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路径研究
2024-01-19穆怀孜穆怀畅赵兵
穆怀孜 穆怀畅 赵兵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华民族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伟大而独特的民族精神和优秀文化,这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长盛不衰的精神内核,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一直以来都是思政理论工作者的重要研究课题,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为马克思理论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视角与实现途径,也是为思政课教学的重要素材和研究材料。因此,深入解读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内在逻辑、了解弘扬传统文化主要方法和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的主要路径对思政理论课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逻辑
(一)马克思主义为中华传统文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马克思主义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指导思想,为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世界观和方法论。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弘扬应该是建立在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认知和考察的基础之上,理解马克思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理论锚点,才能更好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华和传统文化的弘扬。
(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现实需要
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社会的发展始终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高度重视和坚定立场。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华传统文化呈现了崭新的思路,逐渐融入到了社会生产、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紧密相连,成为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传统文化融合,为我们更好地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崭新的精神动力。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需要传承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五千年的文明,从思想、价值等方方面面为中华文明的发展提供沃土,是民族自信的根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精神动力。同时,在化解国家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的现实问题上,传统文化也迸发出了强大的力量,在处理两岸关系上,传统文化成为了沟通两岸同胞的桥梁;在构建国际秩序的过程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推动了国际形象的塑造,让世界人民更好地理解中国,为维护国家稳定、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做出了重要的保障。
二、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方法
对于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的弘扬,需要从继承和创新两个维度进行展开,只有深刻把握住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又通过全新的视角进行文化创新,才能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繁荣。
(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的继承与发展
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取之不尽的精神宝库,其中蕴含的精神力量需要深入研究,继承发展。对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继承与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智力支撑,需要与时俱进地去认知与运用。比如,中华传统的仁爱思想,从家庭社会与自然等方面对中国人的思想道德、价值等方面有着深刻的影响,从古代中国到现代中国,仁爱的思想一直随着社会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变革,特别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仁爱思想已经可以由传统的爱家庭、爱社会、深化为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深层理论,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一个非常符合中国人价值取向的理论。而围绕着“人”这个主体而产生的民本思想,随着市场经济和社会治理体系的发展与完善,已经开始在诚信观点以及正义观等方面有了全新的诠释。“尚和合”“求大同”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较高维度解读,用传统文化的视角阐述了理想社会形态,为社会主义社会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思想蓝图。无论是从思想道德、个人成长、还是社会发展等方面,传统文化都在展现着生机活力,也等待着进一步地挖掘与继承。
(二)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与应用
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弘扬文化传统是每一个中国人肩负的历史使命。而文化的时代性要求我们在不断实现文化的传承同时也要实现文化的创新。中华民族留下的珍贵文化瑰宝是本民族的独特优势,只有进行传承与创新同步进行才能保护好这一文化根脉。
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国家发展的稳定器,深刻阐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激发民族认同感,维护社会和谐。在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上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为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通过深入分析国家社会个人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指出了个人发展和国家社会之间不可分割的关系,同时展现了社会主义国家的集体主义精神,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离不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繁荣,这就要求我们深入了解本民族文化,了解中华民族历史,在文化自觉中搭建起文化自信。同时,对待外来文化我们要建立理智和包容的态度,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坚决反对崇洋媚外,曲解和结构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文化软实力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评价标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我们需要有强大的经济、军事实力,同时在文化层面我们也要展现强大的影响力和凝聚力。对于如何提高国家软实力这一问题,其精神内核就是要努力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通过讲好中国故事,将中华文化的璀璨光芒照耀在世界的大地上,才能更好地展现出中华文明的强大影响力,同时也能在国际交往中传递出中国传统文化中更为深层次和抽象的精神内核,让世界了解中国的“和”文化,走出一条和平发展道路,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
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的主要路径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思想政治教育不可多得的重要资源,应该通过各种途径融入到高校思政课教育的全过程。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高校思政课教师作为思政理论教育的中心环节,需要有坚实的理论知识,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要想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思政课中,离不开整个思政老师队伍的过硬政治素质、精湛业务能力和高超授课本领。首先,思政课教师要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深入的理解与认知。面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浩如烟海的庞大理论宝库,思政课教师如何在其中寻找到与所授知识相结合的切入点是一个重要命题。而这一切都需要思政课教师不光要牢牢掌握思政理论课背景下的专业知识,也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深入了解,才能有效地诠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其次,思政课教师在内化了大量理论材料的同时,要持续提升外化能力,提高教学本领,要能够较为清晰地做到将关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关知识结合教材知识准确、清楚地讲解出来。
四、结语
除了传统的理论教学模式,探索更多地教学方法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的重要途径。实践教学作为思政理论教育不可忽视的一个部分,也是思政理论教学中的关键环节。要高度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融入到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小组讨论等形式,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