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共享思想视域下乡村振兴的逻辑理路和实现进路
2024-01-20陈秋男
陈秋男, 陈 俭
(闽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 漳州 363000)
共享是全体社会成员围绕满足人的所有合理发展需要,在共同参与、共同建设的基础上,自在平等地享有大家共同创造的社会发展成果,从而实现“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1]的一种理想状态。国内学者从主客体及其相互关系的角度概括了马克思共享思想的内涵,主要包括共享主体是全体社会成员、共享内容是一切社会发展成果、共享实现必须立足实践,为分析解决新时代关系人民切身利益的重大现实问题提供了观察视角、价值引领和实现路向。党的二十大报告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致力于通过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农民全方位发展,补齐“三农”短板,重塑城乡发展关系,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表明了“让低收入人口和欠发达地区共享发展成果”[2]的决心,描绘了“协调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3]的愿景,传递了“坚决防止两级分化,促进共同富裕”[4]的诉求,包含着目标主体的全民性、振兴内容的全面性、行动逻辑的正义性等内涵,既体现了共享发展的目标要求,也是实现共享的必由之路。从马克思共享思想的视域来探究为什么、怎么样实施乡村振兴,能为乡村振兴行稳致远提供有益借鉴。
一、马克思共享思想的内在规定
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私有制下“人性异化”根源的揭示和批判,回答了“由谁共享”“共享什么”“如何共享”“怎么实现”等人类以何和如何拥有改造世界成果的问题。
(一)共享是全体成员的共建共享,主体彰显普遍性
“由谁共享”是马克思共享思想的价值主旨。马克思认为,“现实的人”是社会实践主体和社会享受主体的统一体,理应责任共担、成果共享。但是,在私有制条件下,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造成人与物、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紧张、对立与异化,一部分人享受的实现以另一部分人的牺牲为前提,整个社会处于单向度的剥夺状态。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异化劳动”的揭示,一针见血地指出“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和积累方式……是以劳动者的被剥夺为前提的”[5]。劳动者虽然作为独立的个体存在,却不得不依赖资本家谋生,沦为资本增殖的工具,丧失了作为社会财富创造者应有的享受权利。资产阶级所描绘的“共享的神话”是少数人、少数阶层的特权,广大劳动者排除在享受的主体之外。只有劳动者和劳动资料走向结合,劳动人民能够自主支配自己的命运和劳动成果,“社会关系的异化状态得到彻底的矫正”[6],人与人之间由相互倾轧、互为手段转向互为依赖、互相成就,“所有人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1]才能成为现实。可以看出,马克思话语体系中的共享是“所有的人”的普遍权利,而不是“人数很少的过分富有的阶级”[1]的专享。
(二)共享是覆盖全面的梯次共享,内容呈现丰富性
“共享什么”是马克思共享思想的基本要素。马克思据于人的需求扩张性的分析,阐明了与之相对应的社会享受内容的多维性。马克思认为,每个人都是“自为的主体存在”[1],有不同的性格特征、追求内容。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把人禁锢在物的依赖里,限制了人的自我发展的各种可能性。共享作为对“私享”的扬弃,强调予人的自由个性充分尊重,为人的发展提供无限可能。不仅能满足人的吃喝住穿等基本生存需求,也能在政治的、文化的、社会的等更高发展层面充分实现。不仅如此,马克思还进一步指出,人的需求和追求“是随着物质生产资料、生产力的变化和发展而变化和改变的”[1],基本需求得到满足后,新的更高层次的需求就会出现,并驱动人类社会实践活动向纵深挺进。在社会发展不充分的条件下,只能依据能力高低、贡献多寡获取相应劳动成果。当社会物质财富充分涌流,劳动超越手段成为需要,人们才有充裕的精力和时间从事更为多样的创造,社会全体成员的需求才会得到充分满足,普遍共享才会顺利实现。按照马克思的构想,共享的实现是分阶段、分步骤进行的,共享的内容也是分层次、分梯度呈现的。
(三)共享是机会平等的公平共享,形式体现公正性
“如何共享”是马克思共享思想的核心命题。马克思认为,社会生产资料和社会发展成果是不是由所有人公平享有,是区分“私享”和“共享”的主要标尺。在资本主义私有制下,劳动者表面上能够通过劳动改善生活境遇,并有机会享受社会提供的福利。事实上,劳动者付出越多,“他亲手创造出来反对自身的、异己的对象世界的力量就越强大”[1]。反观资产阶级,凭借对社会生产资料的绝对占有和社会财富分配权的把控,不仅不事生产,还能随心所欲支配和享受工人创造的社会财富。资本家“私享”绝大多数社会财富,反映出社会发展公平正义的缺失。对此,马克思主张推翻充满不平等、不公正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支撑的制度,建立一个生产资料归全社会所有,社会资源和社会发展成果由全社会共同支配的社会制度,从根本上规避社会财富被少数人独占现象的发生,以伸张正义,维护共享。惟其如此,普通劳动者才有平等地共享一切社会发展成果的机会,共享发展才能从形式走向真实。共享强调赋予每一个主体平等的发展权、选择权、享受权,在本质上蕴含着公平正义的诉求。
(四)共享是立足发展的真实共享,实现具有条件性
“怎么实现”是马克思共享思想的现实问题。马克思强调,共享是置于社会活动现实基础之上的,以丰富的物质财富为前提的。只有每个人都“各尽所能”,创造出足以支撑所有发展主体普遍需求的社会财富,才能顺利实现“各取所需”的真正共享。在马克思看来,人赖以存续和发展的一切物质和非物质生活资料都经由人的劳动创造而来。实现普遍意义的共享,要求人必须为了“所有人的需要”而劳动。“任何人如果不同时为了自己的某种需要和为了这种需要的器官而做事,他就什么也不能做”[7]。只有在全社会倡导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勤于劳动的风尚,才能充分释放人的发展潜能,不断创造愈加丰富的社会成果,从而为人人共享、平等共享提供可能。虽然马克思把强迫劳动视为劳动者不幸的根源,但马克思并没有否定劳动本身,反而十分强调自为自觉的劳动在改变以“私享”为主导的社会分配方式中的作用,主张“把劳动无例外地分配给一切社会成员”[8],实现把人的需要与劳动、责任与享受内在统一起来,确立起依靠“自由劳动”实现“劳动幸福”的共享实现路径。
二、马克思共享思想视域下乡村振兴的逻辑理路
马克思共享思想坚持以“现实的人”为关照,明确了共享发展的主旨,揭示了共享发展的本质,描绘了共享发展的内容,指引着人类不断追寻自身发展和进步,在价值基石、目标指向和行动要义等方面为乡村振兴提供了理论指引。
(一)为了全体人民的共享主体是乡村振兴的价值基石
马克思通过考察劳动者在现实生活中的境遇,发现“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9],“绝大多数人”被排除在享受的主体之外,陷入极端贫困的境地。为此,马克思极力呼吁打破分配上的不公平,主张构建一个“人人共享、普遍受益”的“自由人联合体”,实现价值创造与价值享有的统一。以“牺牲一些人的利益来满足另一些人的需要”[1]的发展,不仅不是共享发展所追寻的目标,反而是共享发展所要极力避免的结果。
马克思对人的主体性和主体间平等性的强调,正是乡村振兴战略形成的逻辑起点,凸显了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10]一直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高度重视农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的地位作用,不断为推动农民发展而求索奋斗。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为突破口,大力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统筹推进精神文明、民主法治和生态文明建设,农村建设取得积极进展。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更为确保农民群众在迈向共同富裕道路上“不落伍”“不掉队”奠定了良好基础。但农业农村发展的现实基础仍然薄弱、农民作为实践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发挥不够充分、农民获得感的实现形式不够丰富等问题仍然突出,离“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11]的执政追求还有一定差距,亟需加大乡村建设推进力度,以实现农村社会的全面进步,让农民充分享受现代化建设成果。
(二)实现整体发展的共享内容是乡村振兴的目标指向
马克思认为,真正的共享不是单一、同质的共享,而是全面、多维的共享。这是由人的需求的多样性和联系的普遍性决定。人的需要驱使人不断创造多种多样的生活样态,并在与他人和社会直接或者间接的联系中走向联合,进而以整体的形式进行生产创造、共享创造成果。在“社会调节着整个生产”[1]的背景下,满足了“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的个体,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自由从事发展自身的兴趣、爱好、才能和天赋的一切活动,从而在物质、精神、社会、个性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马克思对人的需求的认识和共享内容的规定,体现为了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价值追求,为全方位、立体化推进乡村振兴提供目标导向。作为实现公平共享的一环,乡村振兴应顺应农民发展意愿,尽可能地顾及不同层次、不同阶段的个体的发展需求。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的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12],农民对于发展的追求更趋多元多样。不仅对物质生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享受要求,对社会福利、民主政治、精神文化以及生态建设的享受要求也日渐凸显。而不同资源禀赋下的农村发展分层和分化现象,对公平共享的实现形成新的挑战。为此,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实现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13]的全方位建设要求,确立起以产业培育为重点,基础设施、社会福利以及其他生产生活条件同步推进的乡村建设体系,指向了更加全面、城乡平等的共享追求。推进乡村振兴,既要突出发展农业产业,创造更多更丰富的物质财富,也应在提升精神风貌、完善社会治理和改善居住环境等方面同步推进,使农村在富、美、强各方面向城市看齐。
(三)构建城乡平等的共享格局是乡村振兴的行动要义
公平享有是共享发展的内在要求。马克思指出:“社会也是由人生产的。活动和享受,无论就其内容或就其存在方式来说,都是社会的活动和社会的享受。”[1]这表明,每个社会成员都有同等的“享有权”。但资本主义私有制下的不合理分工和畸形生产关系,“把一部分人变为受局限的城市动物,把另一部分人变为受局限的乡村动物”[1],不仅“使农民长期处于被束缚的与世隔绝的状态”[14],也造成了城乡不同发展主体之间的利益“隔阂”。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实现生产资料的社会占有,并“由社会全体成员组成的共同联合体来共同地和有计划地利用生产力”[1],才能实现“把农业和工业结合起来,促使城乡对立逐步消灭”[9],从而消灭社会财富分配不均现象,保证“劳动所得应当不折不扣和按照平等的权利属于社会一切成员”[15]。
马克思对共享的共同性和公平性规定,体现了目标性与手段性的统一[16],既洞悉城乡共享不均衡的根源所在,也为消除这种不均衡指明方向。城乡群众由于资源禀赋存在差异,在共享程度和质量上本就存在差距。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基于应对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实施了乡村资源与农业剩余支援城市和工业的非均衡发展政策”[17],在发展资源和成果的分配上对农村重视不够、投入不足,拉大了城乡“两条腿”长短差距,造成农村地区群众在社会发展成果享受中处于失语状态,迫切需要通过促进城乡相互融合和共同发展彰显社会公平正义,凸显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同时,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得到显著提升,城乡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方面的互动联系不断加强,客观上具备了马克思所明确的“消灭整个旧的分工”的物质基础和必要条件。农村干部群众对共享正义的急切诉求和共享正义实现条件的逐步具备为中国共产党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和农村发展不充分作出了抉择。中国共产党领导推进乡村振兴,既是对工农、城乡共享不公平现实问题的回应,也蕴含着通过统筹工农城乡发展彰显社会主义“为了人人、人人享有”本质特征的考量。随着乡村振兴的深入推进,农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与城市逐步融合发展,农民也会逐步融入城市生活共同体,农民从“历史所铸造的枷锁中完全解放出来”[15],以平等的主体身份样态参与发展、共享发展成果,“这完全不是空想”。
三、基于马克思共享思想的乡村振兴的实现进路
马克思认为,“共享劳动过程”和“共享劳动成果”是相统一的。推进乡村振兴既是实现共享发展的内在要求,也应在推进路径上贯彻共享发展理念。总的来说,应从发挥农民建设主体作用、夯实城乡共享物质基础、赋予农村平等发展权利三个维度入手,推动形成全民参与、城乡联动、共建共享的工作格局。
(一)着眼突出农民共享的主体地位,调动农民参与建设积极性
强调人的主体地位,依靠人的自身力量实现“人的本质复归”是马克思共享思想的主旨。马克思认为,只有“在人人都必须劳动的条件下,人人也都将同等地、愈益丰富地得到生活资料、享受资料、发展和表现一切体力和智力所需的资料”[1],否则,共享发展成果就只能是“空中楼阁”。过往的许多农村开发建设行动由于对农民主人翁地位重视不够和调动不充分,出现了“干部干,群众看”“干部着急,群众不急”[18]现象,也证明坚持农民主体地位的重要性。推进乡村振兴需要把“为了群众”与“依靠群众”统一起来,注重激励、动员和推动农民积极参与。
第一,乡村振兴的目标主旨是农民,必须充分反映农民意愿。确认和维护农民在乡村振兴行动中的话语权,既是坚持农民主体地位的要求,也反映公平的共享本质。新时代乡村振兴应当把立足点放在农民身上,从农民的愿望和诉求出发谋划和推动农村各项事业,赋予农民足够的发展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可以依托农民田间学校、新时代农民文明实践所等载体,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和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培育,提高农民的主体意识和话语能力,促进农民主体意识觉醒。同时,也需要完善和创新有利于农民话语权表达的乡村振兴参与机制,如,建立涉农决策听证论证机制、提高农民代表在国家政治生活各层面的比重、鼓励新闻媒体和专家学者多为农民发声,多维度建构农民话语权空间,畅通农民意愿表达和诉求反映渠道,让农民的意愿充分融入乡村振兴全过程、各方面。
第二,乡村振兴的受益主体是农民,必须依靠农民参与建设。人世间一切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引领农民共创美好生活、共享发展成果,需要调动和激发农民参与乡村振兴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切实担起农村发展建设的主人翁责任。可以通过耐心细致的宣传思想工作、身边致富能人的示范引导等方法,唤醒农民自立自强的自主意识,引导农民摒弃“小富即安”的小农心态,“破除‘等靠要’的贫困心理陷阱的掣肘”[19],激发农民主动抢抓发展机遇加快自身发展的自觉性、自主性。此外,还可以通过普及农业科技知识、开展实用技能培训和科技特派员下乡技术指导等形式,帮助农民掌握适应现代化需要的生产技术、经营理念和政策知识,提升农民自我发展能力,实现内生发展。
(二)着眼扩大共享内容的涵盖范围,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
马克思指出,人的存续和发展都是“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的生产能力成为从属于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20]。没有普遍的、发达的生产力支撑,人们就“必须重新开始争取必需品的斗争,全部陈腐污浊的东西又要死灰复燃”[1],人与人互为实现和需求充分满足更无从谈起。当前,农村发展与城市发展的差距是全方位的,物质生活如此,精神文明、社会生活亦是如此。只有“统筹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才能实现农业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的全面提升”[21],从而逐步消灭工农城乡之间的发展差别、享有差别,不断增强农村居民的幸福指数。
第一,注重通过推进农业产业振兴提高农民物质生活水平。产业兴旺是促进城乡均衡共享的重要基础,也是乡村振兴的核心任务,决定着城乡共享的实现程度。振兴农业产业,既离不开惠农支农政策的保障和农业科技研发成果转化运用的支持,更为重要的是要推动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提增发展质量和附加值。应针对乡村产业经济形态单一的现状,拉伸农产品产业链,培育涉农产业集群,促进农村产业结构提档升级。如,顺应经济社会发展新趋势,加快发展休闲旅游、健康养老、特色工艺等新产业、新业态,培育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还可以通过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引导农户与农业企业和终端商超合作、发展农村电商等形式,促进小农户和大市场有机衔接,提高农业经营效率。同时,也要推进“农产品多层次、多环节转化增值”[22],让农民掌握农产品议价的主动权,以分享更多的农产品增值效益。
第二,注重通过推动农村社会重塑提增农民整体生活品质。共享的多维性和层次性决定了建设内容的全面多样。在全力推动产业振兴,富裕农民“口袋”的同时,也要加强文明乡风、良序善治、良好生态和高质量人才供给。在精神文明上,坚持传统农耕文化与现代城市文明融合,深化乡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推动构建文明乡风、良好家风,营造农村社会新风尚。在社会治理上,加快完善农村党员和村民代表议事听证、诉求征询、意见了解制度,鼓励退休的老教师、老干部、老党员返乡参与社会治理[23],发挥村民理事会、邻里互助会等基层“微组织”治理作用,构建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的有效治理体系。在生态宜居上,深入开展以废弃物无害化处理为核心的村容村貌整治活动,大力推广以土壤肥力保持为主要内容的可持续农业发展模式,涵育农民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全面提升乡村人居环境质量。在人才支撑上,依托涉农科研院校、职业技术培训机构,大力培养懂技术、有情怀的教师、医卫、农技和新型职业农民等乡土人才,并通过出台农村人才引进优待政策、优化农村营商环境等措施,鼓励、支持和引导更多适合农村发展需要的各行各业优秀人才走向乡村、服务乡村。此外,通过选优配强领导班子、优化考核机制、严格监督管理,以及系统培训提升农村党员干部能力素质,不断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引领、服务群众以及推动发展功能[24],能够更好地引领促进农民农村融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大局,共建共享现代化建设成果。
(三)着眼实现城乡公平的本质要求,促进发展要素向农村倾斜
生产发展是成果共享的物质基础,但生产的发展并不会必然引发并实现共享发展[17]。马克思通过考察“群享”与“私享”两种发展成果享有方式及其局限性,指出人类要真正实现共享发展不仅需要制度保障和物质支撑,还需在分配方式上加以合理规划[25]。推进乡村振兴,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城乡群众,不仅要保障当下“分蛋糕”的公平,也应对过往“分蛋糕”的不均衡给予相应补偿。唯有坚持公平正义引领,既注重维护农村农民当下同等发展权益,又努力补齐乡村在资源要素投入和发展福利配给上的短板,让农村迎头赶上,才能真正实现工农城乡的共享发展和高质量发展[26]。
第一,在利益协调上,要消解城乡壁垒,保障权益平等。城乡之间发展要素占有的不均衡造成城市发展不仅不能有效辐射乡村发展,反而加剧了农村的凋敝。推进乡村振兴需从打通城乡要素流动壁垒、促进城乡优势互补着手。首先通过推进城乡统一大市场建设、深化土地经营制度改革、创新人口管理办法和构建城乡统一社会保障体系,突破城乡发展要素配置的制度性阻隔,实现技术、资本、土地、人才等要素在城乡双向流动,为构建“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27]奠定制度基础。在此基础上,以特色小城镇建设为纽带,立足资源禀赋合理布局城乡产业结构,构建产供销一体化的城乡产业链,强化城乡之间的产业关联,切实把城乡发展牢牢拴在一起。
第二,在利益分配上,要加强外部赋能,进行差别补偿。阻碍城乡公平共享实现的关键因素在于农村发展不充分。由于农村地区长期“失血”造成发展动力不足,在共享上天然处于弱势地位。只有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导向,在人力财力物力等方面加以倾斜,才能补齐长期失语失能造成的利益缺损。应当持续出台惠农扶农助农惠农政策,不断推动“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从顶层设计上保障农民农村发展利益。充分发挥各级党委政府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政治优势,大力传承弘扬勤劳朴实、守望相助、扶贫济困的优秀传统农耕文化,整合社会各界、行业主管部门的资源力量,构建多元主体共建的乡村振兴工作格局。同时,建立健全财政转移和利益补偿机制,推进农村交通、水利、电力、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教育、医疗卫生、文体、生态等公共资源配置,逐步增强城乡公共服务的“均衡性和可及性”[28]。
四、结语
马克思立足“一切社会成员”,设想个体在充分自由地发展和运用自身的体力及智力的基础上,建设一个生产力高度发达、人的精神境界极度高尚的共享社会。其中彰显的人的主体情怀、阐发的行动本质和追寻的价值指向,以及对共享实现依靠力量、发展前提和保障要素的明确,为推进我国乡村振兴提供了指引。作为脱贫攻坚的接续战略,乡村振兴旨在提增农村发展质量、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推动实现共同富裕,既体现了共享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共享发展的目标指向,二者具有内在统一性。以马克思共享思想为指导,着眼于突出农民共享的主体地位、扩大共享内容、实现城乡公平共享,做到发展为了农民、发展依靠农民、发展成果农民共享,乡村振兴才有恒久动力,才能取得预期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