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政治视域下高校青年学生政治认同的建构路径
2024-01-20蔡红霞
蔡红霞,胡 建
(西华师范大学 政治与行政学院,四川 南充 637009)
在21世纪的今天,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革新,网络与人们的社会政治生活关系愈加紧密,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5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12月,我国的网民规模达到了10.67亿,互联网普及率高达75.6%[1]。互联网的广泛普及为公民参与政治生活提供了一种新型的虚拟平台,网络政治的概念逐渐被引入和使用。政治认同(political identity)是人们在社会政治生活中产生的一种情感和归属认同,是政治获得合法性的重要前提,也是维护国家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全党要把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来抓,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热心人、青年群众的引路人。”[2]这是党中央站在新的历史节点上,对青年工作的科学概括和最新论述。毋庸讳言,高校青年学生具备较高的知识文化水平和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是支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人才资源,其政治认同状况与国家的政治稳定、社会发展、国家安全紧密相关。长期浸润在网络空间中的高校青年学生,其政治心理、政治行为和价值取向出现了新的变化,互联网正成为影响高校青年学生政治认同的重要变量,这些变化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并提出应对良策。
一、网络政治与高校青年学生政治认同的内涵及其联系
在网络信息时代,网络空间呈现出纷繁复杂的图景,深刻影响着高校青年学生的政治认同状况,基于网络政治视域审视高校青年学生的政治认同,首先要厘清网络政治和政治认同的概念及其联系。
(一)网络政治与高校青年学生政治认同的内涵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互联网出现了蓬勃发展的态势。与此同时,网络逐渐进入了社会政治领域,影响政治关系的变革、政治过程的运行、政治信息的传播以及政治文化的变迁。当网络涉及到“利益”“权力”“权利”等政治学的核心概念时,网络政治便应运而生了。“网络政治是网民围绕着特定利益,借助网络平台来实现特定权利的一种政治形式,是政治发展进入网络化时代的产物。”[3]政治认同是认同主体的政治心理倾向与政治行为的有机统一,是基于自身利益需求和价值判断而产生的对政治体系正向性的支持行为,“是政治主体在政治生活中产生的对自我政治身份的确认和对所属政治体系的情感归属,以及基于特定利益和价值需要而积极支持、参与政治体系的实践活动。”[4]高校青年学生的政治认同尤为重要,这是因为“大学生政治认同关系党和国家维系其存在与发展的社会基础与政治资源。”[5]高校青年学生政治认同,是指高校青年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对政治体系的一种主观认知和归属[6]。对于我国当代高校青年学生而言,国家层面的政治认同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具体表现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同,以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等。
(二)网络政治与高校青年学生政治认同的联系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网络政治与现实政治深度融合,两者之间的双向叠加推动形成了网络政治场域。网络政治视域下的政治认同是现实空间政治认同在互联网上的延伸,也是现实空间政治认同的“镜像”。一方面,网络政治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高校青年学生的政治认同感;另一方面,高校青年学生的政治认同度外化为网络话语表达和网络政治参与行为,反过来影响网络政治的发展。因此,网络政治与高校青年学生政治认同之间密切相关,两者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政治认同具有流变性,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网络政治环境的变化对政治认同的建构形成了新的挑战,深刻影响着高校青年学生政治认同的发展。当前,我国高校青年学生群体以“95后”“00后”为主体,他们是伴随着中国互联网的兴起而成长起来的一代,高校青年学生是多元社会思潮的易感人群,也是现实社会与网络社会并行互构过程中最为特殊和关键的群体。在网络政治视域下,高校青年学生的政治心理结构、政治参与行为都出现了显著的变化,其政治认同也在发生着相应的变化。高校青年学生的知识体系尚未搭建完成,处于“拔节孕穗期”的高校青年学生的政治认同还处于形塑期,还需要进行精心培育和引导。
二、网络政治视域下高校青年学生政治认同的生成机制
政治认同的生成机制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下,政治认同主体、政治认同客体和政治认同中介三者之间的互动过程。在网络政治环境下,政治认同的主体是网民,政治认同的客体是以公共权力为轴心的政治系统,网络政治参与是连接政治认同主客体之间的中介和纽带。高校青年学生的网络政治认同生成机制是其心理结构要素、政治认同体系的运作状态、网络政治参与三位一体的互动过程。
(一)网络政治心理是高校青年学生网络政治认同生成的内部动力
网络政治心理是网民或网络团体参与网络政治生活时所持有的认知、情感、态度、信仰等心理倾向,网络政治主体在接触网络政治信息的过程中不断强化自身的政治心理,并且调整网络政治参与行为,从而形成一定的政治认同倾向。高校青年学生是一个较为特殊的群体,与其他年龄段的群体相比,他们的记忆力、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逐渐趋于成人化,具有思维灵敏、个性突出、情绪波动性较大的心理特征,而他们的社会生活经验却比较单一,大多数时间都在校园中度过,主要与朋辈群体进行交流和学习。在自媒体、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型网络技术的助推下,高校青年学生在网络信息传播、扩散和互动的过程中形成内在的政治认知、政治情感和政治态度,进而积淀为一定的网络政治心理倾向。一方面,海量的网络信息普及了政治知识,拓宽了高校青年学生政治参与的渠道,有利于培养其政治心理素质,从而正向强化他们的政治认同状况;另一方面,网络空间中存在着谣言、虚假信息和错误思潮等负面信息,容易使高校青年学生产生一些非理性的政治心理倾向。例如,政治狂热心理、政治冷漠心理、政治逆反心理等,这些负面性的政治心理会对现有政治体系产生消解,进而引发政治认同危机。
(二)网络政治认同客体是高校青年学生网络政治认同生成的重要基础
政治认同的客体即认同什么,也是指认同的对象与内容。依据不同的分类标准,政治认同的客体具有非常多的外延形态。著名政治学者戴维·伊斯顿在《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一书中将政治系统描述成一个互动的系列,政治共同体、当局和典则是政治系统的三个构成要素,也是政治认同客体的三个层面[7]。根据伊斯顿的观点,政治认同的客体可归纳为政治实体认同、政治制度认同和价值理念认同等。网络政治视域下政治认同的客体是现实政治系统在网络平台上的延伸,网络政治认同客体包括政治组织机构、政治制度规范、政治价值理念等,是网络政治认同的重要基础[8]。其中,政治组织机构是指维护政治体系运行的各级各类的组织和机构,包括政府、政党、利益集团等,是保证政治制度有效运行的实体;政治制度规范是政治主体在参与政治生活中必须遵循的各类规则和政策,是约束人们政治行为的重要保障;政治价值理念是政治体系运作的指导思想和价值追求,包括政治思想、政治文化、意识形态等。网络政治视域下政治认同客体的结构功能突破了现实政治体系的单一模式,网络政治主体和客体在所处环境的交互过程中形成了相应的政治结构,包括网络政治权力、网络政治制度、网络法律法规等,这些都是规范高校青年学生网络政治参与行为的制度基础,制度和法规作为网络公共权力能够凝聚价值共识,是形塑高校青年学生网络政治认同的重要基础。
(三)网络政治参与是高校青年学生网络政治认同生成的中介和纽带
政治认同是意识层面和实践层面有机统一的过程,政治认同既需要心理层面的认同,也需要政治体系的制度来规范主体的政治行为,而政治参与作为一种实践活动是政治认同形成的中介和纽带。网络政治参与是网络政治主体以利益追求为驱动力,以网络为载体,通过互动式的信息交流,进行利益表达,形成舆论共鸣,引起政府关注,进而达成参政目标实现的过程。“网络政治参与是公民借助于网络新媒介影响政治生活的行为,对政治稳定产生着双重影响。”[9]网络政治参与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社交媒体的广泛普及拓宽了民众网络政治参与的渠道,而高校青年学生不仅具备较高的政治参与水平,更有较强的社会政治责任感,能够通过网络平台表达利益诉求和政治意愿,进而影响政府的政治决策和政治行为。网络政治参与的便捷性有利于提升高校青年学生的政治社会化水平,从而增强他们的政治认同感。另一方面,高校青年学生具有平均年龄低、政治信息辨别能力不强、社会阅历较浅等特点,网络政治参与的低成本性和无边界性容易引发非理性政治参与行为,不利于提升高校青年学生的政治认同。
三、网络政治视域下高校青年学生政治认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2]在网络政治视域下,高校青年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呈现出复杂多元的图景,高校青年学生的政治认同既迎来了新的机遇,又面临许多前所未有的挑战。
(一)网络政治视域下高校青年学生政治认同迎来的新机遇
1.互联网有利于普及政治知识,促进高校青年学生政治认知的发展。网络信息技术的普及,实现了学习资源的信息共享和优化配置,使得当代高校青年学生在知识的获取方面更为快速和便捷,有利于激发高校青年学生对政治知识的学习热情。特别是对于政治认同的建构来说,传播媒介也得到了更新。例如“学习强国App”“青年大学习”等网络平台能够迅速地将政治知识通过专业工作人员的解说传播给高校青年学生,这些学习平台为提升高校青年学生政治认同提供了新的载体。此外,网络平台信息的覆盖范围几乎涵盖了国内外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军事、外交等诸方面,丰富的政治资讯有利于深化高校青年学生对政治制度的学习和认知,并且建构青年自身的政治价值观。
2.互联网跨时空政治信息的传播,有利于增进高校青年学生政治情感的生成。习近平强调“要建立和规范一些礼仪制度,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纪念庆典活动,传播主流价值,增强人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10]目前,由于互联网用户具有年轻化的特征,很多新型主流媒体对网络政治信息的报道也呈现出趣味性、年轻化的叙事风格。例如,在2023年的全国两会报道中,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优化了媒体的传播方式和形态,VR技术、AI主播等新技术对两会内容进行了全方位和多层次的报道,网络政治信息的传播场景对青年群体更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使得青年群体对国家大政方针具有新的认知体验。高校青年学生利用头条、微博、抖音、微信等网络平台能够第一时间了解党和国家的时事政治,有利于深化高校青年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进而增进自身的政治情感。
3.网络移动终端的广泛普及,拓宽了高校青年学生政治参与的渠道。高校青年学生是接受高等教育的群体,其综合素质往往要高于其他网民群体,而青年的思维较为活跃,热衷于在各个网络平台关注和讨论国家和社会热点事件。网络移动终端的普及丰富了高校青年学生政治参与的方式,实现了网络政治参与形式和方法的多样化。传统的政治参与。例如,政治选举、政治论坛等容易受时空、人力、财力等因素的限制,互联网的便捷性使得高校青年学生摆脱了时空限制,降低了青年政治参与的门槛。网络选举通过电子投票的方式,只需要在网页上点击鼠标就可以实现政治主体自身的政治权利,大大提高了政治选举的效率。网络论坛是公民政治表达的新媒介,高校青年学生可以在网络论坛上进行政治表达参与政治讨论,为维持政治秩序运行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二)网络政治视域下高校青年学生政治认同面临的新挑战
1.网络政治表达出现泛娱乐化,影响高校青年学生政治认同心理。网络政治表达是公民通过网络平台参与政治生活的一种权利表现方式。在网络空间,自媒体具有赋权机制的平等性和去身份性的特点,为网民提供了无限时空、边界消融的政治表达空间。在网络政治视域下,行为主体可以通过超话、点赞、转发、评论、弹幕、打赏、表情包、短视频等话语表达方式传达自身的政治观点,以碎片化的网络表达对教育、医疗、房价、腐败、贫富分化等社会热点问题进行讨论和评议。由于网络政治表达的匿名性、在线身份的隐蔽性,网络上严肃政治议题下面的评论往往出现话语泛娱乐化的情况,不利于高校青年学生政治认同心理的塑造。高校青年学生正处于价值观的形塑期,网络上传播的错误思潮、负面信息、网络谣言等会误导高校青年学生政治认同的建构,从而面临政治认同出现非理性的风险和挑战。
2.网络政治参与出现失范现象,影响高校青年学生政治认同行为。社会学家涂尔干认为规范是对个人自由的限制,失范是无限度的自由对规范的冲击。在网络空间中,网络群体的行为缺乏明确的规范约束,容易出现规范失灵的状态,引起网络政治参与失范,主要表现为道德失范、言语失范和行为失范。在网络政治参与中,公共信息和个人信息同时出现在网络空间中,侵权现象频发,网络暴力给当事人的身心健康和生活带来了严重的侵害,对社会秩序造成不良的冲击,这是典型的道德失范现象,严重影响政治认同的环境。在网络政治场域中,网络政治参与主体存在“身份缺场”的特点,使得行为主体摆脱了现实生活中的角色规范,在网络空间中最大限度地表达自己的政治观点。随着数字化的推进,越来越多的高校青年学生沉浸在微博、抖音、快手、哔站等网络平台,高校青年学生很容易通过网络政治参与发表情绪化和非理性的言语,言语失范会造成网络政治舆论的混乱现象。网络空间中充斥着虚假信息和不良网络文化,高校青年学生群体很容易受到消极影响,从而在网络政治参与过程中出现盲目跟风、言语过激、随意发帖等非理性网络政治参与行为,引发行为失范,阻碍政治认同的发展。
3.网络政治文化复杂多元,淡化高校青年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在网络政治场域中,主体的身份是多元的,网络的开放性结构、资源的共享性、传播的迅速化使得世界范围内不同类型的文化、意识形态、道德规范、价值观念得以自由流动和传播,不同背景的政治文化在互联网中共存,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在我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是同质性的主流社会文化,而在网络时空脱域的环境下,人人都有麦克风,每个人都可以拿起自己的智能手机在网络平台以文字、图片、视频的方式传播信息,多元的信息传播容易造成主流文化和异质文化的交流和碰撞。在现代社会,市场经济和全球化的蓬勃发展造就了多元化的利益主体,人们的社会空间随之扩大,价值体系呈现出多元化趋势,多元异质的社会思潮会破坏主流文化的整体性,从而引发对主流文化的认同危机。网络上除了主流媒体发布的主流意识形态之外,还存在着自由主义、新自由主义、民粹主义、社群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社会思潮,极大地影响高校青年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在此客观背景下,“永远在线”的高校青年学生必然受西方文化价值观的影响,容易产生文化认同异化的风险。
四、网络政治视域下高校青年学生政治认同的建构路径
如前所述,网络政治对于高校青年学生政治认同既有正面的影响,也充满了风险和挑战。应对网络政治对高校青年学生政治认同的负面影响,必须管理好、治理好、建设好网络政治环境,培育高校青年学生理性网络政治心理,增加制度供给,规范高校青年学生网络政治参与行为,把握网络政治文化的主旋律,夯实高校青年学生政治认同的意识形态根基。
(一)优化网络环境,培育高校青年学生理性网络政治心理
高校青年学生的政治心理是社会心态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定程度上反映着他们的精神风貌和理想信念,并影响他们的政治行为方式和政治认同状况。高校青年学生的网络政治心理深受网络环境的影响,培育其理性的网络政治心理,必须优化网络环境。
1.完善网络空间法律与制度建设,为优化网络环境提供刚性约束。法律是治国重器,良法是善治的前提。法律是维护国家安全和稳定最强有力的工具,网络法治化是推动网络环境发展和治理的根本保障。自1994年以来,我国共制定和印发网络领域立法140余部,为网络强国的建设提供了坚实的保障[11]。由此可见,我国在不断提升网络法治建设,提升互联网治理能力。但是,我国在互联网法治治理方面还存在诸如法律法规缺乏系统性、可执行性差以及权威性较低等问题[12]。因此,应当将现存网络领域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整合,建立一套系统的网络领域法律法规,并制定与之相应的实施细则,使得相关法律法规更加切实可行。此外,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数字化带来的风险和挑战瞬息万变,现行网络法律法规中还存在与互联网发展不同步的内容,网络领域法律法规的建立健全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因此,必须及时对现存网络领域法律法规与实际问题不相符的内容进行修改、补充和完善。
2.加强网络信息源头的监管,把握网络舆论的话语主导权。随着信息技术的更迭,自媒体平台如雨后春笋般地迅速发展,网络信息的发布具有多元主体性和弱规范性,网络信息的生产和传播速度越来越快,舆论信息往往鱼龙混杂,产生的信息往往会失真,信息监管的程度往往具有滞后性。“由于公安部门、工信部门、网信办等部门对网络信息的管理权限不同,网络信息的管理存在执法标准不一致的问题。”[13]网络信息的监管必须厘清不同部门之间的职能分配,统一执法标准。网络管理部门必须及时关注网络舆情的发展,以网络法律法规为依据,及时对网络信息进行监督和审查,把握网络舆论的主导权。此外,必须加强网络服务商的信息监管,网络服务商是网络信息内容和网络技术服务的经营者,为网站提供丰富的信息内容,对网络信息的传播提供技术支持,网络运营商必须通过行业标准维护互联网的运行规则,以技术加强网络信息源头监管,优化高校青年学生政治认同的网络环境。对于网络中的新闻、信息及时进行解读和澄清,对于虚假信息、网络谣言及时纠偏,清除负面信息的扩散和影响,尤其要有重点地对网络意见领袖进行引导,甄别优势意见,进而提升整体的政治认同度。
(二)加强制度供给,规范高校青年学生网络政治参与行为
“政治系统要想维持政治秩序和保持政治稳定必须提升政治制度化水平,以便充分吸纳民众的政治参与诉求,保障政治发展与政治秩序的推进。增加有效的制度供给是规范政治参与秩序的重要途径。”[14]高校青年学生有序的网络政治参与,既要畅通其利益表达渠道,同时也要规范和约束非理性的网络政治参与行为。
1.优化电子政务建设,畅通高校青年学生网络利益表达渠道。“信息技术的快速迭代促使政府治理模式不断更新变革,电子政务一度成为促进政府转变职能,提高行政效率激发社会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的重要推动力量。”[15]政府在推进高校青年学生参与社会政治生活的过程中承担着重要的主导角色。因此,政府必须建立与高校青年学生群体的良性互动,建立“诉求——回应”机制,使得高校青年学生群体合理合法地表达自身利益诉求。电子政务平台是高校青年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重要载体。通过电子政务平台加强政府与高校青年学生之间的沟通,能够提升高校青年学生群体对政府决策的信任感。高校青年学生群体对热点事件的关注得到应有的官方回应时,或者以合法途径影响政府决策时,其网络政治参与的获得感就会增强,进而提升青年学生群体的政治认同感。
2.建设网络身份认证技术,规范高校青年学生网络政治参与行为。哲学家以塞亚·柏林认为两种核心的自由贯穿了整个人类历史,他把自由分为“消极自由”和“积极自由”,消极自由是免于强制与干涉状态的自由,而积极自由是想做什么就可以去做的自由,前者是摆脱障碍的自由,后者是实现目标的自由[16]。网络空间中同样存在积极自由和消极自由之分。网络领域中自由与秩序的平衡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焦点,网络平台的表达权、网络规范的建立、网络实名制的探索、公民个人信息保护等方面的制度建设都致力于网络秩序的规范,匿名制为网络环境的健康有序发展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网络行为主体身份由匿名制向实名制的变迁,是网络社会发展过程中最为显著、最为重要,也是争议最为突出的制度演化历程[17]。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曾在2015年2月4日发布了《互联网用户账号名称管理规定》,明确了网民注册账号时实行“后台实名、前台自愿”的身份认证原则,这对我国规范网络政治行为、治理网络空间具有重大意义。网络实名认证制度是净化网络环境和规范高校青年学生有序参与网络政治生活的有力措施之一,网络中的真实身份能够提升高校青年学生对自身言论和行为的责任感。
(三)把握网络政治文化的主旋律,夯实高校青年学生政治认同的意识形态根基
多元价值的网络政治文化容易引起高校青年学生文化认同的盲目化,在网络文化传播过程中,非主流意识形态往往会挤压主流意识形态。因此,必须牢牢掌握网络政治文化的主旋律,运用新型叙述方式推进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增强高校青年学生的文化认同。
1.运用融媒体技术推动话语要素与时俱进,增强主流网络政治文化的引领力。“在融媒体时代,网络重大主题报道涵盖了家国立场的政治逻辑、意识形态的传播逻辑、高等教育的育人逻辑以及话语本身的知识逻辑等优势。”[18]必须顺应网络政治文化传播的特征和潮流,运用技术变革推动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要素的传播,用融媒体产品增强主流网络政治文化的引领力,更新政治认同话语传播理念和方式。需要强调的是,建构和形塑高校青年学生的政治认同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当代高校青年学生,用融媒体话语增强理论的感召力和吸引力。此外,要运用融媒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主题宣传报道,将集体价值观念传递并建构心理层面的深刻印象,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话语体系的引导力,凝聚高校青年学生广泛的政治认同。
2.创新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方式,夯实高校青年学生政治认同的文化根基。将数字技术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哲学意蕴、传统美德等进行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例如,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的原创文化综艺节目《典籍里的中国》,运用了VR技术建构了一个时空交融的立体化空间,让青年学子跨越时空与先贤对话,这对于弘扬中华文化、培育文化认同感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要充分利用新型技术平台突破时空界限,将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融入思政课程,用历史知识增强高校青年学生爱党爱国的理想信念,深化其政治认同的情感。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我们要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推动形成良好网络生态。”[2]主流意识形态要获得高校青年学生群体的内在认同必须吸收时代元素,回应时代关切,推进知识体系传播的创新路径,否则便会出现对社会问题的解释力和回应力不足的状况,影响高校青年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度。
3.重视意识形态议题的设置,关照高校青年学生群体的文化需求层次。归根到底,政治认同是对意识形态的认同。“网络环境下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形成机制包括话语表达、话语认知、话语认同三个阶段。”[19]在话语认知阶段,话语发布的平台、呈现方式、发布时间等因素影响高校青年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知,网络空间的信息浩瀚无边,图文结合、短视频具有直观性更能引起良好的视觉体验,从而增强主流意识形态的接收。话语认同是网络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生成的最终结果,是高校青年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发自内心的赞同和认可,主流意识形态是深刻的理论体系,不具有易懂性。因此,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表达必须增添时代性、大众化符号,增强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增进高校青年群体对主力意识形态的认同。
五、结语
综上所述,网络政治与高校青年学生政治认同深度融合,二者具有密切的联系。网络政治视域下高校青年学生的政治认同既迎来了新的机遇,又面临网络政治表达出现泛娱乐化、网络政治参与失范、网络政治文化多元复杂的现实困境,深刻影响高校青年政治认同的建构。因此,必须通过净化网络环境、增加制度供给、创新主流文化传播等方式回应高校青年学生关切,推进高校青年学生政治认同的发展,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