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金融工作健康发展的重要论述研究

2024-01-20吕明洁张嘉昕

中国商论 2024年2期
关键词:重要论述金融安全实体经济

吕明洁 张嘉昕

摘 要:本文探讨了习近平总书记在金融工作中的重要观点及其面对金融领域重大挑战时的重要指导作用。首先,文章提出对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金融论述进行深入研究的背景。其次,详细阐述了习近平总书记有关金融工作的重要论述,包括金融工作需要服务实体经济、保障金融安全、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坚持党对金融工作的领导四个方面。再次,探讨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在迎接金融领域重大挑战时的重要指导作用,以及如何应对后疫情时代的实体经济疲软、金融杠杆率较高及国际资本流动对中国金融体系带来的挑战。最后,总结陈述习近平总书记金融思想对中国金融工作的发展和稳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金融工作;重要论述;实体经济;金融安全;供给侧改革

本文索引:吕明洁,张嘉昕.<变量 2>[J].中国商论,2024(02):-039.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24)01(b)--04

1 引言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同时,强调推进高质量发展必须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金融作为国民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内经济系统的富裕和稳定具有重要影响,对实现以高质量发展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起着加速器的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金融工作的健康发展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观点,对塑造我国金融业未来的发展方向、维护国家金融安全和推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金融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的金融工作观点强调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使命,指出了防范金融风险的重要意义和坚持党对金融工作领导的核心作用。本文旨在深入分析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金融工作健康发展的重要论述,探讨其观点背后的理念和政策,以及这些观点对我国金融业的影响和如何更好地解决金融业面临的重大挑战。通过对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思想的研究和解读,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我国金融工作未来的发展方向,从而为国家金融工作提出更具体的政策建议,同时为我国进一步了解如何发挥金融工作在整体经济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提供有益帮助。

2 习近平总书记对金融工作的重要论述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金融工作健康发展的主要观点在国内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仅反映了对国内金融体系的关切,还与金融部门在努力实现高质量经济发展时面临的新挑战相契合,具有重要的历史背景、时代背景和政策意义。

2.1 金融工作服务实体经济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天职,是金融的宗旨,也是防范金融风险的根本举措”。该论述强调了金融工作的本质使命是服务实体经济,这一观点深深植根于我国长期以来的发展理念中。

在我国,金融业一直被视为支持实体经济的重要工具,体现了我国政府在战略决策中的优先选择,即以金融为杠杆,推动实体经济的繁荣发展。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实体经济的健康发展更为关键。金融危机之后的时期,各国政府和企业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实体经济的重要作用,因为实体经济是整个国家经济的基石,是保障民生和就业的基础。因此,我国金融业的未来发展方向应更加着眼于服务实体经济,以进一步推动国家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同时,服务实体经济是金融业自身发展的需要。金融业与实体经济密不可分,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金融业通过服务实体经济,不仅可以为国家经济发展做出贡献,还可以通过与实体经济的紧密联系,发掘更多的市场机会和发展空间。此外,服务实体经济有助于提高金融业自身的竞争力和风险防控能力,实现更加稳健和可持续的发展。

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金融工作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使命既是对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总结和肯定,又是对金融业未来发展的指导和期望。在未来的发展中,我国金融业应更加注重服务实体经济,通过创新和服务升级来不断提高服务实体经济的质量和效益,推动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可持续、健康稳健发展。

2.2 保障金融安全,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金融是国家重要的核心竞争力,金融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制度是经济社会发展中重要的基础性制度”“维护金融安全是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一件带有战略性、根本性的大事”。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障金融安全的观点不仅反映了总书记对金融风险潜在威胁的高度重视,还揭示了我国政府在金融监管和风险管理方面的强烈决心。在金融市场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已成为维护金融体系稳定和国家安全的关键因素。在全球金融体系中,系统性金融风险往往对经济产生重大影响,可能导致金融市场的大规模动荡,甚至引发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因此,党中央高度重视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以确保国家经济的稳定增长和金融工作的健康发展。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国政府在金融监管方面采取了多项措施。一方面,政府通过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确保其业务运营规范、透明,避免产生不良资产和潜在风险。另一方面,政府积极推动金融市场的改革和发展,提高金融系统的韧性和抗风险能力。此外,风险管理是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重要环节,我国政府不断完善金融风险管理制度,通过建立风险评估、预警和应对机制,实现对金融风险的有效监控和管理。同时,政府积极引导金融机构提升风险管理水平,利用现代化的风险管理技术和方法及时发现和防范潜在风险。

综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观点充分体现了我国政府对金融稳定和经济发展的高度重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设过程中,我国政府将继续加强金融监管和风险管理,全力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确保金融工作的健康发展,推动我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

2.3 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强化金融服务功能,找准金融服务重点,以服务实体经济、服务人民生活为本。总书记提出的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以人为本的观点不仅揭示了我国当前面临的产业升级和转型挑战,还提出了金融领域在新经济结构和发展需求下积极适应和变革的重要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理念是通过优化供给结构、提高供给质量,实现供需平衡、推动经济发展。具体深入金融层面,是指需要通过对资金配置进行优化,以保证为新兴产业和创新领域提供更为精准和有效的支持。对于正处于转型和升级发展阶段的我国经济来说,金融業需要充分发挥其资源配置功能,通过创新金融工具和金融服务,满足这些新兴产业和创新领域的多样化需求。

同时,总书记强调了以人为本的理念,表明金融工作不仅要服务于宏观经济,还要关注个体需求。在新的经济形势下,金融业需要积极创新,提供更广泛、更多样化的金融服务,满足社会各阶层不断增长的金融需求,这一观点凸显了金融工作的灵活性和创新性。在新兴产业和创新领域的发展过程中,金融业需要发挥其前瞻性和创新性,通过开发新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满足这些领域的特殊需求。同时,金融机构需要灵活运用各种金融工具,为这些领域的不同发展阶段提供针对性的金融支持。此外,为了适应新的经济结构和需求,金融业需要与实体经济紧密结合,通过深度参与产业转型和升级的过程,发挥更大的经济推动作用。在此过程中,金融业需要充分利用其风险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综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以人为本的顶层设计,要求现代金融业积极适应新的经济结构和需求,通过创新和变革,为新兴产业和创新领域提供支持和融资,以推动我国现代化市场经济体系的高质量、持续、健康的发展。这不仅体现了我国政府对金融工作的高度重视,还从侧面体现出金融业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2.4 坚持党对金融工作的领导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加强党对金融工作的领导。党的领导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也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加强党对金融工作的领导,既是我国金融发展的特色,又是我国金融发展的优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了坚持党的领导,将金融工作置于党的领导之下,不仅反映了我国政治体制下党的核心地位和国家治理的特点,还是对金融工作的重要性和原则的深刻阐述。在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党的领导是国家和社会的核心,金融作为国家经济的重要支柱,必须全面服务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以确保金融工作与国家战略目标保持一致,推动经济健康、稳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同时,党的领导有助于防范金融风险,保障国家金融安全,为国家经济稳健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和有力的支撑。

在金融领域,党的领导被视为确保金融工作稳健发展和国家金融安全的关键,这源于党在国家治理中的核心地位和全面把控能力,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保证金融工作的正确方向,避免市场乱象,防止金融风险累积。同时,党在把握国家发展战略和宏观经济政策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能够为金融工作提供科学、合理的指导,推动金融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做出贡献。因此,坚持党的领导是我国金融工作的根本原则,这一原则体现了我国特色金融发展道路的核心要义,也是我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断推进金融改革、创新、发展的关键保障。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为金融工作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大局和经济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支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党的领导,将金融工作置于党的领导之下,充分体现了我国政治体制下党的核心地位和国家治理的特点,不仅保障了金融工作的稳健发展和国家金融安全,还体现了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在金融领域的优势。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要更加坚定地坚持党的领导,推进金融工作的创新,促进金融工作的不断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金融力量。

3 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对迎接金融重大挑战的重要指导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金融工作健康发展的重要论述对迎接我国当前金融领域的一些重大挑战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3.1 后疫情时代的实体经济疲软及对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带来的持续影响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金融工作的重大论述对解决后疫情时代的实体经济疲软和对金融市场、金融机构带来的持续影响问题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金融工作要为实体经济服务,以引导金融资源更多地流向实体经济,从而支持经济的复苏和增长。通过优化金融服务、改善企业融资环境、降低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可以帮助实体经济抵御新冠疫情带来的冲击,促进经济的稳定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保障金融安全,这是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市场稳定的关键。后疫情时代,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面临着更大的风险和挑战,保障金融安全一方面,可以确保金融机构的稳健运营,为实体经济提供持续的金融支持;另一方面,可以保护投资者的利益。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可以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提高金融效率,提高服务质量。后疫情时代,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可以深度融合金融与实体经济,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促进高质量发展。朱凯(2018)指出,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可以优化金融市场的结构和功能,提高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能力,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的需求。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党对金融工作的领导,不仅可以更好地发挥党的领导作用,还能保障金融工作迈向正确的发展方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党的领导是核心,具有独特的优势,坚持党的领导可以确保金融工作与国家战略目标保持一致,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和国家的整体发展。同时,党的领导可以加强金融监管和风险管理,防范金融风险和乱象,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3.2 金融杠杆率较高,金融部门风险脆弱性加大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金融工作的重大论述对应对中国金融杠杆率较高、金融部门风险脆弱性加大的挑战具有重大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金融工作要服务实体经济,通过将金融资源更好地配置到实体经济领域,在金融资源更优质地流向实体经济的过程中,可以降低金融体系的杠杆率,这对整个金融系统的稳定性具有积极的影响。通过更好地满足实体经济的融资需求,金融部门不再需要高额的杠杆,降低了潜在的金融风险,也使得金融部门的抗风险能力得到提高,使其更好地面对外部冲击和市场波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保障金融安全是金融工作的底线,金融安全关系到整个国家经济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必须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和监管。这包括完善金融机构的内部控制和治理结构,确保其业务活动合法合规;建立健全的风险评估和预警机制,及时识别和应对潜在风险;推动金融机构提高风险抵御能力,确保金融体系的稳定性。通过这些举措,金融机构能够更好地應对外部市场的不确定性和风险,降低金融系统的脆弱性,有助于维护国家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可以促进金融资源更加公平、合理地分配,优化金融资源配置,降低金融杠杆率,降低不良贷款率,提高金融部门的抗风险能力。此外,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可以通过提高金融制度的优化和服务效率,提高金融业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质量,从而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党对金融工作的领导,可以保证金融工作的大方向符合总体国家战略和人民切身利益。中国银保监会党委(2022)撰文指出,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确保了财政改革发展的正确方向,中央金融管理部门和各级部门应在各级党委的领导下,发挥专业优势,协同合作,共同促进我国金融工作的健康发展。

3.3 国际资本流动对我国金融体系带来的风险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金融工作的重大论述对应对国际资本流动对我国金融体系带来的风险的挑战具有重大指导作用。在当前金融全球化的时代,不同国家的金融市场相互关联,一国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或金融危机会传染至其他国家,可能引发全球金融危机,有必要及时监测国内系统性金融风险,实施精准货币政策,改进宏观审慎监管,加强国际政策协调(何德旭等,2021)。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性。通过改善金融资源配置、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量和效益,可以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实体经济是金融发展的基石,也是抵御国际资本流动冲击的重要支撑。通过深化推动金融服务面向实体经济,可以增强金融体系的稳健性,更好地应对国际资本流动带来的风险。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保障金融安全,通过加强金融监管,优化金融治理体系,建立金融风险防范、预警和管理机制,化解国际资本流动风险。此外,建立健全的宏观审慎管理框架,加强对系统性风险的监测和防范,可以有效抵御国际资本流动对金融体系带来的冲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可以使金融市场结构得到优化,提升金融机构的竞争力和服务水平,增强金融体系的活力和韧性。通过改革推进金融市场多元化和国际化,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可以提高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和抗风险能力。同时,推进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强化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可以进一步提高金融体系的效率和稳健性。潘功胜(2022)指出,深化金融改革、扩大金融开放,可以帮助外汇领域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党对金融工作的领导,可以确保金融政策的统一性和协调性,通过加强不同部门、地区之间的协作,共同应对国际资本流动带来的风险。在此过程中,国有金融企业和民营金融企业应通力合作,以全面加强党的领导为重点,大力服务实体经济(张嘉昕,2020)。通过加强党的建设,提升金融机构的管理水平,完善金融市场监管机制,可以防止金融市场出现过度波动和危机,保障人民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有助于更有效地应对国际资本流动带来的各种挑战。

4 结语

本文深入研究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金融工作健康发展的重要论述,旨在剖析这些关键观点的理念和来源及其在当前中国金融领域面临的挑战中的应用性和重要性。通过对这些论述观点的详细探讨,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对金融工作的指导思想及这些思想如何为中国金融体系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指导原则,为深入了解党的二十大经济工作思想提供有益帮助。

习近平总书记的金融工作论述为中国金融领域应对当前挑战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指导和路线指引,为实现现代金融业健康发展和经济的可持续高质量增长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这些观点的贯彻执行有助于确保中国金融体系的稳定发展和可持续性,在实现质的有效提高和量的合理增长的轨道上,助力我国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构建,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國提供坚实的支持,为保障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动力。

参考文献

何德旭,苗文龙,闫娟娟,等.全球系统性金融风险跨市场传染效应分析[J].经济研究,2021,56(8):4-21.

潘功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金融工作重要论述精神推动外汇管理工作高质量发展[J].机关党建研究,2022(7):27-29+19.

张嘉昕.新时代国有金融企业改革与发展问题[J].社会科学家,2020(10):17-22.

中国银保监会党委.持之以恒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J].求是,2022(10):30-35

朱凯.服务实体经济是金融的天职和宗旨[J].红旗文稿,2018(19): 21-23.

猜你喜欢

重要论述金融安全实体经济
习近平关于党和法的关系重要论述
学习习近平党建重要论述,创新基层党建工作
从党和国家领导人近10年对科普工作的重要论述看气象科普的未来发展
在校大学生金融安全意识调查
国家审计维护金融安全功能与路径研究
电商发展过快的成因及对经济的影响
虚拟资本理论发展探究
浅谈我国实体经济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实体经济在金融支撑下的重要意义
关于我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