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对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探究
2024-01-19覃诗娜谢嘉礼
覃诗娜 谢嘉礼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世界各国人民前途所在”。[1]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是以维护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为根本目标,更是为当前全球发展所面临的各类冲突与矛盾的解决提供了全新的方向以及科学有效的路径指引,其以维护世界各国的共同利益以及构建国际新秩序为目标。因此,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不管是从理论基础还是目标指向来看,它与马克思所倡导的“真正共同体”有着高度的内在统一性。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对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继承
(一)马克思的共同体思想和人类命运共同体都是以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根基
马克思将共同体分为三种形态,而对于这一划分都是在坚持以唯物史观的指导下完成的。唯物史观向我们阐明了,追求与实现共产主义并不是对分工和异化等的全盘否定,而是对它们进行“积极的扬弃”。只有到了真正的共同体阶段,才能够实现每个人的充分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仍然坚决以唯物史观为指导,透过纷繁复杂的世界发展局势,认清了人类是一个命运与共的生命共同体的客观现实,从中国以及世界发展所面临的实际出发而提出的具有中国智慧且惠及于全世界的科学方案。因此这两者在哲学逻辑上具有着高度的契合性。
(二)马克思的共同体思想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根本宗旨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交往是人存在的方式,更是实现自身全面发展的不可或缺的途径。人类最初的交往活动便是由于人的生存发展需要而产生的。当生产力不断提高及新的需要的产生,人类的交往活动也随之不断扩大。各交往主体总是处于特定的社会关系中,因此这些交往的主体便构成了共同体。最初,共同体的出现最初是以各交往主体的共同利益为基础的。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主导地位的历史阶段,世界交往是以资本为核心所建立起的世界各交往主体之间相互依存的联系。随着资本主义所固有的生产方式的不断发展, 人日益与自身的发展相背离, 成为资本家不断获取更多剩余价值的工具及牺牲品。因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无法使人实现自由全面的发展,反而促使其向着相反的方向发展,逐渐成为异己的力量。而人类命运共同体倡导建立和平与安全、公平与公正、民主而自由的人类社会,实现国家与国家、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协调发展。
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2]人类命运共同体结合世界发展形势以及时代要发展要求,进一步丰富发展了世界交往理论的内涵意蕴,因此其的提出、形成和发展过程始终离不开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影响和指导。如今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交往过程中的矛盾日益复杂化和尖锐化,例如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各种文化的激荡、生态环境的恶化,尤其是当下全球新冠疫情的持续蔓延等全球问题,严重危及到世界各国的稳定发展。因此世界各国应充分认识到,当今的世界已成为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只有从世界性的角度看问题,将人类置于同一共同体当中,才能解决好一系列阻碍发展的全球性问题。
二、人类命运共同体对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发展
(一)共同体模式实现多元化
马克思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将世界文明史上哲学家们所提倡的共同体类型分为三种,即前资本主义的“自然的共同体”、资本主义时期“虚幻的共同体”及共产主义所追求的“真正的共同体。”马克思认为无论是在生产力低下时的“自然的共同体”中或者是生产力迅速发展是资产阶级所构建起的“虚幻的共同体”当中,都无法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仍然是使人生活在各种形式的束缚之中,都不是“善”共同体。马克思在对前两种共同体进行分析探究之后,基于社会形态更替的视角,对如何实现以及实现什么样的共同体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和设想。但我们必须认识到,马克思所提出的设想是在对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把握的基础之上为我们提供的未来行径方向和勾画的宏伟蓝图。而中国共产党所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则是为回应世界之问和时代之问所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实现路径以及总体布局。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不仅在内容上具有着多元化的特点,在实践方式、覆盖面上等方面都具有着多元性及现实性的特点。在内容上,其涵括政治、经济、文化、生态、安全等五大方面;在实践方式上,其既有“一带一路”的依托,还有“东盟”等各种形式的共同体;在覆盖面上,其不仅致力于打造周边国家共同体,也注重构建全球层面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因此,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了在各个方面各个层面都体现着其模式的多元性特征。
(二)共同体发展的思维方式彰包容性
马克思主要是通过对“虚幻共同体”的揭露与批判的基础上构建出“真正的共同体”这一思想的。马克思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虚假与剥削的本质,由资产阶级所构建的所谓的“共同体”,本质上只是它们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但将其包装为“公共利益”对自己的私利加以掩盖,并将他们的理念强加于被统治阶级。在这一共同体中,自由只属于统治阶级,被统治阶级只是再一次陷入更加残酷的束缚之中。因此马克思通过批判的方式,充分地揭示了资产阶级“共同体”的虚假面纱,从而提出了无产阶级必须与其进行坚决的斗争,直至实现真正的“共同体”。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则主要是通过倡导各个相同制度国家的相互合作、又提倡不同制度国家和地区之间的互利共赢,从而打造“和而不同、天下与共”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三)共同体的价值目标得以重塑
马克思指出在“自由人联合体”中,国家将会随着私有制的消灭而消失,人也将会从劳动异化的境况中解脱出来。到那时候,人将摆脱阶级统治所带来的剥削与压迫,也不会再受到由异化劳动所带来的奴役,劳动不会再成为人类不得已而谋生的手段,而是人们自由选择发展自我、实现自我的重要途径,人将会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自由人”。“自由人联合体”是我们所追求的最完美最高的社会理想形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处于这一完美形态的初级阶段,是由虚假共同体到真正共同体的过渡性阶段。人类命运共同体倡导和平与安全、公平与公正、民主而自由的人类社会, 实现国家与国家、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协调发展,是中国在世界发展局势下对“自由人联合体”根本宗旨的时代性阐释。
三、基于马克思共同体思想对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原则的思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道至简,实干为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关键在行动。”[3]我们既要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推广至全世界, 更要将其落实到实践中。因而基于对马克思世界交往理论的分析与把握,在探索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路径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坚持以下原则。
(一)坚持价值性与实践性相统一
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一种新的交往理念, 其以维护世界各国的共同利益以及构建国际新秩序为目标, 正逐步为世界各国所认可和接受。但是, 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 当今的世界交往格局仍未因为人类意识的觉醒而发生根本上的变化。发达国家仍是世界交往关系以及国际秩序中的主导者。世界交往的行为模式也仍是以维护本民族国家的利益为主, 由此产生的各种价值观的冲突是当今全球化深入发展所必然要应对的问题。当前, 世界各国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仍是处于认识层面上的“自发”状态, 各交往主体很大程度上都认识到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已成为全球化及世界交往深入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一方面要更好的发挥精神领域的交往作用,积极通过各种方式、提供以及充分挖掘各类平台对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理念进行充分的宣传, 不断增强世界各国对一理念的认同感,促使这一新理念由“自发”发展为“自觉”,进而成为世界各个交往主体的共识。在实践层面,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为解决世界发展难题, 促进世界和平稳定发展所贡献出的智慧和方案, 因此中国必须发挥示范作用, 在促进全球发展以及改善全球治理的过程中, 拿出更多科学有效的举措, 为世界各国合作搭建更多的平台,积极维护国际秩序, 不断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所提倡的共同价值准则转化为世界各国的行动规范, 转化为世界各交往主体的“共同行动”。
(二)坚持可能性与现实性相统一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一经提出便展现出其所具有的强大生命力,这一强大生命力主要在于它所具有强大的可能性与现实性。一方面,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是基于正确把握世界交往发展趋势以及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逻辑之上的,是对当前全球化深入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的科学性判断,因此其蕴含着构建和平健康的世界交往秩序,促进世界和平稳定发展的伟大可能性。另一方面,当今“一带一路”建设所获得的重大成就已向全世界证明,世界各国互惠共赢和协同发展的美好图景在部分国家和地区已逐渐转化为现实,并将会继续吸引更多的国家和地区加入到这一条共同发展的道路中。因此,我们既要认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所具有的现实性意义,也要把握好其的“可能性”意义,正确解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难题和挑战。
(三)坚持自主性与包容性相统一
中国作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导者, 不仅要处理好本国内部发展所面临的新矛盾和新挑战, 更要把握好内部发展与全球发展的关系, 处理好与世界和各国的交往关系,从而推动世界各国共同迈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进程。首先,中国应一如既往地坚持“各美其美”“求同存异”“和而不同”, 坚持根据本国国情和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模式和道路, 坚持保持自己独有的文化特征。其次,我们既不“输入”别国的发展模式, 也不向他国强制“输出”中国模式, 通过加强内部的发展为世界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为他国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机遇和更广阔的平台。再者, 我们应充分认识到人类文明的交流互鉴无论何时都是促进人类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强大动力, 因此要在物质、精神、制度层面上坚持“求同存异”和“美美与共”,在坚持和尊重多元价值、多元文化、多元社会中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中国始终致力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中国为世界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出的时代方案,这是发展的、治理的、和平的、文明的、制度的中国方案。中国方案体现了大多数国家的普遍共识,绝不是中国将单方面的意志强加于世界各国,更不是在搞东方中心主义。但当下中国方案要走向世界虽然与很多国家达成了共识,但在实践当中也面临着不少的挑战。因此我们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中,要不断提高我国的综合实力,用实力证明我们方案的科学性与可行性,还要时刻注意价值原则,以追求全人类的共同价值为旨向,不断提高世界各国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认同感。