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机洗餐具洗涤产品相关标准体系的完善建议
2024-01-20徐骏辉梁昌成沈恒正
徐骏辉 蔡 珂 梁昌成 徐 静 于 浩 沈恒正
利洁时(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北京,100020
1 家庭机洗餐具洗涤剂相关产品标准体系的重要意义
随着家庭用洗碗机在中国市场的逐步增长,与洗碗机搭配使用的洗碗机专用餐具洗涤产品(包含洗涤剂、助洗剂及机体清洁剂等耗材)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除了进口的外国品牌,国内的洗涤剂厂家也打造出了国产品牌,越来越多的专门为中国洗碗机以及中国消费者设计的产品陆续出现在电商与线下商超的货架上。但即使如此,通过第三方机构提供的洗碗机销售数据[1],运用利洁时内部的计算模型进行估算,现阶段中国洗碗机渗透率仍然不足3%,且至今仍未出现爆发性的增长趋势。探究其原因,中国消费者对洗碗机使用体验的口碑的参差不齐乃是阻碍洗碗机用户增长的一大重要因素。在这个信息快速传播的时代,用户的使用体验可以通过各种媒体平台分享传播,一旦出现洗净效果不理想、产品溶解性差,甚至有洗涤剂残留等负面评价,会对产品的口碑造成毁灭性打击。企业从源头上减少消费者给出差评才是树立良好口碑的根本方法。这需要整个行业达成一个共识,就是保证市场上所售卖的都是稳定且优质的产品。
因负面评价过多导致整个洗碗机行业发展停滞的例子在全球很多国家都存在。比如巴西,与中国一样同为发展中国家,其洗碗机的引入与发展比我国还要更早一些。但在2000年前后,巴西洗碗机厂家由于恶性竞价,为了推出便宜的洗碗机而不惜牺牲洗碗机的性能。消费者购买到的洗碗机无法给出满意的洗涤效果,消费者一致给出负面评价,这导致洗碗机的口碑一落千丈,甚至出现渗透率下跌的情况。中国洗碗机市场的相关企业都应该从这些惨痛教训中领悟到,严格的监管才能保证优质的产品,优质的产品才能带来出色的口碑,出色的口碑才能维持稳步的增长,最终形成整个洗碗机行业的良性循环。
2 现阶段家庭机洗餐具洗涤剂的标准情况以及所存在的问题
市场监管需要有相关的标准作为依据,家庭机洗餐具洗涤剂属于家用餐具洗涤剂范畴,因此出于对产品的安全性与环境保护要求的考虑,需要严格遵循GB 14930.1—202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洗涤剂》[2]中对B类洗涤剂的要求,以及GB/T 26396—2011《洗涤用品安全技术规范》[3]、GB/T 32163.1—2015《生态设计产品评价规范 第1部分:家用洗涤剂》[4]、HJ 458—2009《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 家用洗涤剂》[5]中的相关原料要求。至于GB 38383—2019《洗碗机能效水效限定值及等级》[6],其针对的是洗碗机本身的水耗能耗的评级,且在标准内已经明确规定测试中所使用的洗涤剂为GB/T 20290—2016《家用电动洗碗机 性能测试方法》[7]的洗涤剂B,厂家并无选择使用其他洗涤剂的自由。因此,作为洗涤剂厂家,可把GB 38383—2019中的测试与评级方法作为与机器厂商合作时的参考,但无须在洗涤剂研发期间严格遵循此方案。相比餐具洗涤剂,其他家庭机洗餐具洗涤耗材(如漂洗剂/光亮剂/催干剂)在安全性及环保性方面的需求则处于空白或灰色状态。
除了安全及环保要求,同等重要的是对产品性能指标与质量管控方面的规范,这些相关技术指标为厂家在产品开发时提供明确的指引。然而,至今国内针对此品类的相关标准仍然较为缺乏且零散,亟须完善。目前针对家用的餐具洗涤剂,现行标准为GB/T 9985—2000《手洗餐具用洗涤剂》[8]及GB/T 24692—2009《表面活性剂 家庭机洗餐具用洗涤剂 性能比较试验导则》[9]。但从GB/T 9985—2000《手洗餐具用洗涤剂》的适用范围可知,此标准只针对由表面活性剂和助剂等配方生产的手洗餐具用洗涤剂。即使是刚发布不久并且准备在2024年实施的GB/T 9985—2022[10],其范围仍然只包括由表面活性剂和助剂等配方生产的手洗餐具用洗涤剂和兼具果蔬清洗功能的手洗餐具用洗涤剂。的确,从产品成分来说,家用手洗餐具洗涤剂的主要功效成分为表面活性剂与助剂,而家庭机洗餐具洗涤剂的成分则更为复杂,包含漂白系统、酶制剂系统、表面活性剂及助剂等,并且其中表面活性剂并非最关键的原料。从使用方式来说,手洗餐具洗涤剂需要在使用时产生可观的泡沫量以达到让消费者感知到清洁过程与效果的目的,但在机洗餐具洗涤剂中,大量泡沫的产生有可能降低喷淋臂所喷出的水的喷淋压力,让喷淋泵无法正常工作,同时洗碗机也会因为太多泡沫的冒出而出现停机现象。可见,GB/T 9985目前并不适用于家庭机洗餐具洗涤剂。
关于针对家庭洗碗机的相关性能指标与其测试方案,目前国内有QB/T 1520—2013《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动洗碗机》[11]与GB/T 20290—2016《家用电动洗碗机 性能测试方法》。前者提出了对洗碗机各项性能指标的要求,后者则提出了对应的测试方案。然而,此二者针对的均是洗碗机本身,是通过与参比样品Miele标准洗碗机对比以量化洗碗机的各种性能。因而洗涤剂与漂洗剂等耗材在此系列测试方案中,仅仅是作为测试条件的一环,甚至其配方也都是被固定的,测试方一旦使用了其他洗涤剂,测试结果的有效性将会无法得到保证。同时,这些测试方案也涉及类似菠菜渍这种更多是测试喷淋水压而非洗涤剂性能的污渍种类。因此,与GB 38383—2019类似,这两个标准也可作为与机器厂商合作时的参考,而非洗涤剂厂家在开发产品期间需要遵守的指标。所以针对家庭机洗餐具洗涤相关产品的性能指标仍然缺失。
3 家庭机洗餐具洗涤剂与助剂标准体系的完善方向
如上所述,无论是针对家用手洗餐具洗涤剂的GB/T 9985,还是针对洗碗机自身的QB/T 1520—2013与GB/T 20290—2016,都不适用于家庭机洗餐具洗涤产品。目前能为洗涤剂厂家在产品开发时给出明确指导的,主要还是GB/T 24692—2009,但其本身只作为方法导则为洗涤剂厂家提供测试思路与方案,它自身也存在版本过老及脱离中国消费者实际情况的问题。其实可以参考洗碗机行业,通过GB/T 20290—2016提供性能测试方法,然后通过QB/T 1520提供产品关键参数及合格标准,建立一个较为完整的标准体系。因此,针对家庭机洗餐具洗涤剂,行业可以做出以下工作:①修订一份更贴合现今中国消费者实际情况的GB/T 24692。②针对家庭机洗餐具用洗涤剂制定产品质量标准,提供关键参数及合格标准。③针对除家庭机洗餐具洗涤剂以外的洗碗机用日化耗材制定产品标准。
下文将根据上述三个方向,为完善家庭机洗餐具洗涤剂的标准体系提供更为详细的建议。
3.1 建议一:GB/T 24692—2009的修订
GB/T 24692—2009《表面活性剂 家庭机洗餐具用洗涤剂 性能比较试验导则》的正文部分主要修改采用国际标准ISO 7535—1984Surface activeagents:Detergentsfordomestic machinedishwashing:Guideforcomparative testingofperformance[12]并且在附录上提供了一个洗涤性能的比较测试方案,以及一个器具保护层颜色褪色的快速测试方案,为洗涤剂厂家提供可以参考的测试导则与具体方法。然而,此标准发布已经过了十余年,其所引用的ISO国际标准更是已有30余年的历史。随着行业的发展及消费者需求的提高,此标准有部分内容存在不足,应做出一定的修订与调整。
(1)GB/T 24692—2009的正文部分主要为ISO 7535—1984的译文,但其多采用直译的方式且对英文原文并未根据汉语与英语的语言习惯的不同而做出重新排序与排版,导致其阅读起来较为生涩难懂。
(2)GB/T 24692—2009的正文第四章节介绍了各种不同的性能评价方法。第一种为记分法,此方法会给打分人员提供一个打分表格(表1),打分人员根据污渍残留量的多少与大小给出具体分数,但此方法依赖人眼判断,且没办法对污渍的厚度及颜色的深浅进行评价。第二种为对比打分法,同样地,此方法给评估人员提供了一个表格(表2),评估人员将产品与对照标准餐具洗涤剂进行一对一对比,并根据结果打分记录。第三种为专门小组评价,对多个产品进行分等。但无论采用的是哪种评估方法,评估人员都只能通过目视的方法来进行打分,这对评估人员提出了很高的专业性要求。而且,目测打分很难针对污渍的厚度及颜色的深浅给出客观的数字结果。综上所述,目前GB/T 24692—2009所提供的几个性能的评价方法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客观性与全面性。
表1 性能等级及记分
表2 样品与对照餐具洗涤剂的比较记分
(3)GB/T 24692—2009附录B中的污渍仅包含三个种类,即人工污垢、茶渍、燕麦渍。其中人工污垢主要有混合油脂、小麦粉、奶粉、蛋液、番茄酱及芥末,是包含油垢、淀粉污垢、蛋白污垢及酱料的综合性污垢。显然,使用此污垢,只能笼统地反映洗涤剂对混合污渍的整体洗涤效果,并无法体现对单一某个污垢的洗涤效果,很难在厂家进行产品开发的过程中给出具体的指引,厂家很难从这个综合污垢的洗涤结果直接判断并确定配方日后的优化及调整方向。而茶渍作为中国消费者经常碰到的日常污渍,同时也是洗涤剂漂白能力的重要指标,应得到保留或改良。但燕麦污渍在中国缺乏代表性,可做出替代或删除。
(4)GB/T 24692—2009附录B中对测试用的洗碗机的硬件及程序并无提出具体要求,而事实上洗碗机及其程序的性能在洗涤效果方面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不同的洗碗机与洗涤程序,搭配不同的洗涤剂可能会产生不一样的对比结果。
(5)GB/T 24692—2009附录C所介绍的釉面颜色褪色的快速测试方法中,对其最重要的实验材料——带有敏感釉面的沙拉餐盘并未提供技术指标,其评价方法通过目测评估釉面褪色及棉布的染色情况也缺乏客观性。
针对上述问题,可对GB/T 24692—2009做出以下修订:
(1)对正文部分的翻译及章节排序做出重新润色及排版。
(2)除目测打分的方法外,可提供其他更客观或更有针对性的性能评价方法。不同的污渍种类可以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目测打分方法适用于成分复杂且难以量化的污渍,但针对那些成分固定,物理性质近乎均一,且有特定针对性的污垢,完全可以通过不同的检测手法将污渍量量化。比如称重法,就可以通过洗前洗后污渍重量的变化来量化去污率,也就是洗涤剂的去污性能。同样地,针对如茶渍这些厚度较薄但颜色较突出的污渍,可以通过使用光学仪器与软件对器具上的颜色进行数据量化,然后通过对比洗前洗后的颜色数据,得出较为客观的污渍去除率。
(3)可以对附录B中的测试方法做出调整,让测试所用的污渍更贴近中国消费者的生活与中式餐饮的实际情况,同时这些污垢可以搭配上述称重法及比色法以获得更加客观的测试结果。参考在欧洲甚至世界都被广泛应用的由IKW(German Cosmetic,Toiletry,Perfumery and Detergent Association)[13]提出的测试方法,针对蛋白质污垢,可以使用蛋黄污垢作为测试污渍;针对淀粉污垢,则可以使用淀粉混合物作为测试污渍,此二者均为可以使用称重法来评估效果的污渍。当然,IKW作为德国的机构,其测试方案的开发初衷肯定是针对西式餐饮的,因此在开发适合中式餐饮的本土方法时,需要针对原料及制作工艺做出一定调整。比如使用本土鸡蛋或蛋黄、本土的餐盘,还有根据中国消费者餐饮习惯选择混合淀粉的种类及配比等。同时,如上所述,针对茶渍可以使用比色法来量化污渍量从而提高测试与评价的客观性。目前普遍使用的比色设备如Digi Eye,对于平面上的颜色对比有更高的可靠性,因此可以选择在平面的陶瓷砖上制作出茶渍印记来提高测试的准确性。茶叶应挑选与中国消费者相关性较大的品牌,且需保证不同年份不同批次的茶叶质量是一致的。同时,为了模拟实际消费者饮食中产生的大量由中餐油、酱、汁、芡所混合而成的污渍,可以适当地在测试中添加一定量的人工污渍作为陪洗污垢。陪洗污垢不作为测试污垢被评价与打分,但它的引入可以让测试更加贴近中国消费者的实际情况。
(4)针对附录B中的测试,还可以更加明确地提供测试用洗碗机与洗涤程序的要求。IKW所提供的测试方法中使用的是Miele的GSL洗碗机,而GB/T 20290所使用的标准洗碗机则是Miele的G590型或G595型,可见作为标准用机,Miele一直受到全球各行业的青睐。但是对于中国消费者来说,这几款显然不是生活中常见甚至能够简单购买到的洗碗机,为了让标准更能反映中国消费者的实际情况,那些一般消费者能在市面上购买的洗碗机显然是更好的选择。但是中国作为制造业大国,市面上洗碗机的种类千千万万,且考虑到所有机型都会有更新换代的问题,所以标准内适宜只提供所需洗碗机及洗涤程序的关键技术指标,测试者可根据测试需求,在满足方法所提供的指标基础下,自由选择测试用的洗碗机。而这些关键的技术指标,包括各个程序的温度、时长、耗水及水喷淋的压力等。确保洗碗机能够给洗涤剂创造出一个公平且高效的竞争平台,让洗涤剂可以发挥出自身的最好效果。
(5)与中国消费者相关度较低或实践性较低的章节与方案,可删除或替代。
3.2 建议二:家庭机洗餐具洗涤剂的质量标准建立
在修订GB/T 24692的方法导则的同时,行业也应尽快立项针对家庭机洗餐具洗涤剂相关的质量标准以填补空白。此标准应根据中国消费者的实际问题,挑选出会对消费者使用体验造成影响的产品参数,然后给出合理的技术性指标。这些参数指标应包括而不局限于以下方面:
(1)产品的外观:需要稳定且不会降低消费者的购买欲与使用欲。
(2)产品的稳定性:需要在高温、低温及高低温交替的环境中保持安全性,以及外观、性能方面的稳定。
(3)无功能性填充剂的添加量:应设上限值,避免为了增加克重而过度添加无效物质,造成原料的浪费及增加化学物质的排放。
(4)溶解性能:需在特定时间内达到成分的完全溶解,同时产品中不溶物的含量需要控制在一定的百分比范围内。
(5)产品的发泡力:需要将泡沫量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以避免泡沫过多造成洗碗机停机,甚至损坏。
(6)去污力:去污力测试可参考修订后的GB/T 24692—2009,与参比洗涤剂比较,需要在一定程度上优于参比洗涤剂。
3.3 建议三:其他家庭机洗耗材的质量标准建立
洗碗机的使用,除了需要用到专用的洗涤剂,还可能需要用到漂洗剂、专用盐及专门用来清洗洗碗机的机体清洁剂等耗材。这些耗材的产品质量,同样大大影响机洗餐具洗涤的整体效果。因此,除洗涤剂的质量标准外,对于其他洗碗机用耗材,行业也可以立项制定相关质量标准。以漂洗剂/光亮剂/催干剂为例,根据产品特性与消费者的实际情况挑选出会对消费者使用体验造成影响的产品参数,然后给出合理的技术性指标。这些参数指标应包括而不局限于以下方面。
(1)安全性指标:漂洗剂是洗碗机在最后一轮的漂洗程序时才自动投放的,(投放后)不会有额外的漂洗程序把残留的漂洗剂冲洗出去,因此,将会有一定量的漂洗剂最后残留在器具上以达到催干与光亮的效果。可见,对于漂洗剂的安全性要求,是要明显高于在主洗程序时就已经排出的洗碗机洗涤剂。因此对于漂洗剂的安全性指标,需要谨慎地评估。
(2)主要活性成分添加量:漂洗剂的主要起效成分是表面活性剂,通过控制表面活性剂的添加量可以为产品质量做出一定程度的保证。
(3)产品性能指标之发泡力及消泡力:需要将泡沫量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以避免泡沫过多造成洗碗机停机,甚至损坏。同时产品的消泡速度也要有所保证,以免消费者在使用过后发现有泡沫残留。
(4)产品性能指标之溶液表面张力:漂洗剂的主要起效方式是通过降低表面张力而达到催干与光亮效果,因此通过测试产品溶液的表面张力可以反映出产品的实际催干与光亮效果。
4 总结与展望
洗碗机在中国的进一步普及需要消费者持续地给予产品正向反馈,从而建立良好的口碑。除了需要充分的消费者教育,产品自身质量够硬才是维持良好使用体验的基础。维护市场良性竞争与公平秩序则需要相关部门对产品质量进行有效的监管,而建立一个完整的质量标准体系,对相关产品的质量监管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目前家庭机洗餐具洗涤产品存在较多标准过旧及缺失问题。假如任由这些问题继续存在,监管部门在监管与执法过程中不仅将缺乏相关标准作为依据,无法对产品质量做出有效监督,长此以往更会导致市场上的产品良莠不齐,从而破坏整个洗碗机市场的口碑。
针对这些情况,本文对目前实行的G B/T 24692—2009《表面活性剂 家庭机洗餐具用洗涤剂性能比较试验导则》提出了建议,同时对家庭机洗餐具洗涤剂与漂洗剂的产品标准提出了构想。在此套标准体系建立后,洗涤剂厂家将能够根据明确的指引设计出中国消费者所需要的产品,同时相关监管部门也能够在有所依据的情况下保持市场的公平及良性发展,更能保障消费者的权益。标准体系的建立需要整个行业的参与和支持,相信在大家的努力下,中国消费者对洗碗机用洗涤剂的信任度与满意度能够大幅提升,洗碗机用洗涤剂行业能够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