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退休后该干啥?
2024-01-20陈军杨辉施萃珠
陈军 杨辉 施萃珠
2023年底,曾任江西省南昌市市长的李豆罗,以一种出人意料的方式再次走入公众视野。这位74岁的老人,在2010年退休后,没有选择在城市享受悠闲的退休生活,而是毅然回到他的家乡——南昌市进贤县前坊镇西湖李家村,做起了农民。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李豆罗的故事被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他在短视频平台上频频出镜,分享自己的务农生活和农村见闻。他的亲切、朴实和真诚打动了无数网友,使他成为一名备受关注的网红。
退休,是每个领导干部都要面对的话题。对领导干部来说,工作了大半辈子,退休无疑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事。有的人退休后强身健体,安享晚年;有的人退而不休,像李豆罗一样发挥余熱。但还有一些“心怀想法的人”,退休后眼里却还盯着“肥差”,身兼数职,游走于政商圈,热衷于给企业当顾问、搞兼职,奢靡享乐,参加各种高档宴请,最终晚节不保。
可见,退休不仅是人生的一次转折,更是一个需要更加谨慎行事的阶段。愈到功成身退之际,愈要为自己的人生画一个圆满的句号。
不少领导干部立足本职、尽心尽力地工作大半辈子,在长期的工作中形成了一些工作惯性和生活习惯。退休后,没有了工作任务和压力,加之社会角色、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的变化,一时无法适应。
有的由“李书记”变成“老李”,心里转不过弯来,感叹“人走茶凉”;有的退休前“临时起意”捞一把,觉得“有权不用、过期作废”;有的搞“权力期权化”,待到退休后再获私利;有的在位时格外“关照”“培养”亲信下属,退休后等着让别人“报恩”;有的领导干部临近退休,早早谋划好“退休生活”、给自己“找后路”;还有的在位时干了见不得光的事,盘算着能够“安全着陆”……
退下来之后,应该及时调整心态,安享退休生活。
如果退休了还惦念着权力、考虑得太多,不但对身心无益,还会“走神”,从而“跌倒”。退休干部年龄大了、身体差了,一旦不慎“跌倒”,很难再“爬起来”。到头来,一不小心给自己的人生沾上污点。
一些领导干部经过多年历练,有较宽的视野、丰富的阅历,也有不少人退休后想静下心做点事。
领导干部退休了,以适当方式发挥余热,是有积极作用的,但必须合规合法。不得不说,退休领导干部有一定的特殊性,因为退休前手中握有一定的权力,虽然退休了,在其工作过的地方和相关领域仍有一定的影响力。
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退休干部发挥自己的独特优势,把优良的传统、良好的品格、宝贵的经验、积极的精神传递出去。他们关注社会公益事业,办小学、修农场、设立基金会等,作用明显,这样的“余热”对社会贡献不小。
广东省湛江市政协原主席陈光保,退休后不肯留在城市安享晚年,跑到雷州半岛开荒种果树,并将果场的全部收入连同自己的工资拿出来奖教助学、扶贫济困,累计捐款1415万元。
但也有一些退休领导干部“余热”发挥错位,倚仗着过去的领导身份和人脉关系“呼风唤雨”“指手画脚”,为自己和家人谋取私利,最终导致晚节不保。比如,安徽省合肥市第四人民医院原院长李泽爱,退休后仍不忘发挥其“权力余热”,收受贿赂。
如何正确发挥“余热”不是小问题。有的退休干部对自己发挥的所谓“余热”颇为自豪:“我在企业当顾问,有事有求于原同事时,我给他们送礼和企业直接送是两码事,效果完全不一样。”言下之意就是:老板送,当权者不一定敢收,但老领导给的,可以归入正常的礼尚往来。有的领导干部对前任领导的“打招呼”十分无奈:“毕竟他当过我的领导,找到我了,怎么也得给个面子。”毫无疑问,这样的发挥“余热”掺有私心,违规违纪,只会引火烧身。
当干部是一阵子,做党员是一辈子。杨善洲生前说过一句话:“虽然我的职务退休,但共产党员的身份永不退休!”
不论退休与否,党员身份都是一辈子的底色。有部分退休领导干部认为,辛苦工作了一辈子,退休就“自由”了,党规党纪也离自己远了,该好好享受一番了。于是,放松了对自我的要求和约束,甚至有的工作退休了,思想跟着退休,党性也随之退休。一旦忘了党员身份,一些乱七八糟、腐朽没落的“东西”就会乘虚而入,思想就可能发生“病变”,难免晚节不保。
“慎终如始,则无败事。”其实,每一名老党员、老干部都没有所谓的“老本”可吃,党规党纪也不会因为年岁大而“网开一面”。党员身份是一辈子的,退休了更需要补“钙”。共产党员的理想信念不是与生俱来的,更不是一朝形成永不褪色的,而在于不断地学习和实践。千万别让道路在退休后“转弯”,初心在退休后“丢失”,价值在退休后沾染“铜臭”,放松要求、丢掉初心,人生就会在退休后“跌倒”。
(摘自《中国纪检监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