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算法推荐赋能精准思政的技术优势与实践策略

2024-01-20祖孟媛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 2023年6期
关键词:精准受众价值

祖孟媛,李 敏

(西华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 南充 637009)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的第5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今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79亿,较2022年12月增长 1 109 万人,互联网普及率达76.4%。”[1]由此可见,网络已成为广大受众进行信息接收与获取的主场域,而“当前基于算法的个性化内容推送已占整个互联网信息内容分发的70%左右”[2]。那么,何为算法推荐呢?从技术机理层面来看,“算法推荐其实就是通过数据、算法和算力的复杂组合而动态建构起信息供给与用户需求之间的个性化适配关系。”[3]追踪溯源,算法推荐作为革新信息配置系统的新兴技术是传播学领域的衍生物,而基于这一视角又可将思想政治教育定义为:“利用信息传递去积极改变人脑中思想政治素养的具体存在状态(如世界观、人生观、政治观、价值观等)的科学。”[4]在对算法推荐和思想政治教育把握的基点上可知,在算法推荐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理解为以算法推荐为技术依托,构建起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供给和受众差异化需求之间的个性化适配关系。因此,如何能动搭建算法推荐与思想政治教育和谐共生的理想关系,充分发掘算法推荐助推思想政治教育的潜在动能,实现二者在理论逻辑和实践路径的深度融嵌,无疑对赋能思想政治教育“精准滴灌”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蕴。

一、算法推荐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逻辑

算法推荐是数字化信息传播的前沿技术,思想政治教育是落实铸魂育人的关键所在,算法推荐技术的迭代升级将赋能思想政治教育走向数字化转型和精准化发展。聚焦二者关系,算法推荐与思想政治教育在理论、价值以及技术上呈现出强大的内在逻辑。

(一)理论之维:算法推荐和思想政治教育契合的理论逻辑

1.算法推荐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预测性同向同行。算法推荐具有鲜明的预测性,即能够预测受众可能会喜欢蕴含什么样内容的或者富有什么价值色彩的信息。而思想政治教育亦是一项预测性较强的实践活动,从微观视角来看,思想政治教育预测就是指:“思想政治教育预测者依据思想政治素质形成发展与教育引导规律,对教育对象思想政治素质的可能发展趋势做出估计和推测,”[5]但就传统思想政治教育预测而言,科学技术的禁锢与制约,致使预测者仅能依据局部数据分析和个人主观经验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预测,以此催生思想政治教育预测呈现出精度不够、效度不足等短板问题。而伴随着受众思想行为的数据化发展趋势和算法推荐时代的强势到来,智能算法的加持与革新为思想政治教育预测走向科学化、精准化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具体来看,就是借助算法技术对受众基础数据、行为数据进行计算与分析的基础上,透视受众的思想素质和政治素养,以此更为精准地预测受众思想政治素质的可能发展趋势。

2.算法推荐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同频共振。针对性是算法推荐的重要表征,具体体现在先是针对受众的网络数据进行精准捕捉,再是针对受众的兴趣图谱进行精准“画像”,最后针对受众个性化需求进行信息精准分发。而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项着力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根本问题的工作同样具有针对性。“所谓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是指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根据不同的教育客体、不同的时代(时间、空间),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授以不同的内容,从而完成不同的任务,最终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不同层次的价值目标。”[6]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深切关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贯彻与落实,而作为信息传播主导范式的算法推荐技术,将赋能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的升华与精进。具言之,算法推荐可以以受众的切身诉求为中心,以时空条件推移为导向,有针对性地向受众推送世界观、人生观、政治观、道德观以及法治观等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进而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在算法推荐空间的精准育人。

(二)价值之维:算法推荐和思想政治教育互契的价值逻辑

1.算法推荐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传播。从表面来看,算法推荐若仅作为执行指令的信息配置技术原不具有价值属性,而随着算法推荐与社会生活融嵌程度的加深,算法推荐的价值属性也日益彰显。正如马尔库塞所言:“面对这个社会的极权主义特征,技术‘中立性’的传统概念不再能够得以维持。”[7]但算法推荐的价值属性究竟从何而来?质言之,算法推荐的价值属性源自人类价值观的折射与反映,即是由“现实的人”所赋予的。算法研发者、信息把关者以及信息择取者等赋予了算法推荐浓重的价值色彩。算法推荐的研发内嵌着设计者的价值取向,剔除、屏蔽或推广的信息也蕴含着把关者的价值立场,而受众的价值判断、价值选择也影响着算法推荐价值属性的生成。从思想政治教育视角来看,算法推荐的价值属性对思想政治教育有着双重作用,即以主流价值为导向的算法推荐会增加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权重配比,广大受众在主旋律、正能量信息的熏染下,有利于形成思想政治教育所期待的思想素质和政治素养,而以西方价值为导向的算法推荐,则会增加西方意识形态等信息的推送广度,这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传播。

2.思想政治教育赋予算法推荐价值合理性。基于信息论而言,思想观点和价值理念的生成是信息和受众相互作用的必然结果,而算法推荐作为连接信息和受众的桥梁与纽带,在一定程度上对受众的思想政治素质有着建构意义。一般而言,为增加受众对算法平台的“黏性”,算法推荐往往淡化信息的社会价值和现实意蕴,将大量“标题党”充斥于算法“推荐池”之中,这些意义缺失的信息也随即引发了社会价值失序、受众精神荒芜以及行为失范等系列难题,进而引起了受众对算法推荐的伦理审视与价值反思。“技术是一种负载价值的实践过程。因此,伦理制约应该成为技术的一种内在维度。”[8]由此可见,任何技术并非是肆意发展、野蛮生长的,算法推荐的健康发展也需要主流价值对其进行伦理规约。而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促进社会进步、引领个人发展的工作,蕴含着丰富的主流价值元素,因而筑牢算法价值根基、赋予算法价值理性,既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使命,也是算法推荐价值缺失的迫切之要。既要以增进相关人类主体的价值引领为根本,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依托提升算法设计者、把关者以及受众者的思想政治素质;也要以主流意识形态内嵌算法推荐为抓手,以主流价值作为算法推荐革新升级的价值遵循,双管齐下形成合力共同增强算法推荐的价值正当性。

(三)技术之维:算法推荐和思想政治教育耦合的技术逻辑

1.算法推荐为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提供技术支撑。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将人类社会推进了算法推荐时代的快车道。基于受众本位的算法推荐成为当前网络信息分发的主流范式,这种私人定制化的信息推荐方式深受广大受众的青睐与喜爱。但值得注意的是,作为现代化信息技术鲜明标识的算法推荐,也为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带来了崭新技术际遇,其在延伸思想政治教育育人空间的同时,也为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播搭建了全新舞台。基于此,思想政治教育也要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借助算法推荐赋能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模式的创新发展,助推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播更为走深、走实。具言之,就是通过智能算法动态捕捉受众的网络数据,实时更新受众的数据 “画像”,并以此为基准推送迎合受众偏好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与此同时,也要利用算法推荐提高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曝光率,扩大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覆盖面,从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在算法推荐空间的共识凝聚力、思想号召力与价值引领力。

2.思想政治教育为算法推荐提供技术升级指向。任何技术发明都不是至善至美、一劳永逸的,而是在应用发展过程中不断精益求精、优化完善的。聚焦至思想政治教育这一领域,算法推荐为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并存、希望与困难同在”的现实际遇,而其挑战与困难也同样为算法推荐技术的优化完善提供了重要指向。具体来看,信息覆盖面窄化和客体思维定式、思想价值固化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在算法推荐情境下显现的不足之处,究其根本,算法推荐自身技术缺陷是引发思想政治教育系列问题的根本所在,因而树立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是推进算法推荐技术革新升级的向善之道、纾解之策。一方面,基于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覆盖面窄化问题要通过筑牢算法价值根基给予解决。要将主流价值作为算法推荐技术设计、把关、监管及评价等的重要准则,在技术设计环节,要坚持“内容为王”的设计原则,在把关和监管环节既要增加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推送权重,也要过滤蕴含西方意识形态和各种错误社会思潮等信息,在评价环节要坚持以是否有利于增进受众思想政治素质作为算法推荐的评判尺度。另一方面,基于受众思维定式与价值固化问题,要通过优化算法推荐方式给予解决,以多元优化组合的信息推荐方式破解受众思维定式、价值固化难题。

二、算法推荐赋能精准思政的技术优势

一般而言,所谓“精准思政是指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的介入,在精准思维和理念的引导下,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精准育人活动。”[9]算法推荐作为人工智能时代信息传播的前沿技术将赋能思想政治教育精准供给、精准过滤和精准推送。

(一)逻辑起点:算法推荐赋能思想政治教育精准供给

1.精准供给契合热点议题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从热点议题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来看,蕴含着社会共同价值理念和行为准则的热点议题,对受众的思想引领、价值引导以及行为指向有着不容小觑的育人功效,而思想政治教育借助智能算法对热点议题的凝练升华,也有助于热点议题传播更广、影响更深。在算法推荐时代背景下,信息多样、形式多维的各种议题层出不穷、数不胜数,而如何在海量议题中凝练出能够立德树人的热点议题一直以来是困扰思想政治教育的攻坚难题,算法推荐的出现则为破解这一难题提供了技术支持。具言之,就是要利用智能算法的排序功能在精准捕捉国内外热点话题和重大事件的基点上,抓住关键时间节点,通过机器学习算法自动策划和生成能够契合正面热点议题、回应负面热点议题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并利用遗传算法对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进行结果优选,以此及时积极回应受众的思想关切、廓清受众的思想迷雾以及解答受众的价值困惑。

2.精准供给贴近现实问题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如何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由“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型是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而明晰受众思想政治素质所存问题则是实现信息精准供给的重要依据。不容置喙,在算法推荐成为信息分发主导范式以来,广大受众在享受算法推荐为其带来便捷性体验的同时,其信息茧房、泛娱乐化、群体极化等算法技术弊端也在一定程度上瓦解着受众的思想政治素质。但客观来讲,算法推荐是一项利弊同在的人工智能技术,也就是说,算法推荐在为思想政治教育带来风险挑战的同时,也为精准供给贴近现实问题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提供了新思路、给予了新启发。具体来看,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依托于智能算法的视觉识别、文本分析、足迹捕捉等技术,对受众的网络数据进行量化、计算,并借助图像识别算法、自然语言处理算法等手段对受众的思想观念、价值理念等进行系统分析,进而明晰受众思想政治素质的所存问题,以此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精准供给,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受众的思想矫正与价值纠偏。

3.精准供给迎合受众诉求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长期以来,受众把握不足是困扰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供需失衡的一大原因,而准确掌握受众诉求则是维系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供需动态平衡的前提条件。当代受众身处于一个国际局势风云变幻、经济飞速发展、文化繁荣发展的信息化时代,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诉求也呈现出多元多样、动态变化的特点,因而建立“需求侧思维”则是实现教育信息“精准供给”的关键一环。在算法推荐这一时代背景下,传统依赖教育者主观经验定位教育对象将告一段落,而运用现代算法技术精准识别受众诉求,既是满足受众个性化诉求的内在要求,也是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精准化发展的应有之义。具体来看,就要在遵循伦理道德和法律规范的前提下,以智能算法为技术支撑,在整合、剖析受众在算法生活中生成的电子数据的基础上,对受众的数据印痕进行分析、加工以及处理,以此形成关于受众认知水平、思想特点、价值诉求以及行为趋向等的建模画像,从而发掘出受众对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显性和隐性诉求,进而供给能够契合受众自身发展诉求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

(二)逻辑支点:算法推荐赋能思想政治教育精准过滤

1.精准过滤西方意识形态渗透。从渗透过程来看,所谓西方意识形态渗透:“是一个具有复杂严密的机制系统,是以互联网强大传播力量为媒介、以党政官员和学术精英为主要对象、以公众普遍关注的问题为焦点,通过经济、政治、文化、新闻、娱乐等多种途径进行全方位的渗透过程。”[10]9-12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不断加快、信息化革命不断深入以及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网络在成为受众了解外部世界的重要渠道的同时,也成为中西方意识形态领域较量的主战场,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凭借技术优势,利用算法推荐对我国受众进行西方意识形态渗透,有的放矢地宣传西方的政治制度、经济思想、价值观念等,意图动摇受众的思想价值根基,试图摧毁受众对党、国家以及主流价值等的信任度,进而从根本上“颠覆共产党的领导、社会主义制度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10]1就如何应对西方国家利用技术进行意识形态渗透而言,要以技术突围技术带来的价值难题,通过不断升级、革新算法推荐技术,借助智能算法的过滤功能对西方意识形态渗透建立“过滤网”,将西方意识形态的主义、制度、价值观渗透阻隔在算法推荐空间之外。

2.精准过滤各种错误社会思潮侵蚀。网络时代的跨越式发展在拉近国与国、人与人之间距离的同时,也催生网络成为国际间文化激荡、思想碰撞、价值交锋的前沿阵地,具有开放性、全球性的网络成为西方国家进行各种错误社会思潮渗透的首要选择。西方国家通过依托算法推荐操纵我国网络舆情、舆论的走向,意图对算法受众进行思想侵蚀和价值渗透。基于此,我们要掌握算法推荐的主动权,坚持以技术对技术,借力算法技术攻破各种错误社会思潮对受众的思想价值腐蚀。具言之,就是要充分利用智能算法的预测功能,精准研判各种错误社会思潮的传播态势和潜在风险,以便在第一时间发现、销毁蕴含各种错误社会思潮的信息,从源头切断各种错误社会思潮的传播可能。与此同时,也要充分发挥智能算法的过滤功能,精准剔除算法推荐空间涌现的各种错误社会思潮,尽可能收缩各种错误社会思潮的传播广度和影响深度,有效构筑起各种错误社会思潮侵蚀受众思想价值的隔离墙,让算法推荐真正成为服务于培养受众思想道德素质的倍增器。

3.精准过滤低俗化、庸俗化、泛娱乐化信息散播。认知心理“是由感觉、知觉、注意、记忆、表象、想象、思维、言语等诸多心理能力综合起来,去获得外部世界的知识,并应用这些知识结构去指导自己行为的总体。”[11]在算法推荐传播场域下,基于流量至上的利益驱动,促使低俗化、庸俗化、泛娱乐化信息泛滥于信息海洋之中。这些信息因能够增强个人感官体验,从而成为部分受众放松身心、舒缓心情的信息选择。这些信息一旦顺应或改变受众的原有图式,则会内化为个人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外化为浏览、点赞、评论此类信息的行为动态,并影响着受众下一轮的信息判断和信息选择。从低俗化、庸俗化、泛娱乐化信息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来看,低俗化、庸俗化、泛娱乐化信息在挤占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播空间的同时,也在一定意义上消耗、挤压着受众提升自身思想政治素养的精力与时间。基于此,要充分借助算法技术搭建过滤网,对不利于思想政治素质培育的低俗化、庸俗化、泛娱乐化信息进行精准拦截,以此降低此类信息对受众思想侵蚀和价值渗透的可能,进而为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有效传播提供优良空间。

(三)逻辑落点:算法推荐赋能思想政治教育精准推送

1.精准推送以受众为主体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算法推荐的个性化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笼统化,换言之,也就是说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在算法推荐传播情境下显现出针对性不足、亲和力不够。习近平曾指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12]信息传播泛化、供需失衡成为困扰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播针对性的一大难题,因而精进思想政治教育信息针对性,既是契合受众自身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促进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具体来讲,就是通过算法技术动态捕捉受众网络生活中的数据轨迹,并对受众的基础数据(性别、年龄、地域等),行为数据(点赞、评论、收藏等),社交关系数据(发布、关注、屏蔽)以及思想数据(思想道德、价值观念等)等进行统计与分析,建立起受众的数据“画像”。析理受众对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需求与期获,进而实现受众思想政治教育信息需求和推送的精准对接。

2.精准推送以时间为主线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准确把握受众信息偏好是进行信息精准推送的必要前提,但受众对信息的兴趣偏好并非固定不变、经久不移的,受众对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个性诉求也是因时而异、因时而化的,因而将时间要素注入算法推荐模式是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精准传播的重要举措。具体来看,一是基于热度的推荐。一般而言,基于热点的推荐被认为是破解受众冷启动问题的应对之策,也就是依据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进行热度排序,以此向受众推送最近热门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二是基于时间的用户协同过滤推荐。从运作机理来看,基于时间的用户协同过滤需要充分考虑时间效应,以“两个用户对相同项目产生反馈行为的时间相距越近,则两个用户间的兴趣相似度越高”[13]为准则,用户即受众,也就是对受众推送与其相似受众近期所喜好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三是基于时间的项目协同过滤推荐。从基本内涵来看,所谓基于时间的项目协同过滤就是以受众近期信息正反馈为基准,建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相似度矩阵,优先推荐与受众近期关注的且相似度较高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

3.精准推送以空间为场域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从传统推荐系统的信息推送结果来看,以受众和信息、时间的关联性为尺度的信息推荐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难以完全满足受众在特定空间信息需要的欠缺之处,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侧面映射出受众信息需求是伴随着地理位置的更迭是有所更新、有所变化的。因而,将空间要素融入算法推荐是实现信息空间维度精准推送的关键之举。具体来看,算法推荐可以结合具体实际情况选择预过滤、后过滤以及情境建模的推荐模型,并基于不同的地理位置向受众分发不同类型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当受众身处于家庭、商场等较为轻松的空间时,算法推荐则应该向受众推送一些信息通俗易懂、形式直观生动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当受众身处于学校、红色景区等较为严肃的空间时,算法推荐则应该向受众推送一些理论性较高、思想性较强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以此有的放矢地增进受众的思想政治素质。

三、算法推荐赋能精准思政的实践策略

面对算法推荐与思想政治教育互契的现实可能,基于算法推荐赋能思想政治教育精准化发展的技术优势,采取系统化、多维度的实践策略是协同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精准育人目标实现的必要之举。简言之,就是既要以数据“画像”为依托,赋能思想政治教育精准识别;以受众本位为基点,赋能思想政治教育精准定制;以全程跟踪为抓手,赋能思想政治教育精准评估与调适。

(一)以数据“画像”为依托,赋能思想政治教育精准识别

1.坚持实践导向,精准识别思想政治教育受众的思想和行为。思想和行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范畴,也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基本前提。纵观时下,算法推荐空间既是广大受众进行信息收发、交往交流的精神家园,也是无数受众进行思想碰撞、价值交锋的重要聚集地,受众的思想和行为也必然在算法推荐空间留下数据印纹。基于此,思想政治教育要立于人工智能发展的最前沿,充分掌握智能算法技术运用的主动权,最大可能、最大限度地激发智能算法精准识别受众思想和行为的技术潜能。一方面,精准识别受众的行为动向。所谓精准识别受众的行为动向是指借助算法对受众浏览、点赞、关注、保存、收藏、评论、转发、推广、搜索、发表、屏蔽、举报、拉黑等网络行为进行计算与统计,对能够反映思想政治素质的网络行为进行分析与解读,绘制出受众的行为变动轨迹,精准研判受众的行为变动趋向。另一方面,精准识别受众的思想动态。思想具有隐蔽性,也就是说,思想作为精神层面的东西原本是难以量化分析的,但思想是行为的先导,行为是思想的外在表征,也就是说,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折射着受众的思想脉络。因而,可以借助智能算法对受众的行为数据进行剖析的基点上,洞察受众的思想道德、价值观念以及理想信念等思想动态。

2.坚持需求导向,精准识别思想政治教育受众的多元化需求。需求即需要,是人们对事物的欲望。就需求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来讲,需求既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起点与动因,也是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最终归宿。由此可见,精准识别受众需求对思想政治教育尤为重要,而面对算法推荐时代的强势到来,以智能算法为支撑精准识别受众需求,既是契合思想政治教育精准化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顺应算法推荐时代的大势所趋、人心所向。受众的思想政治教育需求具有多元化,从个体层面来看,既要依托智能算法精准识别受众关于树立科学世界观、正确人生观、系统法制观等个性化诉求,也要识别受众坚定政治立场、提升道德水准等内在需要。从思想政治教育基本要素来看,既要借助智能算法精准识别受众对教育信息、教育话语等差异诉求,也要识别受众对教育载体、教育环境等个性需要。此外,受众的思想政治教育需求并非一成不变的,而是在社会实践过程中、社会环境影响下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下处于一个不断运动、变化以及发展的过程,因而我们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受众的思想政治教育需求,借助智能算法技术对受众的思想政治教育需求进行动态跟踪、实时定位。

3.坚持问题导向,精准识别思想政治教育受众的个性化问题。“问题是创新的起点,也是创新的动力源。”[14]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而言,问题既是思想政治教育落地生根的现实基础,也是赋能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精准育人的源泉活水。由此可见,精准识别问题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到有的放矢的重要一环,而思想政治教育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因而坚持以受众为中心则是精准识别问题、靶向破解问题的实践要求。从基本类型来看,基于不同的标准可对思想政治教育受众划分为不同的类型,如基于职业这一维度可将受众划分为工人、医生、教师、农民等。毋庸置疑,不同类型的受众具有不同的思想问题,而又由于社会环境、成长背景差异性的缘故,致使即使是同一类型的受众,其思想问题也是大相径庭的。也就是说,受众的思想问题具有鲜明的个性化,不同的受众面临着不同的思想问题。而在人工智能跃迁式发展的今天,我们要以受众个性化问题倒逼思想政治教育精准化发展为主线,充分释放智能算法赋能精准识别受众个性化问题的技术红利,以智能算法技术为依托,既要精准识别受众关于世界观、政治观、人生观、法治观、道德观等认知问题,也要精准识别受众的心理压力、情绪障碍等心理问题,还要精准识别受众信仰迷茫、精神迷失等价值问题。

(二)以受众本位为基点,赋能思想政治教育精准定制

1.增强吸引力,精准定制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是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基本要素,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精神资源。长期以来,信息供需失衡是制约思想政治教育精准化发展的一大顽疾。也就是说,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并非广大受众真正所想、所需、所盼的。因此,推进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精准定制迫在眉睫、刻不容缓。值得注意的是,以受众为中心的算法推荐在革新信息传播范式、重塑信息传播格局的同时,也为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精准定制提供了强大技术赋能。一方面,依托算法技术精准聚焦需求侧,做好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精准定制准备。借助智能算法技术精准把握受众的所思、所愿、所惑,即明确受众的思想动态、价值观念、道德面貌及行为趋向等,明晰受众对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具体内容、话语表达等的差异化诉求,明了受众的思想认知、行为能力以及发展规划等个性化问题。另一方面,依托算法技术靶向发力供给侧,做实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精准定制工作。在坚持目标导向、实践导向、需求导向以及问题导向的基点上,充分发掘智能算法赋能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精准定制的技术动能,以受众的个体特征、需求期获、思想问题等为准绳生成思想政治教育的私人定制化信息菜单,以此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定制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增强亲和力,精准定制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话语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也是描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符号系统,而话语的恰当与否也深切关系着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成效如何。身处于算法推荐时代受众的认知特点、思维方式以及生活习惯等都镌刻着算法推荐的时代烙印,他们更倾向于选择那些趣味性较高、可视化较强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基于此,我们要摒弃传统刻板僵硬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形式,聚焦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表达与模态精准发力,建构起契合算法推荐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形式。一方面,推进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表达趣味化发展。在坚守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性和科学性的基点上,将意义深刻、价值崇高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以轻松化、趣味化的话语进行表达,增加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情感温度,拉近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和受众的情感距离,以此增进受众对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认可度和接受度。另一方面,推进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模态可视化发展。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模态在算法推荐时代也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要以受众喜闻乐见的图片、动图、音频、视频等感性意识形式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呈现,进而促使受众真正将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3.增强感染力,精准定制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以及受众思想政治素质培育产生影响的一切外部因素的总和,天朗气清、风清气正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对于受众的思想政治素质培育大有裨益。正如马克思所说:“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15]就某种意义而言,算法推荐正重塑着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但遗憾的是,理想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在算法推荐“商业利益逾越价值内核”的运作逻辑中存在一定的信息污染。基于此,我们要利用算法推荐真正架构起既能够满足受众个性诉求、符合技术要求,又能够有效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播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具言之,就是要以算法推荐为技术依托聚焦信息的“供给—过滤—推送”环节精准发力,既要从生产源头出发优化好“信息池”的供给体系,供给能够满足受众发展需求、适应时代发展大势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也要从过滤环节出发发挥好把关人的功能效用,剔除那些不利于增进受众思想政治素质的有害信息;还要从推送环节出发完善好“推荐池”的权重配比,增加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推广率和曝光率,以此让受众的思想政治素质在优良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中得到增进与提高。

(三)以全程追踪为抓手,赋能思想政治教育精准评估与调适

1.建好风向标,精准评估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教育评估既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重要一环,也是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精益求精的直接动力。从评估效果来看,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评估存在全时性不足、精准度不够以及主观性过强的局限性,而算法推荐的出场则赋能思想政治教育评估更为合理化、科学化。就思想政治教育评估对象而言,教与学是两大重要评估对象,而基于算法推荐这一特定视角下,所谓“教”是指算法推荐向受众定制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话语、环境等,所谓“学”是指受众思想政治素质的预期转变。一方面,精准评估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话语以及环境等。要以坚持政治性为导向,以内容为王为底线,衡量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是否具有正能量、能否奏响主旋律;要以价值性和趣味性相协同为尺度,评判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是否具有吸引力、能否增加注意力;要以社会价值和公共效益为准则,评估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否生态好、能否润人心。另一方面,精准评估受众思想政治素养的变动趋向。智能算法的嵌入将突破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结果性评估的局限性。具体而言,就是聚焦受众思想、情感、态度以及行为等动态变化,并依托算法技术对受众的电子印记进行动态采集,可视化对比、可量化分析受众思想行为的前后变化,以此形成对受众思想政治素养的诊断性评价。

2.用好指挥棒,精准调适思想政治教育方案。精准思政是精准调适的最终落点,所谓精准调适就是指以智能算法技术为依托、以评估结果为依据,在理性审视思想政治教育方案优缺点的基点上,有针对性地对思想政治教育方案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进行调整与改进,以此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因材施教”。

第一,精准调适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智能算法技术要以立足受众本位、坚持问题导向为基准,第一时间统计、整合受众对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数据反馈,析理、透视受众的切身诉求变动趋向和思想意识所存问题,进而以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调适的方式,实现对受众切身需求的现实关照和受众思想问题的问题关怀。

第二,精准调适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依托智能算法精准把握时代话语变化、掌握受众话语需求是永葆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活力的重要一环。具体而言,就是既要结合时代发展大势凸显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时代底色,也要契合话语受众需求彰显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人文关怀,提升严肃话语表达与生活话语表达的结合度、静态话语模态与动态话语模态的融合度,以此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精度、准度以及效度。

第三,精准调适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精准调适要以聚焦立德树这一根本任务为价值内核,依托智能算法的情境精准识别功能对标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薄弱之处,对准算法推荐的“供给—过滤—推送”环节精准发力,以此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调适与优化。

猜你喜欢

精准受众价值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精准的打铁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精准扶贫二首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