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彭城女杰,青年榜样

2024-01-19李世明

阅读(书香天地) 2023年12期
关键词:西南联大徐州同学

李世明

她,既是闻一多笔下的女英雄,又是国民党特务机关最想清除的障碍;她表面上是西南联大一位进步女学生,实际上是有着丰富斗争经验的老地下党员。她的一生虽然短暂,却无时无刻不践行着共产党员的革命信念。她就是被称为“彭城女杰”的潘琰烈士。

1945年12月1日,昆明爆发了“反对内战,争取民主”的“一二·一”民主运动,这次运动成为国统区内民主运动的标志。正如闻一多先生所言:“运动声势之大,群众参加面之广,学生斗争的顽强和坚持时间之久,在中国学生运动史上都是罕见的。”一直以来,潘琰等在“一二·一”运动中牺牲的4位烈士(于再、潘琰、李鲁连、张华昌)不断地被后人缅怀、纪念。

作为徐州市史志研究者,笔者通过查阅所收藏的中共云南省委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与中共云南师范大学委员会编著的《一二·一运动》纪念画册、潘琰烈士的胞弟潘玉琛同志编写的《用生命点燃火炬——潘琰画传》、潘琰烈士父辈房屋在徐州沦陷后被日军霸占的档案等资料,并专门走访潘玉琛同志,追寻追思作为无数优秀华夏儿女的代表与写照的彭城女杰——潘琰烈士短暂而又光辉的一生。

少年胸有奇志

潘琰,1915年10月17日出生在徐州市一个封建家庭。在潘琰胞弟潘玉琛的记忆中,从小不愁吃不愁穿的她却是家中7个兄弟姐妹中最不听话的一个,她自幼性格开朗、好强、不满平庸、少有奇志,绝非一般女孩子的眼界和追求。父亲希望子女成才,开设家塾,请一老先生教授“四书”“五经”,但潘琰不安于此,想去外面学堂读书接受新知识,便自己找来新式教科书,自修完成小学课程。及长,欲结伴去镇江、上海新式学堂求学,打开新视野,但一因未允、二因战乱,未能成行。1934年,张静秋等人在徐州创立立达女中,这是徐州第一所女子中学。潘琰的堂兄与张静秋的兄長相识,潘琰闻之,多次恳求,遂报考进入立达女中,开始了她崭新的人生。

潘琰出生在1915年,到她十多岁,已经是1925年至1934年之间。这个时候,徐州津浦陇海两条铁路早已通车,徐州业已成为铁路中枢,而且潘琰父亲所经商的三民街道平路已经是商贸中心。南北货物的流通,商业信息的传递,必定是敏感、新鲜的;更重要的是,1925至1934年间,徐州社会风云激荡,五四运动后新思想传播、国民革命军二次北伐成功后徐州新政实施、共产党人成立青年团组织,使得徐州人,特别是青年人,观念更新,思想活跃,形成了追求民主进步的风气。潘琰虽为女子,却自幼性格颇有血气,义骨侠肠,这种种社会的变化更加速了潘琰的求新、求变革、立大志的人格精神的形成。

青年投笔从戎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全民抗战开始。当年年底,徐州已经成为抗日的前线,成为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将军的驻地,京津、东北大批流亡学生涌进徐州,徐州掀起了抗战热潮。身在徐州的潘琰受学生运动的感召,开始接触进步书籍和文章。

1937年夏,全国巡回的“防空展览会”在徐州展出,潘琰积极报名,经过学校推荐,担任为期两个月的讲解员。1937年底,在迁到萧县的徐州女子师范读书的潘琰,面对凶残日寇,面对民族危机,她说服了母亲,毅然参加了第五战区十一集团军组织的“干训二团”。这期间潘琰听到了臧克家等人的讲话,接触到进步书籍,促使了她的思想的突破、转变。当时潘琰寄给家中的一封信中流露出这种转变:

“……在安徽寿县进行了两个月的军事训练,还有胡绳、臧克家、张百川等人进行思想教育工作,我更渴望去抗日的前线杀鬼子。然而目前战事让同学们感到失望,有人传阅《唯物史纲》等马列主义书籍,我似乎看到了最先进的知识和最高尚的灵魂。”

1938年10月,担架队撤到武汉后遭到日军袭击,许多同学牺牲了。面对是回家还是继续抗日的选择,潘琰在另一封家书中,表明思想上的根本变革:

“不止一次有同志悄悄转述沦陷区的状况,都说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打得好,他们说真正抗日的是共产党,号召大家去延安。我现在明白,要为抗战贡献力量,为自己的理想找到出路,必须找到共产党。”

然而,潘琰和同学们去延安的计划遭遇了意外。国民党为了阻止青年学生去延安,封锁了道路。

国难当头,山河破碎,一腔热血,壮志难酬。面对残酷的现实,潘琰何去何从?事既不可为,而胸怀又“格格欲吐”,“读书未成先学剑,用剑无功再读书”。情由种种,或许黄仁宇先生所言切之近之。潘琰听说湖北建始县有地下党组织,便去报考了建始女子师范。1939年,潘琰在学校后山树林中(一说是在老乡家里)进行了入党宣誓仪式,正式加入了共产党领导的地下党支部,并担任宣传委员,而与她并肩作战的组织委员,正是闻一多的侄女闻立玲。

誓死团结斗争

潘琰在恩施、在重庆、在乐至、在合川,经过几年的颠沛流徙,仍然坚守党员的信念,为地方贫苦人家服务,虽染病贫寒而不茫然,虽惊险紧张而不坠志。1943年秋,潘琰考进了西南联大师范学院。

在西南联大,她发现这里聚集着许多著名的教授,民主风气较盛,便希望能把共产主义的思想在校园里传播。潘琰是一名学生,但她始终没有忘记自己共产党员的责任。她和同学筹办平民夜校、参加罢课委员会、街头宣传演说时,总是不畏困难,跑在前面,不怕特务盯梢。

1945年12月1日中午,国民党反动派组织大批匪徒冲进西南联大,殴打、屠杀学生,制造了“一二·一”惨案。潘琰遭受重伤,下午去世。

在杨莼1945年12月写的《关于潘琰二三事》一文中,有这样的记述:

“潘君本可以不死,恶棍们投掷手榴弹后,她虽然受伤,但并不严重,可是她见别的同学倒下,一种奋不顾身的勇气,驱使她去施救。当恶棍们第二次冲进来时,她又被恶棍在腹部猛刺三刀,方才倒下而垂危不治了。”

1946年2月,闻一多先生在撰写的《一二·一运动始末记》中这样记述:

“奋身救护受伤同学的联大学生潘琰小姐,已经胸部被手榴弹炸伤,手指被弹片削掉,倒地后腹部又被猛戳三刀,便于当日下午五时半在云大医院的病榻上,喊着‘同学们团结啊与世长辞了。”

从这些史料中我们可以看到潘琰无私无畏、视死如归的英雄形象。面对暴徒,面对死亡,作为共产党员的潘琰冲锋在前,舍身救护同学,勇斗匪徒。她用鲜血和生命,践行了自己的“今日请得长缨去,哪管他日几人归”的铮铮诺言。

深沉热爱家乡

潘琰,徐州的女儿,她只身投入革命的洪流,从1937年底到1945年底,整整八年时间,她不忘初衷,为了民族解放的理想,追随着党的组织从一个地方转战到另一个地方,从22岁到30岁,把自己的青春完全奉献给革命事业。她是徐州革命历史杰出的代表,是女青年的光辉榜样。

这八年中,潘琰无论奔波到什么地方,她都无时不怀念家乡、怀念老母亲。从潘琰当年同学的回忆中我们可以深切体悟出家乡徐州给她烙下的思念——

一是关于胡萝卜的回忆。西南联大的黄品程同学回忆潘琰:“她喜欢吃胡萝卜,有时候边走边吃。我问她,潘姐,你爱吃胡萝卜?她说,胡萝卜有营养,又便宜,又好吃。”胡萝卜,徐州寻常的食物,潘琰喜欢吃,那是家乡的味道和思念。

一是关于过年的回忆。西南联大康伣同学回忆,潘琰适应北方人的过年习俗。1944年旧历除夕,她蹲在一尺高的小泥炉前生炭火,把脸烤得红彤彤的场面,大家永远难忘。夜深了,康伣听见潘琰叫她:“不要躺下这么早,起来吧,我们一块守岁。”于是她们一起并肩坐在桌子旁,谈现实,谈理想,直至天明。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在他乡除夕,潘琰就是这样按照家乡的习俗守夜祈天旦,励心望功成。

潘琰想念家乡,想念亲人,但她却以革命事业为重,将回家的日期一推再推……

在1945年7月9日给家中二弟的信中,她说:

“忽然地我能够穿母亲和弟媳亲手缝的衣服,在我想象中是如何的快乐啊!”

在潘琰牺牲前33天,即1945年10月28日,面对抗战胜利后的新形势,潘琰兴奋地给分别八年朝思夜想的母亲写信,告诉母亲:

“本來计划今年冬天可以回家,但是因为许多的不方便,因此只好等待明年。说到明年,还不是一瞬间的事。把心放宽吧,就要回家了,就要回来了!”

啊,“我就要回家了!”一声声呼喊,一声声倾诉,表达了辗转八年抗战胜利后喜悦的心情,女儿对母亲的思念渴望,多么炽热、多么诚挚啊!

1946年春,潘琰的骨灰被运回徐州,安葬在故里狮子山乡下河头村。

烈士的一生,虽如惊鸿般短暂,却似夏花般绚烂。

百年沧桑巨变,共和国薪火相传,惟愿朝阳常照我土,莫忘烈士血染河山。

时代各有不同,青春一脉相承。让我们以革命先烈为榜样,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

(注:文中图片档案除标注外均为作者提供)

猜你喜欢

西南联大徐州同学
西南联大
疫散待春回
爆笑三国 第三回 三让徐州
徐州过年纪实
苏翠2号梨在徐州的引种表现及配套栽培技术
纪念西南联大在昆复校(二)
由西南联大想到的
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节选)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