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视域下高校慈善通识公选课教学改革研究
——以《社会创新与创业》课程为例
2024-01-19杨奇维
杨奇维
2020 年6 月,教育部发布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要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所有课程都应当承担好育人责任。而高校慈善通识类公共选修课的开设旨在拓宽学生知识面,构建科学的知识体系,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学生个人能力的发展与人格的完善。这对于课程思政的实施提供了很好的平台。[1]
一、课程思政视域下慈善通识类公选课面临的困境
(一)学生对慈善通识类公选课程认识不足
目前国内高校的慈善教育跟不上慈善事业蓬勃发展的脚步,慈善通识教育“缺席缺位”的状况尤为严重。慈善通识教育在国内高校中没有形成相对独立的地位和规模,相关课程大多并没有获得属于“慈善通识课”的独立身份,散见于公共管理学、社会学或民俗学等学科中,对于慈善通识类课程的定位认知,高达84.6%以上的学生并不了解什么是慈善通识类课程,88.5%的选课学生认为该类课程与自己的专业关联不大,甚至是毫无关系。比如说《社会创新与创业》课程,部分学生仅认为这是双创教育课程的一个延伸,部分同学只是为了完成选修课学分而选课,并不考虑自己的学习需求,也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由于不是本专业的课程,相当一部分学生对课程不够重视,这些认知偏差,导致慈善通识类课程无法充分发挥其功能和效用,也有悖高校公选课程的初衷,限制了其课程思政的建设与发展。
(二)思政元素在慈善类通识公选课程中未被充分挖掘
高校慈善通识类课程目前还属于新兴学科,从敦和基金会“善识计划”项目第二期来看,仅50 所高校申报该项目的资助,最终获得资助的32 所高校。因此本身开设此类课程的高校就不多,而授课教师大部分是跨专业授课,并没有进行长期、全面、系统化的学习,部分教师对教学停留在基本理论知识层面,实践作为支撑,也没有与思政元素相结合。
(三)课程考核内容和方式单一
对于大部分高校来说,人文素养类公选课的课程考核多以小论文形式考核结课,教师一方面缺少过程考核的设计意识,一方面也缺乏将思政元素融合进考核评价机制的经验。考核内容呈现出单一化,程式化、同质化特点。[2]学生也因此忽略过程学习,甚至通过互联网搜索技术轻松完成课程考核。
(四)传统公选课教学模式限制课程思政内容的开展
长期以来,对公选课的设置常常是教师为了完成课时量任务额外开设的。所以部分公选课教师在教授学生时,易出现倦怠心理,尤其是跨专业授课,仅满足于完成课时量,每章节讲完即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未能感受到课程的设计感和充实感。更不要说教师会主动去开发课程资源寻找思政内容了。
二、社会创新与创业课程背景与概况
《社会创新与创业》课程是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在全校范围开设的慈善通识类公共选修课,主要面向大二、大三所有专业学生。每一期公选课选课人数控制在100 人以内。它是慈善通识文化课程体系中重要的一门创新课程。该课程同时也入选浙江敦和慈善基金会发起的“敦和·善识计划:高校慈善通识课程支持”项目。该项目通过支持大学教师开设全校范围内的公益慈善类公共课、高起点打造慈善通识课程体系,向青年学生普及慈善知识与价值,弘扬慈善文化。
课程内容以兴趣培养和能力培养为双主线,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用商业创新的可持续的方法去解决社会问题,使各专业学生初步具备创新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的基本能力。该课程也是基于引导大学生关注社会、关注民生,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升他们的公益慈善素养,帮助他们成长为更健全的个体这样的育人理念。本课程将慈善文化和创新教育与思政教育进行有机结合,通过课程建设、改革与探索让学生在接受社会创新领域专业化教育的同时,实现课程思政、知识传授、人文素养培养和价值引领的三维统一,最终实现全方位育人。
三、社会创新与创业课程设计思路
南工大浦江学院于2014 年开设全国首家四年制公益慈善本科专业,有较强的慈善文化氛围和系统的慈善教育体系,结合学校资源和专业优势,《社会创新与创业》公选课的开设,将慈善文化融合创新精神在各专业学生中传播,有助于科学慈善观的普及,形成一套集教学、研究和实践相结合的社会创业教育体系。
课程体系建设方面,突出能力的培养,重视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形成。以能力培养为主线,设计《社会创新与创业》公选课课程内容,分为理论模块、案例模块和实践技能操作模块。通过三大模块内容设计,帮助学生学习社会创业知识、理解社会创业的精神、初步具有社会创业的能力,激发学生参与社会创业和志愿服务活动的兴趣,推动育人理念。
教学内容建设方面,适应应用型本科教育特点,精选教学内容。基础知识保持较广的覆盖面,操作技能训练根据创业大赛和实际创业情境确定项目内容。编写一套配套教学的教案;制作出一套配套教学的多媒体课件;建设一个包含了习题库、案例库、视频教学的线上资源库;选择确定一批配套的教学辅导书。
教学方法改革方面,充分利用信息技术,采取O2O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式,同时协同共建线上教学资源库。丰富教学方法和手段,倡导模块化、项目化和参与式教学,强化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头脑风暴等环节辅助教学,以增强实用性。
实践教学建设方面,依托互联网+红色筑梦之旅公益创业赛道和学校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开展有针对性的赛事案例解析和培训,邀请社创专家开展教学工作坊,启发学生结合自身专业优势初步参与社会创新与创业实践。
课程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深刻挖掘社会创新与创业课程的思政品质,力求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方面入手,在课程设计中梳理出以弘扬中国优秀社会企业家精神,并结合当下共同富裕,乡村振兴,关注弱势群体,解决社会问题的模块主题去激发学生创新,思考并实践解决方案,在这个过程中体现爱国元素、公益元素、文化元素等思政元素。
四、社会创新与创业课程设计过程
(一)挖掘思政元素,融入教学目标
教师整合已开设同类课程院校共享资源,结合本学校和学生特点,重组课程内容。自主设计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课件,搜集、整理一整套案例库教学资源,内容紧跟时代脉搏,结合当前时政编辑、选取与单元教学内容有契合点的素材,例如华春莹手动点赞河南小伙回乡创业,突出乡村振兴主题,习近平参观南通博物馆提出的继承和发扬张骞社会企业家精神的讲话等等,突出人文历史和素质培养,多种形式设计翻转式教学活动。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在小组讨论、作业展示、思辨中让学生感受思政的魅力,在做中提升社会创新能力。
(二)设计情境,思考课程知识点与思政内容的关联
《社会创新与创业》课程总学时不变,在每章节每模块学时内容中,教师捕捉选取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未来职业和环境相关联的思政素材,通过创设情境,将它们融入教学相关知识点,例如给到学生几个与他们身份密切关联的主题或者当下社会关注的热点作为小组共创作业的选题,例如就业、校园暴力、环境污染,让小组抽签主题,根据主题关键词自由发挥,创设社会创新计划。这样既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也注重了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从根本上实现育人的目标。通过利用课堂授课学时进行讨论课、汇报课或实操训练课,以深化课程内容的学习,激发学生小组团队合作、分享汇报,增强团队意识,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担当。
(三)提供多途径展示平台,融入线上线下评价
鉴于高校公选课普遍存在授课中仅强调单向式的知识和价值观灌输,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习惯的形成,也难以升华到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体系的层次。[3]因此《社会创新与创业》课程,首先对选课人数限制100 人以内,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分组,为学生搭建多种线上线下展示平台,并融合多种评价方式。例如通过学习通平台开展课前预热、课后拓展、课中主题讨论的互动和自我学习来检测,通过翻转课堂将小组作业和成果展示相结合。最终考核成绩由线上线下的课堂讨论、平台作业、视频作业、ppt 汇报等多方面构成。从而激发学生科学认知社会创新,关注身边人身边事,并积极开动脑筋,开展团队合作,感悟时代发展,激发创新创业的兴趣。
五、社会创新与创业课程思政实施效果
(一)个人价值导向向社会价值导向转变
功利化、精英化倾向是高校培养人才中存在的一个严重问题,这种导向让大学生过分追求个人价值的实现而忽视了社会责任。这在一定程度上与我们所提倡的素质教育的初衷是相悖的。[4]《社会创新与创业》以促进学生认知素质、人文素质全面发展和自我实现为教学目标。从全人教育角度让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充分尊重学生个人兴趣及爱好的基础上,通过公选课形式教给学生真善美,将慈善文化植入高校,提升学生社会责任感,对当下教育功利主义倾向可以适当纠偏。
(二)突破学生对公益慈善和创新创业的认知局限
慈善事业近年来蓬勃发展,但行业发展与公众认知两方面存在结构性矛盾。体现在本校学生,即很多学生认为慈善就是做好事,慈善即捐钱或者单纯地做志愿服务,还停留在最传统的慈善认知阶段。同时,由于社会创新与创业刚刚兴起,学生对商业创业和公益创业的区分模糊,尚未意识到社会创新与创业的巨大发展潜力。通过公益+创业的融合教育,帮助学生形成对公益慈善的科学认知,使学生意识到公益可以跟商业结合,可以结合自身专业和兴趣特长创造出更大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
(三)学生创新创业、尤其社会创业的积极性和能力提升。实现从想法到项目并落地执行的转化
通过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形式,以及课程中模块化、项目化和参与式教学,强化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头脑风暴等环节,实现从以知识传授为主向以能力培养为主的转变、从以教师为主向以学生为主的转变、从以讲授灌输为主向以体验参与为主的转变,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发挥公选课素质教育的最大效能,共同探索如何结合学生的各专业优势,将创新创业设想转化为社会项目并落地执行的可能路径,促成学生初步的慈善参与行为。
(四)教师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能力提升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通过课堂教学、行业专家交流指导,推动教师把国际前沿学术发展、最新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融入课堂教学。
六、结语
大学公共选修课对大学生们来说,有知识的更新,有思维的启发,也有成长的足迹。笔者认为社会创新与创业在课程思政中发挥着价值引领作用,通过系统的,科学的线上线下课程思政顶层设计及建设,采用多元化方式把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教学的全过程,创新能力培养的同时渗透素养教育和慈善文化的推广,对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社会创新与创业课程以兴趣激发和能力培养为主线,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社会创新知识和慈善文化的同时,了解各时代、各阶层的社会问题背后原因,结合人物和故事来讲思政内容,真正实现课程思政的“润物细无声”,从而最终实现公选课程的精品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