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底气、韧性与定力:以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

2024-01-20王曙光

经济 2024年1期
关键词:体制机制政策

王曙光

当今世界,正在经历一场全球地缘政治格局和经济金融格局的颠覆性的“大分流”,这一“大分流”的进程将极为复杂而剧烈,全球政治经济军事力量的重新分配将彻底改变二战结束以来固有的格局、秩序与规则。在这样一个极为关键的历史性转折时刻,中国应该夯实经济发展的“底气”,增强经济发展的“韧性”,保持深化改革和制度型开放的“定力”,抓住“中国式现代化”这一关键不放,有条不紊、持之以恒地推进“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如此就必然立于不败之地,我们要相信,时势站在中国一边。

夯实中国经济的“底气”

中国是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引擎,也是全球供应链和产业链稳定的重要压舱石,对全球增长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三分之一,是世界经济增长的火车头;中国工业生产能力按增加值已经达到全球的近三分之一,与世界主要工业国家(美日英法德意)工业增加值的总量几乎相当;中国是全球经济增长势头最为强劲的国家之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近期调高对中国经济增长预期表明国际人士对中国经济长期积极看好;中国进出口贸易量稳居世界第一,有效引领全球生产要素的流动与配置,对全球价值链和产业链的稳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在全球绿色低碳发展领域处于执牛耳之地位,中国新能源汽车全球市场占有率近三分之一,而中国汽车总体出口量已经超越德国和日本,跃升为全球第一汽车出口大国,中国新能源产业正在为世界绿色产业发展发挥标杆性的示范和引领作用;中国2023年在芯片等关键技术上突破了西方的技术封锁,先进制造业的迅猛崛起为中国的科技领域的战略自主奠定了坚实基础,为中国高科技产业进一步提升国际市场竞争力、为打破全球原有的垄断价值链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中国在2023年陆续举办的消博会、服贸会、广交会、进博会、链博会等世界瞩目的国家级展会,为全球厂商搭建了互利共赢的合作平台,为动荡世界中的全球供应链和产业链稳定做出了突出贡献;在吸引外资方面,尽管美国对华脱钩政策对我国吸引外资造成一定困难,然而2023年1月-10月加拿大、英国、法国、瑞士、荷兰实际对华投资同比分别增长110.3%、94.6%、90%、66.1%、33%,这表明全球主要经济体仍然对中国经济发展持积极态度。

这就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底气”所在。未来,一方面,中国将运用系统性的制度框架,推动共同富裕,为中低收入人群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让改革发展的红利更深入地惠及中低收入人群,进一步消除经济发展中的“不平衡”和“不充分”问题。中国将在民生领域投入更多的力量,加强农村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供给,实现包容性增长。另一方面,中国还要进一步鼓励科技创新,实现科技创新引领的高质量发展。2023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新质生产力”,强调“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就是要将“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产业化体系建设”放在首位,通过发展颠覆性前沿技术驱动的“新质生产力”,为中国未来的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这样,一方面通过包容性增长实现对整个社会(尤其是中低收入者)稳定和发展的托底性支撑,实现中国的均衡型发展;另一方面通过创新型增长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以促进中国的高质量发展,并提升中国制造业在全球的竞争优势。

增强中国经济发展的“韧性”

经济发展的韧性,即一个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应对不确定性、应对内外部压力和风险的抗压能力和应变能力。越有弹性、越有回旋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的经济体,其抗压能力和应变能力越强,其韧性也就越强。这就要求我们在经济发展的政策制定过程中,要注重政策和制度的弹性,不要形成“刚性”的政策体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特别强调的“先立后破”“稳中求进”,其精神实质是努力构建一种弹性的制度机制,避免刚性的制度设计,使我们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和产业结构升級能够在一种弹性的制度框架中得到渐进式实施,而不是执行一种刚性的、僵硬的、一刀切的政策框架。

近年来我国在经济增长动能转换的过程中,不同地区实施动能转换的机制和方式不同,形成了“弹性体系”和“刚性体系”两种不同的转型模式。一些地区执行一种刚性的政策,希望一步到位、立竿见影,希望把那些高污染高能耗的制造业统统去掉,希望一劳永逸、一蹴而就地解决产业结构不合理和产能过剩问题,结果手段简单粗暴,极大地影响了区域经济增长,也极大地影响了当地的就业和民生,对地方经济打击很大,这种刚性的政策机制不可取。而弹性的制度体系强调系统性的、渐进性的制度安排,在解决动能转换和产业结构转型的过程中照顾到技术创新的渐进性、民生就业和新旧转换的过渡性政策措施,注重新增长点的培育,注重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使动能转换过程自然而然地进行,而不是以严重影响地方经济和就业为代价去实现“去制造业”“去工业化”。此次中央强调“先立后破”,就是在总结比较“弹性模式”和“刚性模式”利弊的基础上,提出的更具操作性、更具可持续性的政策措施。在目前这样一个经济增长动能转换和产业结构转型的攻坚期和过渡期,在新动能和新产业的“立”还没有完全到位之前,先不要急于“破”传统产业,新旧之间的过渡要“软”、要“柔”,不要“硬”、不要“刚”,要衔接自然,而不要强力转换。

要增强经济发展的“韧性”,我们还要着力解决当前的风险,要分阶段化解风险,并在化解风险的过程中探索出一套新机制,彻底解决风险的源头问题。当前,我国要处理好房地产债务风险、地方债务风险和中小金融机构风险三大风险点,而这三大风险点之间具有一定的联动效应,故须通盘考虑,统筹安排,系统施策。中国不会实施一步到位的“大爆炸”计划,而是要通过循序渐进的系统性的制度安排,通过系统发挥政府-市场-企业、中央-地方的多方面积极性,找到一个富有弹性的、多元的化险机制。比如对于地方债务问题,不但要通过支持地方发行特殊再融资债券来解决短期的债务压力,而且要扩大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用作资本金的范围,并撬动社会多元资金,鼓励社会资金进入地方债务平台,对地方债务平台(城投)进行彻底的法人治理结构改造和股权改造,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使这些地方债务平台实现彻底的机制转型。这就是“买”机制。如果没有这种机制的彻底转型,只是注入资金,将来还会有新的债务危机源源不断地出来。

保持深化改革与制度型开放的“定力”

保持定力,就是持之以恒、一以贯之、心无旁骛地做好自己的事,尤其是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定力”也就是“毫不动摇”。保持战略“定力”,持续深化改革,持续推进制度型开放,就是稳定预期的最好方法,就是增强信心的最佳途径。

要一以贯之构建可持续的系统性机制体制鼓励和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民营经济是我国经济增长、就业、财政收入、居民收入提升的主要源泉,我国一亿户民营经济和个体经济是中国经济发展和民生建设的“主盘”。中央一贯强调的“两个毫不动摇”要落实在地方的可持续的系统性体制机制上,而不是以临时性的政策措施来代替长期的战略和体制机制。如果没有可持续的体制机制,只有应对经济周期的临时性对策,那么民营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就缺乏根基,民营企业家的长期信心和预期稳定就缺乏体制机制基础。“不能以政策代替体制”,意味着地方政府在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过程中,要建立包括营商环境建设、财税支持体制建设、金融支持体制建设、政府服务体系建设等长期性、战略性的体制机制,而不是“临时抱佛脚”式的、口头上的“稳预期”“强信心”。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大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强调“在市场准入、要素获取、公平执法、权益保护等方面落实一批举措”,都是从“治本”的角度提出的体制机制性举措,而不是临时性“治标”的政策措施,这些体制机制性举措都需要各地长期坚持,一以贯之,毫不动摇,而不是朝令夕改、短期行为。在中小企业方面,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对科技型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加大扶持力度,提出了很多极具操作性的带有机制性的举措,比如要鼓励发展创业投资、股权投资,各地要在财政税收和金融体制机制建设上进一步支持成长型的中小企业,为这些企业解决难点、痛点、堵点问题。要从系统性维持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安全稳定的角度来支持地方民营经济发展,为民营经济解决一些长期的、系统性的、战略性的补链、强链问题。

要一以贯之坚持以高质量经济建设为中心,要深刻认识“经济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这一理念的长期战略意义。无论是处理“立”和“破”的关系,还是处理“进”与“稳”的关系,都要从“经济发展”这一大前提出发,都要保持维护经济发展势头的大局观、系统观和整体观。中央和地方政府出台的所有政策,都要从这种大局观、系统观和整体观出发,要考虑政策的协调和配合,要考虑到这些政策对经济发展的整体效应,而不能“单兵突进”,只顾一点,不及其余。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把非经济性政策纳入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这意味着以后出台的各类政策会更加谨慎、更加具有系统性、更加注重政策之间的协调与衔接,以免影响经济的总体发展势头和市场稳定。一些地方政府在动能转换、环境保护、城市管理、行业整顿中执行极为严厉的行业政策和城市管理政策,甚至在执行过程中严重违背法治精神和公民权利,这些非经济政策已经对经济发展、对企业投资预期、对公众信心造成很大的消极影响,必须加以纠正。此次中央提出“把非经济性政策纳入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是具有极强的针对性的,要建立好监督机制和顶层评估机制,避免非经济政策与宏观经济政策效果的相互抵消,实现非经济政策与宏观经济政策的相向而行和内在兼容。

要一以贯之地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这一开放是内外平等的、普惠的,而不是给予外资以“超国民待遇”。真正吸引外资的是优良的营商环境和公平的竞争环境,而不是“超国民待遇”。推动高水平制度型开放,意味着我们还要继续进行体制革新,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这“三化”是吸引国际资本、进一步扩大高水平制度型开放的前提。会议提出“切实打通外籍人员来华经商、学习、旅游的堵点”,就是要从体制机制上解决问题,改善国际资本和国际人士对中国的预期。在某些西方国家对中国“脱钩断链”的大背景下,加大对国际资本和人才的吸引力度,从而进一步提振外国直接投资,这是中国保持经济稳定和发展的重要支柱。

以中国式现代化实现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必须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这一提法意义深远。“中国式现代化”,意味着中国要基于全球现代化的长期历史过程进行深刻的反思和审视,要立足于中国自己的国情,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为全球贡献中国价值、中国范式。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是在一个人口规模超大的贫穷落后国家,逐步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而这一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历史进程,是“以人民为中心”的,是以人民的幸福为最终依归和最高目标的。今天一切的战略举措,一切的体制机制建设,都要以这一目标为核心。这就是最大的政治,这就是最大的“大局”。为此中国必须以“高质量发展”为核心,进一步推动经济稳中有进,进一步鼓励和支持科技创新和科技进步,建立产学研一体并面向全球市场的新型举国体制,为中国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科技支撑;中国必须加大民生建设的力度,在过去几年成功消除绝对贫困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努力建设现代化农业强国;中国必须进一步扩大开放,推动高水平制度型开放,以开放深化改革,以改革推动高水平开放,在开放的同时高度关注国家经济安全和金融安全;中国必须建立“全国一盘棋”的理念,构建区域之间协调均衡发展、各地相互支持的稳定机制,构建国企和民企的相互协作相互策应的共生共荣体制,构建富有弹性和韧性的人才成长机制和阶层间流动机制,使中國的发展充满后劲,充满活力。

猜你喜欢

体制机制政策
政策
政策
试论乌俄案对多边贸易体制的维护
助企政策
政策
建立“大健康”体制是当务之急
为“三医联动”提供体制保障
破除旧机制要分步推进
建立高效的政府办医体制
注重机制的相互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