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背景下高校智慧党建提升策略研究
2024-01-19孔晓莹
孔晓莹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级党组织一直认真贯彻落实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加强党建信息化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将基层党建的传统优势和新时代的信息技术紧密结合。高校党的建设作为我国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高校党建的“智慧”化不仅是响应党中央新时代推进党建工作变革的具体表现,更是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并且为解决当前高校党建工作存在的一些问题提供新的解决方法[1],进一步推进高校党建工作的持续发展。
一、数字化背景下高校智慧党建存在的问题
当前,高校智慧党建工作虽取得一定的成绩,但由于高校智慧党建还存在顶层设计不完善、工作队伍建设有待加强、平台建设不完善等问题,导致智慧党建工作无法顺利开展,进而影响了高校智慧党建工作效率的提升。
(一)高校智慧党建平台系统缺乏完善的顶层设计
高校智慧党建平台系统在提升党员管理、教育和服务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当前该系统普遍存在缺乏全面的顶层设计的问题。这导致了该系统在功能、技术和应用场景等方面不能很好地满足高校党建工作的需求,制约了智慧党建平台系统的发展和效果。一是缺乏有力的领导和统一协调。在系统建设过程中,各职能部门往往各自为政,缺乏有效的沟通与合作,导致资源无法得到充分利用和优化。同时,各高校之间也缺乏经验共享和交流,使得好的经验和做法无法得到广泛推广和应用,不利于智慧党建系统建设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二是技术更新缓慢。当前,高校智慧党建平台系统的技术更新缓慢,很多高校仍然使用过时的技术架构和软件平台,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此外,系统的兼容性和可扩展性也较差,无法与其他信息化系统进行有效的整合和共享,形成信息孤岛。三是缺乏经费支持。高校智慧党建平台系统的建设需要完善的硬件和软件支持,对经费的需求较大[2]。然而,许多高校在财务预算中并未划拨专门的党建经费,导致智慧党建平台系统的建设因缺乏资金而无法顺利进行,这对高校党建信息化工作的推进产生了一定影响。
(二)高校智慧党建工作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党建工作者是高校智慧党建体系构建的基础,党建工作者自身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将对高校智慧党建体系构建产生一定的影响。同时,智慧党建也对党建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党建工作者除了要具备基本的理论素养和熟悉党务工作流程之外,还要懂得计算机网络专业的技术知识和熟知新媒体的运用[3]。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部分高校智慧党建工作队伍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专职人员匮乏。当前,部分高校党建工作者还存在被其他岗位人员担任兼职工作的情况,这就导致党建工作出现临时性和专业性不强,且由于身兼多职导致的职责分工不清晰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智慧党建建设的工作效率。二是复合型人才的匮乏。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高校智慧党建工作应运而生,并向复合型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类人才不仅需要深谙党建理论知识和实践工作,还需熟练掌握互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工具。但是,当前许多高校党建工作者尚处于运用互联网、新媒体等基础技术的阶段,他们还未具备使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先进思维来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培训体系待完善。部分高校并未建立智慧党建工作相关的培训制度和保障体制,缺乏对智慧党建工作者的系统化培训,使得党建工作者进行相关管理及服务工作时缺乏协同意识,开展工作的积极性也相对不足,党建工作者缺乏通过系统化培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4]。
(三)高校智慧党建平台建设亟待完善
智慧党建平台要求“智慧”管理、育人、服务、协同等功能四位一体,全面整合。当前,部分高校智慧党建平台还停留在信息的收集和推送阶段,并没有体现出党建真正的“智慧”。一是平台服务功能单一。目前,许多高校智慧党建平台的服务功能相对简单,主要集中在党组织关系转接、基本信息录入、文件上传下达等基本服务上,而对于党员思想动态分析、党务工作流程优化、党费缴纳、党员管理等方面的服务涉及较少,缺少必要的互动交流和实时反馈等功能,只是简单的把党建工作或支部活动内容“上传”到了“互联网”上,存在为了任务而完成任务、就网络党建抓网络党建的问题,导致基层党员使用智慧党建平台的积极性不高。二是与新媒体技术的融合深度不够。目前,高校智慧党建平台仍然停留在传统的平面建设上,缺乏创新性和吸引力,这与新时代背景下党的建设总要求相悖,未能充分发挥新媒体技术对高校党建工作的定量分析作用。
二、数字化背景下高校智慧党建提升策略
(一)完善顶层设计
一是加强领导和统一协调。高校应建立智慧党建平台系统建设的领导小组,由校领导担任组长,由相关职能部门的负责人作为成员,明确各成员的职责和分工,加强交流与协作。同时,可以定期组织召开智慧党建研讨会,交流各高校的经验和做法,促进智慧党建平台系统建设的合理性与科学性。二是加快技术更新步伐。高校应加大对智慧党建平台系统的投入,引入先进的技术架构和软件平台,提高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同时,应注重系统的兼容性和可扩展性,方便与其他信息化系统进行整合和共享,避免形成信息孤岛。三是增加经费支持。高校应将智慧党建平台系统的建设纳入学校财务预算,设立专门的党建经费,确保智慧党建平台系统的建设能够顺利推进。同时,可以通过校企合作、社会资助等方式筹措资金,扩大经费来源,为智慧党建平台系统的建设提供更好的保障。
(二)加强信息化党务人才队伍建设
一是增加专职人员数量。高校应增加党建专职人员的招聘和培养,确保智慧党建工作的专业性和连续性。同时,要明确专职人员的职责和分工,建立清晰的责任体系,避免出现职责交叉和空白,提高智慧党建工作的效率。二是培养复合型人才。通过不断培养和引进具备“互联网+”、人工智能等先进思维的人才,提升智慧党建工作的水平和质量。三是完善培训体系。高校应建立智慧党建培训制度和保障体制,制定系统化的培训计划和实施方案,加强对智慧党建工作者的培训和管理。培训内容应涵盖理论素养、党务工作流程、计算机网络技术、新媒体运用等多个方面,提高党建工作者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有效途径。
(三)优化平台功能
一是优化服务功能。高校智慧党建平台应注重服务功能的全面性和多样性,除了基本信息录入、文件上传下达等基本服务外,还应增加党员思想动态分析、党务工作流程优化、党费缴纳等方面的服务功能。同时,应注重与基层党员干部的互动交流和实时反馈,充分了解用户需求和反馈,不断改进和优化平台功能,提高用户满意度和使用效率。二是加强与新媒体技术的融合。高校智慧党建平台应该积极探索与新媒体技术的深度融合,创新平台功能,提高平台的互动性和参与性。例如,可以通过引入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技术,创新教育形式,增强党员的学习体验;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精准把握党员的思想动态和需求,为党员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