,反映了经济社会的新特点。
2.3.3 多元文化对地名起到丰富和多样化的作用
多元文化对地名产生了丰富和多样化的影响,包括人口迁移与融合、民族风俗和政治政策因素等。根据历史资料记载,在清朝和民国时期,洞庭湖区战争纷乱和抗日战争爆发引起人口迁移和居住群落的变化现象较多,省内人口迁移的规模比省外人口迁入规模大[34]。人口迁移使得该地产生了新的姓氏,又或是历史上著名人物的足迹遍布于此地,因而使得研究区域内人文景观类地名中的人物及姓氏类地名数量呈现上升趋势。渔民有祭祀神灵祖先之俗,当地的民风民俗又与人文景观类地名中美愿寓意类和方位及祭祀类地名有密切联系。在面对天灾和连年战争时,美愿寓意类地名更能直观地体现出人们希望生命安全和生活安定的美好愿望。洞庭湖地区是中国历代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地区之一,随着封建统治的清朝土地制度崩溃以及近代以来内外不断的战争,军阀势力割据、政治形势混乱和军事战争冲突频发的背景下,各地设堡设营,导致清朝至民国时期各类地名文化景观总量显著增加,其中军事类和工程建筑类地名的形成受其影响最大。
3 结论与讨论
3.1 结论
本文通过文化地理学和ArcGIS核密度估计法,分析了湖南省自然灾害易发区乡镇地名文化景观特征及探究背后的影响因素,得到结论如下。
(1)湖南省自然灾害易发区内自然景观类地名中,地形地貌类地名以与山系相关的字词命名居多,动植物类地名主要以植物类命名方式为主,水文类地名数量最多。与洪涝灾害相关的地名都与水文有关,符合洪涝灾害的特征。人文景观类地名中,以美愿寓意类和工程建筑类地名为主,军事类地名最少。经济类地名反映了地区的商业和交易活动,工程建筑类地名反映了防洪水利工程的重要性,方位及祭祀类地名与地理方位和宗教信仰相关。人物及姓氏类地名主要以常见姓氏为主,少部分直接以伟人英雄、杰出人物的名字命名。与灾害相关的地名中美愿寓意类地名最为常见,其中涝灾最为突出。军事类地名和工程建筑类地名与灾害联系数量相等,都反映了防洪防涝工程的重要性。
(2)自然景观类地名主要分布在洞庭湖平原的中部和南部,地名数量总体呈增加趋势,但整体集中程度减弱,分布更加广泛。人文景观类地名主要集中分布在洞庭湖平原西北部和东南部地区。其中经济类、工程建筑类和美愿寓意类地名数量增长较快,地名集中程度也相对减弱。与自然灾害相关的地名景观分布特征更加明显,与洪涝灾害相关的地名主要沿湘江、道水、松滋河等流域的流向分布,与自然景观类中的水文类地名分布规律相似。
(3)自然地理环境和自然灾害对湖南省自然灾害易发区内的地名文化景观产生明显影响。地形地貌类地名与地区的平坦广阔或陡峭山势有关,水文类地名则受水资源和河流分布的影响,而洪涝灾害频繁发生导致了工程建筑类地名的增加。随着现代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经济类地名反映出经济社会的新特点。多元文化因素影响了地名文化景观的形成和演变,反映了湖南省自然灾害易发区的丰富历史和多元文化。
3.2 讨论
随着信息时代的不断发展,地名文化景观具有保留地方文化和人地关系发展的历史变化等特征。本研究不仅为湖南省自然灾害易发区乡镇地名景观提供了深入的时空分布特征分析和成因解读,也为地方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提供了实际指导。研究过程中采用了系统的分析方法,结合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以更全面的角度呈现地名文化景观。从整体统计、时空特征分析到影响因素分析的有机连接,形成了研究的合理框架,为读者提供了清晰而完整的研究视角。研究结果对于地名学、文化地理学等相关领域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为进一步深入挖掘地名背后的文化内涵和地方历史提供了重要线索。本研究对比已有的研究案例,主要有两个创新改进的方面:其一是研究对象的创新。以自然灾害易发地区的地名文化景观为研究对象,将自然灾害种类与地名文化景观进行了关联性分析,在基于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两个分析维度下,进一步挖掘自然灾害背景下的地域性文化内涵,提出相应的保护和传承措施。其二是研究方法的创新。与以往历史地名的宏观研究分析不同,本文以清朝、民国、现代3个不同时期为历史背景,对比地名变迁数据,做出详细对应的地名文化景观核密度分析图,从历时性和共时性角度出发进行对比,探究时空演化特征。研究不足是在研究过程中对于较为零散、分布规律不明显的地名点分析不足。本文研究主要基于洞庭湖地区历史变迁地图集[34]为参考,未能全面突出历史事件的因果联系,对于年代久远且记录模糊的历史地名缺乏深入的完整性调查。特别是湖南省自然灾害易发区地名景观变迁的影响因素是基于前人研究和现有的历史资料记载中分析获取的,因此影响因素探究存在部分局限性。随着近年来地名景观研究的不断深入,未来将更加细致地探讨地名的形成机制和文化内涵,借助诸如地方县志、民间记载收录等更详细的背景资料的收集与分析,加强开展灾害与地名关联性方面的研究,更好地为地域性文化保护与传承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