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过程分析的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矛盾探究

2024-01-20陈宗章刘相宇

关键词:历史政治思想

陈宗章,刘相宇

(江苏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南京邮电大学基地,江苏 南京 210023)

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矛盾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的一个基础性问题,直接关系到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质、规律及其发展等问题的认识。所谓基本矛盾,即贯穿事物发展全过程的矛盾,并对其他具体矛盾起到支配、制约和规定作用,体现该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趋势,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矛盾是贯穿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的矛盾,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依据和发展的动力。当前,学界围绕这一问题展开了深入研究,形成了三类代表性观点:一是把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矛盾理解为一定社会的要求、期待与社会成员实际思想现状、水平之间的矛盾;二是把其理解为一定社会的要求、期待与个体成员的自由选择之间的矛盾;三是突出个体成员的实际需要,将其理解为一定社会的要求与个体成员的实际需求之间的矛盾,或表述为人们的实际需求与思想政治教育能否满足这一需求之间的矛盾。学界研究取得丰硕成果,但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把握还存有片面之处,多是从具体实施过程层面上理解,鲜有学者从思想政治教育自身的发展历史维度进行探讨,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自身的历史性。同时,对具体实施过程也主要围绕“思想转化”环节,忽视了“思想向行为转化”这一重要环节。此外,无论何种观点,对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矛盾的理解和把握主要局限于“社会—个体”维度,缺乏更加宏大的理论视野。

一、把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性基本矛盾的重要意义

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一方面是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项具体的社会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另一方面又是其自诞生以来的历史形态的发展变迁过程。从宏观和微观层面认清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能够在理论层面上深化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矛盾问题的研究,也能够在实践层面上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

1.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历史意识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自成立以来取得长足发展,理论研究不断走向深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化、科学化发展进程不断加快。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国家治理、社会建设过程中发挥着思想引领和价值塑造等功能,从而体现出强烈的现实关怀意识。但实践性研究也存在历史意识相对薄弱的问题,不能准确分析和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矛盾,以致不能很好地把历史思维嵌入对现实问题的分析与解决。在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全过程中贯穿历史意识,将更好地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工作。说到底,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历史范畴,是一种历史性存在。所谓历史意识,即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发展过程与人类社会发展的总体进程有机统一起来,充分认知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历史进程中的目的、性质、作用和时代任务等,从而实现对思想政治教育自身历史形态的自觉、能动把握。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意识不是抽象的观念,而是活在现实中的意识,这要求在历史进程中把握现实,在现实中理解历史,体现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论特征;另一方面,对思想政治教育历史的把握不是单线性的,因为历史的发展总是一种合力的结果,这要求从关系结构(具体表现为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关系等)中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进程,体现其内在的历史逻辑。由此,能够树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大历史观”,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形态及其变迁做出更为合理的界定和阐释。

2.有利于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过程的有效实施

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具体实践过程的理解,学界形成了多种观点。有学者从广义层面认为这一过程包括了准备阶段、施教阶段、转化阶段和评估阶段,狭义层面则专指思想政治教育的施教过程,并强调这是同一过程的两个阶段,而非两个独立的过程[1];也有学者从系统角度把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视为一个大的动态系统,由4个基本的子系统构成: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意识活动过程、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实践活动过程、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意识活动过程、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实践活动过程[2],这4个子系统运行的依次展开便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本研究着力从空间意义上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由内而外的逻辑展开过程,从环节意义上把“思想转化”与“思想向行为转化”前后贯通起来,从而展现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整个过程。由此,一方面要进入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过程的内部,认真考察其中的关键环节,以准确把握存在的问题,从而为思想政治教育方案及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奠定基础,进而采取科学的方法来有效解决之,以达到预期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另一方面要强化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及其与外在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特别是面对“虚实共存”的复杂环境,更是要建立开放的过程互动机制,在交往互动中生成新的意义,继而推动多元化主体间价值共识的达成,并转化为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行动,最终达到内化与外化的高度统一。这样,就能够保证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展开的有序性,较好地提升其实际效果。

3.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理论素养和实际能力

在整个教育实践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者发挥着主导和支配作用,并在这一过程中彰显出自身的主体性。在过程性上深化对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矛盾的认识,有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理论素养和实际工作能力。长期以来,学界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把握过于片面,从历史维度对思想政治教育展开的实际研究中存在知识背景、研究基础、方法运用等方面的诸多不足之处,有学者就特别指出:“具有历史意识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应建立在厚重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史、理论史和学术史的基础之上。”[3]这些都给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满足这些要求,首先要深化相关研究,完善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知识结构,扩大其历史视野,培养其历史主动精神,提升其历史思维能力,以养成良好的理论品格和素养。其次要进一步认清思想政治教育形态变迁与社会历史发展之间的复杂关系,能够养成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历史反思精神,在反思中更好地关照社会现实,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规律,进而凸显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主体意识。最后要深化思想政治教育具体实践过程的研究,抓住过程的关键环节及其基本矛盾,能够增强思想政治教育者的问题意识及解决问题的针对性。矛盾即问题,具体问题是基本矛盾的现实呈现。准确把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基本矛盾,思想政治教育者才能明确问题导向,更好地在工作实践中发现和分析问题,形成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方法,最终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者理论自觉与行动自觉的高度统一。

二、作为“具体实践活动过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矛盾

划清前提、澄清边界是展开一个学术问题探讨的必要之举。探讨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矛盾也需要作前提性的思考和界定。需要说明的是,在一般意义上使用思想政治教育概念,指向的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般形态,而非思想政治教育的某种特殊形态。具体来说,思想政治教育是一定社会、阶级或政治集团把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等,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传播给团体内部成员及其他社会成员,使之主动认同和接受其核心价值观念,并养成符合特定要求的行为方式的社会实践活动[4]。由此可以看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首先指的是自身作为一项具体的社会实践活动(即作为一项活动的具体实施过程)的充分展开过程,包括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目的、内容、方法、评估等基本要素[5]。对这一层面的考察,需要从两个维度展开。

一方面是在空间意义上,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展开是有层次、有差别的。其首先发生在某一阶级、政治集团所构成的共同体内部,然后才向其他社会领域扩展,最后面向一般的社会成员展开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对构成矛盾双方的主体有一个清晰的理解和把握。一是作为共同体形式存在的某一阶级或政治集团,为了维持共同体内部的稳定和团结,需要充分发挥该共同体所坚持的核心价值观念的凝聚作用,促使内部成员普遍接受其主张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等,进而不断提高内部成员的思想政治素养和水平,使得他们不仅在组织意义上成为共同体的一员,更重要的是在思想意义上成为共同体核心价值的坚守者和践行者,能够围绕共同体的政治目标、价值诉求等展开一系列活动。显而易见,在这个过程中,共同体及其成员成为理解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矛盾的两大主体。当一个普通的社会个体加入一个共同体并成为其正式成员的时候,这是以该个体积极认同该共同体的合法性、主动接受其核心价值观念为前提的。换言之,某一共同体面向内部成员展开思想政治教育的时候,其成员对共同体核心价值观念的“自由选择”问题已经被悬置,他必须接受来自共同体的组织约束和思想规训,共同体向其成员提出的要求随即成为绝对的正当。在这种情况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矛盾突出地表现为某一共同体(以一定阶级、政治集团的形式表现)的要求与其成员实际的思想政治水平之间的矛盾。二是任何共同体都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与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该共同体为了筑牢自身的合法性,更好地实现其政治目标和社会目标,必须建立更加广泛的社会基础,吸纳更多的社会力量,把其思想观念、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等推向更为广阔的社会空间。共同体对其内部成员的要求进而转变为对一般社会成员的要求。而事实上,任何阶级或政治集团都会把自身的利益描述为社会成员的普遍利益,从而为自身特殊的阶级思想找到最普遍的社会形式。于是,他们都会以社会的名义把自己的思想观念推向社会。在这个意义上,一定阶级或政治集团的要求进而转变为社会的一般性要求。但现实的问题是,一般性的社会成员是外在于该特定共同体的,他们并没有“天然”地接受某种政治价值理念的必然性,而在多元化的价值结构中,社会个体却具有“天然”的自由选择权利。如何让他们普遍接受某一阶级或政治集团的思想观念和价值理念,也就成为这个阶级或政治集团展开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由此,在这个层面上,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矛盾就表现为一定社会的要求与社会个体自由选择之间的矛盾。

另一方面是在环节意义上,基于对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过程的考察,可以将其分为两个前后连续的环节:一个是“思想转化”的环节,即一定社会、阶级或政治集团把一定的思想观念传导给受教育者,受教育者相应地内化其思想观念的环节;另一个是“思想向行为转化”的环节,即受教育者把其内化的一定的思想观念进一步外化为社会行为的环节。可以看出,“思想和行为”共同构成思想政治教育学的一对重要范畴,内化和外化的有机统一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规律之一。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但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6]11马克思的这段论述几乎完美地呈现了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过程的完整性,即要用彻底的理论说服人,转变人的思想,而当理论被群众所掌握时,就会作为一种强大的物质力量来改变现实的世界,这种改变当然要凭借社会行动的方式。总而言之,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过程是两个基本环节的有机统一。那么,从实践活动的过程性去探讨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矛盾时,就要充分体现这一过程的完整性,而不是仅仅局限于对“思想转化”环节的考察。事实上,从思想到行为的转化恰恰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的一个现实问题,它以“思想—行为”的矛盾形式表现出来。在一般意义上,思想是支配行为的,思想理论总是行动的先导性因素,但这只是关于思想与行为关系的一般性原理。而在具体意义上,由于从思想到行为之间的过程及其作用机制的复杂性,正确的思想与正确的行为之间未必都是一一对应的关系。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的“言行悖论”“两面人”等现象就是最好的明证。事实上,思想到行为的转化过程既依赖于一定的内部条件,与主体的情感、态度、意志、动机和现实需求等要素相关,又依赖于一定的外部条件,与一定的社会环境、政治生态、风俗习惯等要素相关。在这个复杂的转化过程中,任何一个要素的变动,都会直接影响从思想到行为转化过程的顺利完成。也正是由于这种复杂的矛盾性,思想政治教育要不断做好“掌握群众”的工作,从而发挥其规范行为的目的,并通过行为的规范进一步固化其内在思想。

综上,在“思想转化”的环节,在特定的共同体内部,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矛盾表现为某一共同体的要求与其成员实际的思想政治水平之间的矛盾;在共同体外部,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矛盾就表现为一定社会的要求与社会个体自由选择之间的矛盾。而在“思想向行为转化”的环节,思想和行为自身之间的矛盾即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矛盾。

三、作为“历史性发展过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矛盾

显而易见,仅仅在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层面上理解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不够的,需要秉持“大历史”观念,即通过考察思想政治教育形态的变迁来把握其自身的历史运动过程。基于对这一过程的考察,才能深刻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历史形态更替的根本动力,进而揭示动力背后的基本矛盾问题。而在“历史性发展过程”意义上理解思想政治教育,首先需要明确的是这一过程展开的历史起点问题,也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起源问题。只有对此作出澄清,才能准确地考察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形态及其发展过程。尽管思想政治教育是现代社会的一个学科概念,但在一般意义上,学界普遍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人类社会有阶级以来的一项特定的实践活动,换言之,思想政治教育是与阶级、国家的产生同步出现的。具体而言,伴随生产力的发展和进步,人类社会步入阶级社会并分化为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两大对立阶级,统治阶级为了维护阶级统治,除了建构一整套国家暴力机关外,还有意识地把自己所主张的政治思想、道德观念等灌输给全体社会成员。由此,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也就开始了。但也有学者敏锐地指出,把具有政治意识影响的一般性教育或教化活动直接等同于具有高度自觉性的针对人的思想意识的政治实践活动,是把“政治的意识”的起源混同于“意识的政治”的历史起源[7]。该学者力主遵循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唯物主义方法,凸显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意识性”,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起源于意识形态政治,它产生于人的主体性得以确认的近现代社会,即思想政治教育是“随着现代性的出现和工具理性的胜利登场而出现的,是西方近现代社会文化的产物。”[7]这是一个极富冲击力的观点,对于深入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起源及相关问题具有重要的启示性意义。

笔者以为,学界关于思想政治教育起源的观点分歧并不存在根本性冲突,恰恰隐含了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历史形态的理解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形态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表现样式和实际存在状态,是思想政治教育在现实世界中的外部呈现。”[8]在时间维度上对作为一种历史现象的思想政治教育形态进行理解,就会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形态,它在不同的社会历史阶段呈现出不同的形式。学界普遍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变迁在时间维度上经历了一个从传统形态向现代形态的历史发展进程,从而形成了“传统—现代”的问题分析框架。有很多学者就以我国的改革开放为界来框定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向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转型[9]。具体而言,改革开放前后,中国社会经历了一个经济上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从“一大二公”到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国家和社会从相对封闭到对外开放,价值观念从一元化到多样化发展的历程。由此,思想政治教育也经历了从单向灌输到双向互动,从以社会为本位到以人为本位,从为阶级斗争服务到为经济建设服务和为人的发展服务的整体转型。尽管学者们开始有意识地把思想政治教育放置于社会大系统之中对其自身系统内部要素的调整和结构变动进行深入探究,深刻揭示社会转型发展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形态变迁的决定性作用,但这种分析还是局限于特定的历史场域,即主要基于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展开对思想政治教育历史形态变迁的讨论。

当人们有意突破思想政治教育特定场域和特定形态的规定,将其置于自身发展的整体的历史进程进行考察时,又该如何理解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两种形态的区隔及其连续性发展呢?回到社会历史和国家、阶级历史本身,可以看出,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这一基本矛盾的推动之下,伴随原始社会末期私有财产的出现,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开始分化出阶级(同时分化出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而国家正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于是,伴随国家的产生出现了一整套上层建筑形式,其中包括政治上层建筑和观念上层建筑。而思想政治教育作为观念上层建筑的重要构成因素,在阶级和国家产生以来,始终发挥着重要的价值引导和行为规范作用。这里的“价值”“规范”等在根本上所体现的正是统治阶级的阶级意识。在漫长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在等级森严的社会和政治结构之中,这种阶级意识只属于统治阶级,被统治阶级只有“被压迫”或“反抗压迫”的心理意识,没有属于自己的独立的阶级意识。正如有学者所指出:“在传统社会,个人被镶嵌在等级化的社会结构当中,他的思维方式、行为准则、道德观念、权利义务完全是由他在社会结构中所处的位置决定。”[10]作为被统治阶级的社会个体,其主体性始终被专制权力所压抑,即使对于这个时期的统治阶级而言,其所谓的阶级意识也仅仅是自发的、自在的,还没有上升到自觉和自为的状态。卢卡奇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中就明确指出:“对于前资本主义时代,以及对于其生活的经济基础还是属于前资本主义时代的资本主义许多阶层的行为来说,它们的阶级意识就其本质而言既不可能具有一种十分清晰的形式,也不可能有意识地对历史事件发生影响”,进而指认这些所谓的传统的阶级意识仅仅是一种“等级意识”[11]。由此,他们不仅对社会整体缺乏清晰的认知,对自身在社会总体中所处的地位以及在历史的整体进程中所发挥的作用亦缺乏清晰的认知。自觉、自为的阶级意识正是伴随资产阶级在历史中的出场开始的。在资产阶级展开与封建贵族的斗争当中,他们开始“有意识”地打破以往的“等级意识”,宣扬自由、民主、平等、法治和博爱的资产阶级价值观念,而这一套思想观念在引导资产阶级革命、型构资本主义政治和社会结构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资产阶级也有意识地把这一套思想观念向社会各个领域渗透,以发挥其维护、稳定和巩固资产阶级政权的作用。

而与以往传统社会所不同的是,社会也并没有从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分化出新的阶级展开与资产阶级的对抗,无产阶级自身则直接充当了反对资产阶级的最革命、最彻底、最先进的力量。无产阶级再也不像以往的奴隶阶级、农民阶级那样处在被动的历史地位上,而是产生了领导无产阶级革命的政党和自己的科学理论。正如马克思所说:“哲学把无产阶级当做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做自己的精神武器。”[6]17这个武器就是马克思主义,它反映了无产阶级自觉的阶级意识,成为无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内容。基于此,在这场阶级斗争过程中,无产阶级深刻批判了资产阶级阶级意识的虚伪性,因为资产阶级试图把自身以及属于它的一切意识形态看成永恒的历史事实,而在现实性上,他们的所谓自由、平等、民主等只能属于资产阶级自身。于是,无产阶级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力图通过革命斗争彻底摧毁整个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从而建立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制度,实现人类的真正解放。可以说,自近现代以来,阶级意识开始在社会革命和社会形态的更替中扮演着“主动性”的角色,开始作为自觉的现实性力量对政治实践和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是“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都服从于有意识性)的社会实践活动,这里的“有意识”在根本上即指向一个阶级的阶级意识,所谓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等在本质上正是对这一阶级意识内容的具体呈现。基于此,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解就有了更加深刻的把握,前者指向以自发、自在的阶级意识为核心内容的思想政治教育形态,后者指向以自觉、自为的阶级意识为核心内容的思想政治教育形态。从“自发”到“自觉”,这是思想政治教育历史形态发展过程中的一次质变和跃升。

透过这一发展过程,可以深刻地体会到思想政治教育历史形态与其所在的特定历史阶段的社会结构之间的契合性。在前资本主义的高度同质化的传统社会,思想观念的高度一致化抑制了不同价值观念之间的斗争(竞争)关系,在自上而下的等级权力结构中,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始终处于压抑的状态,思想政治教育便形成了它的传统历史形态,这种传统形态是与农业社会、自然经济、专制政治的经济和社会结构相统一的。而伴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出场,在这场激烈的阶级斗争过程中,两大阶级的阶级意识都以自觉的形态出现,这种自觉性、有意识性也是与工业社会、商品经济、民主政治的经济与社会结构相统一的,其所彰显的是现代性运动的“祛魅”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的独立性、自主性和自由性得到肯定和张扬,从而真正把人的“主体性”注入思想政治教育机体之中,使之生发出内部的活力。也正是这场现代性运动型构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形态,尤其伴随着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的浪潮,社会空间形态不断分化,社会阶级也不断分化出新的社会阶层,即阶级阶层化现象的出现。这种社会、阶级和阶层分化所带来的必然结果,即价值观念的多元化成为人的精神领域的常态,随之而形成的多元价值结构中的竞争关系(突出表现为不同意识形态之间的斗争关系)也建构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总体格局和现实生态,这一切意味着思想政治教育步入了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综上,把思想政治教育放置于人类有阶级以来的整体政治进程和社会进程之中,即从专制政治到民主政治、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乃至信息社会的发展进程中,可以看到思想政治教育形态变迁背后的政治动因和整体社会推动力。正是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之中,人类不断经历阶级分化和社会转型,在这一转型发展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客体、内容、任务、方式、载体等也不断发生深刻变化。可以说,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过程就是不断适应政治进步和社会转型发展的过程,当一种思想政治教育形态不能再适应新的政治发展需求和社会发展要求时,就会被新的形态所替代,其目标、任务、内容、方法等也会随之发生根本转型,以积极适应新的社会关系和结构。一言以蔽之,在思想政治教育历史形态的变迁过程之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矛盾就是思想政治教育自身与社会发展要求之间的矛盾。这里的“思想政治教育自身”形式上表现为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等,本质上体现为一种“阶级意识”。而“社会发展要求”在思想政治教育意义上则直接来源于先进阶级的政治发展要求,根本上反映社会生产力的性质及其发展水平。当一种阶级意识符合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符合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时,就会对历史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当一种阶级意识违背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就会对历史发展起到阻碍作用,就会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被新的阶级意识所替代。在这一过程之中,只有先进阶级的阶级意识才能保持与历史发展客观规律的一致性。正如资产阶级的阶级意识替代了封建贵族阶级的等级意识,无产阶级科学的阶级意识替代了资产阶级虚伪的阶级意识一样,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形态正是在这个过程中发生整体性的变迁。

四、结 语

总而言之,对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矛盾的把握既要进入思想政治教育具体实践活动的内部,也要把思想政治教育放置于自身形态发展变迁的整体历史进程,从而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总体过程。基于这种过程性分析,本研究围绕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矛盾尝试性地展开新的探索。然而,一些问题还没有完全思考成熟,伴随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充分展开,有待继续深化相关研究,以持续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原理的发展。

猜你喜欢

历史政治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