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有创和无创呼吸机序贯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研究

2024-01-19童宝庆江西万载诚济医院内科江西宜春33610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3年23期
关键词:氧分压呼吸衰竭呼吸机

童宝庆 江西万载诚济医院内科 (江西 宜春 336100)

内容提要: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应用有创和无创呼吸机序贯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21年3月~2022年3月进行COPD合并呼吸衰竭治疗的患者100例,参照计算机随机分组法将100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分为单一组和联合组各50例,单一组实施有创呼吸通气治疗,联合组实施有创和无创呼吸机序贯治疗方法。比较两组的肺功能指标、氧代谢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联合组的肺功能用力呼气50%肺活量流速、肺总量及用力呼气50%肺活量流速各指标均优于单一组,P<0.05;联合组的氧代谢耗氧量、氧摄取率及氧含量各指标均优于单一组,P<0.05;联合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单一组,P<0.05。结论:有创和无创呼吸机序贯治疗用于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可获取较好的成效,改善了肺功能及氧代谢功能,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COPD)是临床具有较高患病率的慢性支气管炎性反应,病死率较高,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威胁较大。COPD具体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临床认为与患者的个人易感因素相关,如吸烟、有害物质、环境破坏、肺发育不良等因素。患病后有咳痰、咳嗽、呼吸困难为主要表现,随着疾病进展引起全身乏力、焦虑及体重下降等全身症状,伴随呼吸衰竭等并发症,破坏了其呼吸和循环功能,甚至引起患者死亡[1]。临床上以机械通气治疗为主,但经实践发现部分患者会有呼吸机依赖的表现,不易撤机。近几年,有创和无创呼吸机序贯疗法的应用为撤机提供了全新的思路[2]。本文对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应用有创和无创呼吸机序贯疗法的效果进行分析,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21年3月~2022年3月进行COPD合并呼吸衰竭治疗的患者100例,按照计算机随机分组法分为单一组和联合组各50例。单一组中男性和女性各30例、20例,年龄57~85岁,平均(71.00±2.98)岁,病程3~5年,平均(2.00±1.99)年;联合组中男性和女性各35例、15例,年龄58~86岁,平均(72.00±2.86)岁,病程2~7年,平均(4.50±1.75)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满足《呼吸内科诊疗进展》[3]关于COPD疾病诊断标准,经肺功能检查有持续性气流受限表现。排除标准:血流动力学异常者,无创和有创呼吸机治疗禁忌证者。

1.2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实施解痉平喘、祛痰及抗感染、水电解质平衡维持、微量元素供给等常规治疗并贯穿治疗全程。

单一组应用有创呼吸机治疗,治疗前使用SIMV模式,结合患者肺功能检查结果设定呼吸频率和潮气量,给予充分的氧气和休息。按照病情选择同步间歇指令通气和同步间歇正压通气等模式,对患者的心电、血压及相关血气指标以GE多功能监测仪实施持续性监测。肺部炎症得以缓解吸收后,使用PSV模式,加强对患者血氧分压及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水平变化的关注。出现肺部感染控制窗(Pulmonary Infection Control Window,PICW)时,密切留意指标变化,继续实施有创通气。在血氧分压和二氧化碳分压达到拔管要求时,先逐渐延长间接性停机的时间,在以上指标变化稳定且≥4h时,实施拔管脱机操作,随后转入普通病房进一步治疗。

联合组应用有创和无创呼吸机序贯治疗法:即前期实施有创呼吸治疗,具体相关操作同单一组,出现PICW时,需停止有创通气,并实施无创序贯机械通气至脱机。在患者肺部炎症得到显著的缓解时,加强对患者血氧分压及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水平变化的关注,在血氧分压及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水平达到拔管要求时,将气管内导管改为BiPAP呼吸机经面罩正压通气给予吸氧治疗,潮气量参数为每次500mL,呼吸频率参数为25次/min左右。在血氧分压及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指标稳定且≥4h时,进行拔管脱机,观察患者撤机后病情情况,如若加重需要再次与呼吸机连接,在拔管后3d内无再次插管或者面罩机械通气成功表示撤机成功,并转入普通病房开展下一步治疗。

1.3 观察指标与判定标准

①肺功能指标:对患者治疗前后的用力呼出50%肺活量的呼气流量(Forced Expiratory Flow at 50% of FVC Exhaled,PEF50)、用力呼出25%肺活量的呼气流量(Forced Expiratory Flow at 25% of FVC Exhaled,PEF25)及肺总量指标以肺功能检查仪进行检测并记录数据;②氧代谢指标:对患者治疗前后的耗氧量、氧含量及氧提取率指标进行分析,取空腹静脉血后经全自动血气分析仪检测;③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统计两组的气胸、肺损伤及呼吸道感染等并发症。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23.0软件对所有数据实施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肺功能指标对比

干预前,两组各肺功能指标对比无差异,P>0.05;干预后,联合组的肺功能各指标水平均高于单一组,P<0.05,见表1。

表1.肺功能指标比较(n=50,±s)

表1.肺功能指标比较(n=50,±s)

组别PEF50(L/S)PEF25(L/S)肺总量(L)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单一组1.12±0.14 1.47±0.47 2.13±0.46 2.68±0.47 1.76±0.42 2.06±0.47联合组1.14±0.16 1.69±0.44 2.14±0.33 3.17±0.57 1.77±0.31 2.94±0.42 t 0.6651 2.4162 0.1249 4.6899 0.1354 9.8720 P 0.5075 0.0175 0.9009 0.0000 0.8925 0.0000

2.2 两组氧代谢指标对比

干预前,两组的氧代谢指标对比无差异,P>0.05;干预后,联合组的氧代谢指标中耗氧量及氧提取率低于单一组,氧含量高于单一组,两组对比有差异,P<0.05,见表2。

表2.氧代谢指标比较(n=50,±s)

表2.氧代谢指标比较(n=50,±s)

组别耗氧量[mL/(min·m2)]氧含量(mL/L)氧提取率(%)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单一组147.63±17.66 135.68±14.57 103.56±14.56 134.47±14.58 31.44±3.74 26.78±4.59联合组146.44±18.75 122.42±12.44 103.46±13.46 168.77±15.44 31.42±3.45 22.46±3.27 t 0.3266 4.8940 0.0356 11.421 0.0277 5.4202 P 0.7446 0.0000 0.9716 0.0000 0.9779 0.0000

2.3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干预后,联合组并发症发生率4.00%较单一组并发症发生率18.00%更低,两组比较有差异,P<0.05,见表3。

表3.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n=50,n)

3.讨论

COPD患病初期以慢性咳嗽症状为主,在晨起表现显著,急性发作期带有脓性痰液。在情绪激动或者过度劳累时均有呼吸困难或者气促表现,严重时伴全身乏力等全身表现[4]。呼吸衰竭为因患者换气功能障碍引发的其他交换异常,使得二氧化碳潴留从而诱发的代谢紊乱和生理功能症状。因该疾病与肺组织病变、神经中枢呼吸肌、呼吸道病变及胸廓病变有密切的关联,使得原有疾病的复杂程度增加,加大了治疗的难度[5]。临床多采取吸氧、抗感染、祛痰等常规治疗,但见效慢。机械通气通过呼吸机来缓解患者的呼吸不畅感,改善了通气和换气功能,作为以机械装置控制代替自主呼吸的治疗,可起到见效快、作用强的效果[6]。

本文结果显示,联合组的肺功能指标、氧代谢指标均优于单一组,且联合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单一组(P<0.05),表示有创和无创呼吸机序贯治疗方法可获取有效的效果,分析原因:早期有创通气可有效地解决通气障碍,借助人工气道分泌物缓解呼吸肌疲劳,并持续有效的呼吸支持,大大地缓解了通气功能障碍,借助呼吸机支持实现气体交换,使得通气量增加,增强了细胞组织氧合功能,进而有效地改善了动脉氧分压及吸入氧浓度。但是有创通气使用的气管导管插管,不仅增加了感染的风险,在长期的插管下对气道带来损伤,细菌极易沿着气管-支气管顺着导管进入并沉积到肺泡组织,加之呼吸机管道污染、气道给药等操作使得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增加,使得患者的病情反复,为此在确保病情稳定的前提下,缩短有创呼吸机气管插管的时间意义重大[7]。无创呼吸机不具有侵入性,主要是借助鼻面罩方法提供呼吸支持,能够为患者提供有效的通气,不会损伤患者的气道,但是气体交换不完全,通气效果存在一定的不足。序贯治疗是患者在实施一定的有创通气治疗后,未达到拔管撤机的标准提前拔管,以无创正压通气过渡至撤机。在序贯治疗的应用下,先对患者实施有创通气治疗,在患者自主呼吸能力增强后再采取无创通气治疗,进而达到二者之间的优势互补,不仅有效地缩短了有创通气时间,也增强了无创通气的作用,改善了患者胸闷、气短的表现。无创呼吸机通气无需建立人工气道,在缓解呼吸肌疲劳的基础上,增强了咳痰等气道自洁能力,经口进食也避免了鼻饲流质食物引起的误吸现象,气道自我保护能力保留,降低了口咽部细菌的误吸,降低了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8]。

有创通气中气体湿化不足,对气道纤毛运动及黏膜会带来直接的影响,引起上皮细胞受损或者坏死,在液体引流不畅时增加了呼吸及相关肺炎发生率。无创通气后患者的声门可自由开合,不影响患者的自主咳嗽行为,未存在气道的机械性损伤,由此保护了上呼吸道的黏膜和防御巩膜,降低了机械通气相关并发症。研究中发现,当有创呼吸通气转为无创呼吸通气时,应留意观察患者的腹压情况,是否有腹胀加重的表现,在佩戴呼吸机中梳理整齐管路,避免发生管路脱落现象。患者在无创通气中若有咳痰需求,可去除呼吸机排出痰液后再正确佩戴呼吸装备。同时,呼吸机相关参数的调整还应结合患者的舒适度在治疗的合理范围进行调整[9]。

邓丽娟等[10]研究显示,肺部感染控制窗是否发生可用作序贯通气的切换点,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特异性。另外,对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开展有创和无创呼吸机序贯治疗,为提高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在临床治疗中辅助了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如指导患者如何进行人机呼吸同步、导管固定护理等,对于意识清醒的患者,由护理人员进行了耐心细致的讲解,提高了通气治疗的依从性。同时对建立人工气道后烦躁的患者给予适当的约束,重视气道湿化干预,并结合科学的饮食干预指导,确保了治疗期间患者身体的营养需求,有利于疾病的尽快恢复。

综上所述,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应用有创和无创呼吸机序贯治疗方法,在改善肺功能、氧代谢指标方面效果显著,非常大地纠正了患者的缺氧状态,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猜你喜欢

氧分压呼吸衰竭呼吸机
PB840呼吸机维修技巧与实例
全生命周期下呼吸机质量控制
呼吸机日常养护结合护理干预对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静脉血中氧分压的调节
《呼吸衰竭》已出版
《呼吸衰竭》已出版
《呼吸衰竭》已出版
《呼吸衰竭》已出版
基于《TiO2基阻变存储器件性能》的教学实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