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火箭和导弹事业的黄埔军校

2024-01-20骆春来董瑞亚

中国军转民 2023年10期
关键词:国防工业

骆春来 董瑞亚

【摘要】走进第二炮兵最深处的档案室,在尘封的档案中总能发现“炮兵教导大队”这个名字,能与这个名字联系在一起的人与事,也将注定留名在共和国的史册中。他们用激情和汗水铸造了共和国导弹事业的坚强基石,他们奋斗的足迹,为航天事业的发展铺就了走向胜利的坚实道路。“炮兵教导大队”这个组织,作为中国运载火箭事业、地地、地空导弹部队的起点,已经成了一段让人肃然起敬并值得记录的历史。

【关键词】炮兵教导大队∣军事历史∣国防工业

一、背景

20世纪50年代,世界各国科学技术发展突飞猛进,此时的中国,国防工业百废待兴,无法生产重型装备,面对美国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封锁与包围,中国面临着政治与军事压力,中国领导人深刻认识到现代武器的巨大作用,以及发展中国国防的紧迫性,发展自己的国防力量,拥有自己的现代化军事装备,成为中国领导人的共识。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做出了发展尖端技术的战略决策,下定决心突破尖端技术的研制。1955年10月8日,钱学森从美国归来,1956年1月25日,毛泽东主席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指出:“中国人民应该有一个远大的规划,要在几十年内,努力改变我国在经济上和科学文化上的落后状况,迅速达到世界上的先进水平”;1956年2月17日,钱学森向党中央、国务院提交了《建立我国国防航空工业的意见书》;同年3月,国务院制定《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修正草案)》,其中特别强调发展原子能、火箭和喷气技术等技术;3月14日,周恩来主持召开中央军委会议,研究发展航空和导弹技术问题,会上听取了钱学森关于在中国发展导弹技术的规划设想,决定成立航空工业委员会,简称“航委”,统一领导中国的航空和导弹事业

中国的导弹事业,得到过苏联的支持。1957年9月,中国派出了以聂荣臻为团长,陈赓、宋任穷为副团长的中国政府代表团,赴苏联莫斯科商谈国防新技术援助问题。10月15日,两国签订了《关于生产新式武器和军事技术装备以及在中国建立综合性原子能工业的协定》。根据协定,苏联将帮助中国进行导弹研制和发射基地的工程设计,在1961年底前提供几种导弹样品和有关技术资料,并派技术专家帮助仿制导弹、帮助中国设计试验原子弹的靶场和培养有关专家等。

从毛泽东提出想法到军委落实指示,只用了一年半时间。开启了我党领导新中国高科技尖端事业的新的征程。

二、组建

1957年3月1日,国防部五局并入国防部五院;8月,周恩来总理命令,谷景生任国防部五院政治委员、刘秉彦任国防部五院副院长;11月,国防部五院在“10月15日协定”签订后,根据需要调整了科研机构:机关设置不变,下设两个分院。一分院承担各类导弹总体设计和弹体、发动机的研制任务,二分院承担各类导弹控制系统的研制任务。通过调整,为全面开展仿制工作作了必要的准备。

1957年12月9日,军委炮兵陈锐霆参谋长,召集准备调往炮兵教导大队工作的部分领导干部,到司令部会议室开会。陈锡联司令员、邱创成政委和炮兵干部部丁本淳部长参会。会上,陈锐霆参谋长宣读了中央军委关于组建炮兵教导大队的命令,传达炮兵党委的决定,布置炮兵教导大队的组建任务,同时宣布了炮兵教导大队领导干部的任命。

大队的领导班子组建后,开始了开训前的各项筹建工作,包括修建公路、仓库、教室、操作场、食堂和宿舍;编制各类预算报表、制定各项规章和保密、警卫措施。同时,明确了几项重要任务:第一,要把炮兵教导大队的领导班子和各级骨干配强,保证完好无损地从苏军手中把装备接收过来;第二,要组织好突击训练,利用苏军任教的机会,把地地导弹的操作使用和维护保养技术学到手;第三,要切实做好安全保密工作;第四,要搞好内部团结和与苏军的团结。

1959年3月10日,五院教导大队机构再一次进行了调整,将原大队的政治处、训练处行政经济管理处扩编为司令部、政治部、训练部、后勤部和技术处。

三、训练

新组建的炮兵教导大队主要有两项任务:一是接收从苏联进口的地地导弹装备和有关技术资料;二是向苏联官兵学会导弹武器操作、使用和维护保养。

1958年1月11日,举行了教导大队第一期训练开学典礼。除炮兵教导大队全体干部学员和任教的苏军官兵外,还有总参作战部、军械部、国防部五院和军事工程学院的人员参加。军委炮兵参谋长陈锐霆少将和国防部五院院长钱学森同志出席会议并讲话。

军委炮兵于1958年5月下旬调整了教导大队编制,6月中旬,由国防科委导弹试验基地、军事工程学院、国防部五院、海军、炮兵及装甲兵选调来军事教员和文化教员,组成训练队,任务是培训地地导弹的教学、试验技术干部。由大队训练处派教员任教,培训时间仍为三个月,从指导思想、教学时间、专业设置等方面均进行针对性的策划。开设的课程有基础课和专业课。

根据“10月15日协定”,苏联要为我国培训一支地空导弹部队,期限为三个月。部队干部由空军高炮部队中选调,学员由空军高级防空学校和雷达、通信院校毕业或在防空部队中对雷达等设备有实际操作经验,又有一定文化水平的同志中选调。

通过培训,中国人第一次见到了真实的导弹实物,中央军委各总部、各军兵种机关领导机关的工作人员也接受了导弹作战使用技能的学习。

四、成就

中央军委领导对炮兵教导大队的学习和工作极为关心和重视。炮兵教导大队初级点火训练和实弹发射时,老帅和总部领导曾三次亲临现场视察。第一次:在第一期培训的综合操作和模拟点火时,贺龙、陈毅、聂荣臻3位老帅等人视察了部队操作演练;第二次:在第一教导营初级点火训练时,总参杨成武副总长、总政肖华主任和甘泗淇副主任、总后勤部洪学智部长和李聚奎政委等人亲临现场指导;第三次:在第二教导营进行实弹发射时,总参张爱萍副总长、装甲兵许光达司令员等视察了地空导弹部队的实弹发射。

教导大队存在的19个月中,共完成6次接装任务、举办3期培训和5期短训,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培养了专业技术骨干2500名、为五院培养了600余名专业的技术人员,这些技术人员通过培训,不仅学到了导弹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在实际操作中,具有了对导弹武器的感性认识,对掌握导弹的设计技术打下坚实基础。

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教导大队先后为国防部五院及靶场培养了一支试驗队、为五院及各级有关领导机关培养参谋人员、作战使用人员及试验人员、为军事工程学院培养技术人员、为炮兵培养一套火箭技术教员及练习部队、为20基地培养一个示范部队和部分技术干部、为中等技术学校培养一部分教员与技术干部等。

五、后记

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教导大队,既是中国战略导弹部队的摇篮,又可以说是中国火箭和导弹事业的“黄埔军校”。它是我军历史上第一个综合性导弹专业培训机构,培训了中国第一批导弹专业人才;它探索与实践了我军第一批导弹部队的编制与体制,形成了我军最早的导弹专业训练的程序和方法,并使之适应中国国情与教学和训练任务。这是古今中外教学实践活动的一个奇迹,是共和国军事历史上的一道独特的风景。

参考文献

[1]《科技研究》[M].北京:第二炮兵科学技术委员会,1988年出版

[2]高同声:《东风起舞——中国战略导弹部队初创纪实》[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6年出版

[3]《中国人民解放军长辛店炮兵教导大队志略》[M].北京: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三研究院,2021年

(作者简介:骆春来,大学学历,副研究馆员职称,研究方向:国有大型企业档案学研究,工作单位:北京航天长征科技信息研究所;董瑞亚,工作单位:北京精密机电控制设备研究所)

猜你喜欢

国防工业
普京:俄罗斯国防工业必须实现100%进口替代
美国兰德公司发布报告评估中国国防工业基础
美国国防工业供应链对外依赖情况
美国巩固提升国防工业供应链能力的举措及启示
俄联邦国防工业军民协同创新发展国际化的法律规制研究
美国国防工业技术创新网络的特点及启示
美国国防工业发展的军民融合战略
试 着
党建工作在行政管理中的重要意义探讨
俄罗斯国防工业复兴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