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成长
——定州市第二中学多样化特色发展之路
2024-01-19杨思博曹书娟
○本刊记者 杨思博 曹书娟
从定州站下车,途经唐代的文庙、宋代的开元寺塔、明代的南城门、清代的贡院……一路感受定州古城厚重的历史气息,乘车沿着公路行驶约20 分钟,眼前便出现一所别致的学校,被众多历史古迹“包围”的定州市第二中学,仿佛也成为了定州古城的一张历史文化名片。
创建于1955 年的定州二中,迄今已走过60多个春秋,为社会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学校立足办学实际,在多样化发展上发力,开辟特色发展新赛道,满足每一个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需求,形成百花齐放、各美其美的教育生态。
聚焦学生全面发展,锚定特色育人目标
定州是传统的农业大市,受此影响,定州二中的绝大部分学生来自学校周边的农村,他们之中,还有不少是留守儿童。
“许多学生在学业基础、学习习惯、学习投入、竞争意识、职业规划等方面,与城区孩子比,都处于弱势地位。”这一现状让定州二中的管理者挠头,因为来二中上学的大多数是分数达不到一中分数线的学生,其中还有一些学生受家庭和其他因素的影响不想读书。在与众多学生谈心后,学校党总支书记丁建勇惊愕地发现,大部分学生谈及理想时,竟然只是在县城过上安稳的生活。
如何让这些特别的学生成人成才,拥有幸福的未来,一度成为困扰学校的最大难题。针对这样的生源实际,定州二中管理者反复调研,不断聚焦,最终确定了“低进高出,低进优出,低进特出”的多样化育人目标,力求让每一个学生经过3年的学习,都能成为更好的自己,全面而有个性发展。
“高中学校多样化有特色发展,是指高中学校办学类型与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化,是适应学生发展差异、满足学生多样需要的个性化教育体系。”丁建勇认为,多样化特色发展包含学校和学生两个层面的发展,既体现在学校错位提升破解发展同质化,又体现在让每个学生都有出彩的机会。
在这种理念的指引下,定州二中提出“整体优化加特色,全面发展重特长”的办学理念和“聚焦人的发展,满足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生命发展需求”的育人理念,是学校实现现代化优质学校、高质量品牌学校、创新型特色学校目标的现实需要。
传承优秀文化基因,构建特色课程体系
今年4 月,一场汇聚全国数百家媒体的文化推介活动在定州市开元寺塔广场隆重举行。在开元寺塔璀璨灯光的映衬下,定州二中舞蹈团的16名女生莲步微挪,裙裾翩飞,古韵悠扬,美轮美奂,每个动作、队形变换之下呈现出造型各异的精美瓷器,充分展现了瓷器文化与舞蹈形态融合的魅力。
作为宋代五大名窑之首的定瓷,兴于唐,胜于北宋,经过淬炼,定瓷浓缩为独特的生命形式,成为东方美学的典范,传递着中国人的智慧和审美。穿越千年,定州二中继承和弘扬定瓷文化,创编了舞蹈《定瓷》,用舞蹈的形式展现定瓷白如玉、声如磬、薄如纸的独特之美。因其音美舞美的完美配合、传统文化的有机融合、地域特色的深入挖掘,自创编以来,屡获国家和省、市殊荣,成为定州文化旅游宣传的亮丽名片。
《定瓷》舞蹈的成功是定州二中艺术教育成果的一个缩影。针对学情,学校坚持因材施教,引导和帮助有艺体天赋的学生做好生涯规划,鼓励有艺体特长的学生发展特长,开展“大美育”体系建设,以美赋能,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是特色办学的前提,这需要以丰富的课程资源为依托,增强课程的实践性、活动性和体验性。”丁建勇介绍,学校把特色课程建设作为主抓手,集中力量打造特色课程群和资源库,从培养学生才情、才智、才能和才艺四个方面出发,结合地域文化和学校文化基因,构建了红色思政课程、国家基础课程、艺术专业课程和拓展实践课程“四位一体”的多层次、可选择的特色课程体系,40 多门特色课程为学生多元化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落实劳动育人,丰富“生活+”劳作体验
金秋十月,天高云淡。在市区郊外的农场里,定州二中的学生纷纷忙碌着,他们先从大筐里挑出核桃种子,用铁锨在土地上挖出小坑,再将种子埋进土壤中。
“同学们注意了,种子要保留一部分露出土面,覆盖上一层薄土,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能过度浇水,否则可能导致根部腐烂。”定州二中校长杜学军站在田垄上,化身技术员,向学生们大声吆喝着,传授核桃种植技术。
从校园到果园,学生用拿惯了笔的手拿起铁锹劳作,从一开始的不知所措到得心应手,短短半天时间,就掌握了核桃播种、施肥、除草的技巧,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大家不禁笑逐颜开,农场里充满了欢声笑语。
为了加强劳动教育,丰富学生的劳动体验,学校与农林企业合作,开辟了劳动教育实践基地。
“一方面,有效打破了学校场地的局限,开辟了新的教育天地,另一方面,让学生真正来到田间地头,触摸土壤、挥洒汗水、品尝果实,教育效果是在校园里、课堂上无法实现的。”
杜学军认为,高中阶段的劳动教育应该紧密结合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通过制订劳动公约、劳动任务清单等形式,让学生参与校舍卫生保洁、垃圾分类处理、校园护绿、环境美化、家务整理等力所能及的劳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劳动品质。
与此同时,学校将劳动课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创新并丰富劳动教育的内容与形式,让学生在劳动讲座、演讲辩论、校园劳动、志愿者服务、劳动技能大赛等活动中体验多种形式的劳动。特别是融合了传统文化和手工制作而成立的古典手工社团,在活动中传承盘扣、花扣、丝绫堆绣、衍纸、布艺包、丝带绣等中国传统技艺。其中,手工作品《盘扣》获得定州市第34 届中小学生艺术节比赛一等奖,同时作为定州市唯一手工类作品代表,参加了全省第七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打造高质量教师队伍
在刚刚结束的学校教学教研论坛上,语文组长马灵珍以《精研精备,守正探新》为题,分析了“三新”背景下语文教学要点和难点,向青年教师分享了夯基固本、规范教学、创新课堂、做好教考衔接等一系列做法。
定州二中的管理者认识到,教师是课程资源的核心,是学校发展的第一生产力。
“举办教学教研论坛,目的是引领青年教师教育理念上实现新转变,角色定位上实现新突破,团队精神上实现新凝聚,教学改革上实现新作为。”
学校青年教师占教师总数的75%。加快青年教师成长步伐,帮助青年专业发展,成为摆在学校面前的重大课题。
“教师作为教育的第一资源,是推动学校多样化发展的源头活水,但多数教师往往从自身的知识和经验出发开展教学活动,缺乏主观能动性、创新意识和改革动力,难以成为主动构建多元课程体系、推动多样化人才培养的核心力量。”为此,定州二中的管理者立足青年教师特点,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搭建多个教师发展平台,通过举办青年教师主题论坛、基本功擂台赛、示范观摩课展评等系列活动,以赛代训,深挖教师潜力,培养了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专业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创新型教师团队。
青年教师主题论坛等系列活动精准发力,卓有成效,大大提升了青年教师专业素养。目前,学校有5 名教师在全国教师基本功大赛、精品课评选中获奖,20 名教师获省级优质课和课题成果一、二等奖,100 余名教师在市级各类教育教学评优中摘金夺银……高素质的教师团队为学校多样化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动力支撑。
坚持多样化发展,开启特色办学新起点
“坚持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发展”,被写入党的二十大报告,更加坚定了定州二中管理团队的办学方向。有着60 多年办学历史的老校园,尽管显得有些老旧与局促,却承载了无数二中人的青春记忆。
如今,学校坚持内涵式发展,多样化特色化办学的同时,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2021 年8月,投资6 亿元的定州市第二中学迁建项目正式开工建设,规划的新校区总占地面积300 多亩,建设有高标准、现代化的教学楼、宿舍楼、体育馆和运动场等,计划2023 年年底竣工。
遵循城市文脉,秉承学府精神,新二中以学习和生活一体化的“现代书院”为校园的基本构成单元,融入地域性特征,延续古城院落式布局特点,必将成为定州二中扬帆起航的新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