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师能力维度研究

2024-01-19高偌淇张海夫浦永

中国军转民 2023年23期
关键词:高校教师共同体话语

高偌淇 张海夫 浦永

一、问题的提出

(一)提升教师能力是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必然选择

进入新时代以来,世界格局的变化既给我国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又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以西方为首的部分国家依旧未放弃对我国传播如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各种社会思潮,使得我国年轻一代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受到西方普世价值的侵蚀及渗透。我国在深度参与全球化的同时,如何保证年轻一代不受西方错误思潮的侵蚀,从而坚定民族自信,将我国年轻一代培养成具有强烈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新人,这是一个需要深思熟虑的问题。

高校是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前沿阵地,而高校教师在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中肩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这要求教师不仅需要具备更高的教育素养及教学能力,而且需要具备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学所需的态度、知识和技能;既能培养大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又能为民族团结教育事业贡献力量。这样,教师才能成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者、知识的传播者,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环境的创设者,从而在各个方面铸牢大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中提升教师能力任务艰巨、意义重大

在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过程中,提升教师能力任务艰巨、意义重大。说其任务艰巨,是因为在培养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时,不能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流于表面,进行简单的机械灌输和形式主义教育,而是要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切实地贯彻到大学生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这需要全体高校教师的共同努力。说其意义重大,是因为教师是大学生接触社会、形成自身价值观的重要引导者,是我国高等教育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环节。在高校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中,教师的教育意识和教育能力直接决定了高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实效性,这对教师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能力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

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中教师能力的内涵

(一)深究理论的能力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工作是一项政策性比较高、理论性比较强的工作,如果只是进行一些简单乏味的说教,很难让大学生产生共鸣。这就要求高校教师必须提升理论研究能力以讲清内容,讲透道理。马克思曾指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1]对于高校教师而言,只有掌握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精髓要义,才能用透彻的思想理论和深入的学理分析说服学生。新时代高校教师不仅要提高理论研究能力,打牢理论根基,具备专业的教学知识,特别是要熟悉掌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民族团结的重要论述。还要紧跟时代前沿,将国内外形势、社会热点融入理论教学,做到常讲常新。

(二)讲透道理的能力

提升高校教师讲道理的能力,是增强教师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学课堂胜任力的关键。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以达到沟通心灵、启智润心之功效。教师不仅要提高把握课程的能力,还要全面提升自身的教学艺术,唯有同时兼具深厚的理论素养和丰富的教学智慧,才能综合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润物细无声”的育人逻辑和“以理服人”的教育机理,在教学中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展现出真理的强大力量。

(三)整合资源的能力

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教师需要提高资源整合能力,不断拓展利用高校和社会优质资源,形成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建设发展的合力。高校教师掌握着教育的主渠道,在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中,要坚持以高校教师队伍为主,其他资源为补充,在博采众长、优势互补的基础上,形成合力。教师应统筹好校内校外、高校和社会资源,优化组合和科学配置,让教师个体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外部资源有效融入,促进教学资源之间取长补短,丰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教学内容。

(四)协同育人的能力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仅要以学校教育为重心,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也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教师应主动加强学校、家庭、社会三者间的联系,筑起协同育人共同体。特别是偏远边疆地区学生和少数民族学生,因文化环境和生活方式的不同,更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关心。因此,加强协同育人不仅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需求,以便教师因材施教。还有利于大学生认识到部分与整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在这个过程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五)组织动员的能力

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能仅仅只依靠教师课堂教学,还需要教师运用良好的组织动员能力,积极组织学生在实践中深入社会、深入基层,在深化对国情民情世情的了解过程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除此之外,在活动组织方面,教师可以组织以民族团结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为主题的实践项目,开展政策宣讲、义务支教等活动,使学生在多个方面深化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识。

(六)深谙媒体的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2]高校教师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应主动顺应时代发展趋势,树立“互联网+”教学理念,创新优化传统课堂,积极探索传统课堂与互联网新媒体结合的新教学模式。教师既要增强盘活现有互联网媒体资源的能力,开展“图”“文”“声”“光”“影”等多维感知的视觉政治理论课。[3]也要努力尝试借助智媒平台,创设教育情景,使学生更为直观地体验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的历史进程,在情景体验与实践锻炼中铸造大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三、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中提升教师能力的路径

(一)懂理论:以“理论彻底”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说服力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是一项集理论性与政治性于一体的工作,这就要求教师要加强理论研究以讲清、讲透道理。然而,在目前高校教学反馈中来看,部分教师理论学习不够深入,在教学中存在照本宣科的情况,致使教学呆板沉闷,学生积极性不高。这种教育模式是流于表面的,会使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出现知而不信、半信半疑等情况。因此,教师要提高理论研究能力,掌握精髓要义,“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4]为学生排除思想困惑,起到拨云见日的效果。

教师要坚持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掌握全面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尤其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教师在授课时应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分析民族问题,为培育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民族观奠定理论基础。同时也要学懂弄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理论和民族团结的重要论述,使大学生充分认识到我国独特的民族理论和民族制度所具有的优越性和强大力量,从而坚定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正向认知和价值认同。

教师要坚持与时俱进,在常讲常新中加强理论修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重大创新成果,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高校教师如果一味因循守旧、照本宣科,不仅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创新精神,还会降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时效性。因此,教师应主动顺应时代潮流,将国内外时事紧密结合,将学生所关注的和感兴趣的知识及时引入课堂,以新鲜的事例去补充和佐证书本知识,这样不仅能及时更新和提升自己的理论知识,还能突出教学的时效性,提高教学效果。

教师要坚持促进知识点深度融通。任何教育教学都不可能绝对独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也不例外。高校教师要融会贯通各类学科知识,寻找知识的交集点,全面优化知识体系。只有将相关知识深度融通,学生才能感受到中华民族的底蕴,理解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在潜移默化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二)动真情:以“信仰真诚”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感召力

传道者首先要自己明道、信道。高校教师在进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时不能只“晓之以理”,更要“动之以情”。教育者只有信念坚定、感情真挚,才能提升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温度、热度和深度,发挥出独特育人的优势。

教师要坚持真学真懂真信。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才能产生强大的感召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为学须先立志。志既立,则学问可次第着力。立志不定。终不济事。”如果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没有真信作为根本动力,学就不可能是真学,懂就不可能是真懂,而是充满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假把式”,长期以来势必会危害教育事业。因此,高校教师必须坚定理想信念,只有做到真信,才能为真学和真懂注入灵魂,才能守住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的阵地,培育广大青年,赢得民族未来。

教师要加强情感教育。感动心灵的情感教育是讲道理的润滑剂和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以理服人的重要支撑。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长远的和根本的还需要通过情感润泽来夯实大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心理认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将深厚的爱国之情和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寓于教学之中,还要用习近平总书记对民族地区好干部的“四个特别”——尤其是热爱各族群众的感情特别真挚的标准要求自己,真正关心各族学生所思所困所想,以情换情,用心沟通。只有做到教学与情感教育的有机结合,学生才会敞开心扉接受老师的思想,才能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教学事半功倍,效果显著。

(三)会说话:用“语言生动”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渗透力

话语作为教学的媒介和工具,直接影响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学的时效性和针对性。教师要积极推动话语创新,丰富话语内容和话语表达,才能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话语健康发展,提升教育的感染力。

教师要讲好时代话语、生活话语和民族话语。一方面,教师要在坚持讲好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论述为主要内容的政治语言的同时,也要坚持与时俱进,从学生感兴趣的热点中寻找素材,通过讲故事、讲案例的方式使枯燥的政治理论变得生动、具体。将严肃的政治话语和学术话语转化为直白易懂、朴素灵活的通俗话语,以打破政治理论教学居高临下的生硬说教,用简单的话语道出深刻的道理,从而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另一方面,教师也要学会善用民族话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的突出优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需要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支撑,吸收和借鉴优秀话语资源。

教师要创新话语表达方式。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创新离不开话语表达方式的创新,一方面,教师要把富有时代气息和青春信息的网络用语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打造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借助网络用语吸引学生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亲和力。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借鉴多元媒体话语资源短小精悍、幽默诙谐的特点,采取多样化的表达方式,以图片、视频、音频等具有情感意蕴和审美意蕴的话语符号代替枯燥的文字符号,将深奥的学术话语转化为学生乐于接受的话语形式,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话语的优化。

(四)学方法:以“方法创新”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吸引力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是维护民族团结、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教学活动。实践是至关重要的一步,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落脚点。但部分教师在实践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未能充分利用教学资源、缺乏多学科协同推进等。为顺应新形势,教师应创新教学方法,开展具有吸引力、针对性和时效性的教学活动,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走深走实。

教师要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进步。思政课程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关键课程,课程思政要求在课程教学中充分挖掘各类课程和教学方法中蕴含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资源,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一方面,教师要建设好思政课堂主阵地。思政课作为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主阵地,教师应在各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融入有关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例如,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中,引导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全面认识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历史成就;在“中国近代史纲要”教学中,结合近现代史,讲清楚中华民族在共御外侮的过程中激发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空前觉醒,实现了从“自在的民族实体”到“自觉的民族实体”的转变,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另一方面,教师要充分利用课程思政建设,深入挖掘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元素,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厚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引领大学生在其学科领域进行“跨文明对话”,深化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识。

教师要统筹教育资源,推动资源智慧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是一门学科专业融通、学校社会融通的“大思政课”,教师要以广阔的视野最大限度地统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资源。一是要重视挖掘整合各民族的教育文化资源,重点挖掘各族学生的现实生活资源和学生熟知的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资源进行体验式培育,促进各族学生在精神上紧紧团结在一起。二是要重视校外资源开发,推动学校教育资源、家庭教育资源和社会教育资源协同配合,形成育人合力。在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联动的环境下加强对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有助于让大学生在更全面的氛围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提升自身认知水平。三是要推进教育资源智慧化。借助信息化技术和线上课程资源,建设动态性和开放性的线上课程资源,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线上线下融合教学。运用智能化应用推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为大学生提供更具交互感、现场感和代入感的学习体验,让网络平台成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最大增量。

教师要建设社会大课堂,推进实践社会化。社会实践是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落脚点,引导学生完成实践过程才能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行为真正实现统一。[5]一方面,教师要通过组织实地教学、社会实践等形式鼓励和支持学生走向社会、深入基层。如注重“三下乡”、义务支教等社会实践活动的举办,让大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用双眼见证人生百态,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在社会实践中体悟家国情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另一方面,教师要组织大学生在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中加强沟通交流,促进共同体的融合发展,不断推动各族学生在实践交往中发展与深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猜你喜欢

高校教师共同体话语
爱的共同体
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共同体的战斗
高校教师平等权利的法律保护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
话语新闻
话语新闻
论高校教师继续教育的人力资本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